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齊國的危機:從秦、齊稱帝鬧劇開始!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大力士孟說在東周的太廟比賽舉龍文赤鼎,不幸脛骨被砸斷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無子,為了繼任者的問題發生爭執。公子稷當時在燕國做人質,趙武靈王用計,由代郡的宰相趙固將他從燕國迎入趙國,再送到秦國去。秦國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對立他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與武王同父異母的他,繼承秦國君王之位,是為"秦昭襄王",又稱"秦昭王"。這時昭王年紀小,宣太后聽政,以魏冉(宣太后異父長弟)為將軍。

齊國的危機:從秦、齊稱帝鬧劇開始!

戰國形勢

在秦朝以前並沒有皇帝的說法(三皇五帝不能視作信史),夏朝的君主稱為後,商朝和周朝都稱作王。也就是說,王是最高級別的。

戰國後期,周王朝的權威一落千丈,曾經的諸侯紛紛稱王,最終形成了七國爭霸的局面。秦昭襄王在位時,秦國和齊國是最強的,相當於兩個超級大國。

齊國的危機:從秦、齊稱帝鬧劇開始!

公元前288年,穰侯魏冉認為秦國既然比其它國家強大,如果繼續稱秦王就顯示不出地位的尊貴,就慫恿秦王稱西帝,並建議勸齊緡王為東帝。

這個計謀可謂一石三鳥。一來可以顯示秦國的地位高於其它各國;二來拉上齊國後,也不至於被孤立;三來離間了齊國和其它五國的關係。秦昭襄王欣然接納。

魏冉親自前往勸說齊緡王,齊緡王一聽說可以稱帝,眼睛放光,想都沒多想就答應了。於是,這一年的十月,秦昭襄王稱西帝,齊緡王稱東帝。

齊國的危機:從秦、齊稱帝鬧劇開始!

齊緡王看不出秦昭襄王的險惡用心,不代表天下人都是傻子,比如那個蘇秦。蘇秦一直主張合縱對抗秦國,現在齊國稱了帝,其它五國必然心裡不舒服,軍事聯盟也就無從談起。

齊緡王自稱東帝,秦昭王自稱西帝。蘇代從燕國來到齊國,在章華東門拜見齊王。齊王說:"嘿,好啊,您來了!秦國派魏冉送來了帝號,您認為怎麼樣?"蘇代回答說:"大王對臣的提問太倉卒了,而禍患的產生常常不明顯。希望大王接受帝號,但不要馬上就準備稱帝。秦國稱帝后,如果天下安定,大王再稱帝,也不算晚。況且在爭稱帝名時表示謙讓,也沒什麼妨礙。如果秦國稱帝后,天下都憎惡他,大王也就不要稱帝.以此收攏天下人心,這是很大的資本。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蘇秦成功說服齊緡王取消東帝的稱號。秦昭襄王聽說齊緡王取消帝號後,不想成為眾矢之的,也隨之取消。

齊國的危機:從秦、齊稱帝鬧劇開始!

這次稱帝,從發起到收場,一共只有一個月的時間,看似一場鬧劇,其實是當時大國之間軍事和外交的博弈。

然而,蘇秦果真是替齊緡王和齊國的利益著想嗎?在這場博弈中,齊緡王一直被忽悠,第一次是被魏冉當槍使,第二次則是蘇秦給他下套前的伏筆。

蘇秦真正的目的是搞垮齊國,在騙取齊緡王的信任後,蘇秦開啟了自己雙面間諜的生涯,將齊緡王忽悠得團團轉,並最終讓齊國元氣大傷、齊緡王慘死他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