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

華麗的小丑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劉邦


劉邦建立漢朝,張良、韓信和蕭何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謂功不可沒。自從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張良素來體弱多病,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


張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漸穩固:

  • 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
  • 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
  • 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


劉邦封賞功臣時,對張良的封賞是“自擇齊三萬戶”,張良謝絕了。在劉邦的三傑中,張良精通黃老之學,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不留戀權位,避免了韓信、彭越等“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下場。


張良為什麼不阻止劉邦殺韓信?我們先來看看韓信被殺的原因:

  • 韓信一連滅魏、徇趙、脅燕、定齊,齊國平定之後,他派人向劉邦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南邊又與楚國相鄰,如不設立一個代理王來統治,局勢將不會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當時,項羽正把劉邦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看了韓信上書內容,劉邦十分惱怒,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竟想自立為王。
  • 早在韓信為大將軍後,劉邦便對韓信有所疑忌。他一方面巧妙地利用韓信攻城略地,為漢王朝的開創立下了赫赫戰功;另一方面,等自己羽翼豐滿、在貶低韓信。
  • 借巡遊雲夢澤之機,設計擒住韓信,並以謀殺罪將其押回京都,軟禁起來,同時削去了韓信的兵權,最後將其降為只有虛名的淮陰侯。
  • 陽夏侯陳豨舉兵謀反,自立為王。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征討。當時韓信推說自己有病,沒有隨同前往。誰知,韓信手下的人上書告發,說陳豨造反是韓信的主意,韓信與陳豨秘密約定,裡應外合,由韓信做內應,準備在一天夜裡,假傳聖旨,釋放囚在牢裡的所有奴隸和犯人,幹掉呂后和皇太子劉盈,然後共取天下。呂后一聽事關重大,便急忙秘密召見丞相蕭何,商量對策。 二人商定對策後,由蕭何去執行。

劉邦做了皇帝以後,為了鞏固西漢政權,便開始了逐一地翦滅異姓王的鬥爭。他見韓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權,便拿韓信先下手,韓信就算什麼都不做,他的死是必然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對於韓信的死,也只能被迫為之。更何況想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的張良。他們三人並稱“三傑”在亂世中是劉邦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但是,在太平年代卻是劉邦最忌憚地潛在威脅。

在這個樣的風口浪尖的時期,唯恐避而遠之,哪還敢替韓信說好話。張良自身都難保,怎麼能救韓信,加上韓信的罪名是謀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就算不是謀反罪處死,也會因其他罪名,韓信之死是必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張良或蕭何說情,等同和韓信是同謀,劉邦巴不得把這些大功臣一併解決掉。

此時的劉邦更多的是考慮如何鞏固西漢政權,什麼共患難的情義什麼的,早就拋之九霄雲外。自古開國君主殺功臣也屢見不鮮了。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功高蓋主的功臣就顯得有些扎眼了。於是,很多開國君主為了穩固江山,擔心自己的子孫駕馭不了這些功臣,就替自己的子孫清理門戶。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將功臣逐個殺死。


心恬澹


張良的個人志願和自我定位決定了他行事的選擇,他沒有任何救韓信的理由。

第一階段:起義前。

個人志願:復仇。

張良家世代都是韓國的相,而韓國在秦始皇統一的戰略中首當其衝,第一個被消滅。復仇的火焰在年輕的張良心中燃燒,這也是為什麼他要散盡家財,在博浪沙賭博似的希望一椎擊殺始皇帝的原因。

在這個時候,大約擊殺仇人是他最大的心願。除此之外,天下經已一統,復興韓國的可能微乎其微,或許他根本沒有抱此希望。也或許,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第二階段:起義之初。

個人志願:復國,成為韓相。

等到陳勝吳廣振臂一呼,項羽、劉邦等豪傑應聲而起,六國舊地紛紛響應起義,張良也終於看到了復興韓國的可能。

所以張良向項梁提議:找到韓國的公子成,立他為韓王,這樣可以為秦國四面樹敵。項梁同意了。張良終於和祖父、父親一樣,成為國相,協助公子成收復韓國故地,可以說完成了畢生最大的心願。

