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今年小麥長勢喜人且偏旺能否增產?返青期有啥補救措施?

寶雞老實人


很榮幸有機會回答你的問題,今年天氣普遍偏高,小麥長勢也很好,但是最後能不能增產這個不好回答。因為今年溫度高,今年的病蟲害比往年更加嚴重。一是麥蜘蛛刺吸小麥汁液,首先危害小麥下部葉片,而後逐漸向中、上部蔓延。受害葉上最初出現黃白色斑點,以後隨紅蜘蛛增多,葉片出現紅色斑塊,受害葉片局部甚至全部捲縮,變黃色或紅褐色,麥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穗小粒輕,結實率降低、產量下降,嚴重時整株乾枯。

而紋枯病對小麥危害更為嚴重!

在苗期會造成爛苗、病苗、死苗;返青期紋枯病會造成小麥花稈爛莖;嚴重的會造成後期倒伏,有的雖能夠抽穗,但結實減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綜上所述,今年要加強小麥防蟲:蚜蟲、吸漿蟲、麥葉蜂、紅蜘蛛、地下害蟲等。防病:紋枯病、鏽病、白粉病。增加作物抗逆能力:抗寒、抗乾熱風、防早衰。植株健壯,提高產量,改善品質!能做到以上幾點就能為小麥增產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礎。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點贊。謝謝[祈禱]




黃凱農資植保


題主你好,我是武哥,是一個小麥種植大戶,小麥種植快三十年了,現將我的看法說一下:

小麥過旺苗有兩種,一種是肥水條件好或播種較早的麥田,麥田生長旺盛,葉片肥厚,分櫱過多,群體過大,這是真旺苗;另一種是地不肥,但因播量大,播種早,基本苗過多,造成麥苗"躥高"旺長,表現苗高而細,葉大而黃,這是假旺苗。



這兩種過旺苗,都不會增產,要是控制得當,也不至於減產。

我在農業生產當中也遇到過這種情況,現將我的控制措施介紹如下:

一、斷根

在越冬前,肥水條件好的旺長苗,要採用中耕的方法斷根,用獨角鋤從小麥溝中間深耕,截斷小麥根,促使小麥去癒合根系而促發新根,將營養由供地上轉為供地下,達到促下控上的目的。

注意事項:此操作須在越冬前半月完成。

二、鎮壓

鎮壓在早春進行,要根據苗旺程度而定,原則上苗越旺,鎮壓次數越多,可鎮壓2一3次,是為了防止小麥過早撥節,減弱耐寒性,避免倒春寒發生凍害而引起減產。

注意事項:鎮壓在無霜天上午10時以後進行,切記有霜不能實施鎮壓,撥節後不能鎮壓。

三、推遲肥水

對沒有出現脫肥和乾旱現象的過旺麥田,春季要先適當蹲苗半月至一個月,推遲追肥澆水,避免春季分櫱過多,一般應在拔節期或拔節後期再追肥澆水。注意事項:一般畝追肥量要適當減少,以尿素5~7.5公斤、畝水澆量以30~50方為宜,澆水後適時中耕保墒。

四、化控

通過噴施葉面生物調節劑,控制小麥虛旺,使節間縮短,變的粗壯,防止秸稈變弱糠壤易倒伏。

注意事項:選擇生物調節劑,一定要根據說明書合理控制用量,達到萬無一失,防止過量使用導致植株生長速度極為緩慢甚至是停止生長,產量嚴重下降。

五、防治

小麥返青期旺長導致小麥苗株的密度增大,會加大小麥病蟲害的爆發幾率。

注意事項:要勤到地裡查看,根據各種病蟲害的物侯期提前防治,注重防大於治


凡是麥苗出現旺長情況的,必須採取措施,不然容易遭受凍害、病蟲害的侵犯,容易在成熟期出現倒伏狀況,麥粒癟秕,引起大減產。


田園生活圈武哥


我是春陽的365,根據題主的擔憂,我主要有以下簡介:2019年是一個暖冬年,加上小麥墒情很好,造成小麥旺長。小麥旺長對後期的生長是不利的,很容易發生倒伏,而且發生病蟲害的幾率也會增大,所以,小麥旺長會對小麥產量造成影響。

