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龍鳳朝陽 守護文明之源

龍鳳朝陽 守護文明之源

馬瑞財當年曾親歷了女神廟的發掘時刻。

龙凤朝阳 守护文明之源

牛河梁遺址發掘出的女神頭像。

展現

遼寧振興發展

生動實踐

奮鬥故事

金字品牌

挖掘

遼寧振興發展

底氣所在

實力之基

行動抓手

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工作人員中有一位老馬和一位小馬,兩人是父子。老馬馬瑞財今年51歲,是女神廟保護展示館的安保人員;小馬馬永存今年31歲,在牛河梁遺址博物館的監控部門工作。

其實,以前這裡還有另一位老馬馬瑞增。2003年,本報在牛河梁進行考古直播時,馬瑞增就全程陪著採訪,他正是馬瑞財的大哥,當時是女神廟的看護人員。後來,馬瑞增因為身體原因離開,就由三弟馬瑞財接過了守護女神廟的接力棒。

兄弟倆的父親名叫馬龍圖,雖然只是一位普通農民,但他的名字卻與牛河梁遺址的發現聯繫在了一起。可以說,馬家三代人是牛河梁遺址的發現、發掘、發展與保護過程的見證者。

現在,這裡是遼寧省唯一一座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牛河梁紅山文化產業開發區也正式掛牌運行,被列入朝陽市五大重點產業園區之一。未來,朝陽市將依託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惠及當地百姓,實現大遺址保護與地方經濟、生態、民生髮展良性循環,讓全社會共享保護成果。

祭壇現

小馬馬永存工作的監控室一整面牆都是監視屏,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小馬指著一處左偏下的監視屏,頗為自豪地說:“那就是最早發現牛河梁遺址的地方。”

那裡是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遺蹟,現在已經建成了積石冢和祭壇的保護展示館。當年,小馬的爺爺馬龍圖就是在這裡撿到了一個“筆筒”,掀開了牛河梁的神秘面紗。從此,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序幕在這裡徐徐展開,這片原本與外界接觸不多的大地有了“中華文明之源”“中華人文之祖”“中華宗教之始”“東方文明的曙光”等諸多美譽。

1981年春天,馬家溝生產隊長馬龍圖的家裡來了幾位客人,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考古學家郭大順。

兩年前,馬龍圖在一次犁地的時候揀到了一個像馬蹄子一樣的玉器,他用紙封好底座,把這件玉器當成筆筒擺在桌子上。

1981年,郭大順在建平辦考古培訓班的時候,有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他趕到馬龍圖家,發現這玉器正是紅山文化玉器中最重要的一類——馬蹄狀玉箍。

馬龍圖告訴郭大順,當時在發現這個玉器的地方還挖出過一些人的屍骨。郭大順立刻讓馬龍圖把他們領到了當地村民叫“西梁地”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遺蹟。

在考古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一個個驚喜接踵而至,積石冢和祭壇相繼出土。它傳遞了這樣的信息——五千年以前的牛河梁紅山人,已經納入了同一個宗教信仰和同一行為模式中。這增加了各群落、聚落間的凝聚力,強化了地域共同體的認同感,促進了社會秩序一體化進程。因此,牛河梁紅山文化積石冢和大型祭壇的出現被看成中華文明起源的標誌之一。

女神出

在監控室的監視屏中,小馬時常能看到老馬。老馬馬瑞財總是身穿一身乾淨整潔的工作服,守在牛河梁遺址第一地點遺蹟,也就是女神廟保護展示館。

現在,在展示館裡有了專門的保安室。在老馬的哥哥馬瑞增值守的時候,這裡只有一個能住人的鐵棚子,後來才建起了一間磚瓦房。

郭大順來到牛河梁之初就住在老馬家,馬瑞財說,那時候只能給考古隊員們吃本地特產的小米,而他們自己平時吃的都是玉米餅子。

史前文化的墓地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總是伴隨著相關的地面建築遺蹟。因此,發現了積石冢和祭壇之後,考古人員又將目標放在了尋找紅山人的建築遺址上面。經過一番調研,大家將目標鎖定在了東山坡,也就是現在的第一地點遺蹟。

1983年10月,一個從未見過的建築遺址呈現出來。馬瑞財說,自己當時就在現場,他們村裡很多人都在工地上幫忙,當時每天能領一元五角錢工資。

1983年11月2日,女神歸來!主持和組織牛河梁遺址發掘工作的郭大順在後來的文章中這樣描寫當時的情景——時間,在期待中一分一秒過去,人們似乎屏住了呼吸,整個工地悄然無聲,連空氣都彷彿停止了流動,只有小鏟子和小刷子在剝離泥土時發出的聲音沙沙地響著。

漸漸地,一個人的面部輪廓開始顯現,接著頭顱、眼睛也顯露出來。中國遠古女神在地下埋藏了五千年之後,終於露出了她那端莊而又高貴的容顏。

女神頭像高度寫實、造型逼真,她的臉形為方圓形、顴骨突起,雙眼中鑲嵌著兩塊經過拋光處理的青色圓形玉片。

女神用坦然而又鎮定的目光默默地注視著五千年後的人們,面對著考古隊員的驚訝,她帶著神秘和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

