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1858年馬克思談論鴉片戰爭,充滿了正義感和同情心

卡爾·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是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家和社會學家。他的一生歷經坎坷,四次被驅逐流放,最後他把家安在了英國倫敦。馬克思所處的年代正是中國的清朝,在道光、咸豐年間,中國和英、法等歐洲列強先後爆發了第一二次鴉片戰爭。當時身處在歐洲,特別是英國的馬克思可以說對發生在遙遠東方的戰爭深有感觸,並以他敏銳的視角進行犀利的評判。1858年9月份,40歲的馬克思在美國的《紐約每日論壇報》上發表了題為《鴉片貿易史》的文章。這是他一生中為數不多的發表的關於中國的文章。

1858年馬克思談論鴉片戰爭,充滿了正義感和同情心

在這篇文章中他這樣寫道:1800年,輸入中國的鴉片已經達到2000箱。如果在十八世紀時期,東印度公司與天朝之間的鬥爭,同外國商人與中國海關之間的一般爭執具有相同的性質,那末從十九世紀初葉起,這個鬥爭就具有了完全不同的特徵。中國皇帝為了制止自己臣民的自殺行為,既禁止外國人輸入這種毒品,又禁止中國人吸食這種毒品,而東印度公司卻迅速地把在印度種植鴉片以及向中國私賣鴉片變成自己財政系統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半野蠻人維護道德原則,而文明人卻以發財的原則來對抗。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幅員廣大的帝國,不顧時勢,仍然安於現狀,由於被強力排斥於世界聯繫的體系之外而孤立無依,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來欺騙自己,這樣一個帝國終於要在這樣一場殊死的決鬥中死去,在這場決鬥中,陳腐世界的代表是激於道義原則,而最現代的社會的代表卻是為了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的確是一種悲劇,甚至詩人的幻想也永遠不敢創造出這種離奇的悲劇題材。

1858年馬克思談論鴉片戰爭,充滿了正義感和同情心

接下來文章又這樣寫道:中國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採取了非常措施,這些措施的頂點是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沒收、焚燬走私的鴉片;這成了第一次英中戰爭的起因,這次戰爭又使中國發生起義(太平天國運動),使帝國國庫完全空虛,使俄國能夠順利地由北方入侵,使鴉片貿易在南方得到極大的發展。英國以簽訂條約結束了旨在維護鴉片貿易而發動和進行的對華戰爭,雖然鴉片貿易為條約所禁止,可是從1843年起,鴉片貿易實際上還是完全不受法律制裁。1856年輸入中國的鴉片,總值約3500萬美元,同年英印政府從鴉片壟斷貿易上得到了2500萬美元的收入,即等於國家總收入的六分之一。造成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藉口的那些事件,是不久以前才發生的,無需再作任何解釋。

1858年馬克思談論鴉片戰爭,充滿了正義感和同情心

文章最後寫道:英國政府在印度的財政,實際上不只是依賴對中國的鴉片貿易,而且正是依賴這種貿易的走私性質。如果中國政府使鴉片貿易合法化,同時允許在中國栽種罌粟,這意味著英印國庫會遭到嚴重的損失。英國政府公開宣傳自由買賣毒品,暗中卻保持自己對於毒品生產的壟斷權。只要我們注意考察英國的自由貿易的性質,我們幾乎可以處處看到,它的“自由”的基礎就是壟斷。

1858年馬克思談論鴉片戰爭,充滿了正義感和同情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章中,馬克思還談到了關於鴉片徵收高額關稅的事:1837年,中國政府終於到了非立即採取堅決措施不可的地步。因鴉片的輸入而引起的白銀不斷外流,開始破壞天朝的國庫收支和貨幣流通。中國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許乃濟,曾提議使鴉片貿易合法化並從中取利;但是經過帝國全體高級官吏一年多的全面討論,中國政府決定:這種萬惡貿易毒害人民,不得開禁。早在1830年,如果徵收25%的關稅,就會使國庫得到385萬美元的收入,而在1837年,會使收入增加一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