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火力凶猛!抗战时中国最罕见的3大机枪,日军大呼:毫无还手之力

火力凶猛!抗战时中国最罕见的3大机枪,日军大呼:毫无还手之力

图为埃尔玛EMP冲锋枪,可见其侧面的弹匣

抗战时期的中国因为工业极为落后,因此西方国家都是专门出口中国武器来获取利润,不过在出口的这些武器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打的让日军抬不起头的装备。比如说中国军队抗战时装备的3大罕见机枪,因为火力太凶猛,因此还曾让日军大呼:毫无还手之力。这3种枪包括美国的汤普森、美国的M42冲锋枪以及德国的埃尔玛EMP冲锋枪。

冲锋枪凭借小巧的体积和猛烈的火力,直到现在冲锋枪在军事装备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在自动武器不太普及的年代,大部分只装备了栓动步枪的士兵会毫无还手之力。但因为抗战时期的中国工业水平很落后,没有能力自行研发冲锋枪,所以通过进口和仿制外国的冲锋枪来使用。而在面对冲锋枪数量稀少的日本大陆派遣军(日军的100式冲锋枪更多集中在太平洋地区),中国军队手里的冲锋枪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火力凶猛!抗战时中国最罕见的3大机枪,日军大呼:毫无还手之力

图为老照片中肩扛汤姆森冲锋枪行军的中国士兵

汤姆森冲锋枪,是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手中数量较多,运用广泛的一种。中国使用汤姆森冲锋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伐战争时期。由于该枪火力凶猛,被各路军阀争相仿制(各地仿制品有不同的标准)。1941年后,更多的汤姆逊冲锋枪进入中国,在缅甸地区的日军,就真的遭殃了。

M1928型可以使用50或100发弹鼓(M1/A1型使用的是20或30发弹匣),近800发/分的射速可以轻松压制冲锋枪不足的日军部队。汤姆森冲锋枪发射.45ACP弹,杀伤力非常惊人,被击中的日军士兵难以存活。不过由于枪管寿命较短,在长期使用后,汤姆森冲锋枪的射击准头就会变得很差了。不过这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本来冲锋枪就是一种近距离使用的武器,所以士兵都会在几十米内开火,以猛烈的火力淹没敌人。

火力凶猛!抗战时中国最罕见的3大机枪,日军大呼:毫无还手之力

图为反抗军手里的M42冲锋枪,注意其特殊的弹匣,是由两个25发弹匣焊接组成的

UD M42冲锋枪,最早是打算替代价格高昂的M1928冲锋枪(一支M1928价格高达300美元,那时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在更为简单的M3冲锋枪出现后,UD M42就被空投到对抗轴心国的游击队手里,一部分也流入了中国。因为采用9mm口径,弹药来源相对比较容易,所以不需要额外空投配套弹药。戴笠在敌人后方组织起来的抵抗部队,就装备了数量不少的UD M42冲锋枪。

由于曾经短暂的和德国保持友好关系,中国军队中还有不少德国制造的冲锋枪,其中就包括了少见的埃尔玛EMP冲锋枪。该枪和大多数德国冲锋枪一样发射9mm手枪弹,但是拥有在冲锋枪上较为少见的单发/连发转换机构(不少冲锋枪只能进行连发)。25发弹匣从枪身左侧插入,并在护手下一个木质垂直握把,以便让射手可以稳定射击。由于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一部分埃尔玛EMP被转运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