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曾評價日本戰國的戰爭是縣長、鄉長、村長們帶頭打架,這主要是從中日兩國同時期的地域面積人口數量做比較後,進行了通俗化的語言加工。

但是如果將這一說法被斷章取義的解讀為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爭就是村民械鬥,這顯然過於片面了。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條條來分析。

首先看比較相似的因素

面積

戰國時期被日本人定義為天下的是本州、九州、四國三島及周邊的附屬島嶼,面積在29.3萬平方千米左右,對比同時期明朝實際控制疆域600萬平方千米的數據確實差了幾個當量級,充其量也就是明朝南直隸的範圍(大致包括現上海、安徽、江蘇),但是如果和歐洲比呢,16世紀時,英格蘭和蘇格蘭這對歡喜冤家還沒因為斯圖亞特王朝的牽線被撮合到一塊,著名的童貞女王,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伊麗莎白一世靠著本土的英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大致22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就敢和日不落帝國的一代目西班牙撩起袖子來幹架。當然了,我們絕不會形容這個號稱都鐸王朝的末代君主實際卻撐起了英國大航海時代盛世序幕的榮光女王是省長,畢竟這也是一個要成為海賊王的女人。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人口

戰國時期的人口沒有確切數據,但是考慮到封閉的區域經濟性質,農業生產的規模大致是滿足了人口需求後會的略有盈餘。這裡參考1600年慶長鄉帳的結果,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全日本糧食產能為兩千兩百餘萬石(當時一石約為現在的95公斤),按照人均口糧230公斤的標準,可以滿足900萬左右人口的糧食需求,考慮到檢地遺漏掉的流民,我們大致可以推斷當時日本的人口數量在千萬以上。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日本五畿七道圖

而當時的明朝人口數據各有說法但普遍在6000萬以上,考慮到失去土地的佃戶以及流民不納入統計,可以估算嘉靖萬曆年間明朝人口應在1億往上,與領土面積一樣對日本形成了幾個數量級的壓制。但是我們換一個視角來看這個問題的話結果又會大不相同。

我們插問一個題外話,日本的戰國史為何會在中國具備相當的流傳度,這其實也是日本文化輸出的一個表現,大多數國人對日本戰國的瞭解源自遊戲,這裡有個槽不吐不快,憑啥信長隔幾年就得野望一次,太閣立完志就完事了,我們可以發現作為出品方的光榮有ip御三家的說法,分別是三國、戰國、大航海。日廠鍾情三國、戰國題材的歷史由來已久,兩端IP是否有什麼相似之處呢?除了群雄並起,將星璀璨,各種嗝屁的事件層出不窮,滿足了島民們中二的幻想,錯了,是勵志的主旋律以外,三國時期的人口竟然也與日本戰國時期相近。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敵羞,吾去脫她衣的《真三》

《晉書·地理志》記載:章武元年滅蜀後得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三國志·吳志·孫皓傳》注引《晉陽秋》記載吳國滅亡時有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加之繼承魏國的四百四十萬口,排除魏晉時期大量未歸化納入中央政權統治少數民族以及逃避兵禍隱入山林的流民,三國官方統計人口八百萬內,與上文估算的日本戰國時期九百萬的人口數量相近,但我們當然不會將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的溫侯稱為九原鄉長,更不會將水淹七軍、美鬚髯的關雲長叫做壽亭村村長。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日本戰國時期的面積、人口比較同時期的明朝確實差距明顯,但我們擴大視角來看,其實日本村的形成只是由於找錯了比較對象,巨石強森標準的美國大漢,然而在奧尼爾面前竟然成了小可愛,而奧尼爾這個史上最靈活的胖子到了行走的表情包面前,也只能感慨這傢伙如今比我還胖了,一切的話不投機只是找錯了聊天對象。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說完了幾個與村戰械鬥比較接近的幾個元素,我們再來深挖其中的不同。