小麥春季的主要管理工作就是控旺,讓小麥長成壯苗。

主要有以下二個方法控制小麥旺長:

第一就是要向後推遲小麥澆水和施肥時間。

由於小麥播種期偏早形成的旺長麥田,年前植株營養體生長過旺,消耗過大,葉片薄而長,抗寒力差,春季易由旺轉弱。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觀察一下小麥的墒情,不是特別乾旱,小麥也沒有出現脫肥的現象,這時就可以推遲一下小麥澆返青水和追肥的時間,推遲到小麥拔節期再進行。

對於麥苗脫肥發黃轉弱的麥田,由於麥苗冬前旺長,消耗土壤養分較多,應在返青期追施部分化肥並澆水,促進苗情轉化。如果返青期墒情適宜,也可開溝追肥,待拔節期再追肥澆水。

第二就是藥物控制旺長。

打藥控旺劑,可有效縮短基部第一節間的成長,控制植株過旺生長,促進根系下扎,防止後期倒伏,是一種比較簡單有效的方法。噴施多效唑每畝用多效唑40克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強!

噴施矮壯素對群體大、長勢旺的麥田,在小麥起身期畝噴0.2%~0.3%的矮壯素溶液50~60公斤,可有效地抑制小麥節間伸長,使植株矮化,莖基部粗硬,從而防止倒伏。 噴施助壯素每畝用助壯素15毫升~20毫升,兌水50公斤~60公斤葉面噴施,可抑制節間伸長,防止後期倒伏。

噴施烯效唑在小麥拔節前10~15天用5%的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一次,可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但是在噴灑控旺劑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以免費工費時,達不到效果常用的控旺劑有多效唑、烯效唑以及矮壯素,多效唑藥效大,容易出現殘留,對下一茬種植的花生或者大豆有很大的影響。噴灑控旺劑,要在返青之後,拔節之前完成。

長勢比別家的麥苗旺,最終卻輸了產量。這就是小麥旺長的危害,可以通過以上兩個方法,控制旺長轉壯,保證小麥後期的產量。

我是春陽的365,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對於小麥旺長,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歡迎到評論區留言探討。


春陽的365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聽你敘述中感覺到,小麥有旺長的情況,小麥旺長別說增產了,肯定要減產的。小麥旺長容易出現多種危害:

1、返青慢

旺長小麥生長遲、返青慢,返青期一般推遲7~10天,早春生長量明顯不足。具體表現為春季噴根晚、新根條數少、旺長嚴重的基本無春生新櫱,直接導致分櫱成穗率低,畝穗數減少。

3、紋枯病重發

旺長小麥總莖數偏多,群體內通風透光不良,中、下部溼度高,紋枯病、白粉病等常發性病較重。

4、倒伏

旺長小麥因群體大,群體內部光照不足,基部節間伸長過量,長度較長,稈壁較薄,彈性較差,抗風災能力顯著下降,後期極易發生倒伏。

5、根系弱

旺長小麥地上部分與地下生長平衡失調,地下根系生長較弱,條數少,入土淺,活力差,灌漿後期吸水功能衰減速度快,抗乾熱風能力顯著下降,早衰現象明顯。

介於小麥旺長危害,可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鎮,壓。損傷葉櫱,避免過多分櫱發生。二是深中耕。冬前耕深7-10釐米,切斷部分根系。

三是化控。常用禾秀+多效唑可溼性粉劑。每畝用亞磷酸鉀40克+15%多效唑可溼性粉30-40克,兌水30公斤噴霧。

現在已到3月份,建議你採用第三種辦法,採用化學控旺。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瞭解更多農業生產技術。





