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讓弒殺的曹丕登上權力之巔?

胡帥波



提起曹操,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他是東漢末年非常厲害的一位軍事家和政治家,此人字孟德,小字阿瞞,安徽亳州人。在三國鼎立的時候,他是曹魏政權的建立者。根據史書記載,曹操一生中有25個兒子,但為何偏偏選了曹丕當做繼任者呢?雖然曹丕在當時非常優秀,但他開始並不是繼位者的首選,甚至曹操對他都有一絲厭惡,在他所有的兒子中,有2個是曹操非常中意的,但無奈英年早逝。

曹丕當年也是才華橫溢,文武雙全,他是曹操的次子,是曹操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但那時候曹操更中意的則是自己的長子曹昂。按照常理,曹昂是曹操的長子,是曹操的唯一繼承人選,最重要的是曹昂本人很聰明,性情也很剛柔並濟,這符合曹操對於接班人的期望,二十歲的時候便舉孝廉。可不幸的是,曹昂在197年隨父出征的時候遭遇偷襲,曹操戰敗後坐騎也被伏擊身亡,這時候曹昂舍馬救父,將自己的戰馬留給父親逃脫,而自己則步行來保護父親脫身宛城,最終他與曹操的近身侍衛典韋等人一起在宛城戰死,就因為這件事情,曹昂的養母甚至痛斥曹操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從此與曹操斷絕了關係。

這件事情之後,曹操便再沒有立儲的打算。本來曹昂死後,曹丕照理會成為接班人,但曹操卻一直沒有表態,原因是為何呢?原來他一直在等曹衝長大。曹衝是曹操與環夫人所生,他從小就聰明伶俐,在所有的太子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氣質,因此也得到了曹操的喜愛。我們小時候學的“曹衝稱象”的典故正是說明了他的聰穎。而曹操也在很多公開場合對文武百官誇讚過曹衝,可見當時曹操已經有了讓他繼位的想法,但讓人遺憾的是,公園208年在曹衝13歲的時候便染上了重病,雖然曹操親自為他求天保命,但最終卻沒能救回曹衝。曹衝死後,曹操非常傷心,這時候曹丕過來安慰,曹操卻說道:“這是我的不幸,確實你們的幸運啊。”由此可見,曹衝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同時也能看到曹操對曹丕早有防備之心。


曹衝英年早逝之後,曹操又把曹植當成了未來的繼位人選。曹植是曹操與卞皇后所生的第三個兒子,他與曹丕是親兄弟。如果論資排輩,曹丕確實比曹植更適合當繼位者,但曹操卻不以為然,他內心想的確實如何培養曹植成為自己的接班人。曹植從小也非常聰慧,他很小的時候就能熟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的作品,並且思路敏捷,性情坦率自然,這非常符合曹操的口味,在他15歲的時候曹操就帶他東征海賊管城,可見曹操也有意培養他當做自己的接班人。曹植因為性情才華受寵,也因為自己的不爭氣而導致了被棄用,有兩個例子就能看出當時的曹植有多麼讓曹操失望。

第一個發生在217年,當時的曹植受寵,因此恃才傲物,性格任性,不注意修飾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喝起酒來更是不懂得節制自己。他在曹操外出期間,喝酒後藉著酒勁私自乘坐王室的車馬,擅自打開了王宮的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古代帝王舉行典禮時才能行走的禁道上快馬馳騁,把曹操的法令忘得一乾二淨,這讓曹操感到震怒,先是處死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緊接著召令曹丕成為世子,這也標誌著曹植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並且自己的政治生涯開始走下坡路。

還有一個小故事發生在219年,曹植最後的機會也被自己給浪費了。當時曹仁被關羽所困,曹操啟用曹植擔任中郎將去解救曹仁,但因不受重用而陷入苦悶的曹植卻把自己喝的酩酊大醉,不能前往營救。此事讓曹操非常後悔,從此便不再重用曹植,而曹操死後,曹丕更是經常打擊和限制曹植,終於在232年,曹植在憂鬱和不忿中病逝,時年41歲。



曹操讓曹丕繼位,也是出於無奈,兩個鐘意的兒子英年早逝,一個不爭氣。所以就只能傳給曹丕了。


好奇而已716


古代衣缽傳承一般都是長子優先。曹操的長子是曹昂,也是把他當接班人培養,一直帶在身邊南征北伐,但是曹昂在曹操征討張繡的戰役中犧牲了,屬於英年早逝吧。

曹操另一個幼子曹衝(就是曹衝稱象的那個)也是曹操比較滿意的接班人人選,可惜還未成年就夭折去世了。

曹操還有一個兒子叫曹彰,長著黃鬍子人稱黃鬚兒。他作戰勇猛,善於帶兵打仗,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不善於搞政治,曹操有次問他理想是什麼,他回答到“好為將”。這個回答就使曹操把他排除到接班人人選之外了。