第三階段:楚漢相爭。

個人志願: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很快,韓王成被項羽殺死。雖然劉邦派張良帶出來的小弟韓王信重新奪回韓國,立為新的韓王。但聰明的張良從戰爭的形勢看出,復興韓國再也不可能成為現實。天下已經不可能再成為群雄並立的天下了,遲早會被項羽和劉邦中的一方統一。而這對立的雙方,一方對他、對韓都有恩,一方則殺死韓王,算是有新仇,顯然,他最好的選擇是幫助劉邦擊敗項羽。

所以這時,酈食其勸說劉邦多立六國後人為王,為項羽四面樹敵時。同樣的計策,以前張良也為項梁出過,這時卻站出來堅決反對。這是因為目的和形勢完全不同了,過去他是要復興韓國,現在卻要助劉邦一統天下,雖然多立王可以多樹敵,但同時也會分了劉邦自己的權勢。

唯一的例外是,韓信想要做齊王,張良卻勸劉邦同意了,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正如張良所說:韓信已經據有齊地,握有重兵,憑你現在的實力,韓信如果自稱王,你禁止得了嗎,不如做這個順水人情,以免生變。

從這裡看出,韓信雖然稱臣於劉邦,卻其實始終是作為一個隱患,一個對立面而存在的。這也為將來他被誅殺埋下了伏筆。而張良作為劉邦的謀士,卻是俱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張良和韓信之間,非但沒有特別的交情,反而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立的。

第四階段:天下一統。

個人志願:卸任保身。

劉邦即皇帝位,西入長安後。張良就稱病,藉口修道,幾乎諸事不理。這時他已經五十歲左右,而畢生的志願幾乎都已實現。聰明的他選擇卸任保身,如他自己所言:願棄人間事!除了給呂后出了一計保全太子以外,他從不參與任何政治鬥爭。

這麼聰明的他,也自然知道天子要剿滅異姓王來鞏固劉氏子孫的地位是大勢所趨,又怎會為了一個沒有特殊交情的韓信,把自己置身漩渦呢。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劉邦告發韓信謀反。劉邦採用陳平計策騙韓信同遊雲夢澤。韓信殺了鍾離昧,去見劉邦後被俘。回到洛陽後削去楚王封號,改為淮陰侯,並將其拘禁在身邊。

公元前197年,韓信舊部陳豨反叛,劉邦親征。

公元前196年,劉邦在外平叛,卻有人向呂后舉報韓信是陳豨的內應,呂后便與蕭何商議除掉韓信。蕭何出面將韓信騙於長樂宮鍾室殺死。

其實分析韓信被殺應該不是劉邦的意思,因為劉邦拘禁韓信已有五年。而劉邦對於韓信還是很有自信心的,因為抓住韓信幾乎沒費一兵一卒,輕鬆就能實現。如果劉邦要殺掉韓信,那麼拘禁他五年的時間,還不好找個藉口?所以個人認為要麼劉邦沒有想著殺韓信,要麼殺他的原因並非是嫉妒害怕韓信的才能。

那麼誰最害怕韓信呢?應該是呂后!漢初三傑中,蕭何是劉邦的發小,肯定和呂后很熟。張良雖然深的劉邦信任,但張良和樊噲關係好。而張良又數次幫過呂后。而韓信是呂后最不能掌控的人物。

這裡要清楚一件事,公元前197年還發生了一件事――劉邦的易太子事件。劉邦這年要廢掉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為什麼劉邦要做這件事?因為劉邦感覺到自己身體不行了,改立太子可以保護戚夫人母子。而呂后也知道劉邦的意圖。

這時候張良又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幫助呂后度過難關,讓劉邦放棄了易太子的想法。這也證明,張良是站在呂后這邊的。

這件事還可以證明想要除掉韓信的人,其實就是呂后。劉邦晚年不停的平叛,幾乎殺掉了所有最能打仗的舊部。只留下了樊噲和韓信。對於呂后,韓信死了,自己還有樊噲能用。如果韓信不死,而劉邦死了,那麼韓信加上蕭何,呂后就根本無法掌控局面。同樣對於劉邦,如果韓信還在,對呂后和樊噲就是一種制約。如果韓信死了,就必須殺掉樊噲。後來劉邦真就派陳平去殺樊噲。韓信的死,對於劉邦益處不大,而對於呂后關係重大!而張良又和呂后是同一陣營,怎麼可能幫助韓信呢?

