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職場中,設置“35歲”的門檻合理嗎?

多彩陽光


毋庸置疑,這肯定是不合理的,除去一些特殊職業外,設置諸如性別或年齡的限制,既不合理更不合法。但我們作為求職者,相對於招聘方,處於弱勢地位,面對這種歧視和不公,更多的是選擇接受,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無能為力,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企業認識到這種偏見和錯誤,採取更有效的方法去扭轉這種局面。

首先我們應該認真分析一下崗位要求,思考為什麼企業會有這種限制,其背後的擔心和顧慮是什麼,那你要做的就是通過列舉事實和招聘方進行交流,想辦法讓其打消顧慮。如果不明白,可直接問招聘方,35歲,為什麼這樣設置,你們想招什麼樣的人。其實很多hr都不是很專業,很多都是通過表面特徵去判斷人,沒有認真分析所需崗位的核心素質要求,或者是一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態,思維定勢,從而把一些優秀的人拒之門外。

其實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想辦法把這種年齡偏大這種不利因素變為我們的優勢,比如相對於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心態更穩定,職業定位更清晰,流動性不大,更有助於公司發展。公司人才梯隊建設,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應該有,因為確實每個年齡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優勢。

總之,面對這種所謂的門檻,不能消極、被動的接受,而是要想辦法去解決,積極的去推薦自己。很多情況,這只是一個障眼法,並不是選人真正的核心素質要求。


職業發展研習社


現實工作中,特別是一些企業招聘人員的時候,還有公務員考試的要求中,年齡都要求必須在35歲以下。這個限制條件,無疑把35歲以上的人拒之門外,我覺得對他們太不公平了,甚至有些不合理。難道說35歲以上的人工作能力有問題?35歲不正是人生的黃金年齡嗎?具體是什麼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身體條件和家庭因素。35歲說年齡不大,那要看跟誰比了,比如說,有些企業需要長時間加班,這就需要健康的身體做保證,你35歲以上的人能跟20來歲的小青年比嗎?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加班就跟家常便飯似的,35歲以上的加班,說不定還會犯病啥的呢。

另外,35歲以上的,一般都成家立業了,上有老下有小,時不時就會有事,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

2、個人內心想法。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一般都不會很滑頭,領導給安排的活都能不折不扣的完成。但是35歲以上的這類人,都屬於職場的老油條,如果你水平不高,很容易被他們玩弄股掌中,作為企業的領導,你肯定是想招真正幹活的人了。

就拿行政事業單位來說,你招個35歲的跟一個20歲的,人家35歲進單位,從科員做起,估計著就是來混日子的,為啥?因為35歲還是個科員,這輩子估計也沒啥出頭之日,一心就想著混退休了,人家真不幹活,你能拿人家怎麼著?20來歲的,肯定是要幹一番事業的。

在機關單位,年齡就是最大的優勢。

3、單位的成本考慮。你進入一家企業工作,企業肯定要培養你熟練工作。35歲的人和20來歲的人,培養哪個成本高些?答案肯定是35歲的。一方面,學習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不一樣。另一方面,20歲的人就是張白紙,35歲的人經過社會的打磨,想法逐漸形成,所以說企業更願意在白紙上畫東西。

這個社會現實就是這樣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完善自己,更加適應這個社會。爭取變成個萬金油,不論到了任何時候,35歲對於我們只是個年齡,而不再是門檻。


等下一個雨天


職場中所謂的門檻,只會對一直原地踏步沒有進步的中年人帶來影響。因為你和年輕人脫軌,也不會關心新鮮事物和動態。只關心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一年過了365天,卻好像只活在了同一天。因為每天都是無所事事不值一提的一天!

另外當你已經35+,如果還是處在一個基礎執行層,拿著不怎麼樣甚至遠低於行業水準的工資。確實沒什麼競爭優勢!

有句話說,在每個年齡段就應該做該做的事情。到了35+能做管理層或是往上走,還是比較有前途的。即使體力腦力不及年輕人,但是依靠自己豐富經驗和職場背景,可以轉型做管理,那麼你的職場之路可能會輕鬆很多。

凡事都有個標準,那麼今天對於35歲這個門檻,合不合理就看你是否符合這個標準?僅作參考;

1、有著豐富工作經驗且都是背景很強大公司;

2、是某個領域專家級別,擁有專業領域權威及知識;

3、至少是本科最好是MBA等背景學歷;

4、有帶團隊經驗,小到幾個人,大到幾百人都是很好的職場背書;

5、在某個領域有自己人脈和資源,可以直接為新公司帶來效益;

6、擁有一顆年輕的心,不斷學習進步,不和社會及年輕人脫節。

那麼請對照上面幾點,自己想想自己符合幾條吧?一般符合2~3以上,都不用擔心所謂年齡門檻。如果全部符合更加不用擔心,你絕對是優秀者!

當然對於學歷沒有那麼高,普通打工者來說。擁有專項技能就是鐵飯碗!所以有時間多學點技能,不管是修車還是開車;裁縫還是木匠;做生意還是擺地攤;當你花了足夠時間去做好一件事,老天爺會給你賞飯吃的!所以無懼年齡,你只需做好自己!


