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祕面紗

在臨淄太公湖北畔齊都文化城內,

除了齊文化之外還有一座關於東夷文明的博物館,

它講述的是距今有著6100-4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

走進臨淄大順博物館的展覽廳,

一種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

一件件歷經歲月洗滌的陶器、

一個個精緻靚麗的配飾、

不免讓人對這個曾經的古國湧出無限的遐想。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圖騰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奇特文化現象之一,是最早的社會組織標誌,也是象徵後世信仰、禮制的萌芽。陶鬹是東夷先民們創造的一種集實用與觀賞為一體的高檔器具。(攝影徐建彬)

“大順博物館展陳藏品分為七大版塊:東夷文明展廳、古陶展廳、瓦當展廳、陶文展廳,魚鹽之利展廳、銅鏡展廳、兵器展廳,共計屬出藏品2000餘件。展出藏品始自距今約幾千年前的東夷文明。”大順博物館講解員姚瑛瑛介紹,圖騰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奇特文化現象之一,是最早的社會組織標誌,也是象徵後世信仰、禮制的萌芽。原始人相信萬物有靈,有時把某種動物或植物當成自己祖先或保護神,就有能獲得超人力量、勇氣和技能。種族,氏族等社會組織均以圖騰作為標誌。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龍山文化時期的鬹,鳥喙形流口。(攝影 徐建彬)

姚瑛瑛告訴記者,東夷人崇拜太陽和鳥,也是人類社會兩個崇拜。“你看這件陶鬹,它是東夷先民們創造的一種集實用與觀賞為一體的高檔器具,是夷人鳥崇拜的真實寫照。”據瞭解,陶鬹早期為圓腹短頸,勁在圓腹中間部,三足為實心,中期器腹漸扁,直徑後移,鳥喙形流口,晚期演變為空足。早期鬹的製作方法主要有手捏法、泥條盤築法和輪製法。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龍山文化的“罐”(攝影 徐建彬)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大汶口時期的“大口尊”(攝影 徐建彬)

“這個陶背壺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特有器型,屬於汲水器類。背壺的造型基本是壺形,壺腹不是圓體,而是一側扁平一側圓鼓。肩下有耳穿,鼓腹下部有喙形或雞冠狀的凸紐。從背壺半圓形壺腹和肩下耳穿的造型安排來分析,是人們採水和出行時背在身上的水器。”姚瑛瑛告訴記者,在大汶口文化晚期,陶背壺的器型越來越小,甚至失去了實用功能,而且均出自墓中,成為了明器。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陶背壺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特有器型,屬於汲水器類。是人們採水和出行時背在身上的水器。(攝影 徐建彬)

姚瑛瑛介紹,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首先發現於泰山南驛大汶口遺址而得名。是黃河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又一文化類型,以特點鮮明的陶器和陶器文字出現為主要特徵。而龍山文化,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因首次發現于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農業發達,手工業達到了時代的頂峰,蛋殼陶等器物的發掘更是將原始製陶技術推向巔峰。龍山文化遺址發現之多、之密集,出上文物內涵之豐富多彩,價值之高,十分罕見。龍山文化時期已是階級和國家形成的文明時代了。

“龍山甗距今4600-4000年,陶甗為古代陶製炊器,相當於現在的蒸鍋。上部是無底甗,放食物;下部是鬲,放水;中部置箅,箅上有用來通蒸汽的洞孔,可以蒸食物。”姚瑛瑛說,這種大型炊具,對研究龍山文化晚期父系家族興起和製陶技術,有著重要的意義。

陶甗為古代陶製炊器,相當於現在的蒸鍋。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在瓦當展廳,記者見到了眾多時期的瓦當。不同時期的瓦房,卻有著不同的特點。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秦代時期的瓦房紋飾取材廣泛,有著動物、文字、雲紋等;蓮花紋當最為多見,文字瓦當幾乎絕跡。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從宋代開始,使用獸面紋、花卉紋、蟠龍紋裝飾瓦面。(攝影 徐建彬)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中國古代文字,最先發現於陶器刻劃。莒縣陵陽河遺址和諸城前寨遺址都有發現刻在大口尊(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刻劃圖紋。”姚瑛瑛說,現學者認為陶文可能比甲骨文更早而成為中國最早的文字,是漢字之父。齊地臨淄出土刻劃陶文多為戰國和漢代,分為燒前劃和燒後刻。其內容有地名、人名、立事等。