而且蕭何和韓信的關係比較近,蕭何殺了韓信,就失去了武將們的支持,也揹負了沉重的道義負擔。如果是劉邦的意圖,那麼讓蕭何殺韓信是為了壓制蕭何,而不是為了除掉韓信!


王曉強30


先說一下,韓信並不是劉邦殺的,是死於呂后之手。

但是,韓信確實是想造反,因為他被劉邦壓制的太慘了。

那麼劉邦是否有殺韓信的心呢?當然有,因為聽到韓信的死訊後,劉邦的反應是“且喜且憐之”!喜就是心裡高興,說明呂后之所以敢殺韓信,是摸準了劉邦的心思的。

劉邦雖有殺韓信之心,但是,如果沒有韓信裡應外合聯合陳豨造反,劉邦應該不會殺韓信。一是因為劉邦的大漢王朝建立,一大半的功勞都應歸於韓信,劉邦無論是出於感情,還是出於擅殺功臣的影響和弊端,都不能輕易下定這個決心;二是因為劉邦完全有能力控制韓信,早在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就數次奪了韓信的兵權,楚漢爭霸取得勝利之後,又將韓信從齊王換為楚王,實力大大減弱。後來,設計在雲夢澤輕鬆地就將韓信抓到洛陽,貶為淮陰侯。至此,劉邦將他控制在京城,韓信也跳不出什麼浪花來。

劉邦有殺韓信之心,是因為他忌憚韓信的軍事能力,而且異姓王先後造反,讓劉邦覺得不得不防。但是,他在心裡是不相信韓信會反的,因為,劉邦對韓信的瞭解是深入靈魂的,他深知韓信的為人,韓信沒有遠大的志向,封王已經是他的頂格志向了。要反的話,早在韓信身為齊王,手握重兵的時候就反了,而且韓信除了軍事上才能卓著之外,政治才能、交際能力、駕馭人性的能力不是一般的低,從他收留鍾離眛,後來又想殺了鍾離眛討好劉邦這件事可以略見一斑。

正因為劉邦相信韓信不會反,所以,在有人告韓信謀反時,劉邦並沒有處死韓信,而是把他貶為淮陰侯,並將他留在京城監控起來。

但是,活人一定沒有死人安全,所以,韓信被呂后所殺,劉邦為之惋惜的同時,心裡也是高興的。

如果劉邦真的要殺韓信,張良會不會勸說呢?

應該不會。

張良跟隨劉邦,完全是為了報恩,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張良有俠骨仁心,是個有大胸襟、大韜略的人,他鋤強扶弱,如果寫入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定是俠之大者。

張良一生的唯一目標就是滅掉暴秦報韓國滅國之仇。張良曾經說過:“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意思是說,自己家裡祖上都是韓國的重臣,韓國被秦所滅,我一定要報這個仇。

所以,一開始他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又趁機勸說項梁立韓國公子橫陽君韓成為韓王,張良輔佐韓王欲收復韓國地盤,但是,由於兵微將寡,沒有成功,後來,得到劉邦的幫助,劉邦幫助張良完成了兩大心願,一是攻下韓國十餘城,韓王成得以坐享韓國;二是西進攻秦,進入咸陽,秦二世投降,秦朝覆滅。至此,張良的一生的心願基本完成。

張良為感謝劉邦,跟隨在劉邦身邊為其出謀劃策、運籌帷幄,後來的佐策入關、鬥智鴻門、暗度陳倉、虛撫韓彭、定都關中、計保太子等重大事件,都是出自張良的策劃和謀略。

然而,當劉邦一統天下後,張良想著功成身退了,因為他幫助劉邦,本就不是為了名利。劉邦封他“三萬戶侯”,張良拒絕了,他自請封在“留”地,從此亦不怎麼參與朝事了。但是,他一直關心著大漢的穩定和發展,後來,劉邦想換太子時,張良還是出來勸諫一番,併為呂后出謀劃策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綜上所述,張良是個王佐之才,有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才能,有著廣闊的胸襟,且淡泊名利。他跟隨劉邦,主要是為了報恩,所以,他總是會站在劉邦的角度考慮問題,也深知劉邦的為人。劉邦如果真的要殺韓信,一定是為了鞏固皇權、穩定朝政,消除不穩定因素。以張良的聰明,肯定是心知肚明,他又怎麼會勸阻,況且,勸阻就有用嗎?皇帝心中的刺需要拔除的時候,又有誰能勸的了!


