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程萬慧


張柬之下場淒涼,發動神龍政變後,沒有肅清武三思勢力,被武三思和韋皇后迫害,被流放到南方,憂憤而亡。不過張柬之和另外四位神龍政變策劃者和實施者的下場相比,已經算是幸運了。


宰相張柬之滿腹經綸,早年懷才不遇,最後在狄仁傑、姚崇的舉薦下,張柬之當了武則天的宰相,這時他已經七八十歲了。武則天晚年,他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弄權,為非作歹。張柬之剛正不阿,心繫國家,任用楊元琰、桓彥範、敬暉等人擔任皇宮羽林軍將領,打算以誅殺奸人張易之兄弟為由,逼武則天退位。張柬之將密謀告訴了太子李顯,得到了贊同。

神龍元年(705年),82歲的女皇武則天病的更嚴重了。這年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張柬之、崔玄暐(wěi),司刑寺少卿桓彥範、袁恕己,中臺右丞敬暉等人以及左右羽林軍諸位將軍等人擁簇著皇太子李顯,率兵來到玄武門,殺入迎仙宮。張柬之等人率兵在走廊下誅殺了張易之兄弟,又進入武則天寢殿中。士兵手執兵器,將武則天團團圍住。

武則天驚坐而起,斥問是誰作亂。張柬之回答:“是張易之兄弟作亂,意圖謀反,臣等奉太子之命誅殺叛賊。”武則天對李顯說:“是你指使的嗎?張氏兄弟已經伏誅,你可以回去了。”大臣桓彥範上前說:“太子不可返回東宮。當初高宗駕崩,將愛子託付給陛下,如今年紀大了,卻久居東宮。如今天意民心盡歸李家,群臣不忘李家恩德,所以奉太子之命誅除逆賊。請陛下傳位於太子,以順應天意和民心!”武則天聽了默默無言。第二天,武則天下詔讓李顯處理國政,後天便將帝位傳給李顯。

唐中宗李顯復位,封賞功臣,封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袁恕己,丞敬暉這五人為郡王,史稱五王。

唐中宗李顯昏庸。神龍政變時,宰相張柬之沒有誅殺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一黨,是想讓李顯親自誅殺,以樹立皇威。可是李顯與武三思本來是姑表兄弟,又是兒女親家,李顯和韋皇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而且,韋皇后與武三思有染,狼狽為奸。所以,唐中宗非但沒有殺掉武三思反而很寵信他。

神龍政變的參與者、駙馬王同皎密謀誅殺武三思,事洩被殺。武三思藉機誣陷神龍政變的五王都是王同皎的黨羽,暗中讓許州司功參軍鄭愔上書告發。於是,李顯貶張柬之為新州司馬,桓彥範為瀧州司馬,敬暉為崖州司馬,袁恕己為竇州司馬,崔玄暐為白州司馬,全部奪去封爵。

武三思又寫了自己與韋皇后的風流豔事,張貼在道路上,請求廢掉韋皇后。李顯震怒,武三思說:“這可能是桓彥範他們寫的。”李顯命御史大夫李承嘉查辦此事。李承嘉立即上奏說:“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崔玄暐等人造謠生亂,表面上是想廢掉皇后,其實是想廢掉陛下您。他們大逆不道,應該處死。”

三思又疏韋后隱穢,榜於道,請廢之。帝震怒,三思猥曰:“此殆彥範輩為。”命御史大夫李承嘉鞫狀,物色其人。承嘉即奏:“彥範、暉、柬之、恕己、玄暐暴訕搖變,內託廢后,而實危君。人臣無將,當伏誅。”——《新唐書·列傳第四十五·五王》

李顯便讓群臣商議定罪,大理丞李朝隱說:“不經審問就殺桓彥範等人,恐怕是仇家誣陷,請派御史核實。”大理卿裴談請求立即誅殺桓彥範等人,並罰沒他們財產,家人為奴,李顯沒有答應,將五王貶(流放性質)到更遠的南方。張柬之被貶到瀧州(今廣東省羅定市),憂憤而亡。

順便說一下另外四王的下場:

武三思擔心五王將來東山再起,於是聽從崔湜計策,派周利貞假傳聖旨將五王誅殺。

崔玄暐在流放的途中病死。

敬暉被周利貞施以凌遲(即千刀萬剮)。

桓彥範被周利貞捆住雙手,放倒在地,在竹茬上摩擦,肉被擦掉,露出骨頭,然後被棍子打死。

袁恕己向來服食黃金,被周利貞逼著喝了幾升野葛汁,毒發而不死,又掘土吞食,指甲磨盡,又不死,於是被周利貞打死。


史書參考:《新唐書·列傳第四十五·五王》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