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道教不管前世,也不信人死後,將所有努力都寄託於今生,活在當下

道教不管前世,也不信人死後,將所有努力都寄託於今生,活在當下

任何一種宗教,至少都應從精神層面幫助人們解決兩個難題,即生命的意義和生命在社會群體中的價值。道教不相信人有前世,也不相信人死後的靈魂,它將所有努力都寄託於今生,希冀通過修煉儘可能地延長自己的生命,甚至使自己成為長生不老的神仙;道教也不相信人生來就-有罪,或應該-受苦,,它強調通過一無為,和“不爭”等理念來高度順應自然規律,實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互不干涉又相互協調的高度和諧。這也正是古往今來全人類所追求的目標,是現代科學與社會學研究的終極目的。

身處生產力低下、政治黑暗的封建社會,早亡和受壓迫似乎是普天下的百姓都難以逃脫的宿命,道教的教義決定了它的信徒必須與此抗爭到底——對抗疾病、衰老;對抗腐敗的暴政,以捍衛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從這個角度看,一部道教史,就是中國人與宿命的抗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