正史風雲


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

因為張良十分了解劉邦的為人。作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謀聖”,張良對人性的解剖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無論敵方友方,他都看的清清楚楚,更何況是對他的主公劉邦。

很多實例可以證明張良懂得劉邦欲除韓信而後快,比如在韓信打下關中後,韓信的威望在眾諸侯中非常高,劉邦為證明自己軍事能力也很強,在彭城之戰中他罷免韓信軍權。在韓信求封“假齊王”時,劉邦非常生氣,當時張良就在劉邦身邊,他自然能感受到劉邦的情緒。



除非被現實左右,否則劉邦絕不允許手下的威望和實力超過他。張良勸不了劉邦,劉邦是個何等精明之人,怎能輕易被他人的話語動搖意志。張良對這一點看得很透徹,他知道在劉邦身上下功夫徒勞無益。


張良清楚自己勸不了劉邦去殺韓信,於是他勸過韓信退隱。他跟韓信說過歷史上許多兔死狗烹的例子,可是韓信居功自傲,不肯退去。所以說關於韓信的死,張良是做過工作的,只是當事人聽不進去。


如史如畫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想當年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啊,到最後呢韓信被殺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劉邦一開始是多麼的器重韓信,拜為大將軍,手握劉邦的三軍將士。封齊王,還有生死特權。但是最後還是免不了身首異處的結局。

蕭何月下追韓信,都知道蕭何一開始發現了韓信的才能,成就了韓信,但是最後也是蕭何把韓信坑死了。張良呢,先不說他們兩個的關係怎麼樣,但是當時作為劉邦最倚重的幾個人,韓信和張良又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說以說兩者的關係應該還是不錯的。但是到最後為什麼沒有勸劉邦不要殺韓信呢?

到這個時候韓信之死已經是必然的了。韓信到底有沒有造反其實誰都說不清楚了,韓信的能力太強了,想當年一年之內帶領漢軍滅四國,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背水一戰更是讓所有人都覺得害怕。劉邦建立大漢之後,也是覺得韓信的能力太強了,所以一直在奪韓信的權利,最後被降為淮陰侯。但是劉邦還是不放心,因為他覺得只要韓信在這個世上就是一種威脅。

作為很早就開始追隨劉邦的謀士張良來說,能不知道劉邦的心思嘛,張良是何等的聰明之人,自然知道劉邦,呂雉都是想要韓信死的。

那麼這個時候張良跳出來阻止的話,張良的解決只有一個和韓信一起死。張良是非常聰明的,懂得功成身退,所以他會為了一個韓信丟掉自己的性命嘛,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張良即使勸了也是阻止不了的,劉邦殺韓信之心早已有之,從被韓信逼劉邦封自己為齊王的時候就想殺了韓信了,但是迫於形勢不敢殺。到這個時候,天下一統了,韓信還有什麼價值呢?劉邦是必須要殺韓信的,一個張良肯定是無法阻止的。

韓信之死只能說怪自己,一是能力太強,二是不懂得收斂,太自負。三,不懂得揣測人心。


中國歷史研究所


在事和勢上聽張良的,在人和權上未必聽張良的。

可以說,劉邦最信任的是盧綰,其次是沛豐將領,也就是那些屠狗輩。

而張良、陳平以及韓信等沛豐之外的平民精英,劉邦都是將信將疑。

甚至,如果不是張良身體不好只能做個畫策陳,劉邦估計都得猜疑到他身上。

張良也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不要齊地三萬戶但求留地封邑,也不要朝堂三公但求寄身學道。不為別的,這樣最安全。

就題幹問題而言,大體可以有三種解釋:

一是張良對韓信,未必有好感。

張良和韓信,起碼得先有交情才有求情吧。

那麼,他倆有交情嗎?

