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此人带甲六万大破敌军三十万,却被世人选择性遗忘,只因他是汉奸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号猛人,文韬武略,当世无双,他在靠“拼爹”当官的东晋时代,报国无门,从政无路,壮志难酬之下,在征得嵩山高人师父的二次允许后,选择另投他国。自此,开启了他的开挂人生。

此人带甲六万大破敌军三十万,却被世人选择性遗忘,只因他是汉奸

他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贤相之一,文能安邦定国,武能驰骋征战天下,他比王安石幸运,皇帝提供无比信任的舞台,让他肆意放开手脚大胆开干。为了扫除他面前的绊脚石,皇帝一年让他官升五级,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他一上任,立即针砭时弊,整顿吏治,不拘一格降人才,锐意改革,兴农重教,从而把一个瘦弱的前秦铸就成了中兴强盛之国。

或许因为立场不同,他率军掠取一万余户东晋百姓北还,因此被冠以可耻的“汉奸”名声,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污点,以致于后世写他,都是寥寥数笔、轻描淡写带过。这也是他综合才能在诸葛亮之上,但名声却远远不及诸葛亮的原因。

此人带甲六万大破敌军三十万,却被世人选择性遗忘,只因他是汉奸

说到这,相信不少人已经猜到了他的名字。不错,,他就是人如其名的王猛,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作“功盖诸葛的第一人”。下面我们就来看下他主导的快被历史遗忘的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

公元370年,前秦皇帝苻坚以前燕背信弃义、不割让土地为由,发动第二次对燕之战。在收集到燕国聚集三十万精锐于燕秦边境抵御秦军的情报后,王猛毛遂自荐,向皇帝苻坚请兵六万东征。苻坚担忧其所带队伍人数过少,欲亲率十几万大军尾后跟随。王猛却胸有成竹地说:“荡平残胡,如风扫叶,不劳陛下亲受风尘之苦,只请敕命有关部门给燕国被俘君臣预先造好住房就行了。”苻坚听后大喜,对于王猛的稳重与才能他是深有体会,一般王猛不会打无把握之仗。于是,苻坚毫不犹豫答应王猛的请求,让其统领甲士六万人,浩浩荡荡东征。

此人带甲六万大破敌军三十万,却被世人选择性遗忘,只因他是汉奸

两军对峙于燕秦边境,面对着五倍于己的劲敌,王猛毫无惧色,分兵南、北两路同时进攻,自己亲率南路军取壶关(在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大将杨安带领北路军攻晋阳。战争伊始,南路军一路势如破竹,所过郡县无不望风而降。

北路军则因晋阳城墙坚固且守军众多,屡次受挫,久攻数月不下。王猛担心在敌国的土地上,久战不利,随时可能有被包饺子的危险。于是,他便马不停蹄率军驰援晋阳。到达晋阳城外后,王猛没有立即展开进攻,而是绕着晋阳城走了一圈,想出了一个非常绝妙的办法。他命令士卒连夜挖通晋阳城的地道,选派特种尖兵数百人潜入城中,趁夜杀尽守门燕兵,打开城门,时刻准备着的秦军蜂拥而入,迅速占领了晋阳全城。

此人带甲六万大破敌军三十万,却被世人选择性遗忘,只因他是汉奸

接着,前秦南北两路军兵合一处,共同挥师南下。老道的王猛看到重兵把守的潞川燕军是想用“持久”战来拖垮秦军,便率少量部队假装佯攻,真正的骑兵精锐却突然袭击燕军辎重,烧毁燕军大量粮草,一时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粮草被断,固守城池的燕军人心惶惶。王猛趁势组织大军猛攻,燕军大败。

王猛率军长驱直入燕国都城邺城,燕臣开城门投降,逃走的慕容暐、慕容评等全部被追拿回来,前燕灭亡。

此次燕秦之战,前秦军以少胜多,大败燕国精锐三十余万。

之后,王猛平凉国,降鲜卑、吐谷浑,定巴蜀,基本上统一整个北方。中国十分天下,前秦已得其七,偏安一隅,只有三分土地的晋王朝战战兢兢,再也无人敢提“北伐”之事。

此人带甲六万大破敌军三十万,却被世人选择性遗忘,只因他是汉奸

遗憾的是,王猛如同诸葛亮、郭嘉一样,都是忧劳成疾,大业未成就病死于任上。其如若不死,中国的历史或许真的要改写。临终前,他仍然心忧国事,向苻坚献出“三策”。可惜,苻坚没有听从他的劝告,以致于后来有了淝水之战的惨败。前秦从此分崩离析、四分五裂,苻坚也被叛军用布勒死,昌盛一时的前秦成了短命王朝。

此人带甲六万大破敌军三十万,却被世人选择性遗忘,只因他是汉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