安娜魚


35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如果35歲前沒有發展好,之後的生活可能很難有起色。事實上,數據顯示也贊同這個說法。有研究顯示35歲決定一生收入的90%,這並不是說35歲前賺到的錢佔到一輩子賺錢的90%,而是35歲前的收入水平決定了一輩子收入水平的上限的90%。

事實上,30歲後找工作就比較困難了,畢業生一群一群地來,你是老闆也會選擇薪水低能熬夜的年輕人吧。所以,35歲前選擇對的職業跑道非常重要。

因此,35歲作為一個核心的檢查點。通常情況下在35歲之前你能夠去到的那個山峰,就是你以後在能夠去到山峰的一個同溫層。那基本上可以把35歲分成三個可能性:第一種就是35歲的時候還是停留在低薪階層,第二種就是在35歲的時候進入了中薪階層,第三種就是在35歲的時候已經進入了高薪階層。

如果你很不幸,35歲還在低薪階層,基本上很難有其他更大的發展,與其是這樣倒不如嘗試學一門技能,比如去做廚師、司機,擁有一項技能往往會活得更好,對比繼續停留在目前公司的低薪崗位。

如果是第二種,中薪階層,就要有這樣的一個覺悟:在35歲之後你是會繼續加薪的,但每一次加薪可能只有3%~10%,基本就跟整個市場的通貨膨脹保持一個平衡。這時就要想一個問題:你能不能維持這種中薪階層到退休?第三種,高薪階層,那加薪幅度就並不是按照正常比例,因為一般來說到了高薪階層就是你的老闆覺得你值多少錢就是多少錢。一般這種人,未來生活都會更好。

所以說,在35歲前要想盡辦法從中薪階層跳到高薪階層。如果你沒辦法在35歲的時候完成的話,那基本上中薪階層在40歲的時候,就已經摸到你的天花板。這時候你的職業生命就很短,只要在40歲的時候遇到一些大風大浪,比如公司在40歲時把你辭退,這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一定要警惕。


快遞逼哥


你好,我正好也是接近35歲這個門檻的人,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第一,以10年來看,25-35歲確實是一個非常黃金的年齡,剛剛步入職場不久,時間方面較35歲以後的充裕。

第二,25-35也一個敢想敢幹的年齡,很多新奇的想法都是在這個年齡上產生的,也是最有衝勁的年齡。

但是,我堅決反對這個門檻,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任何人都不能被一刀切標準來對待,應該有針對每個個體進行具體的評估!

第二,35-45我認為才是最好的年代,能夠更加腳踏實地,同時又不缺想法。

第三,天馬行空誰不會?35以後的人只是會更多考慮可行性!

第四,看看企業董事長等搞戰略的,有低於35的麼?企業大事都沒問題,何況你小小的企業呢?

第五,我非常懷疑這是企業降低成本的一種手段,刺激企業內部競爭的一種手段,而非說你35歲不行了!!

一句話都是企業套路而已,一些不明就裡的企業瞎跟著起鬨!


神操作系列


存在即合理。35歲之前,身體好、精力充沛、學習能力強、可塑性強,因此,很多企業招聘、包括行政事業單位錄用,都設置了35歲門檻。一般到了35歲以後,混得好的一部分人已經有了一番自己的事業,在企業已經是中高層主管,在行政事業單位至少已經是副科級幹部。而超過了35歲,如果還在應聘基礎性工作,充分說明了前期的一些能力或者選擇方面的問題,而這個時候,身體、精力、記憶各方面將隨著步入中年而慢慢退化,可塑性不強,發展前景有限。


CZ智慧視點


權威人士分析過用人單位拒招35歲以上人群的原因:1,這是上級有關部門規定;2,35歲以後的人群普遍精力、激情衰退,創新能力更即將退化;3,35歲以後的人要求的各方面待遇普遍比職場新人高,從效益和成本角度考慮,用人單位更偏向於選擇“年輕貌美薪又低”的年輕勞動力。

看似很有道理。但,恕我不能苟同。我個人認為薑還是老的辣,經歷和經驗比較豐富只要勤勞勇敢不怕苦不怕累,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呲牙]


文正鞋業


絕對不合理。35歲是每個人最黃金的6年齡,大學畢業工作十年以上,工作經驗豐富,可以將自己的經驗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另外35歲,上有老下有小,也是壓力最大的時候,按照65歲退休,還有30年退休,設置35歲門檻,將35歲以上的人拒之門外,也不利於社會穩定。


在房地產工作的羅老師


不合理也合理,這是一個自由開放的世界系統。雖然企業超過35不招聘,也是一種年齡歧視。但這樣做的企業 也是為了自身的生存。更替保持員工團隊的低齡年輕,目的不算錯。只是對於有胸襟和遠見的企業家,年齡從來都不是問題。

因此,企業的35歲規則反應了老闆的層次和胸懷。

對於當事人員工而言,確實不夠公正。


覺內思觀


凡事存在即有道理,也許他不合理。

35歲之前也許經驗不足,但虛心肯幹,要求不高。對於用人單位來講作為基層打下手非常合適。

35歲之後,如果一直乾的是簡單重複的工作的話,那麼你還得跟這群年輕人搶飯碗。這個時候就顯得精力不足,報酬要求偏高了,競爭優勢就沒有了。市場是殘酷的,輸了就得出局。

但還有另一個可能,前面十來年的工作當中積累了足夠的經驗。要麼是行業資深,要麼能夠獨當一面進行管理。這樣就是在另一個層次進行競爭,跟年輕人比的就不是精力態度。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得從事簡單重複的勞動,企業沒心思也沒義務幫你培養。這樣35歲危機自然就大量地出現成為一個社會現狀。於情不合理,你這他賣命他踢你出局。於理是自取,前面幾年過得舒服了35歲後就得還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