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鐵公雞的故事

在“竹林七賢”中,王戎的一生歷經了從大雅到大俗、從隱士到丞相,可謂官位最高、反差最大的一位。王戎(234-305年),字浚衝,山東臨沂人。他出身於高門望族,自幼受到官宦人家的良好教育。王戎的爺爺叫王雄,曹操稱魏王時曾做過幽州刺史(州最高行政長官兼監察長官),其父親王渾襲封侯爵,也為官一生並清廉至終。

鐵公雞的故事

王戎

王戎幼年極富神采,目如朗星,點睛傳神,敢於直視太陽。對此,大學者裴楷稱讚說:“兩眼燦燦如巖下電。”良好的家庭教育使王戎自幼就明理善思,一次他和幾個小夥伴出玩,看見路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李樹,樹上掛滿了色澤誘人的果實,幾個小夥伴都說李子一定好吃,而王戎卻肯定地說:“這種李子苦澀無比。”夥伴們不信,就紛紛攀而摘吃,結果一個個呲牙咧嘴。小夥伴們問他怎麼知道?王戎說,如果好吃,這麼鮮豔的果子肯定不會留在此時此地。眾人無不佩服。

王戎不僅從小在京都洛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膽量過人。六歲那年,僕人帶他到宣武場看馬戲團演出,鑑於皇帝親臨,整個廣場座無虛席,演到精彩處,全場爆發出有節奏地喝彩。喝彩聲驚起一頭正在表演的雄獅,雄獅怒吼發威,狂咬其它動物,使群獸皆驚。一時間,虎豹衝突,熊羆咆哮,觀眾迅速逃離現場,只有王戎一動不動,觀看人獸亂象。無論僕人怎麼勸,他就是不走,這一情景被在觀禮臺上的魏明帝曹叡(曹操孫子、曹丕兒子)看見,對左右驚歎道:“此童膽量如此超人,必成國之大器。”

王戎的父親與阮籍十分要好,一次,阮籍應邀在王府作客,發現王戎確實聰慧過人,遂主動請求王戎的父親,帶王戎遊覽雲臺竹林。來到百家巖下,阮籍便將王戎介紹給嵇康,交談中嵇康連連稱讚王戎“風流儒雅,出語不凡,言簡意賅,準確透徹。”像考試入學那樣,嵇康和其他五賢,紛紛提問王戎一系列問題,如對當時的一些名士學者王衍、裴穎、荀勖和陳道寧等所謂名家的評價,王戎了了幾語,就抓住了本質。他對其堂兄王衍評語是“風流倜儻,風塵表物”;對裴穎、荀勖、陳道寧的評價是“穎拙於用長,荀工於用短,陳道寧縵縵如束長竿。” 眾賢連連稱妙,遂邀請王戎加盟,成就了“竹林七賢”,從此百家巖便成為這個文學社團的集中活動地,雲臺竹林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度假村。

嵇康遇害,七賢盡散,隨著曹魏政權和司馬政權的更迭,眾賢各奔前程。六人中尤以王戎善於謀事,料事如神,在攻蜀平劉之際,鍾會與鄧艾奉命兩路進攻。行前鍾會問王戎“此行前途如何?”王戎僅說了八個字:“道家有言,為而不恃”。鍾會不解其意,但平蜀成功後,鍾會與鄧艾二人爭功火併皆死於軍中,眾人更加佩服王戎。憑著對形勢的正確判斷和對機遇的準確把握,王戎仕途順利,官職屢升——相國掾、黃門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建威將軍,後作為平定吳國的六路大軍之一,王戎功大被封為安豐侯,升為大司徒(丞相)。

永嘉元年(300年),“八王之亂”爆發,在京城獨攬大權的齊王司馬冏(jiong)向他問計,他說:三王領兵百萬,銳不可當,為保爵位及百姓,應開城投降。此時,大臣葛旟(yu)怒吼道“漢魏以來,王侯讓出權力回家的有能保全妻兒老小嗎?講投降的人必須斬首!”這一聲斷喝,嚇得王戎一身冷汗,為避禍端,他假借去廁所,故意裝作不小心跌落糞坑,因一身汙臭,齊王司馬冏準其提前回家。結果城破齊王司馬冏戰敗被殺,王戎躲過一刧。

從此,無論哪個王掌權,王戎遇事不再多言,只知貪財,人又變得十分吝嗇。儘管他家田多地廣,錢財無數,可女婿借錢,也必定按期收回本息;他的親侄兒結婚,作為長輩他不想掏一兩銀子,只挑了一件舊衣服送去作賀禮,這且不說,婚禮過後還非要收回;家裡一棵梨樹結果不讓孩子們吃,自稱是“丞相梨”高價賣錢,完全變成了愛財如命的守財奴,被譽為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