最後曹操把接班人人選落在了曹丕和曹植之間,並分別委派了工作歷練他們。協助曹丕的官員是司馬懿,陳群等人,協助曹植的官員是吳質,楊修等人。吳質等人出主意顯得有點耍小聰明,而司馬懿等人就高大上了許多。舉個例子:有次曹操帶兵出征,曹植寫了一篇非常漂亮的賦來歌功頌德,群臣紛紛說好,曹操也很高興。曹丕一看就急了,連忙問屬下該怎麼辦,有個謀士就說“哭”。曹丕就痛哭流涕,百般不捨,表露出擔心父親上戰場的心情。曹操覺得曹丕是真情流露。

楊修的父親楊彪官至太尉是曹操殺死的,而楊修和楊彪是潁川士族的代表,為了打擊潁川士族,曹操找個藉口又殺了楊修。很多文章寫的是楊修死於他的小聰明,其實不是,楊修的小聰明給了曹操一個殺他的藉口,曹操真實的目的是打擊潁川士族。

撐起整個漢朝三國時代的三根柱子士族,宦官,外戚,何進殺了宦官勢力,曹操通過進獻三個女兒給漢獻帝做老婆控制了外戚勢力,曹操想要把控朝政就格外打擊士族勢力,楊彪楊修父子,孔融等人被殺都是這個原因。

結合曹丕逼漢獻帝禪讓,自己做皇帝了立馬就採納了陳群的建議推行“九品中正制”,扶持大家士族勢力,個人懷疑在曹丕還是世子時就與士族達成了某種協議,士族支持曹丕繼位,在曹操面前說曹丕好話,而曹丕以制度的形式保證士族利益。

綜合以上幾點,曹丕接曹操的班,乃至逼漢獻帝禪讓,自己來做皇帝也就不足為奇了。


王子大海83422


曹操,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其一生徵南伐北,為曹魏江山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197年,曹操最為鍾愛的長子曹昂,於張繡叛亂中掩護父親而亡。

曹衝,自幼聰明,深得曹操厚愛,可惜十三歲重症身亡!

曹植,七步成詩傳為千古美談。其文學成就非常之高。本來曹操很有提拔曹植的意願,但縱情詩詞歌賦的曹植,卻因爛醉而耽誤瞭解救曹仁,終被曹操所棄。

曹彰,曹操的“黃鬚兒”。勇武剛猛,有萬夫莫敵之能,亦為曹操器重,但曹彰雖有疆場廝殺的本領,卻缺乏治理政務的能力。實在不是曹操立世子的人選。

曹丕,文武雙全,因心機太重等原因不得曹操喜愛。

曹丕,在朝中有賈詡、司馬懿、陳群等重臣相輔,武有當世劍術名家鄧展等相交。曹丕本身就算劍法一流,師從王越首徒史阿。在中原地區,王越、鄧展等人在江湖上的威望相當之高,間接的也為曹丕奪取儲位建立了很大的人脈。

不管曹丕是否弒(嗜)殺,在其用盡手段及司馬懿等人的助力之下,公元217年,曹操終究妥協於各方壓力,將曹丕立為魏王世子。

作為世子的曹丕,行事更為小心謹慎,在曹操面前畢恭畢敬。

公元200年,曹操去世。

曹丕繼漢丞相、魏王位。同年,曹丕使其黨羽威逼利誘,迫使漢獻帝禪位。曹丕三辭之後上受禪臺登基,改元黃初。

漢室四百餘年江山終告落幕。自此,曹丕登上權力之巔。








上善若水36526


曹操的兒子很多,但最開始他還是最喜歡他的大兒子曹昂的。可有一次在和張繡的戰鬥當中,原本張繡已經主動投降了,卻因為曹操的不當行為,致使張繡突然反水。在張繡的突然襲擊下,曹操被打的措手不及,曹昂為了保護曹操安全撤退不幸犧牲了。曹昂如果沒死,可能就沒有曹丕什麼事兒了。


曹丕是曹操的二兒子,理論上曹昂死了,曹丕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可曹操在曹昂死後,並不是太喜歡曹丕,而是特別寵愛三兒子曹植。曹植這個人有些文人的執拗感比較任性,還比較喜歡喝酒,可能古代文人作詩、吟曲等不來兩盅沒靈感吧!偶有因為喝酒誤事的情況發生。但即便如此,曹操還是非常喜歡曹植。

