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孩子,我可以寵你,但不會伺候你

我們有太多的家庭,把孩子當作了家庭的中心,甚至對自己也是極其苛刻,還以這種付出為樂。

所以在飯桌上,好菜都是第一時間夾給孩子。一條魚上桌,最嫩的魚肉都被挑揀出來,送到孩子碗裡,而孩子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最主要的是老人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當老人帶著孩子出門,平時對自己摳摳縮縮,但是孩子要幾十元上百元的玩具,很多時候二話沒說就給買了。還一邊說著:“只要我的乖孫子喜歡,那就買。”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

孩子,我可以寵你,但不會伺候你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幾年前,曾有一篇文章火爆互聯網。

一位奶奶每天都會帶孫子去一家店吃牛肉麵,這個奶奶每次都會叫2碗,然後把自己碗裡的牛肉都夾到孫子碗裡,然後樂呵呵地看著孫子大口吃麵。

有一次,奶奶沒當著孩子的面,就把牛肉夾到孫子碗裡了,孩子沒看見。後來,孫子嚷嚷著要奶奶把肉給她。任憑奶奶怎麼解釋,孩子都一口咬定奶奶把牛肉偷吃了,大喊“奶奶是騙子”,在店裡撒潑大鬧。最後老闆出來,哄他們走,說:“我不賣你們牛肉麵了!”

沒想到第二天,這孩子帶著父親又來了,後邊跟著奶奶。父親一進門就嚷嚷:“給我來三碗牛肉麵!”等面都上桌後,把其他兩碗裡的肉全都夾給兒子,還把老闆叫過來訓話:“我告訴你,我買的面,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我就樂意把肉給兒子,你管得著嗎?!”邊說邊往碗裡吐了口痰,然後領著兒子“昂首挺胸”地走出了麵店,可算給兒子出了口惡氣。

先不管這個故事是不是真實發生過。但是這樣的事實卻是常見的。因為我們多多少少都做過這樣的事。孩子的行為和價值觀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點滴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父母的引導是關鍵。

孩子,我可以寵你,但不會伺候你

很多的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可以放寬一點,長大後再嚴格一點”、“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懂事的。”

真的如此嗎?

我們中國有句俗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大”。從出生到三歲被稱為嬰兒期是兒童生理發展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

特別是年幼時,父母的影響是最深刻,最直接的。如果你從小對孩子驕縱寵溺,到大了的時候估計就來不及了。

這個世界本身帶著殘酷的一面。沒有誰能帶著保護罩生存。

請告訴處於優越環境中的孩子:別把所有事當作理所當然。在家裡,大家是平等相愛的,我可以寵你,但不會伺候你。丈夫要疼愛自己的妻子,妻子要尊重丈夫,因為夫妻關係要先於親子關係。父母要尊重愛護老人,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樣的家庭會充滿愛和溫暖。

而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的孩子,也會是陽光溫暖的。

孩子,我可以寵你,但不會伺候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