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高以翔的死亡?

柒貳貳影視大全


高以翔的死本可以避免,就因為節目組的不作為冷血導致的,應該嚴懲不貸,年僅35歲的多才多藝溫柔陽光帥氣待人接物真誠有禮貌還沒享受人生的幸福卻悲慘離世,難道不惋惜嗎?


lu195718728


超級心痛。雖然我只是路人粉,但是也知道高以翔,一直以來對他的印象也很好。第一眼看到跳出的信息的時候,完全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參加個綜藝節目一個好好的人就這樣沒了。

首先先說一下《追我吧》這個綜藝節目,我也追過一期,但之後就沒再追了,說實話這個綜藝節目沒特別吸引我


我算是一個特別喜歡追綜藝的人,因為綜藝節目確實能讓人減少不少壓力,比如《嚮往的生活》、《極限挑戰》等都是我之前經常追的綜藝節目。但是看《追我吧》,僅僅是因為有喜歡的明星在裡面,這個節目本身的性質我並不喜歡,明星們跑的氣喘吁吁還累得半死,這種類型的綜藝真的沒有讓人看了有舒緩壓力的感覺。

其次,並不贊同部分網友對於自媒體關注“高以翔事件”是在消費死者


更多的人去關注這件事,才能讓有關部門更加重視這個事件,讓以後的娛樂以及綜藝節目更加的正規化。另外也能讓該對此事負責的人或者公司(部門)負起應負的責任。高以翔去世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難過的,並不是所謂的消費死者。

明星雖然賺錢比普通人多,但是他們付出的並不少,並不只是表面的光鮮亮麗,作為普通人、觀眾、粉絲應多給予他們支持和理解

也許寫到這裡,又有人會說他們賺的多,這是他們的職業,他們就應該承受這些,比起普通人他們已經很舒服自在了。雖然明星賺得確實很多,但是這也是他們靠自己的能力賺來的,而且他們背後的努力好多都是我們不知道的,比如高以翔錄製的這個節目,晚上一兩點,在那麼冷的深夜還在劇烈的奔跑,這種辛苦只有參與的人才有資格說,其實有很多其他的綜藝節目也都是深更半夜在錄製,真的很辛苦。

高以翔事件並不是個例,呼籲大家勞逸結合

其實新聞裡類似這種猝死事件並不是個例。生而為人,為了生活確實很辛苦,但是還是要呼籲各行各業,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一定要勞逸結合,覺得累了,就休息不要硬撐,畢竟比起生命其他的都不重要。

結語

高以翔,那個陽光帥氣個子高高的大男孩,就這樣離開了家人、愛人、朋友還有他的粉絲,大家的傷心是不言而喻的。希望他的死能令大家高度重視,警醒每個人,不管是綜藝團體、還是個人,珍愛生命,更要懂得保護自己。


十三盤娛樂


在11月27日,大約凌晨3點多的時候,就有另一知名娛樂博主發文:高以翔在錄製綜藝節目時暈倒在地,隨後被送往醫院急救,情況十分危急。

2、現場情況十分危急:心臟停了3分鐘,心肺復甦15分鐘,(暫時)有心跳了,現在高以翔被120送往醫院了。

3、某知名博主更新評論:“猝死,坐等官方消息吧”,緊接著更新內容為“人沒了”。

現如今,官方消息更新證實,高以翔去世。因電視劇《遇見王瀝川》,而被大眾熟知。但年僅35歲,錄節目時暈倒猝死,願逝者安息。對於節目組,有不少人發生聲討,同時也有人稱無關乎節目組的事情。

高以翔去世什麼情況?

節目組無論是安全意識還是搶救措施都沒到位,第二期鄒市明腿抽筋掉進球裡淹沒沒動靜是嘉賓先發現讓人下去看一下拉上來的。

爆料者稱:“送到醫院時 瞳孔已經放大到邊緣” 所以急救措施是怎麼回事?現場醫護人員配備齊全了嗎?都倒下了還十幾分鍾後才來人搶救 很久後才來救護車。

反方:怎麼能怨在綜藝節目呢?拿槍指著了嗎?掙錢掙不夠嗎?,唯恐落下露臉的機會,擔心時過境遷嗎?票子、房子、車子、面子等一樣不漏,其實,身體是最忠實於自己的,應該提醒過。

