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國家發聲:擴大農村集體土地制度改革,讓全體農民走向共同富裕!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農業百事通,獲取農村最新熱點資訊!

其實,不管最後農村發展的導向是什麼,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能否直接落實群眾的心聲!

農村農民最根本的收入來源就是依靠種地,而簡單的土地運作其實完全不足以支撐農村農民走向富裕,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表示,種地不賺錢,掙不到錢;這不是國家想要看到的;

我國是農業大國,如果農村農民不能依靠農業發展,實現致富,那還何談我國是農業大國?這完全說不過去!

國家發聲:擴大農村集體土地制度改革,讓全體農民走向共同富裕!

因此,根據最新消息的發佈,昨日(19日)上午,我國農業農村部舉辦新聞發佈會,明確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定位,即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清產核資,摸清“家底”,量化資產,搞股份合作,促進農村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主要有以下四個具體實施方向:

第一:保障農民知情權

摸清集體資產情況,核查清楚家底,就是最直接保障農民知情權的舉措;農民是集體中最重要的一份子,有必要完全瞭解清楚!

截止2016年底,全國農村集體賬面資產總額3.1萬億元,村均555.4萬元,一些大城市的城郊村賬面資產可能是2千萬,要評估土地的話可能就是兩個億,甚至數億!如此龐大的資產是億萬農民長期辛勤勞動、不斷積累的寶貴財富,更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因此,有必要確保廣大農民對於集體財產的知情權!

第二:保護農民財產權益

2018年,中央財政已安排清產核資專項資金3億元,省、地市、縣三級財政累計安排工作經費9.4億元;經過3年試點探索,29個試點縣共清查核實集體資產1125.6億元,確認集體成員918.8萬人;共有13905個村組完成改革,量化集體資產879億元,累計股金分紅183.9億元;

國家發聲:擴大農村集體土地制度改革,讓全體農民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防範“微腐敗”

很多農村現在都存在這樣的現象,集體產權虛置、賬目不清、分配不公開、管理不透明,集體資產被挪用、侵吞、貪佔等,這類現象,對於農民來說,是直接的利益受損,農民反映強烈,需要解決!

第四:提高集體收入

利用沒有承包到戶的集體“四荒”地、果園、養殖水面等資源,集中開發或者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發展現代農業項目;

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等,也是促進集體收入增加的一個好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叫做“瓦片經濟”,即通過自主開發、合資合作等方式發展租賃物業,目前來看,大多數村集體的主要收入都來源於此;

國家發聲:擴大農村集體土地制度改革,讓全體農民走向共同富裕!

綜上,目前來看,全國已有超過13萬個村組完成改革,確認集體成員超過1億人;這其實就是一項改革實施的重點突破,單個農戶自我發展,是很難實現富裕的,關鍵是大家要能夠產生集體合作的意識,利用現代化農業發展手段,共同促進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致富的實現!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