那麼曹丕最後為什麼逆襲了呢?這個時候不得不說一下,曹操手下的一個叫賈詡的謀臣了。有一次可能曹操吃了飯閒著沒事,就溜達到賈詡這裡了,並把立儲這件事拿出來諮詢賈詡。賈詡聽了半天不做聲,曹操就繼續再問,賈詡就非常委婉的只說了一句話:“我在想袁紹和劉表”,之後就再也不說話了。也就是暗示曹操,袁紹和劉表都是因為廢長立幼發生內亂,曹操這麼聰明的人,當然也會聽懂其中的意思,哈哈一笑,沒過多久就選擇了曹丕。



手機碼字不易,如果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


追記歷史


這個問題我們要看當時的社會背景,三分天下已定,三足鼎立。而作為一方諸侯的曹操,年歲已高,已無法破局,已到培養接班人的時候,在這種背景下必然要找一個既能忍隱,又有雄心的接班人,方能在這種環境之下站穩腳跟,並且統一天下。

曹操兒子很多,但是比較有名的也就那麼幾個,大兒子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衝。曹昂為保護曹操被張秀所殺,曹衝更是天嫉英才,小小年紀便夭折了。而曹彰不堪大用,難成帝位,曹植做個文人墨客還行,卻難成偉大的政治家。

而曹丕雖然表面愚鈍,不文不武,沒什麼才能,但是實際上卻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能忍隱又陰狠,有用人之道,又是嫡長子,名正言順,所以選擇曹丕也理所應當。

除此之外,司馬懿在當時是天下奇才,其又支持曹丕,而也只有曹丕才能駕馭的了司馬懿,曹操認為天下亂世,只有曹丕和司馬懿的組合才能制衡諸葛亮,在亂世中謀求天下。

事實證明,曹操的選擇是對的,曹丕建國稱魏,最終並統一天下。奈何英才短命,落個天下盡歸司馬家的結局。




不喜歡吃白菜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官渡之戰後,曹操逐漸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並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到赤壁之戰後,三分天下已成定局,此時繼承人的問題尤為重要。

本來曹操長子曹昂為曹操細心培養的合格繼承人,再配合曹丕,曹植,曹彰穩定朝政。其中曹丕以士族為基本盤,掌控士族,控制經濟;而曹植的基本盤是文人,掌控文人,控制輿論;而曹彰以外姓武將為基本盤,掌控武力,控制兵將;而曹昂作為長子,曹操培養的繼承人,則以曹家、夏侯家親族勢力為基本盤,配以曹丕,曹植,曹彰,其餘三子相互制衡,而曹昂則掌控全局,這是一個合格且完美的繼承人。

可惜,宛城一戰,各種原因交織,曹昂身死,希望破裂。(陰謀論者說曹昂死於自家人之手,後期外姓武將以及本家大臣大多不配合曹丕)

曹昂死後,曹操許久都未確定繼承人,估計也有懷疑曹昂死因的緣故。等到曹衝病死後,加上曹操自己年紀漸大,已沒有心力再培養一個繼承人的緣故。矮個子選高個,不得以,選曹丕,是因為只有曹丕在這亂世才能保住曹魏江山。

可是由於曹丕的基本盤是士族,雖然後期也逐漸接收了其他部分勢力,可曹彰、曹植的各種不服,導致只能重用士族,在九品中正制的推動下,最終篡漢建立魏國,稱魏文帝。可成也士族,敗也士族,江山最終被士族代表司馬家篡奪。






我是一個存在483


自古帝王的爭奪都不是先皇想讓哪一位皇子奪得帝位,就能夠讓哪一位皇子奪得帝位的。深宮內苑裡的殺伐決斷從來都是各位皇子之間的爭奪。最終走上巔峰之位的皇子不僅有著周邊環境的締造,更是自身聰明才智的展現。

據史料記載,曹操有二十多位兒子。

曹昂是曹操的庶長子,為曹操所喜愛,20幾歲既舉孝廉。建安二年,曹昂隨曹操出征張繡,張繡投降後,曹操納了張濟的遺孀鄒夫人,張繡因此懷恨在心。曹操聽說張繡不高興,就秘密準備殺掉張繡。結果消息走漏,張繡偷襲曹操,曹操戰敗。曹昂主動將自己的坐騎讓給了父親,曹昂最終死於戰亂之中。

曹昂死後,曹操還打算傳位給環夫人所生的曹衝。曹衝是個神童,五六歲時智力已經有若成人,他不僅聰慧過人,而且天性仁愛,深得曹操的寵愛。可惜天妒英才,曹衝在13歲時就病逝了。