拉板車抽中華


我是鄉野獵奇,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根據旺長原因,小麥冬前旺苗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播種過早形成的旺苗。幼苗葉片狹長、垂披,分櫱不足,主莖和一部分大櫱冬前幼穗分化即進入二稜期;這類旺苗往往先旺後弱,在冬季遇到-10℃,持續5小時左右的低溫時,就會發生凍害。管理措施:適時鎮壓。通過鎮壓可抑制主莖和大櫱生長,控制徒長。鎮壓時要注意選擇晴天,早晨有霜凍或露水未乾時不能鎮壓,以免傷苗。鎮壓後及時劃鋤,並結合澆水,畝施碳銨15千克;必要時用0.2%~0.3%矮壯素溶液葉面噴施,也可抑制旺長,抗禦凍害。

2.播量過大形成的旺苗。幼苗生長擁擠,個體發育差,分櫱很少。管理措施:先及時疏苗,建立適宜的群體結構,促進個體發育;再結合澆水,補充適量氮、磷速效肥,以彌補土壤養分的過度消耗。

3.肥水過量形成的旺苗。麥苗分櫱多,葉片寬大,田間鬱蔽嚴重。管理措施:深鋤斷根。當麥苗主莖長出5片葉時,在小麥行間深鋤5~7釐米,切斷部分次生根,控制養分吸收,減少分櫱,培育壯苗。

4.品種選用不當形成的旺苗。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種播種過早,也會導致冬前旺長;這類旺苗冬季最易受凍。管理措施:在及早劃鋤、鎮壓的基礎上,冬前壅土圍根,或蓋施“矇頭糞”,保護麥苗安全越冬。

小麥“返青”指的是早春麥田半數以上的麥苗心葉(春生一葉)長出部分達到1~2釐米時,稱為“返青”。從返青開始到起身之前,歷時約一個月,屬苗期階段的最後一個時期,稱“小麥返青期”。這個時期的生長主要是生根、長葉和分櫱,小麥返青期也是促使晚弱苗升級、控制旺苗徒長、調節群體大小和決定成穗率高低的關鍵時期。

小麥返青期管理的措施是:

(一)鋤地鬆土:它能促麥苗提早返青、健壯生長的重要措施。因為疏鬆表土,改善了土壤的通氣條件,可提高土溫,促進根系發育。由於切斷了毛細管,可阻止下層土壤水分上升,起到了保墒的作用。此外,鋤劃松士還能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有利於可溶性養分的釋放。鋤劃松士的次數,一般從返青起至拔節共鋤劃2—3次, 松士深淺應先淺而後逐次加深。高產田,苗多有倒伏危險的麥田必須在起身前後進行一次深中耕。

(二)追肥:返青肥要因苗追施。對於冬前長勢較弱的2—3類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長脫肥的麥苗,應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開始化凍時搶墒追施(頂凌施肥)。一般每畝可追施碳酸氫銨20千克左右,缺磷麥田應混合追施過磷酸鈣每畝15千克左右。有條件的最好施磷酸二銨每畝10一15千克。返青肥對於促進麥苗由弱轉壯,增加畝穗數有重要作用。但對於苗數較多的一類苗,或偏旺而未脫肥的麥田,則不施返青肥。應推遲到起身時追施,以控制無效分櫱,達到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加畝穗數的目的。

(三)揭被清壟:冬季蓋被的小麥,必須在返青後適時揭被清壟,以利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為了防止倒春寒的危害, 清壟應分兩次完成。第一次在返青後一週左右;第二次在返青後半月左右,把土全部清完(但不能使分櫱節外露)。對土壤水分高的低窪地,要嚴格掌握在土壤返漿前清完;較乾旱的麥田,可適當推遲,以防凍害。

(四)澆返青水:什麼時候澆返青水好?要看地、看苗靈活掌握。凡冬前未澆冬水或冬灌偏早,返青時比較乾旱的麥田(乾土層在3釐米以下),則可適當早澆返青水,但水量不宜過大,更不能大水漫灌。因早澆返青水的麥田,下層土壤沒有全部化凍,大水易造成積水漚根,新根發不出來,發育推遲,易形成“小老苗”,重者有死苗的危險。凡冬水澆得適時,麥苗生長健壯的麥田,可適當晚澆返青水;晚播麥若墒情較好,也應晚 澆返青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返青。凡冬水澆得較晚,返青時不缺水的麥田,則可推遲到起身期澆水、追肥。澆返青水的具體時間,在正常年份,南部麥區在3月上、 中旬;北部麥區在3月中、下旬。

