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被原子彈炸死,瞬間氣化,這種死亡過程具體是怎樣的?是否會有痛苦感?

MICHELLE-LIN


不得不說這是最溫柔的死法。不過題主所說的汽化並不準確。

我們將問題說的極端一點,一個人被原子彈直接命中好不好。

先不考慮無力傷害,原子彈在這個人胸口一毫米距離爆炸吧。

在這個“特例”裡面從時間為0來計算:

0.000001秒之內核彈的鏈式反應開始,放出大量的射線,其中高速的種子射流會在萬分之0.5秒內穿透這個人的全身,這個人身體內大部分有機物的大分子鏈被打斷變性。生命信號就此消失。人已經死亡,所有的血液流動、心跳、肌肉活動在這0.00001秒內則只是慣性運動了。

0.0001秒內核彈爆炸的熱量已經將人體加熱到熾熱狀態,這時候人體還來不及汽化(所以說題主說的有偏頗之處),而是在0.0005秒內直接轉化成等離子體。這時候人體的物質溫度已經超過10萬度。

時間繼續流逝,化成一團等離子體的人體失去自己的結構內聚力,會以每秒數千公里的速度立刻擴散華為放射性沾染的一部分。

至此“人體”完全消失。


接下來的0.001秒內由於核反應停止,殘餘的核彈的高溫持續擴散加熱了周圍的空氣導致氣流膨脹快速上升,直至氣流到足夠高度冷卻形成蘑菇雲,這時候衝擊波已經跑到了數公里以外。


簡單的說被核彈直接炸到的人是看不到蘑菇雲也不會覺得有任何恐怖的感覺的,一切發生的都很快。


軍武數據庫


我是軍事妹子,在原子彈爆心附近的人,是沒有痛苦感的,甚至存在感就剩下一道影子。

廣島原子彈爆炸中心附近的人影

在原子彈爆炸中心附近,首先到的是比太陽光強幾萬倍的光輻射,這些光帶來的是數千攝氏度的高溫,這個溫度是不足以將人體氣化的,首先人會被燒焦成一團焦炭,這是一瞬間的事,受害者不會有痛苦感甚至來不及反應就失去了意識(我沒經歷過,也不想經歷,這些只是按照常理的推測,槓精就別較真了)。

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

強烈的光輻射後,是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強大的衝擊波將碳化後的人體扯成粉末,飄散在空中......這就是爆炸中心附近生物的遭遇了,強烈的光輻射會將物體漂白,而有人擋住的地方漂白效果會差一些,所以爆炸中附近的牆上才會有“人影”留下來,這也是爆心受害者存在過的唯一證明了。

原子彈爆炸受害者背上的燒傷

而相比爆炸中心的受害者,更慘的是更遠一些的人,首先是嚴重的燒傷,即使遠離爆炸中心,溫度也可能達到數百度,受害者全身皮膚會被燒焦,但卻不足以致命,此時能否活下去已經不再重要,他們心裡除了痛苦還是痛苦。有人這樣描述核爆炸後的廣島:倖存下來的市民們猶如從地獄裡走出的鬼魂,他們幾乎赤身裸體,衣服早在爆炸時就燒光了,而且他們很多人都把胳膊舉起,因為胳膊上的肉都被烤焦了,垂下來就會脫落......


雙馬尾班長



瞬間氣化當然沒有什麼痛苦,人的神經從接受刺激到產生恐懼到感到痛苦雖然很快,但也是有速度的。核爆瞬間,是微秒級,1微秒是百萬分之一秒。而人對於複雜的選擇反應時間需要1-3秒,最快的簡單反應,比如一個人用刀捅在你大腿上,也要0.1-0.5秒你才知道疼。所以如果人在核爆中心,根本還沒反應就氣化掉了,半點都不會感到痛苦。

核爆的溫度和氣壓要看當量和種類,一般爆心溫度在幾千萬度仍至上億度,大氣壓達到幾十億個。一般來說,幾千度就可以把人氣化掉了,如此高溫高壓豈止氣化?氣也沒了。

真正核爆襲來,最可怕的不是在爆心,而是在不遠不近的地方,或被烤焦卻沒立即死去,或被汙染慢慢死去,那才是最痛苦的事情。與其如此,在爆心被氣化才是大福呢。至於這個距離多遠就是不遠不近,要看核弾當量和地形狀態,時空通訊就不囉嗦了,自己查去吧……


時空通訊


如果你是站在原子彈的中央,那麼周圍大概是幾千萬度的高溫,這樣的溫度基本上就是能夠把人瞬間電離,甚至於疼痛的電信號都來不及在你的神經間傳遞,你就已經變成了一團等離子體了。疼痛什麼的就不要想了。

如果你是站在離原子彈不遠的地方,那這個時候的溫度大概是在幾千到幾萬度之間,這個溫度雖然不足以把你瞬間電離,但是強大的高溫也是足夠把你的整個身體瞬間氣化,或者融化成一堆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這個時候你的疼痛可能依舊沒法傳到你的大腦,你的大腦已經消失不見了。你依然是沒有痛苦感。

