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互聯網理財時代,你對“理財”焦慮了嘛?

最近,“理財”成了個熱名詞,在身旁不斷的出現。周遭的小夥伴有人炒股,打新股的收益讓人振奮,預測這下半年的行業板塊,有定投基金雷打不動月入,也有買黃金的,漲跌都離不開美國特朗普,還有遇見“卡神”,用著數不過來的信用卡的免息期進行著利差理財,當然各大公眾號上推薦的“P2P平臺”新手高息與福利不斷湧現……

你理財嗎?是炒股還是買基金,或者是在哪個網貸平臺呢?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哦!”

“理財就是讓錢生錢!”

收益率多少,掙了不?

……

以上這些話語,都顯示著一個結論,理財能夠致富。結合自身的“無資產”家庭,還需要一分一分的積累本金的人來說,焦慮感十足。

不過,剛才遇見了一個圖片,“巴菲特的財富”,這圖猶如一針清新劑,也讓自己有些尷尬,時常混跡於理財論壇,也學習閱讀大咖們的帖子,我和身邊的小夥伴一樣,時不時的就陷入“理財為了快速致富”的誤區怪圈中。

互聯網理財時代,你對“理財”焦慮了嘛?

同樣的,處在“積攢本金”的初始階段,期待快速致富是“學習理財”的一個巨大的動力。那麼理財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我們所追逐的財富自由究竟是什麼?

財務自由,是一個人所擁有的資產所產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要等於或者超過他的日常開支。財務自由是一個衡量被動收入相對於日常開支是否充足的一個比值。追逐財富是為了擁有自由,但是有了財富和擁有自由並不是絕對的必然關係。財務自由或者財富自由,值得在過程裡一起去感受。

理財理生活。如何保持在理財過程中的幸福度?

01 始終讓自己保持不缺錢花的狀態。

看過一個帖子,有夥伴很自豪的說她從來不曾出現過月光,也因此也不會有“月光”而帶來的焦慮。這中間定尤其特殊的行為方式然後才會產生“月有盈餘”的結果。人生有許多個階段,我們如何保證自己在各個階段都能維持這種不缺錢花的狀態,關鍵的要點就是“量入為出”。缺錢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生活的真實需求總比我們認為的要少很多。所以也總能夠在“理財攻略-節流”中遇見這樣的問題,這是真的需要的嘛?

02,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生活的富足,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我們對待生活的看法。

專注的工作,專注於愛好,生活充實。

足夠專業,財富自來,愛好發揮到極致,變現也是水到渠成。

做喜歡的事情,值得投資自己,它的回報是成為自己人生的贏家。

03,理財不是一夜暴富,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

巴菲特老爺子的財富路徑,想來已經是最好的說明了。

擺脫“理財快速致富”的焦慮,我需對時間有耐心。

心態該調整的調整,知識該學習的學習,渠道該投資的投資,經驗總需要積累,忘記拿“暴富”的念頭,攢錢,生錢,護錢是“理財”的正略路徑。以上所思,理財可以是一個名字,也是一個動詞。重在行動,不去行動一切歸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