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傷寒論》名方炙甘草湯治療是氣血不足、陰陽兩虛一個代表方劑

氣血雙補類方是以炙甘草湯作為一個代表方劑,屬於Ⅰ類方。炙甘草湯在《傷寒論》裡,它是用於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它反映的陽氣陰血都不足,病位核心是在心。所以作為它分類啊,放在氣血兩虛也有,也有把它放在陰陽兩虛,但是比較多(的)看法認為氣陰兩虛,也有這樣看法。所以在這裡呢這個不統一情況,放在氣血兩虛啊。心肺,這兩個系統的氣陰、氣血兩虛。因為對肺來講,一般叫陰虛,不叫血虛。因為肺臟呢,肺朝百脈,百脈朝會於肺,一般不提這個血虛了。作為心來講,是主要心的陽氣不足不能溫通,陰血呢不能涵養心體,所以它陽氣不足不能溫通呢,它脈結代,有間歇;陰血不足,不能涵養心體呢,心動悸,這裡用兩個臨床表現來概括這種氣血兩虛。概括陰陽兩方面,陰血陽氣不足的狀況。

《傷寒論》名方炙甘草湯治療是氣血不足、陰陽兩虛一個代表方劑

所以這兩個脈結代、心動悸反映了陽氣不能溫通,陰血不能濡養,不能濡養心體,不能溫通血脈了。這是作為心來講,所以我們教材主治的第一條是用於脈結代、心動悸。第二條呢,用在肺萎。肺萎呢,它有一種咳吐涎沫,往往胸悶不舒,有這種特點。中醫一個病叫肺萎,現在沒有對應的這個病了。實際上(是)一組症狀,這個肺萎呢,有虛寒型的,有陰虛型的,以虛居多,在這裡呢就說氣陰兩虛,陽氣不足,陰血不足,造成有一定的虛火灼肺。屬於虛火灼肺,肺熱葉焦,形成肺萎。主治第二項講的是肺萎,仍然是有陽氣陰血不足,造成了肺葉枯萎。當然這裡陰不足的成分可以說多一些,作為肺萎在這個證型當中啊,它和甘草乾薑湯治療的肺萎不同,甘草乾薑湯也可以治療肺萎。但是它是屬於虛寒為主,寒重,這個呢,肺中陰液不足,這個肺萎,所以有一定虛火。這個是炙甘草湯的主治證候,病機是一種氣血不足、陰陽兩虛。

所以第一部分啊,證候反應的是陰血不足,陽氣不足,心失所養,以脈結代、心動悸為主症。兼症呢,陰陽不足的兼症,譬如虛羸少氣,有氣短氣虛的特點。舌光少苔,舌質幹、瘦小,說明的陰血不足,所以主證它有兼症和佐症了。肺萎呢,咳吐涎沫,那作為這一類啊,陰陽都不足。特別陰津缺乏呢,乾咳無痰。即使咳吐涎沫量也很少,跟虛寒肺萎不同。由於陰血不足,形瘦兼有氣虛,短氣,所以可以發生自汗、盜汗,氣陰不足,咽乾舌燥,大便乾結,脈虛數,又反映一定的虛熱現象。所以有的把它也歸結到虛熱肺萎。但是這種虛熱呢,陰傷,它是帶有陽氣也不足,不能溫化,和麥門冬湯這一類,比較典型(的)陰虛肺萎不同,麥門冬湯也可以治療肺陰不足的虛熱肺萎證。

《傷寒論》名方炙甘草湯治療是氣血不足、陰陽兩虛一個代表方劑

這個方就體現了陰陽兩組藥物。實際上這個方啊,它陰陽雙補,還是從這個桂枝湯陰陽雙向調節這個思路來的。所以桂枝湯這個思路反映在仲景方里,涉及到很多個臟器,我們前面講到小建中、當歸四逆和這個炙甘草都有這個特點。這張方里邊這個君藥,因為歷史上對君藥的認識呢,一直有兩種理解。

一種理解認為地黃是君藥,它的原因呢,它陰血不足,不能涵養,而全方呢,也是養陰力量較強,地黃用一斤,用量最大。所以在這個依照力大者為君這個觀點呢。

一種理解認為是以炙甘草為君,歷來有對炙甘草為君的一個解釋,也合理。所以這個君藥歷來有兩種看法。在古籍方論裡邊也是兩種看法,以炙甘草為君的道理呢,說第一點,這個炙甘草的用量啊,四兩,在仲景用量上(是)最大的;第二個呢,炙甘草在這裡不僅配人參、桂枝,合起來清肝化陽、增強人參益氣作用,有這個作用。而且炙甘草量大在這裡呢,緩悸作用比較強,甘緩啦。所以這味藥能夠針對心動悸,能夠針對心動悸、緩悸。從這個角度出發,量又從甘草習慣用量裡,仲景的用量裡,是大劑量的,名稱又叫炙甘草湯。

《傷寒論》名方炙甘草湯治療是氣血不足、陰陽兩虛一個代表方劑

張仲景在他以主要藥物命名的方子裡啊,很多方是用藥物命名的。大多數都是在方中佔重要地位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作為君藥的。這個方里邊呢,用炙甘草命名說明非常重視炙甘草。而這個炙甘草的意義呢,一個它可以緩悸,大劑量在這裡緩和心動悸;第二方面呢,下面的藥物完全是兩對,陰陽兩組吧。那甘草在這裡呢,可以調和陰陽兩組,來調和陰陽兩組,又能緩和心動悸、緩悸。所以從用量上,從方名上,從它的作用上,它應該作為君藥,我是贊成這個觀點的。後面的藥物實際上是兩組,也並不必要這樣細分。

