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鬧矛盾|作為一個女性到底要不要買房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這樣的:作為一個女性到底要不要買房?該問題關注者有3800多人,瀏覽量超過330萬,回答數超過800個。

說句不好聽的話,在社會上對女性並不友好的當下,女性話題始終會引起不大不小的爭論,甚至會出現比較極端的兩極分化。上週我們討論了男人30是個坎,買房前和買房後的心態、生活都有了不小的變化。這周我們也關注一下女性,作為女性到底要不要買房呢?

鬧矛盾|作為一個女性到底要不要買房

本著客觀理性的探討,又儘量滿足各個角度卻不偏題,我們從幾個維度來探討。

家庭因素

首先要說的是大部分庭本身對女性並沒有“歧視”的家庭,不是十一個姐姐湊錢給弟弟買房的家庭。鑑於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目前買房家庭中,大部分是獨生家庭和兩孩家庭。這樣的家庭裡,女性要不要買房大多數的決定因素在於父母。

在這些家庭中,如果獨生家庭,可能矛盾點不會太少。基本都會支持閨女買套房,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子女的教育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視同仁逐漸受到了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可,在未婚甚至已婚的情況下,自身家庭一般也支持女性單獨買套房。近幾年在年輕人群中比較流行的“房子是自己家的,老公很難講”觀念,也使得女性單獨買房比例越來越高。

當然,世界上也不全是美好。之前提到的11個姐姐湊錢給弟弟買房的現象也不是個例。也有一部分家庭在兒女雙全的情況下,多半傾向於給男孩兒買房,也是事實。“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也一直有其存在的土壤。

但家庭也或有自己的苦衷,在“六個錢包”才能買房的今天,給兒女一人一套房,恐怕連透支的能力也沒有。在難以抉擇的情況下,“重男輕女”的舊思想則佔了上風。

婚姻因素

在買房的女性當中,晚婚女性佔了大多數。這也很好理解。目前比較主流的婚姻承擔房產的方式為男方承擔首付,雙方承擔貸款。但這裡牽涉到一個結婚年齡的問題。22-25歲結婚較早的女性可能比較少的考慮自己買房。因為較早地成立家庭,對房產已經有另一半來共同商量或承擔。但對於晚婚的女性來說,社會閱歷比較豐富,也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個明確清晰的規劃。越是獨立,越是清晰,這一部分女性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又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婚姻觀的成熟,也影響了自己對房產的態度。

她們更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或是在自己家庭的幫助下,擁有自己一套獨立的房產。一來提高了自己獨身時的生活質量,二來也是一種理財和價值的體現,在以後的婚姻當中更加獨立。

女性自身

現在社會上對女性的區別待遇還是比較普遍,從工作到生活,甚至到最近發生的關於女性不被侵犯的法律,都或多或少對女性有不太公正的待遇。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解決,但要解決。也因此現在社會上對女性平權、女性自立的話題越來越多,而年輕女性對自己權利與義務意識的驚醒也慢慢影響了她們對自身生活追求的態度。

越來越多的女性要求“獨立”和“平權”,不僅在社會地位、工作待遇上,也存在於生活態度上。“靠自己”是她們的獨立宣言。這種意識的逐漸盛行,也讓她們更願意在自己能夠承擔的範圍內創造更多的價值。不依附於家庭、不依附於男人,生活獨立、財務獨立,不是要自己多有地位,而是要和社會上的不公平待遇說不。

有一個女性朋友說的一段話挺不錯,作為這個話題的結尾吧。她說,

不是我不相信男人,不相信社會,而是太相信了,所以失去了自己。他們有一套固有的傳統思維,在他們面前我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平等。人們都要自由,自由有了,不忠誠、不負責現象也越來越多。不是我特別在意這些社會新聞,而是身邊就發生著。這讓我意識到,自己創造的才是自己的,誰都靠不住。而在創造的過程中,女性也是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代價。正因如此,“自己的”才彌足珍貴,才是真正“自己的”。要不要買房?這已經不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