節目組應有注意事項,有提醒過。本身極限運動就有風險。更多的是高以翔身邊的工作人員沒有察覺,工作沒有做到位。

對此,希望能夠查明真相。救援是否及時,安排是否合理,進節目組之前狀態如何,希望能夠查明真相,落實好責任。願逝者安息。


風雨有晴天


84年的高以翔猝死:為什麼我們還在拿命

27日,演員高以翔錄製浙江衛視《追我吧》節目過程中暈倒後搶救無效死亡,網上一片沸騰。網友們唏噓一條年輕又美好的生命轉瞬即逝的同時,都分出力量來聲討錄製節目組,讓其“出來受死”。

一方面,演藝界快速的造星、網紅等各路人數竄出,你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盯著藝人這條路。沒出名的想盡辦法出名,出了名和想著怎麼繼續保持,還有多少曾經火了一把後便默默無聞的人也在暗暗努力不掉出這個圈子;另一方面綜藝選秀節目眼花瞭亂的市場,出盡奇招的各大衛視,為了收視、為了關注拼掉了多少創作者的腦細胞,但求招到制勝;還有看重經濟效益及藝人回饋率的經紀公司,你的粉絲量就是你的含金量。

對“紅利”的看重方面大家都有極度的需求,也就會忽視其他很多方面的因素:譬如節目方是否工作強度、遊戲力度等有待改善,藝人自身是否有熬夜嚴重、透支身體等問題出現,經紀公司是否會考慮藝人健康狀況還是考慮經紀公司進賬狀況等。忽視的地方以尋求被重視,平地來一聲雷,“砰”出了大家都接受不了的結果:藝人生命沒了,節目組涼涼了,衛視要開人了,經紀公司要被指責了,網友們開始當鍵盤俠了……

熬夜、17小時的連軸轉、戶外溫度低、沒有第一時間搶救等關鍵詞句都是構成讓人婉惜生命終止過程中的參與者。

百度上的資訊已經迅速改成生於1984,猝於2019了,對度娘和大家來說最多就是一條很震驚的新聞罷了;對粉絲來說哭一場,銘記一個紀念日罷了;對經紀公司來說,傷感一下少了這棵搖錢樹,很快更新還有下一棵罷了;可是他的家人呢:他的爺爺、他的父母、他的哥哥們、等他結婚的未婚妻,那真是不亞於晴天霹靂吧,讓他們情何以堪。

如果可以重來,他們的家人一定不會讓他去參加這次的工作,無論薪酬是多少。可是如果可以重來,他還是會去吧,認真對待工作,是他一向的堅持。

01

浙江27歲的二胎媽媽董冰熬夜刷手機猝死的新聞刷遍朋友圈;

西安軟通動力32歲程序員加班過勞死,在網上引起了很大轟動。親人獲得賠償2個月工資了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麻醉科醫師江金健被發現心臟驟停,全力搶救仍不幸離世,終年30歲;

36歲的華為工程師齊智勇,在肯尼亞過勞死。留下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獨自帶著兩個孩子的妻子;

北京朝陽區49歲派出所民警劉貴州,因勞累過度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死亡;

浙江省桐鄉市公安局鳳鳴派出所民警28週歲的李杭飛因操勞過度,突發心肌梗塞,不幸離世;

31歲的中科院博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青年教師肖育眾被發現暈倒在實驗室,送醫搶救無效去世。

……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各行各業、各種人士過勞猝死、熬夜猝死的新聞。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不算年輕的我們努力不被時代的列車甩開,緊緊的抓著車尾不敢鬆手,哪怕身體上已經傷痕累累。

02

據統計中國高危疾病患者中,年輕患者佔了50%。中國幾千萬白領,有70%有過勞死的危險,有5%已經不幸過勞死。中國18-28歲年輕人中,每4人就有1人是中度/重度肥胖。上班族的亞健康比例高達76%,幾乎每個人都有腰、腿、肩等隱疾。

曾有一家世界知名辦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內地上班族在過去一年內所承受的壓力,位列全球第一。在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名職場人士中,認為壓力高於去年的中國內地佔75%,香港地區佔55%,分列第一和第四。上海、北京更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

壓力山大的我們上班不吃早餐,中餐頓頓外賣,下午咖啡伴隨,晚上泡麵敷衍,加班成常態,熬夜成習慣,日常離不了手機,空了玩遊戲成癮,難得休息都會宅在電腦前,沒有時間鍛鍊……

那麼多血淋淋的數據真相攤開了放在我們掌心,為什麼還達不到足以讓我們警示的作用?

大學的我們根本想不起來健康這兩個字排在哪裡?青年的我們不懂健康的重要性,肆意揮霍?中年的我們上老下小,還不知道健康是什麼?