文明源

“上下五千年”,短短五個字卻濃縮浸潤了千百年來中華兒女對於古老中華文明厚重而豐富的情感:熱愛、敬畏、自信、自豪……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曾經說過,在中華文明起源和中華民族形成這個重大問題上,以往的學者們總是過分誇大中原的作用,忽視了北方的古文化。

那時候,年僅15歲的馬瑞財雖然不知道這個女神頭像代表了什麼,卻能感受到考古人員的激動與驚喜。

到了傍晚,考古人員用脫脂棉和白紙將發掘出來的女神像小心包好,大家一致推薦由現場唯一一位女隊員魏凡抱著女神下山。

魏凡後來回憶,從發掘現場到考古隊的駐地馬家溝,距離是750米,平時用10多分鐘就可以走完。可那一天,她在同事們的護送下,花了整整一個多小時才把這段路程走完。

蘇秉琦對此如此評價:女神廟裡的塑像可以稱為“神”,但是她們是按照真人塑造的,是有名有姓的具體人物。所以,她是紅山人的“女祖”,也是中華民族的“共祖”。

在牛河梁遺址內,發現了中國迄今最早的史前神殿女神廟。神廟不遠處的積石冢內,墓葬規格高低不同,體現出等級差異,這些特徵向人們展示了文明社會的曙光。而且,牛河梁的重大考古發現,證明中華文明的起源不是一箇中心,而是多箇中心,遼西地區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研究牛河梁紅山文化30多年的朝陽紅山文化專家孟昭凱介紹:從牛河梁紅山文化大型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冢群的結構、佈局以及玉葬之禮,可以反映出,禮制在五千年以前的紅山文化時期已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這種壇、廟、冢三合一的佈局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北京的天壇、太廟和明十三陵,而這兩者的吻合說明,中華文明起源的過程也是中華文化傳統形成的過程。這裡存在著五千年前就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證。

申遺路

文明的源頭,點燃了中華文明的最初可能,勾勒出中華文化的最初模樣。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有43處之多,是紅山文化發展到高峰階段的珍貴遺存。它全面展示了五千年前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經濟形態、宗教信仰、審美觀念等方面的信息,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牛河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片土地上的文化遺產。孟昭凱表示,早在1997年3月,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就發函提名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牛河梁遺址列入名單。

在2006年,這裡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重設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6年後的2012年,其與赤峰市紅山後遺址、魏家窩鋪遺址一起列入重設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14年6月11日,朝陽市政府與赤峰市政府在牛河梁遺址博物館舉行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遺簽字儀式,標誌著紅山文化遺址申遺準備工作進入新階段。

為了對遺址進行更好的保護,遼寧省政府於2005年公佈實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保護規劃》,省人大已於2010年3月26日審議通過《遼寧省牛河梁遺址保護條例》。

在2007年,朝陽市就成立了正縣級單位牛河梁遺址管理處,下設晝夜值守巡邏隊。2008年,朝陽市公安局組建了牛河梁遺址管理區治安分局,遺址和環境風貌得到有效保護。

牛河梁遺址博物館館長王軒龍介紹:朝陽市先後投入5.26億元,啟動文物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三大工程;陸續完成保護區內所有企業關閉、搬遷,礦坑回填、植被恢復、核心區居民搬遷安置等工作;建成3處博物館(展示館);完成第二、三、五、十三、十六地點遺蹟的文物本體保護,以及內環路、廣場等工程建設任務。

在2008年,國家文物局和遼寧省人民政府確定了牛河梁遺址8.3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並以此為依託,正式啟動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

2014年6月14日,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和凌源市交界處的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掛牌,標誌著該公園正式晉升為“國家級遺址公園”,這也是遼寧省唯一一座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

申遺路雖然並不平坦,但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一定會離成功的那一天越來越近。

記者手記

讓全社會共享保護成果

從馬家三代人的生活變化中,就能讀出牛河梁遺址對他們生活的影響。他們已經不僅僅依靠種地為生,而是隨著牛河梁遺址的保護建設,有了新的工作。

保護是目的,發展是目標。如何使用好牛河梁遺址這張閃亮的名片,利用好這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資源,讓其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讓當地百姓也能從中受益,一直是擺在朝陽決策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為能更加合理有效地開發好這一獨特資源,讓其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文化產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2014年8月,朝陽市決定實施市場化運作,通過招商引資,加大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投資建設力度,強化旅遊產品包裝、市場開發、經營服務,積極探索景區建設與建平紅山新城建設同步推進,與周邊服務區、旅遊景區建設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2014年9月10日,牛河梁紅山文化產業開發區正式掛牌運行,被列入朝陽市五大重點產業園區之一。

牛河梁地處遼、冀、蒙交界處,東北三省的西門戶,北京—瀋陽的中間點,101國道丹錫和長深高速、鐵路以及在建的京沈高鐵從區域穿過,距朝陽機場96公里,錦州港190公里,交通便捷。特別是京沈高鐵開通後,到達京、沈均為1.5小時,區位優勢將更加突出。

今後,朝陽市將依託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惠及當地百姓,變局部被動保護為綜合規劃保護,實現大遺址保護與地方經濟、生態、民生髮展良性循環,讓全社會共享保護成果。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李振村

本版圖片均由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查金輝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