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散布疫情谣言出于什么心理?谣言止于智者,共筑心理防御长城

这有可能是平生所经历的最冷清的春节了吧!在这非常时刻,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些惶惑有些不安。我们经常说流言止于智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智者,在古代就有三人成虎的说法。这种不安的情绪在流言传递下不断的发酵膨胀,相比瘟疫其速度扩散得更快。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了半个地球。

散布疫情谣言出于什么心理?谣言止于智者,共筑心理防御长城

没有人想独自承担不安的情绪,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之间将这种不安的情绪不断的放大,不断的扩散。就像将墨汁滴在清水当中一样,就不可遏制的向四周扩散,直到将水整个污染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熵增的过程。


疫情解除前全国已经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多省市医疗救援队也驰援武汉,各地运营的客车,公交,出租车,轮渡,也陆续的进行了消毒防疫工作。但与此同时网络谣言四起,每次重大社会性事件都会伴随谣言。这实际上都是在预料之中的。谣言只会增加社会成本,谣言只会扰乱人心。谣言只会让人失去判断能力。

散布疫情谣言出于什么心理?谣言止于智者,共筑心理防御长城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谣言都不应仅仅看成是纯粹的怪物,而是人们在有意识的社会行为当中,奇特但毫无价值的观念性的偏离。缺乏可靠的证据。流传于口头上,如同瘟疫般蔓延。


我们发现谣言的传播往往会经过三个阶段。首先谣言是跟个人的情绪状态有关,它反射的是人们对周边事物难以解释而不自知时的机体反射,我们称之为投射,所以谣言实际上是我们恐惧情绪的投射,缺乏了完全客观而公正的证据。在现实生活中瘟疫,地震,世界末日,灾难性事件对个人的心理产生震撼,这个阶段的谣言往往是一份未经确认的信息片段,夹杂了个人的情感在其中,会添油加醋的描绘所见到的片段。

散布疫情谣言出于什么心理?谣言止于智者,共筑心理防御长城

当所有人都恐惧,通过头脑思维的参与,而不断的被放大表达,恐惧产生合力,头脑思维扭曲了事情的本来面目,裹挟更多的人参与其间。当然随着谣言的传播,你会发现也并不全然出自于恐惧,更多的出于逆反猎奇的心理,或是为了人际交往中获得谈资,从而引起注意,让谣言火上加油。诸如目前很多自媒体都是为了获得这种关注,不断的蹭热度而制造谣言,这是谣言流传的第2个阶段。


这个阶段最主要是能够唤起人们内在潜意识层面的共情心理。你会发现这类的文章普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会让你站在你的角度让你感同身受的同时,提出一些博人眼球惊世骇俗的观点。因为共情所以导致这个阶段大量的转发,谣言才真正成为谣言。

散布疫情谣言出于什么心理?谣言止于智者,共筑心理防御长城

在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里指出当一个人处在个体意识当中的时候,他的头脑是清醒的,有极强的判断力。但当一个人处在群体当中的时候,它就变得像一群无头苍蝇。变得失去了判断力。成为群体无意识,用我们的思维定势来主导我们的行为。人们会下意识的将传播最多的谣言当成真理。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庞葱陪同太子去他国做人质,出发前他因为害怕魏王误信他人的谣言对自己不利,于是就问道:如果说市场上出现了一只伤人的猛虎大王你相信吗?魏王说我肯定不相信,庞葱又接着问道,如果有两个人说在街市上出现了大老虎,大王信吗?魏王说我可能会有些怀疑。庞葱又接着说:如果出现第3个人说闹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你会相信吗?魏王毫不犹豫回答说:我当然会相信,很显然闹市上根本不会出现老虎,但是经过三个人的传播,街上就好像真的有老虎了。

散布疫情谣言出于什么心理?谣言止于智者,共筑心理防御长城

所以当你相信选择,并随手转发一个谣言的时候就会为谣言的可信性添砖加瓦了。谣言止于智者,在你没有能力判别事情的真实性之前,你要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内心不要为虎作怅而随意转发。因为谣言不仅会增加社会的成本,还会伤害到你我自身的利益。不信谣不传谣,谣言止于智者,共筑心理防御长城!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