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那山那人那狗》:一条山路,一个邮包,一条狗,一场人生

说起电影,其实我看得相对比较少。

早年,看过不少的香港电影,毕竟那个时候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近些年,看的电影不多。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值得二刷的并不是一部香港电影,而是这部1999年上映的《那山那人那狗》。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上映之后四五年。当时是电影频道正在播放这部电影,我最初是被父子俩的邮包给吸引住目光的。

在2000年之前,我们的通讯喜欢还是靠写信,而我是经历过写信那个年代的。上学那会儿,最期待的是收到远方的来信。这来信可以是同学,又或者是朋友,再或者是家人。总是,信,成了读书时候最大的期待。所以,当我看到电影里父子俩背上邮包准备出门时,就想坐下来看看这部电影。

《那山那人那狗》:一条山路,一个邮包,一条狗,一场人生

电影中的父亲是一位乡村邮递员,送了一辈子的信,背了一辈子的邮包。一出门,总是要走上三四天,山高路远,独自行走。几十年,便靠双脚丈量了周围的乡村。

故事的背影是在湖南西南部,那里山高,峡谷深,上坡下坎,走起来并不容易。父亲背着那重重的邮包,从不曾有片刻的耽搁。他会即时地把邮件送到了远在山乡里的人们手里。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工作,甚至谈不上有什么技术含量,但这却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冬天冷,夏天热,刮风下雨,作为一个邮递员都必须风雨无阻。

父亲要退休了,准备让高中刚毕业的儿子接手自己的工作,成为新的乡村邮递员。

《那山那人那狗》:一条山路,一个邮包,一条狗,一场人生

于是,父子俩背着邮包出门了。这一回,跟随在他们身边的是一条土狗。这狗可能并不乖巧,也算不上可爱,甚至谈不上有多聪明。但是,有那么几年,这狗就这样陪着父亲翻过了一座山,走过了一道道坎,过了一个个村寨,见了那么多乡亲。狗,是父亲送邮件路上唯一的伙伴。而后,它也将成为儿子送邮路上的伙伴。

父亲并不善言词,大多时候很沉默,儿子也跟父亲差不多的性格,只是偶尔会露出憨直的笑容。他很年轻,还不知道父亲经历的辛苦,甚至对于父亲还有一些埋怨和不理解。

这些年,父亲一直在送邮件的路上,而母亲一个人扛起了家。所以,在儿子的心中,父亲对母亲和家都有太多的亏欠。如今,他跟着父亲上路,背父亲背过的邮包,走父亲走过的山路,喝父亲喝过的山泉,看父亲看过的风景。一路上,父亲偶尔会停下来歇一下,然后告诉他哪里可以歇脚,每晚必须走到哪里过夜,什么地方比较危险,要注意哪些安全。除了自己的安全,最重要的是邮件的安全,因为邮件里有亲人的挂念。

《那山那人那狗》:一条山路,一个邮包,一条狗,一场人生

儿子上路了,跟在父亲身后,那条认路的土狗走在前面。

有时候,会觉得画面有些单调。一条狗,两个背邮包的人,一座座山,走了很久也不曾遇到一个人。大山寂静无言,山路崎岖难行。没有人理会你背着东西是不是辛苦,也没有人跟你说两句话,甚至你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天黑前走到一下个村寨落脚。

可是,当他们父子把邮件送到了乡民的手里,看到乡民幸福的笑容,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一路走来的辛苦,一切都是值得的。

跟着父亲走了一路,又看了一路,想了一路,思量了一路,他渐渐懂了父亲。他喊了爸爸,而父亲却笑得像个孩子。

《那山那人那狗》:一条山路,一个邮包,一条狗,一场人生

父亲每次出门,母亲都悬着一颗心。只有父亲回来,母亲才能让那颗心落了地。而今,他要接过父亲的邮包,走父亲的路,母亲仍旧会悬着一颗心。

整个部看完,我曾不只一次落泪。

有人说,能把一件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那就是完美。父亲送了几十年邮件,这件看似简单的工作,也几乎被做到了极致。但是,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像父亲那样。在短短几十年的人生里,用平淡而坚韧的心去做一件普通的工作,并且从未放弃。

我不由得有些心疼这位父亲,也心疼这位母亲。在这些年风雨无阻的路上,在这些年无怨无悔的等待里,父亲终于歇下来了,而且母亲却仍旧在等待的路上。

后来,我曾再看过两遍这部电影,每看一次,都会跟着哭上一次。

平凡的人生,平凡的路,没有谁会记得,但父亲却从年轻走到年老,用脚步惊艳了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