03.05 蘇聯什麼時候是經濟發達的巔峰時期?

文史鄒鄒


從1917年沙俄爆發10月革命,蘇維埃建立政權以來,一直到1991年蘇聯宣佈解體,這個世界上第1個社會主義國家一共存在了80多年的時間。這個由蘇聯共產黨領導的世界上第1個社會主義國家從建立的一刻起,就極為深刻的影響到了世界歷史進程。

蘇聯

無論是作為擊敗納粹德國,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還是二戰後冷戰爆發、東西方對峙,蘇聯都是絕對主力。而蘇聯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當然以及強大的工業及經濟能力密切相關。那麼,巔峰時期蘇聯的經濟究竟有多麼強大呢?

眾所周知,繼承了沙俄疆域的蘇聯面積極其遼闊,蘇聯以絕對優勢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高達220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蘇聯境內,幾乎擁有全世界已知的所有自然資源。

蘇聯的前身沙皇俄國

例如,蘇聯的煤礦總儲量佔全世界的60%之巨,石油探明儲量佔全世界的10%,天然氣則佔據了全世界總儲量的35%,對於工業最為重要的鐵礦石,則佔據全世界的28%。也就是說,如果這個世界上存在哪一個國家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的話,那麼,蘇聯無疑是最有可能的一個。

蘇聯的經濟發展,大約分為兩個階段,二戰之前和二戰之後。從蘇聯成立到二戰之前,是蘇聯經濟發展的黃金階段,也是發展最為迅猛的階段。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後,經過艱苦的戰爭,蘇聯紅軍先後擊敗了國內白軍和英法等國干涉軍,取得了政權的獨立。

蘇聯領袖斯大林

在獨立之後,蘇聯倚仗社會主義政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尤其是工業建設。最為幸運的是,蘇聯還接連趕上了一戰結束和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蕭條,使得西方國家不但沒有精力圍堵蘇聯,反而給蘇聯提供了海量的人才設備和技術支持。

正是得益於這些優勢,蘇聯在二戰爆發之前,已經將本國建設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工業大國。此時的蘇聯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雖然略遜德國一籌,但經濟總量卻猶有過之。而這,也正是斯大林能夠帶領蘇聯取得艱苦卓絕的蘇德戰爭的最大倚仗。

二戰德國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然而,此時依然算不上蘇聯的巔峰時期。在付出2700萬人的傷亡後,斯大林領導的蘇聯取得了第2次世界大戰的最終勝利,曾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最終覆亡。不過,蘇聯為了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也付出了極為高昂的代價,蘇聯幾乎所有的歐洲地區和工業發達地區都曾淪陷德國之手,戰爭最緊張時,蘇聯幾乎所有的適齡男丁都上了戰場,蘇聯最精華的歐洲地區更是被打成了一片戰爭廢墟。

不過,蘇聯取得二戰勝利後也並非毫無收穫,除了從德國掠奪大量人才之外,大量德國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被蘇聯幾乎掠奪一空。二戰之後,蘇聯再次開始了自己的工業建設。

二戰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

憑著二戰的勝利和強大的體量,蘇聯成為世界兩大超級強國之一。二戰之後,蘇聯總共進行了8個5年計劃。在這個在這8個5年計劃中,得蘇聯的經濟實力在不斷的增長。

例如1917年剛成立時,蘇聯的工業產值只佔到世界工業總產值的3%,而到了二戰爆發前的1937年則提高到10%,1970年,蘇聯經濟巔峰時期,蘇聯的工業產值已經能夠達到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佔據了1/5強。

龐大的蘇聯

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呢?2018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6萬億美元,美國為24萬億美元,美國佔據了全世界經濟總量的24%,中國則佔據了16%。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依然沒有達到蘇聯巔峰時期佔據世界經濟的比例。

經濟的不斷增長當然也意味著國民收入的不斷增加。1960年時,蘇聯的社會總產值為3040億盧布,1985年時已經增加到13,825億盧布,增長了3.5倍之巨,人均國民收入在1967年,折算成美元的話相當於1000美元。蘇聯的許多工業產品,比如發電量、石油產量、商品煤產量、生鐵鋼、鐵礦石等產量,都位居歐洲或世界第一。

蘇聯領導人

蘇聯時期,蘇聯駐紮在東歐地區的龐大鋼鐵洪流,更曾令整個歐洲瑟瑟發抖。能夠威壓個歐洲,蘇聯憑藉的當然不僅僅是軍隊強大的戰鬥力,所倚仗的根本,還是強大的工業實力。蘇聯巔峰時期佔據美國80%的工業實力,正是蘇聯能夠作為世界兩極之一,與美國長期對峙不落下風的根本之所在。


鳶飛九天2018


如果我們以GDP來衡量的話,蘇聯GDP最高時是在1983年,當時它的GDP為993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但其實在80年代蘇聯經濟已經陷入停滯,後來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實行改革,但沒能成功,最後導致蘇聯解體。