記者瞭解到,陶器在製作過程中,製作者或所有者出於標記或保證質量等需要,在陶器上用印模承擔印記作為憑信和約定,這就是抑印陶文。

目前,我國已知陶器上的抑印文字,是出現在西周陶損上的印文。臨淄發現的戰漢抑印陶文,多為官名、地名、工匠名、器物等。根據內容大體上可分為:官營製陶業陶文、民營製陶業陶文。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陶量,公量小,家量大。

公量由升至釜為四進位;釜至鍾為十進位。

即:4升=1豆16升=1區 64升=1釜 640升=1鍾

目前,公量之四進位制尚未見有寶物證據。

(攝影 徐建彬)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漁叉是古人叉魚的工具,

最早可能是由樹叉、獸角製成的。

人們在長期使用過程中,

慢慢將其發展成石質魚叉和骨制魚叉。

再後來,又出現了金屬魚叉。

(攝影 徐建彬)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權是宋代的一種計量用具,它的材質是石質。(攝影 徐建彬)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齊國東臨大海,佔有魚鹽之利,發展鹽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最原始的自然之力利用鹽,無法說出準確的時間,至於靠海曬鹽,早有齊國“煮海為鹽”的記載。近來在山東壽光的雙王城遺址挖掘出商周時代的“古鹽場”,並出土大量的製鹽器物。這一切標誌著古老的中華民族曾有過一個“靠海吃海”、的原始文明階段。(攝影 徐建彬)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齊國戰漢時期,一種用陶製成的原始捕抓誘魚工具。當時人們用陶仿製成某些海里動物窩穴狀,上緣處留有穿繩孔,用繩繫好後,拋人水裡,在合適時間用繩把假窩拉出水面,獲捕各種窩居的爬形海洋動物(如:蟹、蝦等)。這種以假窩穴誘捕法,比用餌誘法要經濟多。(攝影 徐建彬)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據專家考證,早在兩萬年前,人類就會製作魚鉤。最早的魚鉤,應是用木刺、竹權、鳥爪子製成的。這些材料,經過遠古人類略加修整,就可做成簡單的魚鉤。現今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魚鉤實物,距今約8000年,骨質魚鉤,是由動物骨頭製成的。(攝影 徐建彬)

 “中國古代銅鏡的製作和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而漢代又是中國古代銅鏡的第一個發展高峰時期。鏡範作為銅鏡的鑄範,是研究銅鏡製作技術最為重要的實物資料,而漢代鏡範惟有臨淄齊國故城內有所發現。”姚瑛瑛告訴記者銅鏡最早是用來祭祀的,在商代是一種禮器。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才慢慢走向民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姚瑛瑛說,銅鏡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隨著治鑄技術的提高,銅鏡製作業在兩漢時期得到了長足發展,到唐代則達到了全盛時期,並形成一種獨特新穎的風格,使我國銅鏡製作業達到了高峰。自宋代開始,中國銅鏡鑄造業已呈江河日下之勢。特別是明代中葉後,隨著玻璃的普遍應用,鋼鏡已無可挽回地走向尾聲,最終讓位於玻璃鏡。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該館的建成並公益性開放,必將為研究當時齊國政治、經濟、軍事、手工業及鑄造業發展的專家學者提供最好的實物研究、學術交流平臺,擴大齊文化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並能“讓廣大市民更好的瞭解齊國的歷史文化。特別是作為愛國教育其地的紅色記憶廳(抗戰兵器),更加提醒人們珍惜當前的生活來之不易。

臨淄大順博物館:揭開東夷文明神秘面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