如果你是站在更遠的地方,那麼這個時候原子彈對你的傷害就是衝擊波了,當然了,原子彈產生的衝擊波大概是200米每秒,所以想象一下一輛時速一千公里的汽車(或者說飛機才有這樣的速度)全方位、無死角撞到你,你是一種什麼感覺?基本上就是瞬間粉碎性骨折外加肉餅化,估計你會覺得有一股巨大的衝擊感,但是下一個瞬間,你就已經沒有意識了。

再遠的話,就是光輻射、放射性帶來的傷害了,這個傷害不會讓人瞬間死亡,但是由此帶來的痛苦,是要比秒死痛苦許多許多倍。

所以說,還是和平最好,不要想著什麼原子彈之類的事情了。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日本人:說的你好像體驗過這種感覺一樣。

廣島和長崎人:只有我們有資格回答問題,其它的所有答案都是意淫。

可以說,人類的痛覺是有延遲的,從受到傷害到傳達到神經,雖然時間短,但始終需要一個過程。

像原子彈爆炸這樣的毀滅性衝擊,別說是肉體了,就是鋼鐵也難以抵擋。所以人體在痛覺到達大腦之前,可能就已經灰飛煙滅了,不會體驗到痛苦。


真正痛苦的不是衝擊致死,而是受到了輻射,這樣的痛苦是無法消除的。

所以,日本人還沒發言,我們不要搶著發言。(ps,不是詆譭日本,而是日本過去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廣島和長崎的轟炸怪不得別人)

歡迎關注堅果旅行,獲取更多有趣實用乾貨知識


堅果旅行


核爆對人體產生的危害與其所處的位置有關。

人類是哺乳動物,屬於碳基生物。大家應該都使用過木炭吧,當木炭完全燃燒完畢會留下一撮一撮的黑色粉末。在核彈爆炸時,如果人處於核彈的中心圈位置, (大家可以拿靶紙來進行對比)我們將其假設為一級地帶。根本就不用提核輻射,當時核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會瞬間將人體內的水分蒸發,焦化,人就像燒完的木炭一樣,變成了黑色的粉末,隨核氣浪飄蕩!

遠離核彈中心起爆點,但威力依舊強大的地方,我們把它假設為二級地帶。核彈在爆炸時會產生能量巨大的輻射和氣浪,當極其強烈的核輻射透過人體時,人可能會因為無法承受巨大的核輻射能量瞬間死亡。也有可能被氣浪衝擊,瞬間撕裂而死。若氣浪威力較小,人也有可能被氣浪擊飛,在空中窒息死亡,或者掉下來摔死。



當處於核爆的邊緣地帶時,我們假設為三級地帶,也就是常說的倖存者生存帶。在這個位置,他們主要承受的是核輻射帶來的危害。核爆產生的核輻射可致病,致癌,嚴重可能致人死亡。雖然倖存了,但卻是不幸的,在遭受核輻射之後,往往要承受生理和心理上巨大的創傷和痛苦,痛苦將伴隨他們一生!而且核輻射將會導致新生兒的畸形率大大升高,導致當地動植物產生突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


迷斯特里斯基


原子彈在爆炸瞬間的危害主要是:光輻射、衝擊波、早期核輻射。

光輻射是燒死,衝擊波是拍死,早期核輻射是輻射病緩慢死。能想到怎麼死還是幸福的,但是原子彈爆炸時並不一定能有這個機會。


原子彈在爆炸瞬間會產生數千萬攝氏度的高溫、通過光輻射瞬間向四周輻射,同時將空氣加熱、電離,產生強烈的衝擊波衝向四周,推到一切阻擋的高樓大廈。

原子彈爆炸方式有很多種,高空核爆炸、中空核爆炸、低空核爆炸,地面的、水下的等等,在實戰中首次使用的原子彈——小男孩爆炸高度是580米。


580米的高度,近億度高溫,這個過程中雖然光輻射的傳導要大於衝擊波的傳導速度,但是僅僅580米的距離太短,人體根本區分不出先後時間,所以還沒等大腦想好是被衝擊波拍死還是被光輻射高溫起浪吞噬,就已經變成氣體了。

如果是距離遠一些的可以感覺到刺眼的光芒,劇烈的灼傷感,隨後被巨大的衝擊波掃落葉般拋向遠處,仍是在劫難逃。

即時僥倖距離較遠逃過了光輻射和衝擊波,隨之而來的早期核輻射伴隨大量射線也會導致後期嚴重輻射病。

原子彈對於城市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和平來之不易,請大家珍惜和平時期的發展機會!

