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暨大口腔醫學博士張春雷獨創“雷氏”提升法在口腔醫院推廣應用

暨大口腔醫學博士張春雷獨創“雷氏”提升法在口腔醫院推廣應用

圖片說明(圖片由通訊員肖金提供):張春雷博士告訴記者,他經多年臨床種植經驗總結,如果在上頜種植時上頜竇底骨質不足時即可採用“雷氏”提升法。所謂的採用上頜竇底骨質內提升術,是指在上頜竇側壁開窗,直視下將上頜竇底黏膜剝離並向上向內推,植入骨移植材料,以增加上頜竇底至牙槽嵴頂的骨量,視情況是否同期植入種植體。這樣做就是要種牙必須有足量的骨量,沒有骨量就沒辦法植牙,所以才衍生出以上技術,國內也有部分醫生,由於技術問題將種植體斜植來避開上頜竇區域。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肖金

5月31日,記者在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種植學教研室副主任、暨大附一院穗華口腔連鎖醫院天河院區獲悉,該院種植科口腔醫生張春雷博士獨創的“雷氏”提升法可解決種植牙上頜竇底骨質骨量不足的問題,因而在該醫院被推廣應用。

暨大口腔醫學博士張春雷獨創“雷氏”提升法在口腔醫院推廣應用

圖片說明:為患者會診時。

據瞭解,張春雷博士長期在臨床一線工作,從2000年開始口腔種植,從事口腔種植近20年,擅長無痛微創種植各種疑難複雜病例,種植病例數千例。他在長期從事臨床種植,一直致力於研究疑難複雜病例,特別是上頜竇內外提升技術。從上頜竇底骨質4毫米行內提升術,然後3毫米,2毫米,1毫米,最終做到上頜竇底骨質不足1毫米行內提升技術。在不斷提升種植牙技術上,他細心鑽研,針對內外提升手術方法的不同,針對患者創傷的大小不一,通過實踐總結,成功地運用內提升的微小創口結合外提升的技術達到外提升術式的效果,避免了外提升創口大、術後反應重等缺點,保留了內提升創傷小、術後反應輕、恢復快等優點,讓需要外提升的患者通過內提升達到外提升術式的效果。這一創造性手術方法,極大減少了患者因上頜竇底骨量不足,外提升術帶來的痛苦,不僅受到了患者的感謝還受到了同行的讚譽。截止目前,張春雷博士已經申請擁有四項國家發明專利。

暨大口腔醫學博士張春雷獨創“雷氏”提升法在口腔醫院推廣應用

圖片說明:給患者講解口腔情況。

為什麼要做上頜竇底骨質內提升術?張春雷博士稱,因為這種內提升與外提升結合的技術,創傷小,效果確定,患者恢復快,但是技術難度大,需要醫師有多年的內提升經驗支撐。比如上頜後牙缺失後,牙槽突萎縮,上頜竇腔氣化,常導致牙槽突高度不足。而目前上頜竇底內提升最常用的技術是上頜竇底衝頂法,即利用骨鑿技術輕度抬高竇底2-3毫米,視情況是否植骨粉,同期植入種植體,該技術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比如優點:操作簡便,縮短手術時間,相對於外提升患者創傷小,反應輕;缺點:需要豐富的種植外科經驗,不能直視下操作,易導致上頜竇粘膜破裂,提升高度有限。

暨大口腔醫學博士張春雷獨創“雷氏”提升法在口腔醫院推廣應用

圖片說明:種植牙構圖。

張春雷博士告訴記者,他經多年臨床種植經驗總結,如果在上頜種植時上頜竇底骨質不足時即可採用“雷氏”提升法。所謂的採用上頜竇底骨質內提升術,是指在上頜竇側壁開窗,直視下將上頜竇底黏膜剝離並向上向內推,植入骨移植材料,以增加上頜竇底至牙槽嵴頂的骨量,視情況是否同期植入種植體。這樣做就是要種牙必須有足量的骨量,沒有骨量就沒辦法植牙,所以才衍生出以上技術,國內也有部分醫生,由於技術問題將種植體斜植來避開上頜竇區域。在此,他建議,有口腔種植需要的人,如果選擇上頜竇處種植時,可以多找些種植專家諮詢一下,瞭解下醫生的治療計劃,以便對比做出選擇。

名醫簡介

張春雷: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系暨南大學博士,暨南大學種植專家,廣東省執業醫師資深考官,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種植學教研室副主任,暨大附一院穗華口腔連鎖醫院天河院區種植科資深專家。開展即刻拔牙即刻種植,即刻負重修復,all-one-four,all-one-six等國內領先的種植技術,技術水平與國際接軌。他於2017年在全國首次明確提出“雷氏”注射法(阻滯麻醉二次回抽方法),有效避免將麻醉藥液注入血管,成為口腔醫院的共同財富。此外,他從2005年起就一直負責暨南大學《口腔種植學》和《口腔頜面外科學》課程的理論授課任務。曾多次帶學生參加全國口腔臨床操作技能大賽,並取得佳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