曹植因文采出眾,深得曹操寵愛。於是就發生了曹植和曹丕兄弟間的奪嫡之爭。這場兄弟奪嫡之爭在《三國志》中有詳細的描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回答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明白,並不是曹操想傳位給誰,誰就能奪得這個帝位的。


日青繁花


曹操的長子曹昂當年在征討劉繡的時候死在了亂軍之中,他曾經是曹操一手培養的接班人,可惜死在了曹操的前面。而曹操最喜愛的兒子曹衝,從小天資聰穎,可惜十幾歲時夭折了,曹操痛失愛子之後,悲傷了好一段時間。

到了曹操晚年,其實能接位的就只剩下了曹丕、曹植和曹彰。曹彰是一個有勇無謀的武夫,作為衝鋒陷陣的將領可以,而作為掌管天下的政治家則不算合格,所以他也被早早排除在了接班人之外。

而曹操之所以選擇曹丕而不是曹植,我想原因還是很多的。

首先,鑑於劉表和袁紹廢長立幼,導致政權內部紛爭不斷,最後被曹操滅亡的教訓,曹操不得不考慮自己死後的安定問題,而大臣也多支持曹丕,穩定壓倒一切,所以曹丕成為了繼承人的首選。

其次,論文學修養,曹丕不如曹植,但論政治手腕,曹植就遠不是曹丕的對手了。曹丕通過一系列的運作,孝順曹操和母親,對曹操交代的事也基本都能順利完成,慢慢的俘獲了曹操的心。



再者,此時天下還未統一,曹操的接班人必須是剛毅果敢,能迅速控制朝局。而曹植耳朵根子較軟,經常與一幫文人談詩說賦,對文人過於依賴,這也是曹操最為反感曹植的地方,認為他與士族交往過密,將來很難擺脫他們的控制。


曹操選擇曹丕作為繼承人,還算是明智之舉,曹丕登位後速度掌握了權力,並且篡漢自立,在位期間任用賢臣,還算是一名不錯的守成之君。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身處亂世,首先看重的是軍事統率能力,在這一點上,曹丕顯然比曹植要強得多,曹丕五歲時曹操就開始教他騎射,八歲遂成,長年隨曹操征伐,耳濡目染,深得曹操精髓。在對政事的熟悉程度上,由於曹丕長期做為副丞相,接手幹起來自然是輕車熟路,在這兩個方面,曹植是沒有資本和曹丕競爭的。建安十九年,曹操伐孫權,留臨菑侯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從這裡可以看出,曹操對曹植的能力並不是很放心。曹操向兒子們提問,並不是需要他們給自己出什麼好主意,而是對他們個人能力的考核,楊修作為對曹操和曹植都很熟悉的人,應當能猜測出曹操心中所想的事情和所需要的回答,而為曹植預先準備答案,則說明他對曹植這方面的能力也是沒有信心的。

再從個人的性格來說,陳壽對曹丕的評價是“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對曹植的評價是“陳思文才富豔,足以自通後葉,然不能克讓遠防,終致攜隙。”從這裡看對曹丕的指責不少,但從另一面來說,這些也正是曹丕勝過曹植之處,在“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併為之說”的時候,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曹丕心思縝密,比起粗枝大葉的曹植,更適合統治國家。曹丕非常注重表面功夫,即使在繼位之後,還矯情的說如果曹昂、曹衝在的話,自己是沒有機會的,他所寫的典論對建安七子的評價也是比較中肯的;而曹植卻比較刻薄,還有就是兩個人的才華對比,這點也是大多數為曹植抱屈的人主要依據,認為曹植才華遠勝曹丕,為政的話一定能更有所為。誠然曹植文章詞賦廣為流傳,天下莫有其匹,但文才並不等於治國能力,僅以文人為王,多不能行善政。翻開曹操諸子傳記,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都是早慧之人,像曹衝、曹袞、曹植、曹丕都是這樣,這一方面可能是稟賦曹操的遺傳,另一方面也是早期教育得法。曹植當然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個,曹操作為一個文學家,也是非常欣賞曹植的才華的,甚至因此長期有立其為嗣的想法。但是反觀曹丕的文采,“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成垂百篇”比之曹植亦不遑多讓,雖身在軍旅而備歷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可謂好學者,其馬上賦詩正可比擬七步成篇,由此看來,雖然軍事政務佔用了曹丕大量精力,但他的文才還是沒有被掩埋,三曹之一併非浪得虛名,而且曹丕其人善於總結歸納,所著典論為中國第一篇文學批評的專門論文,開風氣之先,其中又有對射術、劍道的理論總結,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曹丕的管理能力,比起曹植的散漫成文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再從兩人的繼位順序看,曹丕為嫡長子,繼承曹操之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曹植之前還有曹彰,彰為世之虎將,曹操呼之為黃鬚兒,此人恐非曹植所能制。雖然曹彰曾經對曹植說:“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好像是支持曹植繼位,但從後來魏氏春秋記載的“初,彰問璽綬,將有異志,故來朝不即得見”來看,其心自不可測。在破烏丸後,曹彰自代過鄴,為曹丕所戒,遂得曹操之喜,心中對曹丕還是有所敬服的。這一點,曹植本人也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他回答曹彰說“不可,不見袁氏兄弟乎!”立儲普遍的做法是立嫡立長,曹操在選擇繼承人時,不能不考慮這一點,畢竟殷鑑不遠,袁紹、劉表立幼生亂,說明當時不按禮法是不得人心的,也難以保證政局平穩。