可能性不大,原因就是張良一直都是畫策臣,他一直都在參謀部、一直都在機關。

這個處境就決定了:張良跟決策高層的關係很好,而跟封疆大吏和地方基層的關係一般。

所以,在取捨上來說,張良肯定是站在劉邦一面的,劉邦才是他的真正老闆。而至於其他韓信、彭越、黥布、曹參等,對張良而言,不過爾爾。

沒有交情,也就不會求情,所以韓信死與不死,跟張良沒關係。

二是張良對劉邦,必是真心擁護。

既然劉邦是張良的真命天子,張良就得事事為劉邦著想。

他關心的是劉邦能否爭得天下、關心的是漢室能否坐穩江山。

這是個立場問題。

可以說,剿滅異姓諸侯王,對於漢室的穩定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決策。

劉邦應該是起義集團中歲數最大的,其他是個人都比他活得長。

所以,劉邦必須考慮自己死後,劉氏還能否穩坐天下。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而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就是異姓諸侯王。

事實也證明,這些人也著實不牢靠。

劉邦河北平陳豨,唯一能打援手的就自己的發小盧綰,結果還中途勾結匈奴、作壁上觀了。而其他諸侯,倒是非常乾脆,我有病、就不來、你能怎麼地。

所以,站在劉邦的角度想問題,張良也得收拾韓信,他當真不會求情。

三是張良對自己,也要明哲保身。

在明哲保身的問題上,其他人都不及張良。

即便是曹參,也因爭功蕭何而有罅隙,於是被派到齊國為相。

即便是蕭何,也要自汙清白讓劉邦放心,被下過獄、被劉邦折辱過。

唯有張良,這個不算核心關係圈的人,反倒是一直得享富貴,即便呂后當政,也是對他極好的。

原因就是張良張子房已經未雨綢繆了,他就是不能讓劉邦猜疑,不能讓高層不滿,不能陷身於政治鬥爭。

所以,封地,他要與劉邦最初相遇的留地。

這多好啊,一想到張良,劉邦就能想到在留地與張良相遇,喚起了曾經的記憶,就是想整張良也得留一分薄面。

而封官呢?張良之才,拿個九卿就太低了,至少得三公起步。

但這就擋了別人的路,所以張良張子房啥也不要、都給你們,自己去修道了。

所以,對於韓信,張良即便知道韓信是被冤死的,他也不會出手。

而且一旦出手,韓信勾結朝臣的嫌疑就更大,引起的猜疑也就更重,到時候死得會更早更慘,張良也會牽涉其中。


減水書生


謝悟空!劉邦一向很尊重張良,他一直把張良當先生看,對張良的意見和建議基本上言聽計從,這一點可以從劉邦對漢初三傑的評價中就能完全感受到,劉邦把其他兩個人直呼其名,而唯獨稱張良為子房,可見,劉邦對張良的感情要比蕭何和韓信深。



張良主要是從戰略層面為劉邦和漢軍思考問題,往往深謀遠慮,深得劉邦尊重和佩服,火燒棧道、還軍灞上、定都長安等,充分展示了張良的遠見卓識,正如劉邦所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子房。



張良出謀劃策,往來著眼於長遠,這就決定了他思考問題的高度和深度,事實上,張良不僅僅思考國家和軍隊大事善於從大處著想,他對待功名利祿和個人進退也比其他人有智慧,當韓信向劉邦討封假齊王時,張良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了隱退,他放棄了劉邦對他的高官厚祿,志願到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去,臨走之時,不忘旁敲側擊和提醒前來送他的韓信,可惜韓信卻不以為然,仍然還要當他的楚王。



韓信如果是一個有政治遠見的人,一定會從劉邦把他從齊王轉封為楚王這件事情中,感受到劉邦對他的擔心與猜忌,也應該從張良的隱退和提醒中為個人的前途與命運感到擔憂,但韓信畢竟是韓信,他沒有任何感覺和防備。

並不是張良替韓信不求情,因為張良自己都選擇了隱退;也不是張良不相信劉邦,因為此時的劉邦已不是從前的那個劉邦。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驕兵悍將歷來是封建帝王加強統治的扯肘,自古同艱苦共患難易,享富貴同榮華難。劉邦雖然沒有親手殺韓信,但韓信被劉邦去王封侯軟禁在長安,就是要殺韓信的前兆,只是韓信死在了呂后和蕭何之手,而此時的張良卻選擇了遠走高飛,既是他有心救韓信,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知未是也