(五)化學除草:麥田化學除草,用工少、效益高。常用的除草劑和施用方法:若用72%2,4—D丁脂,每畝用量40—50克,兌水15—20千克;若用20%二四甲氯水劑,每畝用量 200—250克,兌水15—20千克噴霧。一般噴藥時間在返青後至拔節前,選晴朗天氣,無風、無露,氣溫較高時噴藥較好。

以上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鄉野獵奇


根據多年來的經歷經驗證明。一般情況下對於豐收高產影響不大,只要目前長勢贏人,就足證明了小麥是豐收的景象,鼓舞人心的。題主還擔憂影響小麥豐收,問返青期有啥補救措施?建議朋友們這兩天中午背起噴霧器桶子,好好仔細配足量,給小麥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這是正常的進行小麥田間管理做務。到了孕穗期,再進行第二次噴施磷酸二氫鉀,從上至下均勻噴到。



給小麥在生長期間,噴施磷酸二氫鉀噴肥,尤其是從拔節開始往後,能噴兩次,對於小麥生長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是一種綜合營養微量元素的補給,非常有必要,農民朋友一定要提高對噴施噴肥的思想認識,不可忽視,更不可小視。


根據今年春季氣溫稍有不尋常表現,要想獲得高產豐收,往後要加強田間觀察、管理,隨時掌握麥田狀態,必須要做好孕穗期和花絮期的蚜蟲防治工作,這種病每年都發生,一定要注意提早採取行動,等氾濫了再打藥就打不下去了。

花絮期過後,又要注意提防觀察吸漿蟲對小麥的危害,一旦有瞄頭表現,立即大面積處置。嚴重的吸漿蟲對小麥豐收是有一定影響的。
`小麥拔節前灌水時,每畝撒施20斤尿素以做追施。如果播種前的基肥沒有施夠量,這次追肥可適當加大量,必須拔節前追施,不可往後推。小麥拔節期是見證施基肥肥料多少的關鍵期。想來農民朋友都懂這個常識吧。


風雨人生3293


今年雖然疫情影響,很多方面收到了影響,但老百姓麥田裡的墒情還是不錯的,北方地區主要是冬季降水較多,給小麥補充了所需的水分。小麥返青後長勢喜人,但有的地塊偏旺,這樣的小麥還能增產嗎?返青期有啥補救措施呢?下面給大家說一說。

春季小麥返青後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這個時期小麥主要就是進行分櫱,增加小麥的群體數量,一般我們根據小麥長勢和群體數量分為三類麥苗:

旺苗、壯苗和弱苗。針對小麥長勢情況進行不同的田間管理。

這裡我們要說的就是旺苗情況,旺苗還能增產嗎?我在這裡的答案是:能。旺苗如何進行管理才能達到增產呢?返青期需要做什麼進行補救呢?

大家都知道,小麥返青後要給小麥澆返青水和施返青肥,老百姓一般看到有人澆水施肥,就著急的不得了,也趕緊澆水施肥。但是針對旺苗就不能遵循“隨大流,不捱揍”的規律,春季小麥返青後主要是分櫱,而旺苗麥田本身屬於植株生長稠密的情況,這個時候就不能讓它再分櫱,而是要抑制小麥的分櫱。

那麼如何抑制小麥分櫱呢?這就要採取人工噴施多效唑等植物調節劑來進行抑制小麥的旺長,這也是老百姓俗稱的“蹲苗”。同時呢,澆返青水和施返青肥要適當的推遲到返青後期至拔節初期。這樣就能較好的控制小麥的旺苗問題,這也能使小麥增產。為什麼這麼說呢?

