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重慶巴南:每天8小時,他們用腳步“走出”居民的健康平安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這場“戰役”中,李家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們,可謂是疫情防控的“特種兵”。他們每天行走8個多小時,走遍了李家沱街道的每個社區,上門入戶發放告知書,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和排查核實工作。

我們一起看看,這群“特種兵”的一天是怎樣過的……

8:00

重庆巴南:每天8小时,他们用脚步“走出”居民的健康平安

醫護人員一大早已經來到科室集合。

大年初一早上8點,當大多數人還在睡懶覺時,李家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們已早早來到科室集合。在主任肖建牆和護士長王靜的統一安排下,所有人分別領取了溫度計、口罩、防護帽和宣傳資料等,做好了上門入戶一整天的各項物資準備。

這群醫護人員中,有一位20多歲的護士何田田。她剛剛回到老家彭水一天,大年三十晚上,正當全家人吃團圓飯時,突然接到領導催促她趕快返回單位加班的電話。何田田二話沒說,立即告別家人返程。她初一凌晨2:00回到巴南,8:00就準時出現在科室集合的人員中。

8:30

重庆巴南:每天8小时,他们用脚步“走出”居民的健康平安

醫護人員正在社區挨家挨戶走訪。

物資準備好後,醫護人員開始分工,他們一人負責一個社區,分別和居委會工作人員一起,開始了一天的走家串戶。

為儘早發現外省返區來區的暴露者,及時採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擴散蔓延,醫護人員需要對20個社區實行全覆蓋“拉網式”排查,特別是遇到從湖北省武漢市返區來區人員,更需要一一發放告知書。

要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工作量之大、工作任務之重超乎想像,可醫護人員們沒有一人退縮,他們硬是用兩條腿一步一步走出社區居民的健康和平安。

10:30

重庆巴南:每天8小时,他们用脚步“走出”居民的健康平安

醫護人員正在社區挨家挨戶走訪。

“36.5℃,體溫正常。”醫生田晉正在西流沱社區一居民樓測體溫。一邊測著體溫,他還一邊不停地叮囑居民:“這段時間大家一定要用流水和肥皂勤洗手,每次揉搓15秒。”“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人群聚集地。”“要注意良好的安全飲食習慣,生熟分開。”……

看到田醫生忙前忙後,二樓的劉大伯有些感動,對自己老伴說:“現在疫情這麼危險,他們還上門服務,醫護人員確實了不起呀!”。那一刻,田晉感到一股暖意油然而生。

12:30

重庆巴南:每天8小时,他们用脚步“走出”居民的健康平安

醫護人員正在社區挨家挨戶走訪。

在恆大社區的一角,醫生張思玲正端著一碗泡麵,這是她今天的午飯。

為儘快完成排查任務,醫護人員總是抓緊了每一分鐘,吃飯時間往往不定,有時早,有時晚,甚至有時為了兼顧排查對象在家的時間,根本顧不上吃飯。

這不,忙碌了一上午,12:30分張思玲才想起自己沒有吃午飯。春節期間,街上的餐廳幾乎都沒開業,回家吃飯又怕耽誤時間。於是,她就用一碗方便麵湊合一頓。

15:00

重庆巴南:每天8小时,他们用脚步“走出”居民的健康平安

醫護人員正在社區挨家挨戶走訪。

對於篩查出的個別居家隔離的居民,醫護人員還要每天兩次上門測體溫。

退休返聘的護士胡鳳就負責了這樣一戶。由於其住家所在地沒有公交車直達,加之春節期間街上的出租車也很少,胡鳳堅持每天步行,保質保量地完成著上午、下午各一次的上門測體溫任務。

這不,上午才去測試一次,過了幾個小時,下午15:00她又準時出現在這戶人家的門口。這樣的堅持,讓居民感動。

主任肖建牆和護士劉和玉也對接居家隔離者。起初,對於“居家隔離”這個詞,很多人都不接受,表現出各種不配合。肖建牆和劉和玉硬是憑著多年來的臨床溝通經驗,一點一點取得了居民的信任,得到了他們的理解。

17:30

重庆巴南:每天8小时,他们用脚步“走出”居民的健康平安

醫護人員正在社區挨家挨戶走訪。

不知不覺,臨近傍晚,社區裡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準備晚飯。此時,醫護人員們才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每天8個小時的運動量,讓他們下班回家只想趴在床上。可為了做好疫情防控,為了保障社區居民的健康,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又得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大街小巷。

社區的居民們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他們真是我們的‘守護神’,大家健康都是他們用兩條腿走出來的。”一位居民感動地說。

據瞭解,截止目前,李家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們已經入戶260戶,發放疫情宣傳摺頁1500份,發放健康處方470份,發放告知書126戶、256人。

(作者單位:李家沱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