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過彈丸之地而已,卻為何膽敢屢屢挑戰中國?

提起日本入侵中國,或許人們首先會想到“十四年抗戰”——無數英雄兒女的犧牲,換來了最終刻苦銘心的勝利!也有人會想起,1894年7月25日至1895年4月17日,那場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的戰爭,那是不少人為之扼腕嘆息的失敗!

兩次截然不同的結局,都讓人看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區區一彈丸小國,卻總覬覦著中國的資源,並率先吹響了戰爭的號角!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早在明朝及更早的唐朝,日本就已經盯上了中國的資源,還多次發動侵略戰爭?

日本不過彈丸之地而已,卻為何膽敢屢屢挑戰中國?

九一八紀念館

比如,1592年4月,日本太閣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動員共20萬人,發動對朝鮮的戰爭;最終,因明軍兵力無以為繼,無法追擊大敗後撤的日軍,雙方議和。1597年2月,日軍再派14萬大軍入侵朝鮮;最終,豐臣秀吉戰死,中朝聯軍勝利。

又如,663年,時值唐朝派軍支援新羅,抵抗高句麗、百濟的入侵。8月,唐軍將領劉仁軌率水軍抵達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倭國水軍的兵船也綿延駛至;彼時,倭軍有戰船1000餘艘,唐軍有戰船170艘。最終,日軍戰船全部被焚燬,數萬日軍或被殺或溺死。

日本不過彈丸之地而已,卻為何膽敢屢屢挑戰中國?

豐臣秀吉

在這幾次戰爭中,日本都是率先動手的一方;而日本屢屢挑戰中國,原因很簡單:作為島國,日本的土地等資源十分匱乏,而幾次變革後的日本發展迅速,就必須向外擴張,臨近的中國自然就成了他們的目標!哪怕彼時的中國比他們更強大,但日本早已“置之死地而後生”,所以才敢於向中國發動戰爭。

唐朝,日本第一次入侵戰爭失敗,但卻因向唐朝臣服,而學到了不少先進的知識,所以才會有後來明朝時的侵略戰爭。儘管明朝時的侵略戰爭又一次失敗了,但一如唐朝時的那場勝利,當時的中國國力遠超於日本,勝利是理所當然的。

日本不過彈丸之地而已,卻為何膽敢屢屢挑戰中國?

甲午海戰

回到主題,之所以日本膽敢多次侵犯中國,不僅因為本土資源無法滿足其發展的需要,更因為一個無數中國人都厭惡的存在助長了他們的囂張,那就是“漢奸”——哪怕有萬般藉口,都無法掩飾那些賣國賊的醜惡嘴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