來吧,肆無忌憚的玩弄我們的身體,放開了消耗內裡的元氣,盡情的損害其中的臟器。

03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誰是容易的。

996算什麼,還是007呢,不是工作和生活沒法平衡,是生活裡全部只有工作,說了886就沒煩惱了麼? 我們不想去給資本家的利潤做貢獻,也不想被他們壓榨剩餘價值。 健康第一、身體重要,我們都懂。但為了生存、為了夢想、為了自由、為了要到達的詩和遠方,我們都陷在“現在用命換錢,將來用錢換命”這個惡性循環裡。

老闆恨不得我們每天都二十四小時趴那兒幹活兒,經濟大環境蕭條的景況下想對老闆甩臉子都要衡量再三。更別說你已步入中年,父母養老需要錢,兒女教育需要錢,愛人進修需要錢,買房購車需要錢,水電煤氣需要錢,買菜做食需要錢,吃飯穿衣需要錢,生活處處都要刷錢的社會,我們不能停歇。

那些悄無聲息的無奈包圍著我們,誰還顧得想什麼猝死的問題,只要沒死就還得拼命。

還記得颱風“天鴿”登陸廣東中山,那個坦洲鎮54歲男子周榮用身體支撐貨車被壓死的視頻麼,多少人哭著笑他“傻”,“別人不會拿命去對抗颱風,他會,因為他靠小貨車養整個家,家是他的全部,所以小貨車也是他的命。他家裡很貧窮,壓力很大。”

我們不是不知道命的重要性,但有時候付出百分之百才可能有百分之一的回報,讓我們不得不努力去付出。畢竟那百分之一的回報可能是四口人、六口人甚至更多口人的溫飽。輕易放棄,我們不敢也不能。

喝最烈的酒,常去光顧救護車,熬最深的夜,用最貴的護膚品。是多少人的真實寫照,磨破嘴皮子的道理,或者不用一次ICU的慘痛體驗社畜們就會深刻明白。

04

金字塔尖的人還是有限的,實現了財富和時間自由的人還是少數的,我們大多數人過著平凡無奈又各種心酸的日子,就是那句“除了生死都是擦傷”就是我們的狀態,都想在有限的選擇裡希望挑出對自己和家人好一點的方式方法,只是希望好一點。

僅僅好一點,就要付出更多更多。

“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我們都想趁著尚且年輕,還能拼一把。不想讓健康付出代價,卻想要人生獲得價值和意義或者只是單純的生存和完成肩上的責任。如此而已。

溫柔謙遜又紳士的高以翔他雖明白生命的重要意義,卻沒能及時明白有些節目為了求新求變求熱火早已沒有了底限,在利益面前早已忽略了對生命的敬畏。讓悲痛欲絕卻極有涵養的高父高母上熱搜分流也是沒誰了,追討再多,也找不回那個讓我們無比喜歡的王瀝川。

不要再有下一個年輕的生命猝死了。請記得以下一組數據: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應安靜或聽 音樂;

11—凌晨1點,為肝臟排毒時間,需要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3點,為膽的排毒時間,需要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3—5點,為肺部的排毒時間,需要在熟睡中進行;

半夜到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應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5—7點,是大腸的排毒時間,應上廁所排洩;

凌晨7—9點,是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

以上是保健養生里人類內臟器官的休息時間,順應它的時間就是對我們自己的健康負責。

為了我們不成為新聞裡的人物,為了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願都能好好活著。

活著去追求想要的一切。




張家二貨


這已經不是浙江衛視第一次“搞”出人命了。

2013年4月19日,浙江衛視《中國星跳躍》節目,釋小龍隨行人員意外溺水身亡。

2016年,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在博物館追逐打鬧,被人民批評,帶壞小學生觀覽素質➕增加文物損壞風險。

其安全隱患,也曾遭受廣電質疑下令停播。

2017年,浙江衛視《高能少年團》節目組要求楊紫在零下30度的雪地光腳吃雪糕。

2018年,有網友爆料大張偉懟浙江衛視節目導演為了節目效果,無視藝人安全。

同年張傑粉絲後援會控訴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無視張傑的安全顧慮,導致他昏迷。

需要被道歉的還不止一個,陳偉霆也因為浙江衛視的舞臺裝置差點受傷。

再到2019年末的高以翔心臟驟停猝死。

此時的節目組,沒有在第一時間正視責任,而在做的是什麼?

撤#高以翔#和#浙江衛視#熱搜。

來看高以翔的個人熱搜,一開始第二。

撤到十幾。

現在壓不住了才短暫爆到第一。

然後剛剛又變成了第五。

而浙江衛視的單名熱搜,十二點半還在第三,現在去哪了?