這兩組,一組是人參、桂枝、生薑、大棗。人參、桂枝、生薑、大棗偏重於溫補陽氣的。補氣啊,由於桂枝以後帶有一些溫補、溫通的特點,桂枝溫通血脈了。人參和生薑、大棗呢,人參可以補氣,和炙甘草相配啊,甘溫補氣,補充心氣不足,或者肺胃氣陰兩傷當中呢,補充肺氣虛損一方面。姜棗調和氣血、調和脾胃。也是補氣方里帶有調和作用,增加補益的作用。所以在像生薑和桂枝、甘草這個系列配伍啊,仍然有辛甘化陽作用。

那另一組呢,地黃、麻仁、阿膠、麥冬啊,這四味藥基本上都是陰柔之品,常用的這個補血養陰的藥,那相當於在桂枝湯裡的一組啊,這個芍藥的地位,那這個方為什麼不用芍藥,把芍藥去掉呢,考慮到胸滿啊,病在胸中,心動悸,不宜用芍藥酸斂。所以仲景用遇到脈促胸滿,胸滿去芍藥。他有對芍藥這個用法。

《傷寒論》名方炙甘草湯治療是氣血不足、陰陽兩虛一個代表方劑

所以看出從仲景這種陰陽雙向調節思想呢,這個方也是一個例子。從張仲景用,他主要開始是用於心的陰陽氣血不足。這裡用點清酒啊,是為了藥力佈散,有助於藥力佈散,可以把它看作使藥啦,藥力較快的佈散,能夠促進血行,當然這樣促進血行,有助於使全方補力比較大。從溫補角度來說,這種力量較大,所以不至於補而壅滯。當然這個用酒嗎,人們也說其中有地黃,有麥冬,地黃、麥冬得酒良。有的炮製或者加工要用酒,或者方里配酒,所以體現出歷來用酒和地黃、麥冬同用能夠更好地使這兩個藥發揮作用,實際上也能使它們既能發揮作用,(又能)減少滋膩的特點。

辨證要點:運用的時候基本依據呢,一個脈結代,心動悸。現代這個方也是用於心律不齊啊,由於期前收縮啦,這在臨床上有確實的效果,不但報道多,平時遇到這一類啊,病程較長,體質偏虛,像心血瘀阻這類證象,沒有典型這類證象的,那用這個呢,可以說是對於這種期前收縮、心律不齊啊,有較好的控制作用。所以有些過去經常有發生的,由於心神經官能症經常發生,吃了這個以後,他後來長期隔一段時間都要吃一點。所以直到現在像在整體辨證基礎上,用這個方來調整,針對心律不齊的,包括在海外病人,現在有些長期經常隔幾天吃一付,吃這個藥控制得很好。我們到了北京多少記得打來最近有什麼症狀加減一下告訴,告訴他可以修改的方,或者吃原方啊。所以這個炙甘草湯在控制心律方面,針對所說的脈結代、心動悸這個方面有較好的一個療效,特別在改善症狀。在辨證當中,虛羸少氣啊,舌光色淡少苔,這是反映一種基本的氣陰不足的一個使用根據。

《傷寒論》名方炙甘草湯治療是氣血不足、陰陽兩虛一個代表方劑

臨床應用、隨證加減方面:到心神不安,有虛有實,虛證多用養心安神定悸,實證要結合重鎮安神定悸,所以這兩組,譬如酸棗仁、柏子仁常用來(治療)心悸、心動悸當中屬於虛證心血不足不能涵養的。側重這一類的話呢,也可以加酸棗仁、柏子仁養心安神。像磁石、龍齒這一類呢,它是屬於重鎮安神定悸的。對於這種心悸、怔忡,這類突出的,這個可以用重鎮安神結合。當然這類藥也不適合久服。如果心氣虛為主,這兩組當中,陰陽兩組藥調整當中,偏重於心氣不足,那可以炙甘草重用。本來這個方里,炙甘草就在(張)仲景的習慣用量當中,已經是偏大劑量,除這個方以外呢,好像我記得沒有超過四兩的,就是在原書用量裡邊。所以這個可以適當加大這些補氣藥。譬如我們方里的人參、甘草,偏於一般這種心律不齊的呢,用炙甘草加味,配黃芪較少。因為心胸當中,譬如有氣機瘀滯這類的呢,用起來較少,都用人參、甘草這一類。偏於陰血虛的,那就是說譬如脈虛數,陰血不足,有一類虛熱現象,生地、麥冬加重,心陽偏虛,陽氣不足,反映出手足不溫、易冷,有這類特點,偏陽氣不足。可以加肉桂、附子。陰虛內熱比較重,有虛熱、虛火的,人參可以改成西洋參。但作為肺萎證這一類呢,也可以用沙參,要減去陽藥的一組。虛熱較重,形成火旺的,當然要加知母、黃柏一類,滋陰降火。這是根據這類心的陰陽不足,或者肺的氣陰兩傷,不同狀況的精氣調整。

根據鄧中甲講方劑學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