曹丕從幼年時起就跟隨曹操征伐南北,又長期擔任五官中郎將、副丞相,其功勳業績足以鎮呵百官,曹植卻不知道修身養德,憑寵生嬌,建安二十二年,曹植“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這應當是曹丕和曹植之爭的轉折點。魏武故事載令曰:“始者謂子建,兒中最可定大事。”又令曰:“自臨菑侯植私出,開司馬門至金門,令吾異目視此兒矣。”又令曰:“諸侯長史及帳下吏,知吾出輒將諸侯行意否?從子建私開司馬門來,吾都不復信諸侯也。恐吾適出,便復私出,故攝將行。不可恆使吾(爾)誰為心腹也!”冬十月,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此時大局已定,但曹植並不是再沒有機會,曹操並沒有將曹植一棍子打死,雖然觸犯法令,但還是比較欣賞他的。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遣曹丕及曹植“各出鄴城一門,密敕門不得出,以觀其所為。太子至門,不得出而還。修先戒植:“若門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斬守者。”植從之。故修遂以交構賜死。”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曹植比曹丕有魄力,但在這裡卻是更輸了一場,楊修也只知道上次曹植乘車行馳道雖然觸犯法令,但並沒有完全喪失曹操寵愛,這次不吸取教訓,又照上次辦理,卻是大錯特錯了。曹操最重禁令,做北部尉時“有犯禁,不避豪強,皆棒殺之”,行兵時又有割發代首之舉。此時天下初定,需要人們遵守法令方可長治久安,曹操此舉當為觀察兩子哪個能遵循法度,將來自己死後國內不致大變而生亂,曹植此時所為很不恰當。同時又事事都聽從楊修意見,給人一種沒有主心骨的感覺,讓曹操對他失去了信心,因為此事又損失了楊修這位謀主,更是沒有翻身的機會了。這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徵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罷之。雖然有記載說“植將行,太子飲焉,逼而醉之。王召植,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但是出征在即,已是領兵之身,曹操軍中禁酒乃是明文,據軍令以謝酒,雖曹丕亦無言以對,當此時,斬門之氣何在!只能說,其人好酒之甚也。曹丕本有圖其之心,卻不嚴加防備,一離智囊,頓成庸人。這是曹植最後一次表現機會,由於他的失敗,從此被徹底冷落,再沒有爭奪王位的機會了。

以上都是曹操死前發生的事,曹操立儲當以這些為據。後來曹植因為連受打擊,所做所為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另外從兩人的兒子看,曹丕之子曹睿生數歲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異之,曰:“我基於爾三世矣。”而曹植的兒子曹志雖然也“好學有才行”,但不如曹睿遠矣。立國講究的是萬世基業,從再傳繼承人來看,曹丕也比曹植更有實力。

總的看起來,曹丕以嫡長子的身份,以功業進取,以智謀圖位,兼以文質彬彬,可謂國之強主;曹植徒以文章得寵,別無他長,且秉性驕狂,重不足以服人,智不堪軍國之用,若立而為嗣,取亂之道也。所謂“文章憎命達”、“詩人不幸詩家幸”,子建之謂也,安身於文苑可也。

曹操作出了一個明智的選擇。



天下狼頭


自古有長子嫡出繼位之說,可曹操偏愛三子曹植。

為啥呢?曹植有才啊!“才高八斗”說的就是曹植。

曹操愛財,不止一次想廢長立幼。可他也知道:儲君乃國之大事,不可輕定。

曹操問親信大臣:你們看,立誰為好啊。沒人出聲應答,只有謀士賈詡在一旁笑。曹操看出古怪便問:何事偷笑。賈詡答:臣想起袁紹和劉表來了......

曹操連連點頭:對對對,些二人就是廢長立幼引起內亂,才被我打敗的。

於是便立曹丕為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