至於節目本身,更被網友爆料救護團隊形同虛設。

以至於不少博主都在問責節目組聲明中“第一時間搶救”

作為一個素有財大氣粗之名的著名衛視。

旗下的綜藝節目,竟然能如此高頻的導致藝人(及隨行工作人員)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

背後暴露出來的是什麼?

長期以來對旗下節目參錄人員的生命安全漠視。

因為漠視!所以從13年起就爆發了嚴重的藝人團隊安全事故,仍然沒有加強安全措施!

而在此次事件爆發前,黃景瑜陳偉霆也感到了身體不適。(冬天的大半夜錄製,誰背得住)

健身愛好者鍾楚曦,錄完都吃了好幾天的速效救心丸。

因為漠視!出現熱搜的第一反應是一壓再壓,甚至把節目的熱搜掛在高以翔的名字上面搶熱度。

因為漠視!所以事件出來的第一時間,不是想著反思,如何給公眾一個交代,卻跑去更改冠名商署名。

如此漠視參演人員生命安全!!!

那麼藝人受傷/死亡,難道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不正是浙江衛視必然會導致的一起事故嗎?

只是遺憾的是,高以翔就剛好成了這起必然事故中的犧牲品。

我沒什麼想說的了。前幾天還在想重刷遇見王瀝川,結果竟然再也見不到他本人了!本來今天想把手機關一天算了,實在不敢看朋友圈滿目刷屏的去世消息。

但是浙江衛視!

既然你一躲再躲,一逃再逃,降熱搜搞那麼多小手段,那小透明我只能呼籲一下了!!!

少在那裡七搞八搞什麼公關帶節奏!就是要集中炮火問責你,不能停!!!

PS.在我增加了《追我吧》的節目定位為:

【挑戰遊戲➕瞬間死亡】的信息後。

這個回答排名瞬間掉落9名後~

看來是踩中某衛視死穴了,一天找了那麼多個大v把我踩下去~

嗯,那我只能呼籲大家把這個截圖一起發出去了。

從瞬間死亡的節目定位來看,顯然節目組擺明了要以刺激嘉賓為內容看點,卻不配備相應強度的安全保障,那出事是誰的鍋?

顯而易見

我就奇了怪了,你把發問人的聲音藏起來踩下去,就代表能推了鍋嗎?











小Tea


很喜歡的一個男演員,再也等不來王瀝川了[流淚][流淚][流淚]




馥雅90222741


第一時間知道時不敢相信,感覺就是心疼,太可惜了!因為他這麼有才華又這麼年輕。後來網上報道說他是錄製節目時心源性猝死,這就不得不說現在的節目組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賺收視率也是拼了。之前也聽說過很多錄娛樂節目受傷的,記得看過一次鹿晗空手劈木板,看著真心疼啊。現在很多節目中各種高難度,各種挑戰,娛樂節目不在單純的快樂而是變得很商業話,為了利益不顧人的身體狀況,超負荷工作真是太沒人性了,當然肯定也會有人說那他收了錢就得辦事,這點我贊同,但是你勢必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啊,否則就是蔑視人的生命,是不負責的行為,就是一個劊子手。高以翔的離世也是對所有從事電視行業的人敲響警鐘!生命的代價太沉重了!



周娜


上篇文章我就說過了,這是代價。沒有人會隨隨便便就成功的,你看看高以翔、身材高大帥氣,而且個人也非常有才華,家世顯赫,可以說男人該有的優點他基本上具備。不過上天是公平的既然你這麼完美。那麼肯定也會讓他某一個地方不好。所以想來想去覺得很正常。你看看那些特別有才華的藝人基本上都是英年早逝。張國榮、梅豔芳、鄧麗君、黃家駒這些都是。你看看李小龍那麼年輕也是一樣勞累過度死亡的,只不過李小龍他是累積的,你是一下猝死的。


小丑的一輩子


節目組安全防範意識太差!這麼高強度的項目導演組提前不應該先先嚐試一下以確保藝人的安全嗎??現場難道不應該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以及救護車嗎??在高以翔身體出現不適時節目組以及工作人員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前,還是嘉賓發現的,發生意外後為什麼不立即送往醫院,錯過了黃金救護時間…追其責


非專業吃瓜群眾


年輕的生命離世非常惋惜,他的離去給年輕人提醒⏰,生命的珍貴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挑戰自我也需要強壯的身體和精神,當感到疲憊的時候應該放鬆自我休息休息。反之,承辦該娛樂項目的單位,應該搞清楚娛樂項目和極限運動的區別,不要一昧的為了收視率而忽略藝人和運動員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