首先說的就是目的,你見過李家村的李大與王家村的老王打起來是因為兩人對這個天下有野心嗎,最多也只是對老王隔壁鄰居有野心吧。所以這牽扯到了日本戰國的仗和村民械鬥本質的不同——目的。舉個例子來說,陳勝吳廣起義舉事時人數不過數百,古代中國有些村子打架都不止這個人數,但是人家就是有膽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口號,要的不是做這片魚塘或者那片魚塘的塘主,而是做天下之主。日本戰國大名的目的也與之類似,上杉謙信、今川義元、織田信長、武田信玄先後上洛(即為前往京都),當時的室町幕府威權不振,上洛匡扶武家爭奪霸權只有實力強大且存志於天下的諸侯才有資格。天下布武的願望自然也會在強力武人的心中盤旋,上洛的路自然是用劍和血打出來的,一旦打出上洛的旗號,就是向所有途經的大名下了戰書,桶狹間暴雨如注,赤備降下風林火山旗背後是東海道第一弓今川義元,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不甘。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其次從參戰人數來看戰國早期的戰爭不乏數千人的局部摩擦,但是隨著進入到戰國的中後期,早期的守護大名以及守護代通過分國法強化地方集權、檢地法丈量土地後自身實力得到增強,紛紛轉化為戰國大名,在更有力的政權基礎上,軍事行動也更加頻繁,大量弱勢大名被吞併消化,形成地方上的局部統一,中國地區毛利家,四國地區長宗我部家,陸奧地區的伊達家、九州地區的島津家等都是其中的翹楚。地方勢力的兼併強大,可動員的人力物力增多也使得戰爭規模的擴大成為了可能。

我們直接來看交戰雙方爆滿人口,列陣平推決定了日本歸屬的關原大戰,其中豐臣方的西軍總兵力達到了8萬餘人,而德川方的東軍兵力則有7.5萬人左右,如果加上二代目德川秀忠以身作則在側翼展現家族烏龜這一種族天賦勻速而緩慢推進的的3萬人,那麼參戰總兵力可以說接近20萬,對比奠定三國局勢的赤壁之戰曹軍20萬,孫劉聯軍5萬的規模也是相差不遠。而且關原之戰作為豐臣家和德川家的第二次正面對壘,戰況儼然要比第一次對峙為主,奇襲為輔的小牧長手之戰要激烈。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1599年豐臣政權下德川勢力以及1600年德川政權下的豐臣勢力

根據《關原軍記大成》西軍死亡人數是32,500人、《關原始未記》為8,000人,考慮到冷兵器戰爭的傷亡率,西軍陣亡人數應該在10000人左右,32500人更接近傷亡逃散的人數,由於戰況激烈西軍的島津軍甚至衝殺到了德川家康的中軍面前,關原之戰最後結果也只是東軍慘勝,德川方的傷亡比例也不會低,參照西軍其的陣亡人數其數據應該在7000人上下,過10%的陣亡率已經算得上血流成河,堆屍成山了。如果說關原之戰是ALL IN的存亡戰,特例需要去除,那我們可以看一下德川豐臣一番戰小牧長手中豐臣秀吉軍10萬人,德川軍4萬人,而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北條征伐三次決定豐臣秀吉統一進度的大戰役雙方動員人數均在15萬以上,即使在天下歸一之前的武田信玄,今川義元上洛也均在3萬人左右(以上數字至少不包含後勤勞役徵用)。大膽試想一下,漢尼拔、拿破崙這一前一後在意大利奠定軍事地位的人也只是用了這個數量的軍隊就攪的阿爾卑斯南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而又有多少村民械鬥能有這種名軍大將莫自牢,兩萬大象非洲來的陣仗呢。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1600年關原之戰前夕東軍西軍對峙局勢圖

