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豆瓣得分8.6分,影片于1999年上映,在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中,一举夺得最佳故事奖项,加拿大蒙特利索国际电影节上被评为“最受观众喜欢的影片”,还获得了2001年日本电影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奖项。有评委称其“代表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度”。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湖南的西部山区,讲述的是一个平凡邮递员“交接班”的事情,由霍建起执导,滕汝骏、刘烨领衔主演,滕汝骏饰演剧中父亲,一位老邮递员,刘烨饰演剧中高考落榜回到家中的儿子。

老邮递员因腿疾提前退休,儿子接替他的工作,在陪儿子第一次出差的路上,不仅父子感情不断升温,也展现了老邮递员用一生诠释敬业、奉献、无怨无悔的人生价值观。

背着沉重的邮包,二十多年奔走于223里的邮路上,那么辛苦,是什么让老邮递员坚持二十多年?

1,工作是什么?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稻盛和夫说,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

也就是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温饱的问题,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全身心投入,聚精会神工作,其实也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磨练心智,造就厚重的人格。

该影片中,父子俩离开望风村时候,村民们听说父亲是最后一次来村里送信,全都出来送别父亲,默默感激父亲多年不辞劳苦的工作,给村民带来了远方的思念与问候。

老邮递员的工作很平凡,却在离职的时候,积攒的人品大爆发,多年形成的厚重人格,陡然呈现出来。

对工作,老邮递员没有埋怨,心里装着所有村民,每家村民的情况,他都了解,信是应该送到村委会?还是直接送到家里面?都为村民们考虑周全,每一次的为村民着想,都在磨砺自己的心智力,构建更加健全的人格。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写道,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

诚然,工作就是一场修行。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2,为什么我们不想工作?

知乎上有几个高赞的问题:

“明明穷得一批,但就是不想上班,不想奋斗,该怎么办?”

“每天都不想上班怎么办?”

“四个月没工作,找到工作后却发现不想上班了,我该怎么办?”

“听说你最近又不想工作了?”

为什么我们习惯性全年不想工作呢?心里抵触上班,工作中的表现也不会非常积极。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从20世纪90年代起,盖洛普咨询公司开始研究从业者的敬业度,该机构的报告称,只有大约30%的员工非常敬业,从业者在敬业度上的分低,充分说明职场存在意义危机。

敬业度的数据不能解决不想工作的问题,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工作的意义。

维克多·弗兰克尔说:“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类内在的原始动机”。

人类的内在原始动机是追寻生命的意义,贯穿于我们一生的课题,我们在不断寻找更多生命存在的价值,也就有更多动力去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那我们工作动机,就是追寻工作意义,在工作中,我们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以至于有更大的动力去深耕我们的工作领域,甚至促成我们的事业。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升职加薪、福利待遇带给我们工作动力,但是这些动力来自于外部世界,反而会迷惑我们,一切工作导向以物质为核心,使我们自身价值感缺失,甚至有时候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最终,外在物质使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欲望,欲壑难填,迷失心智,痛苦不堪,而内在驱动力,却可以激励我们心甘情愿的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

首先,在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才能、兴趣点,其次了解到实际工作意义,包括怎么做好工作,工作对于内部员工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自己与意义有深度结合,与工作的深层意义建立联系,我们就会更加的敬业。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那山 那人 那狗》这部影片中,盲人五婆每次听到老邮递员读的无字信,心里有“想头”,老邮递员说:“想头也叫理想 ,越苦越有想头,人有了想头就什么都有了,要是没有想头再好的日子也没有滋味”;

老邮递员在给乡亲们的送信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对于乡亲们的意义,乡亲们也会反馈感激,形成了良性循环,也是他坚持辛苦的动力所在,在这个过程中,老邮递员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可能跟常年奔走于大山里有关系,形成了单纯、宽厚的品格。

2013年5月,北美飞利浦公司做了一项全国工作(生活)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员工为了从事对自己有意义的工作,甚至愿意接受减薪,除了别的因素外,这些工作允许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以至于员工找到工作的意义,所以他们工作起来非常投入。