小麥控旺的好處

1、春季氣候多變,小麥如果旺長,遇到倒春寒,對小麥的生長髮育造成很大的影響,有可能減產。

2、小麥控旺,能夠抑制旺苗的分櫱生長,減少了無效分櫱的滋生,防止後期小麥田間鬱閉,從而降低了後期滋生更多病蟲害的風險。

3、小麥控旺起到蹲苗的作用,很大程度增強了小麥自身的抵抗能力,有壯苗的作用,為後期抗倒伏奠定了基礎。

4、小麥控旺減少了小麥自身營養消耗,為後面的生殖生長積累下大量的營養,從而增加成穗率,有助於小麥產量的提高。

總之,小麥長勢偏旺的情況下,一定要在春季返青期進行合理的田間管理,小麥的生長就是要促控結合,分類管理,這樣才能達到高產豐收的目的。


河北阿宵


今年春天由於降水豐富,小麥返青快,長勢喜人。但是現在的長勢好不代表將來能增產,主要原因是怕倒伏。

大家都知道,現在小麥的旺長容易導致麥秸子長得很高,而且秸稈發軟,遇到大風天氣,最容易倒伏,一倒伏小麥必定減產。

那麼有什麼好辦法能抑制旺長呢?如果是在冬季可以用輥壓的方式來控制,現在的小麥已經長得很高了,還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來抑制旺長,矮秸的藥物千萬不能打,防止影響麥穗。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這個時候小麥長勢很好 與您過度施肥並且肥料含尿素過高引起的,大田作物作為兩次施肥比較好,一次基肥,一次追肥。現在很多都是一次性施肥,一般採用的氮磷鉀20-15-10或者15-15-15小麥需磷較為偏高一些,如果小麥肥含氮過高,冬天天氣較暖情況下,促使苗提前生長,就是您文中所說的長勢喜人,一旦出現天氣突變冷,對麥苗會造成損傷,返青抜節時要注意補充點鉀肥抗倒伏,以免麥苗在上粉期倒下造成減產!最好在種植前檢測一下土壤,科學種植,合理施肥為好!


用戶詠荷


你好!我們在襄陽有小麥的試驗示範田,依據我個人經驗小麥返青長勢過旺肯定是對後續產量產量有些負面影響,返青到拔節是有技術手段進行控旺的。

春季返青小麥過旺影響

  1. 小麥長勢過旺,容易導致麥株過高,後期容易出現倒伏。特別是在華中地區5月左右,進入雨季,連陰雨多、大風天多,如果不控旺,小麥長勢過高,根系扎的不深,很容易倒伏,一旦出現倒伏,減產是肯定的了。

  2. 麥株長的過旺、過高,勢必抗病蟲害能力就會減弱。麥株枝葉較正常大,導致田間通風不好,水分排不走,溼度大,病蟲害帶來的危害就會加大。枝葉嫩綠,病蟲害的抵抗力也低,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減產。

小麥過旺補救措施

1.打藥劑控旺


小麥常用的控旺藥劑一般是3種:矮壯素、多效唑、縮節胺,他們三個的作用機理不一樣,但是達到的效果是差不多的。需要注意是施用計量和時間,特別是時間,小麥在返青期至拔節初期,這段時間內打藥為好,過早或過晚都不行,過早的話,會造成小麥生長停滯,影響分櫱,嚴重的就不生長了,造成減產;過晚的話,一是有可能造成效果不明顯,達不到控旺的目的,二是會造成麥株中間的節較粗,後期更加容易倒伏,一樣起不到效果。

2.推遲,減少返青拔節肥的施用

過旺的麥田,在返青期可以不追施肥料,等待小麥拔節孕穗的時候依據情況酌情減少肥料的施用,用營養投入來控制小麥旺長。

3.田間鎮壓

可用石滾、小麥專用鎮壓器、油桶裝入沙子或耙翻過來順麥行鎮壓。鎮壓選擇晴天中午前後進行,注意地溼不壓,有露水或土壤結冰時不壓,多次鎮壓方向保持一致,這項措施同樣要注意時間,要控制在早春至小麥起身前。

最後還是要依據所種小麥品種特性準確判斷是否生長過旺,我的問希望對你有幫助,有不同意見可以在留言中進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