更多科普內容:關注五月21號


核先生科普


題主在描述中提到原子彈爆炸時如何致人死亡,這主要依靠三種方式:光輻射、衝擊波、核輻射,當然不能排除還有其他的情況,比如由核爆炸引發的建築物倒塌、火災、窒息等等,這些都會致人死亡。

如果是題主所說的“瞬間氣化”,那這得是在原子彈爆炸時殺傷範圍的中心區域才行。如果離的遠的話,那一般就是受到核輻射還是慢性致死,這是最痛苦、最受罪的死亡方式。在原子彈爆炸時,待在中心區域所的人時可以被瞬間氣化的,這不光是人體被高溫加熱後灼燒、氣化的原因,在高溫、光照和輻射之下,人體內的某些分子或原子會發生電離。在這些情況下,人體足以分崩離析,也就相當於所謂的“氣化”。

所以說,這種“氣化”過程是非常短暫的,而且一瞬間地灰飛煙滅,唯一能剩下的就是身後牆上的一抹黑影。這是由於爆炸瞬間,強光被人體阻擋,身後的牆面無法受到與周圍同等強度的輻射。這有點兒類似於用那種老式相機照相時留下的底片。

這種死亡過程幾乎是沒有痛苦的,因為人體被“氣化”的速度比疼痛在反射弧上傳播的速度還要快。應該說這是最幸福的死亡方式,飄飄然就昇天了。而離爆炸中心稍微遠一點兒的那幫倒黴蛋就沒這麼幸運了,很多受到核輻射但是倖存下來的人,是又經歷了幾十年的痛苦與掙扎才死去的。


兵說


被原子彈炸死會怎麼樣?我想這個問題日本人最有發言權吧。一般來說,原子彈爆炸後有五種殺傷因素:快如閃電的光輻射、形同颶風的衝擊波、短期的核輻射、長期的放射性汙染,以及電磁脈衝。這些殺傷因素除了長期的放射性汙染之外,其餘的都是幾乎作用於瞬間。


這些因素造成的影響大小會隨著人與爆炸中心的距離而隨之變化。如題目中所說的,如果要使人在一瞬間氣化的話,那麼就需要在爆炸中心附近,而起主要作用的是光輻射和衝擊波,二者殺傷因素在總能量中的佔比分別達到了35%、50%。光輻射就是指核爆炸時爆炸中心能散發出強度是太陽光的成百上千倍的強光,如果你的眼睛感受到了這個光的話,你的眼睛就會瞬間失明,而中心溫度達到瞬時幾百萬度甚至上億度,雖然很快溫度就降了下來,不過也至少有幾千度。如果說你就在爆炸中心的話,那麼就恭喜你了,你不僅可以直接氣化,而且你會沒有任何的痛苦,這可謂是最不痛苦的死法了,一般來說在爆炸中心一公里的範圍內你都可以實現這個目標。那麼如果你是在衝擊波佔據主要殺傷作用的範圍裡,你不會受到幾百萬溫度的燒烤,可能你離得稍微遠一點的話溫度就只有幾千度了,這個溫度是不足以讓你氣化的,不過效果就是你會一瞬間變成一個大火球,瞬間就被燒成一堆骨架,然後強力衝擊波到來之後你就會被瞬間瓦解,成為灰燼。


除了這兩種傷害之外,對人體的主要傷害就是來自於輻射了。輻射有兩種方式:短期輻射、長期輻射。短期輻射就是指爆炸瞬間產生的強烈的輻射,這個輻射的強度是很可怕的,如果你離爆炸中心不太遠的話,那麼瞬間的高能射線會穿透你的身體,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細胞裡的遺傳物質以及所有的有機物質都會受到損傷,射線直接將你的DNA分子打碎,將有機物分子結構打亂,這個時候就可以說你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生命特徵了。離得遠的輻射強度沒有那麼強烈,不過你還是會受到很大的傷害,你的遺傳物質會遭到很大的破壞,即使你暫時活下來了,要不了多久你就會細胞癌變而死。同樣的,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輻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個時間段裡如果你不幸進入了輻射區域,也會有因為受到了射線照射而患上癌症的可能。


至於電磁脈衝,這個作用對象主要是電子通訊設備,對人體的傷害不大。總的來說,原子彈爆炸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經歷過原子彈爆炸倖存下來的人對原子彈的威力心有餘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好時代,別讓原子彈再次應用到戰爭當中去。


鏡像科普


看具體處於核爆的什麼位置,如果在爆炸中心,沒等反應過來就瞬間汽化、連渣都不剩,也就是沒什麼痛苦。再遠一些遭受的痛苦就多了。高溫氣體會灼傷人體,甚至都能把體表組織烤熟了,想想都痛苦,生不如死。

早期核輻射,核爆最初十幾秒爆發的中子流和伽馬射線,會破壞皮膚、能順著呼吸道、皮膚破裂處進入人體,都會造成組織傷害,那肯定是非常疼的,也會造成大量殺傷。

衝擊波,核爆附近的房屋都能被推倒,再遠一些也能將人掀飛,不論是被倒塌的房屋砸到、被吹起來的轉頭砸到、還是被掀飛後拍在地上都會疼,直接被摔死、砸死痛苦有限,只是摔傷砸傷也是會有痛苦的。

放射性沾染,核爆後殘留的放射性物質也會通過傷口、呼吸道等處進入人體,同早期核輻射一樣,也會灼傷人體組織,當然也會有痛苦。如果有幸沒有死亡,長時間的受核輻射,身體組織細胞產生變異,也會給人帶來痛苦。

不過距離核爆特別遠的話,是沒多大事的,頂多吸入微量隨風飄散而來的放射性物質,傷害有限。距離太近的話,核爆的強光還可能直接灼傷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