張良為何不阻止漢高祖劉邦殺韓信?或許有人要說,提問者說得不對,韓信並不是劉邦所殺,而是呂后殺的。怎麼說呢?動手殺韓信的的確不是劉邦、而是呂后,但是彼時的呂后並不是漢惠帝時期、甚至前後少帝時期的呂后,她要誅殺漢王朝的開國元勳、曾經的異姓諸侯王、時任淮陰侯韓信,無論如何也是繞不開劉邦的。史籍雖然沒有明確記載是劉邦授意或者默許的,但是這裡面多多少少還有有劉邦的影子在裡面,劉邦根本洗不乾淨自己!



言歸正傳,為什麼韓信不阻止劉邦或者說呂后殺韓信?先說另外一個人在彼時的表現,他就是蕭何,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實際上講的就是這件事。韓信最初是由夏侯嬰引薦給蕭何的,而之所以韓信後來能夠為劉邦重用,蕭何向劉邦的舉薦功不可沒。換句話說,蕭何是韓信最大的“伯樂”。但是,與呂后聯手拿下韓信的恰恰就是這位“伯樂”!難道是蕭何與韓信有仇?肯定不是!如果是,當初蕭何也就沒有必要“月下追韓信”了。蕭何之所以如此,無非兩個原因。一、劉邦內心也想要韓信的命,呂后不過就是一把槍而已,蕭何如果阻止,恐怕劉邦要的就不僅是韓信一個人的命了。二、劉邦晚年呂后逐步做大,已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而劉邦的法定繼任者就是呂后的親兒子漢惠帝劉盈,即便呂后不像後來那樣專權,其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協助呂后除掉韓信,說白了就是蕭何給呂后遞上的“投名狀”,目的很明確:“老嫂子,你說話我老蕭是言聽計從的,我不是你掌權的障礙,你沒必要對我不放心。”這其實也是蕭何自保的手段之一,和當初的自汙如出一轍。



那麼,問題就來了。張良難道不是漢王朝的開國元勳?難道不明白自保的道理?很顯然,張良比蕭何“自保”得更徹底!蕭何自保不假,但是他依舊放不下世俗的權位,對相位還是戀戀不捨的。而張良,在漢王朝立國之初便辭去了三萬戶的封賞、僅接受了留地的封邑,以“半隱”之身成為了“逍遙散人”。他又怎麼可能為了韓信來趟這一趟渾水?除此之外,從當初劉邦欲廢長立幼時,韓信站在呂后一邊反對劉邦易儲,甚至幫呂后搬出了“商山四皓”來看,韓信實際上為了自己和後代未來的平安,也早已向呂后遞上了“投名狀”。劉邦、呂后同時想要韓信的命,張良何等聰明之人?怎麼可能出來阻止?



