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一部被雪藏了六年的膠片電影

一部被雪藏了六年的膠片電影

一部被雪藏了六年的膠片電影

第13話 《無問西東》:只問深情

器識其先 文藝其從

立德立言 無問西東

  1. 2012年4月16日,《無問西東》清華大學大禮堂首次舉行發佈會。當時的報道稱,影片此前一直在清華校園裡低調拍攝,發佈會之後將赴雲南取景,幾個月後就曝出了殺青的新聞。

  2. 2013年3月,杭州南廣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公司參與投拍的《無問西東》已經進入修改剪輯階段,有望在當年的暑期強檔與觀眾見面。

  3. 2014年2月,電影《無問西東》官微發佈消息稱,“《無問西東》會在今年上映,具體時間敬請等待官方正式公佈。行業內對檔期多有預測,都不夠準確。”

  4. 2018年1月9日,該片在清華大學舉辦全球首映禮,併發布了“珍貴如你”幕後特輯。

  5. 2018年1月12日,在所有人的期盼下,這部被雪藏了六年的電影,呈現在了全國觀眾面前。

一部被雪藏了六年的膠片電影

“如果你們提前瞭解了,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你們是否有勇氣前來。”

《無問西東》從整體上來說,就是一篇影像化的散文。四個故事,四個時代背景,互相獨立又互相承接。

縱觀整部電影,主題清晰直接,簡單明瞭。

正如片名:無問西東。

做最真實的自己,堅守自己的所愛所行,聽從內心。

只求真實,無問西東

一部被雪藏了六年的膠片電影

20世紀初,中國人剛剪掉辮子不久。受“後工業革命時代”的影響,無數學子堅信理工科才是實業。對於吳嶺瀾來說,也深信不疑。可是,他的物理成績卻一塌糊塗,文學成績卻異常卓越。

所以他疑惑不解,自我懷疑。

恰逢泰戈爾訪華,看到充當翻譯的林小姐人豔如花,和老詩人挾肩而行;加上長袍白麵、郊寒島瘦的徐志摩,有如蒼松竹梅一幅三友圖,聽到泰戈爾的鼓勵“保持那凡事必求美滿的理想”,吳嶺瀾有了自己的選擇。

人們總會不停的徘徊在別人的想法和環境的左右中,對於自己的內心選擇永遠處於兩難之地。

來時的路,不回頭看看,前方的路跟著心走,心又是真實的自己。一條連鎖線沒有哪一點是清晰的,還談什麼做真正的自己。

太多的究竟,只是為了得出一個結論,“我”做為一個個體,到底怎樣的我才是真實的。

唯有,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探索,對自己的真實。

無畏無懼,無問西東

一部被雪藏了六年的膠片電影

40年代,全面抗戰爆發。僅僅存在8年的“最窮大學”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戰火紛飛,華北之大,竟容不得一張課桌,只能在這偏僻之境,茅草蓋屋作為課室。

出生富庶人家的沈光耀,北上求學。父母的期望是暢想生活,不要參與政治或是軍隊。然而山河破碎,國難當頭,匹夫有責。

眼睜睜的看著熟悉的小孩,被日軍轟炸慘死在母親的懷裡。從文還是從武?他聽從了內心,投筆從戎。

如果功名利祿是一種榮光,那歷史便是一本歌頌偽君子的故事。

我們活得麻木,習慣在既定安排好的軌跡上循序漸進。回首去看走過的每一步,沒有一個腳印是自己走出來,只不過是走上了前人安排好的一個又一個“坑”。

而下一步,是選擇泥濘的道路走出自我,亦或是按部就班,一成不變。

死亡會讓人絕望,但又會在絕地讓人迸發新的光芒。

我們想不明白這一生到底該怎麼過,但至少知道這一刻我該如何抉擇。那邊無畏無懼,遵從真實的自己的判斷。

敢愛敢恨,無問西東

一部被雪藏了六年的膠片電影

60年代是獨特敏感的年代,是轉折性的年代。

此時彷彿進入群像化時代,人們不再談論自我思索,不再談論個人夢想與追求。這是個敏感的時代,一句話就可以毀了一個人。

人們畏畏縮縮的活在穹頂之下。

陳鵬的愛,在那個年代顯得卑微。作為清華最優秀的學子,愛上一個因虛榮而撒下謊言的女子。

即使不被時代所接受,但依然愛的深沉。

我們在探討愛情的時候,永遠在考慮有舍有得,怕的是自己失去,便不敢靠近。不敢付出,小心翼翼。

愛情本來就那麼美,愛一個人就是不問結果的付出。

愛,無關乎其他,是由一個獨立個體,產生的一種情感,這是愛。哪怕遍體鱗傷,也會帶著初心去守護,這是愛。

難得到愛情的人,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在圖著什麼,而敢說出“我怕你掉的時候把我推開”的人,除了年少輕狂時做的出來,又有幾個,會在輿論之下,堅持自己所愛呢。

敢愛敢恨,不問結果,只問情深。

陳鵬永遠得到了王佳敏的心。

勿忘初心,無問西東

一部被雪藏了六年的膠片電影

21世紀是商業的時代,爾虞我詐,利用手段為自己創造臺階。

但如果違背了初心,這樣的得逞只是自欺欺人。張果果在後來明白,我是怎麼樣一個人,我應該怎麼樣去做。

張果果是當下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的縮影。

我們被社會打壓,變得浮躁,欺詐。原本一顆純潔的初心,一點點被環境侵蝕。

在屈服,慾望,服從中,我們讓純潔的心變得不安,把初心變為了不堪。

也許得到了許多光環,但是褪去層層偽裝,那顆被黑暗所淹沒的最真實的自己,變得夜不能寐,又從惶恐中醒來。

所有的不安,最終都是違背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張果果選擇重新找回那個早已丟失的自己,重新堅守那份珍貴,無問西東。

四個故事,貫穿著整個劇情。

讓人穿越百年的歲月,從戰亂到現在,從迷茫到堅守。所有的一切,在闡述一個道理:“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這個世上,有很多人,來過,但從未真實活著。或許只有人生盡頭的那一刻,回首看一路走來,才發現,早在一開始便丟失了自己。

  • 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你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是否你還會在意那些世俗要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從電影的角度去講,《無問西東》爭議頗多,老套的劇情,複雜的故事線,類似於雞湯一樣的教育意義。但在生活的層面,我們又何嘗不是故事裡的每一個人。

從上映開始,觀眾便呈兩極分化狀。

偏見永遠存在,無論做到什麼樣子都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不如像電影中的人一樣,無問西東。

一部被雪藏了六年的膠片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