再次軍事戰術、裝備的不同也決定了村戰和日本戰國時戰爭的不同,天文十二年公元1543年,鐵炮傳入歷史事件觸發,帶著葡萄牙人帶來的歐洲火槍,島津家開始了重金改造的過程,經過一段的loading以後,終於在1544年開發出了確保擊殺距離40米的第一把日本火槍即所謂的日本鐵炮(薩摩銃的原型),這也是當時亞洲最為先進的火藥武器。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當時的明朝社會遠較日本安定,對武器的研發也沒有日本這麼熱衷,雖然西式火槍傳入中國要早於日本,但在這個階段的研發中國是要落後於日本的,這一現狀直到明末隨著邊事吃緊才被扭轉過來。回過頭來我們繼續看日本的情況,好馬還需好鞍配,有了先進武器自然少不了相配的戰術,不然就如同這幾年的阿根廷,不管啥戰術,先把球整給梅西,就算再來個梅東、梅南也經不住這麼折騰。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追啊,追啊,我的放縱驕傲

島津家的釣野伏就是活用火槍戰術的表現,通過口袋狀佈陣,誘敵深入,兩翼火槍伏擊。向來對外來事物感興趣的織田信長對火槍的運用也有自己的理解,三段擊就是他的招牌。所謂三段擊是指三人一組,一人射擊瞄準,一人裝填子彈,一人調整更換火繩,硬是將火槍玩出了火炮的樣,正是這個縮短了三分之二操作時間的流水線作業在織田武田決戰的長篠之戰大放異彩。武田家橫行關東的甲信鐵騎被織田的三段擊徹底擊潰,宣告了火槍對騎兵的勝利。

而除了軍事裝備的進化,軍事思維的進化也同樣明顯。戰國將領對於空間及時間在戰場上的運用大大增多,豐臣秀吉在在獲悉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後,進行了著名的中國大回轉,僅用5天,就從備中高松城回到大阪,輾轉200公里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盡最大可能創造了時間上的優勢,從而在天王山率先佈陣搶佔了空間優勢,最終擊敗明智光秀也為他成為天下人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而這種案例在猴子的生涯中並不少見。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本能寺之變後的日本局勢

我們試想一下,明朝時期的村莊械鬥會有火槍的存在嗎,當你揣出九齒釘耙一呼啦就上的時候,對方拿出一把勃朗寧,是不是會有一種走錯片場的感覺。而當你們村的村長說,走小王我們去200裡外搶幾個荔枝來吃吃的時候,你是否會覺得自家門口的西瓜其實也不錯。

最後,我們可以發現,村戰本質上參與的人是村民,而戰國時期隨著刀狩令的推行,兵農開始分離,市農工商幾個階層的雛形開始出現,日本戰國大名的軍隊開始職業化,如上文所說村民械鬥更多是為了塘主或者坡主的名分,架不在多,點到為止,打服你就可以,,然而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爭由於性質不同,追求的是土地、利權、人口、財貨的歸屬,為了消除地方敵對勢力,殲滅對方有生力量是最為安全的選擇,同時由於戰國大名的戰略縱深並不優秀,導致以空間換時間的持久戰並不是特別合適,以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的擊潰戰更為有效,伏擊戰術也更為流行,釣野伏,桶狹間都是典型案例,能像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這對相愛相殺的CP一般在川中島摩擦個十年的反而是另類了。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總的來說,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存在著早期動員人數較少,對比同時期明朝在地域面積、人口數量上接近中國省縣級別的特徵,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可以發現日本戰國時代的人口面積與同時期其他國家相比並不處於劣勢,並且日本戰國時代戰爭在核心目的與所謂村戰械鬥存在顯著不同,也正是有爭奪天下的政治利益需求,才反過來推動戰國大名,實行兵農分離,擴軍備戰,注重戰術思想的提升以及軍事武器的改善,而這些都是民間械鬥所不具備的特點。

歷史就像橡皮泥,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捏出自己的形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自然璀璨精彩,但隔壁島國兩千年的歷史中也有中國參與的痕跡,有些是書卷文字,有些是經濟文化,也有些是血淚悲歌,我們在瞭解的基礎上應該探究深藏的異同,從中獲悉感悟,吸取教訓,在未來引以為戒。

村戰?械鬥?只是找錯了比較對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們有話要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