張良這個人並沒有政治野心,他跟隨劉邦無非兩個原因:一、報秦滅韓、滅家之仇;二、發揮自己的才能建功立業、留名青史。很顯然,他的目的都已經達到了,這也是漢王朝建立之後張良“功成身退”的原因所在。韓信與張良本身並沒有太多交集,也沒有什麼深厚的私交,張良犯不上為了一個韓信招來劉邦和呂后的猜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除此之外,韓信雖然能力出眾,但是為人並不太正派,而且人緣也不是太好的。說韓信不正派,有兩個鐵證:一、韓信最初是西楚霸王項羽麾下的執戟郎,麾下名將如雲的項羽當初能封名不見經傳的韓信為郎官,實際上還算不錯了。可僅僅是因為沒有達到韓信的預期,韓信便背棄舊主、投向了劉邦的懷抱,並且協助劉邦將舊主項羽逼得自刎烏江。二、鍾離眜在項羽兵敗後投靠韓信,可韓信卻聽信他人之言,想用鍾離眜的人頭取悅劉邦,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最終,鍾離眜自刎以示抗爭!這兩點足見韓信的為人。這樣一個人,在自幼接受傳統貴族文化薰陶的張良眼中,必然是屬於“離經叛道”,張良能對韓信抱多大的好感,可想而知。出面保韓信?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說韓信的人緣。韓信這個人自恃才高,頗為目空一切。可以這麼說,劉邦麾下那幫丘八將領,基本上沒有他看得上眼的,甚至劉邦本人,恐怕他也未必瞧得上。“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前一半是什麼?“老闆你不行,你最多也就將兵十萬頂天了!”或許連韓信自己都覺得這話過分了,最後才不得已自己給自己打原場:“老闆你雖然不善將兵,但是你善於將將,我們這些將都是你統帥的”,這才讓劉邦有了個臺階可下。此外,從後來韓信被削去王爵、貶為淮陰侯之後與樊噲的一次會面也看得出韓信的自大與目中無人。被貶之後的韓信在長安無所事事,想必人緣不好,也無處可去。於是,到劉邦的連襟樊噲家串門。樊噲是個爽快人,也不管連襟劉邦和妻姐呂后是不是會介意,仍舊以對待諸侯王的禮儀迎接韓信,可是韓信冷不丁卻來了一句:“想不到我韓信現在落魄到與你樊噲這樣的人為伍了!”這雖然只是一句自嘲,但多少也能看得出韓信內心的自負。樊噲何許人也?拋開與劉邦、呂后的關係不說,好歹也是漢王朝的開國元勳、列侯,甚至還被稱為劉邦麾下“第一猛將”。



這樣不正派的為人、不討喜的性格,試問有多少人願意與韓信來往?更何況,樊噲仗著和劉邦是發小、又是連襟,仗著是呂后的妹夫可以不避嫌,其他人呢?跟韓信來往可是要冒巨大政治風險的,誰還會站出來為他說話?至少張良肯定不會!這或許也是張良沒有阻止劉邦、呂后殺韓信的原因之一。


農民工歪說歷史


漢朝有兩個韓信。

一個是齊王,楚王,淮陰侯韓信;另一個是韓王信。

這文章的主角應該是淮陰侯韓信。張良要不要保全的應該就是他了。可問題偏偏出在韓王信身上。讓張良這段時間成了泥菩薩過河,自身不保,他還有心思去保全一條凳子上坐的韓信麼?

韓信的性格,功勞等等就不用說了,厲害角色一個,要不當不上"漢初三傑",只說一下張良和韓王信的相互關係。

張良窮其一生都在立志復韓,為什麼?為報張家五世相韓的恩情。博浪沙刺秦,立韓王成,逃離彭城回關中,又把韓太尉信立為韓王信。這都是一個目的,恢復韓國。可謂不遺餘力。可偏是,項羽完結後,劉邦要搞家天下,要收回落在異姓王侯手中的權利和封地。張良深刻領會了上級的意圖,想攔也攔不了,就抱病不出,由劉邦自己去折騰。

韓王信的封地在大漢的中心地帶,也就是在穎川,宛,葉這地區。劉邦以為應該騰出這地盤來,就下令韓王信舉國遷到北方寒涼荒漠的馬邑重建韓國,韓王信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去了。張良可是心頭明白劉邦的心思,但他阻止不了,因為張良就是個鐵桿擁韓粉絲。不敢表示任何意見。所以,躲著點好。

不料,韓王信的新都馬邑還沒建好,匈奴就來侵犯,雙方惡戰幾場。沒個高下,這時,漢朝陳稀反叛漢朝後的殘餘王黃等人,就來聯絡韓壬信,誘惑韓壬信與匈奴達成交易,不打仗了,做生意交換物品。韓王信就同意了。漢朝廷一聽諸侯國揹著中央與敵人達成協議,不是叛國是什麼?就派兵討伐。並把韓國從大漢地圖上一筆抹去。韓王信走投無路投降匈奴。這事若追究起來,牽連到的大員必定不少。所以,張良非萬不得已,不出房門。這是韓王信給累及的,再出面,惹翻上級,有好果子吃?

淮陰侯韓信犯事,是遲早的事,張良不想惹火燒身,一個韓王信讓他處境狼狽,再給韓信出主意,去保全他去救他,不是飛蛾撲火麼。所以,這"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的閒事。少去招惹為好。要不,咋死的都弄不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