因此蘇聯經濟發達的巔峰期是在70年代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GDP。佔美國比重最高時也出現在70年代,即1973年,當年蘇聯GDP為6177.7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美國GDP則為14285.49億美元,蘇聯GDP相當於美國的43.25%。

當然也需要指出的是,冷戰時期蘇聯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對西方主導的世界經濟秩序基本絕緣,而GDP是西方實行的衡量經濟總量的一套統計方法,因此蘇聯GDP實質上是估算出來的。



總之蘇聯經濟發展的巔峰期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蘇聯基本上實現了免費的房屋分配,醫療、教育、暖氣、煤電、水電、熱水基本上都是免費的,而且蘇聯很早就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就目前而言,還有絕大部分國家做不到。然而蘇聯是一個工業畸形發展的國家,重工業極為發達,蘇聯一直優先發展重工業,而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輕工業發展一般,所以在很多網友的心目中,蘇聯一直存在商品短缺,但其實這主要出現在80年代。蘇聯經濟鼎盛時期,蘇聯的發展可以說是達到了當時發達國家水平了。


錦繡中源


蘇聯70-80年代GDP由於人為匯率原因偏高,1980年左右大約是中國的3倍。由於當時中國的匯率也是偏高,因此1980年蘇聯的GDP應該在6000億美元左右,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時達到最高峰7500-8000億美元左右,1990年退回6000億美元。1991年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繼承了3000億美元GDP,這時實際上已經低於中國;

1,1980年前很長時間,前蘇聯人均GDP大體為美國的30%左右(25-35%),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俄羅斯相對水平;

達到高收入經濟體水平,但還沒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

從人均富裕(還沒達到富裕水平)和經濟總體實力(為美國的1/3-1/2)程度看,和美國差距都很大。

2,戈爾巴喬夫時期經濟停滯並衰退,不僅相對水平衰退很多,自身絕對水平也衰退很多。

俄羅斯的葉利欽時期經濟大副衰退;普京時期(至今),經濟恢復性增長。

3,現在“前蘇聯“總體人均相對水平還沒恢復到戈爾巴喬夫前時期的相對水平。

一些分離出來的經濟體比如俄羅斯差不多恢復到戈爾巴喬夫前時期的相對水平。

4,估計,2015-2016年,中國人均GDP超過“前蘇聯”人均GDP水平。


黑子愛籃球


6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規軍事實力超過美國以陸軍和空軍為代表!經濟實力達到美國80%左右!國際地位嘛!全世界聯合封鎖蘇聯,就證明了它的強大了!部隊方面,號稱一個月內打到西歐!呵呵!


文叔文玩


第二次世界戰爭結束後,打破了各國原有的格局。之前軍事力量強大的德國、英國等國家逐漸沒落,世界上出現了新的超級大國。美國、蘇聯這兩個國家強勢崛起,成為二戰後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

美國因為其地理環境,使得戰火併未蔓延至其本土,在各國被捲入戰爭無法脫身的時候,美國卻有了和平發展的機會,再加上向參戰各國售賣軍事裝備,獲得了巨大的財富,提高美國經濟的同時,也促進了軍事力量的發展。美國一躍成為世界軍事強國,當時能和美國一較高低的只有蘇聯。

由於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導致和美國政治利益產生不同的看法,雙方展開激烈的競爭,世界從此進入冷戰時期。當時兩國的綜合實力迅速增長,達到了一個讓世界各國都害怕的水平。從現在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上就能看得出來,只是繼承了蘇聯的一部分軍事力量,就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大國。可想而知,當時的蘇聯有多強大。

蘇聯最巔峰的時期,應該是勃列日涅夫執政的時候。勃列日涅夫在上臺後,實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措施,使得蘇聯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可以和美國媲美的經濟體。1965年的時候,蘇聯的人均收入是美國的62%,但在1975年的時候,蘇聯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美國的67%。足以看得出來當時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多高。

這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實力提升,在軍事方面,蘇聯研發核武器的時間雖然比美國晚,但後期的製造卻比美國快了很多,1975年的時候,蘇聯的核武器數量已經遠超美國,即使是戰略導彈部隊,實力都領先美國很多。

但是,在這個巔峰時期過後,蘇聯迅速發展的後果也顯露出來,軍事力量的發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影響,雖說人均收入上升了很多,但蘇聯卻忽略了民生建設,導致人民對政府十分不滿。

1991年,可以說是蘇聯最難熬的一年了,國內緊張的局勢無法解決,國外還有美國虎視眈眈,這讓蘇聯沒有更多的精力維持現狀,無奈之下,只能宣佈解體。此後,蘇聯分解成包括俄羅斯在內的15個國家,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


少年啦飛馳


蘇聯的巔峰時期應該是勃列日涅夫時期,特別是1965到1975年經濟實力飛速發展,1965

年人均國民收入是美國的62%,1975年就達到了67%,經濟總量達到

近7000億美元


第聶伯河畔的水獺


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