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孔子為什麼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因為他們都沒有文化

孔子為什麼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因為他們都沒有文化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不說後面的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只看前面的半句,就容易當成孔子歧視女性。

首先必須要說的是,孔子確實歧視女性,這沒有問題,因為在那個時代,女性本來社會地位就低,所有人都歧視,包括女性自己。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孔子如果一點歧視都沒有,那就不正常了。

但是具體到這句話來說,並不是孔子歧視女性的證據。因為這裡的女子是指女人和小孩,和後面的小人並列,小人是相對君子來說的,是說道德品行比較低下的人。當然,在當時,小人也指身份比較卑賤的人,也就是社會地位低下的人。

孔子為什麼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因為他們都沒有文化

遠之則怨,就是說這些人,你如果和他們疏遠了,他們就會抱怨你,對你態度不夠友好。近之則不遜是說,如果你和他們比較親近,來往比較多了,他們就會對你無禮,不尊重你了。

這其實只是孔子從自己的社會生活中觀察得出的結論,恐怕絕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經驗。比如說,你和小區保安,如果有些人對他們呼來喝去,根本不尊重他們,他們反而對那些人低聲下氣。而你如果比較尊重他們,他們可能就不把你當回事了。

那麼孔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呢?並不是說他特別歧視這些社會地位比較低下的人,而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孔子為什麼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因為他們都沒有文化

第一個原因是,當時是禮法社會,社會秩序是建立在用禮儀區分出來的社會階層比較明確而且很少流動的基礎上的,所以保持這種社會等級基礎上的禮儀制度,是保證這個社會的基本秩序和穩定的必要條件。所以既要避免出現怨的狀態,又要避免不同社會等級之間的不遜。

第二個原因,因為當時的社會教育還不普及,絕大多數人是沒有機會通過學習來獲得知識的,也就沒有反思自己的能力。孔子在這裡說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無法接受教育的,所以會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

孔子為什麼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因為他們都沒有文化

從這個角度來說,孔子這裡的話也是對他的門人說的,也就是告訴他們,作為受過教育的士君子,應該怎樣和那些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相處,既不能太疏遠,也不能太親近,而要保持必要的距離。這是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