简言之,找到工作的意义是敬业的前提,不想工作是工作意义的缺失,在寻找工作意义的过程中,我们的人格也得到完善。

3,如何找到工作的意义,投入工作?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1,先相信,通过工作对象,发现意义。

马云说:“普通人因看见而相信,成功的人因相信而看见”。

也就是无论情况怎么样,我们都要相信,可以在工作中找到意义。

比如,你加班到深夜,整理课程,但是当学生在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由衷感激你时,是不是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你打扫马路,很多人不会因为香蕉皮而摔跤,人们在干净的街道也有愉悦的心情,是不是自己的工作赋予别人快乐意义,也是你工作的价值体现。

你在闷热的厨房为顾客做饭,顾客吃到可口的饭菜,露出满足的微笑,你的心情是不是会很开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认可。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转娃为了不让老邮递员再次摔下山去,不管天气多少糟糕,都会在山顶上帮助他上山;村民们会在山上给老邮递员预备上喝的水;侗族姑娘结婚,选在老邮递员上山的日子,在点点滴滴中,找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来自村民们的反馈。

先相信任何工作都可以找到价值,再去发现,我们的工作对象,使我们更容易找到产生的价值。


2,单纯为了小小的突破喜悦,找到工作瞬间的意义。

每一个突破喜悦的瞬间,都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每一个瞬间意义组成了我们整个工作的意义。

稻盛和夫在工作中,每次实验测出的数据符合他原先设想,都会高兴地从地上蹦起来,有一次,他的助理很鄙视他这种行为。

稻盛和夫反驳说:“你说什么?因为小小的成功就能感到喜悦和感动,这样多好!要想坚持这种枯燥的研究,有了研究成果,就应该真挚地把高兴劲儿表达出来。这种喜?和感动能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动力,特别是现在研究经费不足、研究环境很差的条件下。要把研究做下去,我们就要为每一步小小的成功而庆祝,这样才能给我们增添新的勇气。所以不管你说我轻薄也好,轻率也好,今后我照样要为我的每一个小小成功而开心,并由此把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稻盛和夫的经验是,工作进展顺利,直率的表达自己的快乐,工作成果受到别人的夸奖,诚挚地表示感谢,将这种喜悦与感动当成精神食粮,继续进行枯燥辛苦的工作。


工作中,每一个小小的突破成激励我们进行辛苦工作的原动力。

3,先专注于工作,再增创更多价值

很多人刚进公司,心思花在跟同事联络感情等各个方面,这样分配到工作上的精力就十分有限,不能专注于工作,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之前,我在百度金融做销售顾问,第一个月业绩出来的时候,很荣幸,在新老员工中,业绩第一。同事跑来对我说:“我以为我的业绩肯定第一,怎么也没有想到是你第一”。

他为什么说这个话呢?因为他之前他做过类似的工作,而我的经验为零。

那为什么我的业绩好呢?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因为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刚进一家公司,业绩才是一切的通行证,所以每天一门心思的研究怎么把工作做好,听别人的经验分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没有专门活络同事之前的感情,以至于别人感觉不到我的存在,业绩出来的时候,别人都很惊讶。

而那个同事,看见他更多的时间是活跃的穿梭于办公室,看得出人气很高,已经有了自己小团体, 他肯定比我聪明,却没有我对于工作的专注。

专注力的结果是工作收到成效,领导同事都认可我,客户也认可我,这个良性循环就产生了。

这只是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

当你的核心工作技能已经很好了,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让别的能力服务于你的这项强技能。

比如,你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咨询师,学习了写作技能,去服务你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以更好地打造自己的IP,这样你产生的价值会更大,更多的人对你认可,又是一个大的良性循环,我们对社会产生了价值,才能够感受到自身价值。

《那山 那人 那狗》:工作是一场修行

结语: 唐纳德博士认为:“那些认为光靠创新工作成绩报告和提供临时奖励就能找到工作意义的领导,其实失去了获取最好的也是最难的领导能力的机会——帮助别人在工作中发现和庆祝意义……我们知道魔法就在意义之中。”

在工作中不断地找到工作的意义,磨砺自己的品格,与工作一起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