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調查顯示:疫情期間98.06%的受訪者有外出回到家立即洗手的習慣

調查顯示:疫情期間98.06%的受訪者有外出回到家立即洗手的習慣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 5 版)》中指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因此疫情期間,戴好口罩和做好手衛生是極其重要的防護手段。那麼,在疫情期間公眾是否勤洗手呢?洗手是否合理規範呢?又存在哪些洗手誤區呢?為此,深圳市健康與促進中心聯合深圳市萬人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公眾開展了 " 洗手習慣與知識認知 " 大型公益調查。截止至 2020 年 2 月 17 日,共收集到 2841 份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在本次疫情期間 98.06% 的公眾在外出後回到家或飯前便後有立即洗手的習慣,洗手行為養成率較高。

調查顯示:疫情期間98.06%的受訪者有外出回到家立即洗手的習慣

▲調查結果

此外,公眾對洗手至少需要洗多長時間的認知不一,22.98% 的公眾認為至少洗 15 秒,69.89% 的公眾認為至少需 30 秒及以上,7.22% 的公眾不知道該洗多久。事實上,《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指出,認真揉搓雙手至少需要 15 秒。

調查顯示:疫情期間98.06%的受訪者有外出回到家立即洗手的習慣

▲調查結果

那麼,洗手有哪些誤區?如何規範合理洗手?市健促中心專家稱,飯前便後不洗手或洗手不規範,對我們身體健康會有三點危害,分別是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尤其增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容易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引發胃腸道疾病;容易通過手觸摸或揉引發眼病、皮膚病。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不願意洗手或未養成洗手的習慣,另有小一部分有洗手的習慣,但是往往洗手會陷入一些誤區。市健促中心專家表示,洗手誤區包括不願洗手、以擦代洗、洗手盆水洗手、洗手時間過短、洗手過勤、不用洗手液洗手。

市健促中心專家呼籲,勤洗手、科學洗手不僅可以讓市民在疫情中減少感染風險,還可以減少日常生活中的因手部衛生引起的疾病。因此,不僅在疫情期間,在其他時候市民也要養成勤洗手、規範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深圳晚報記者 王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