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逍遙遊》背後的生死觀:莊子看淡生死的達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近日不少網友們嚎啕吶喊,試圖“重啟2020”,這個地獄式的新年開局把我們推入一輪又一輪悲傷與恐懼中。新型冠狀病毒的肆意蔓延、醫務人員的崩潰硬撐、巨星科比的隕落……無數遺憾與悲痛丟給這個新年,讓我們對這個期待已久的2020年徹底失掉了繼續的希望。

重啟是不可能了,唯有我們自己的心態與勇氣,以抵禦這個悲傷的庚子年開局。

願這篇文章裡的聖人莊周,帶給你一點勇於面對的豁達。

在高二課本中,我們有幸遇見了莊子,對那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背得朗朗上口、耳熟能詳。

《逍遙遊》是《莊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可作為《莊子》一書的經典代表。

《逍遙遊》背後的生死觀:莊子看淡生死的達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莊子生於亂世之中,在世間唱著屬於他自己的狂想曲。

他崇敬大自然的偉岸,也深知人類渺小如蜉蝣。有人說,並不是我們離莊子的智慧太遠,達不到其境界,而是現實的功利遮住了我們最原本的真誠,困住了我們的腳步。

《逍遙遊》我們都知道,所寫是為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

莊子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無論是不善飛翔的蜩與學鳩,還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甚至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有所待”而不自由。

《逍遙遊》背後的生死觀:莊子看淡生死的達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他強調要解除外來條件,告訴我們“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道理,即修養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於求功,有道德學問的聖人無意於求名。

無所依靠、無所慾望,也就無所束縛,而無所束縛的自我才是真正稱得上修得境界。

在《逍遙遊》所映射的生死觀中,死亡便是生活的束縛。

莊子生死觀境界之一是生死齊同,不生不死。他認為人應以一種超脫的心態,看待死亡對人的束縛,生死的差別在於“心”,而不在於“形”。

那年高二,我們都愛讀莊子,愛他的自由與浪漫,愛他的精神與思想,也愛他的開悟與樂觀。我想我們愛莊子,更是愛那份我們難以真正內化於心的豁達。

而真正的莊子,也言行合一,不只是筆下一揮,而是真正踐行著他的生死觀。我想起關於莊子,三次面對生死的故事。

《逍遙遊》背後的生死觀:莊子看淡生死的達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1.師長離世:不過聚合之氣,又散歸天地萬物

道家師長列子在九十多歲那年離世,莊子上門弔唁。

剛進玄關,便看到地上放滿了弔客脫下的絲履,靈堂內一片雪白,弔客們不時發出哭泣、哀嚎之聲。

可莊子在靈堂前跪下,唱起喪歌:

道初混沌兮,化而有氣。

氣化成形兮,始而有君。

春夏秋冬兮,生老病死。

死歸渺茫兮,還於天地。

嗷嗷痛哭兮,不知天命。

隨後,他對靈堂乾哭了三聲,站起來轉身便走了。

齊不二趕緊跟上,疑惑詢問莊子:悼念師長,為何舉止卻這般隨意?

莊子說:“我這是按他的哲學思想來弔唁。列子以為天地萬物只是些現象,世界的本質是永恆運動、構成一切的混沌之氣。人活著,其實是這一團氣聚而成形;人死了,血肉化土化灰,不過是聚合之氣又散歸天地萬物。”

《逍遙遊》背後的生死觀:莊子看淡生死的達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儒墨之家卻不同,認為人有靈魂,死後靈魂或受子孫敬仰祭拜,或上天見上帝享福,列子常常和莊子一起笑話他們。

因此莊子依他理解,認為活人就象胳膊上長的膿瘡,死人就象膿瘡終究要潰爛,變成爛血爛肉。

爛了就爛了,這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2.莊子妻死:箕踞鼓盆而歌

師長之後,還有妻子的離世,莊子更是敲著瓦盆,唱了喪歌,這個典故也被叫做“鼓盆而歌”。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在弔唁莊子妻子時,惠子疑惑莊子為何妻子離世,看不見一點悲傷,還敲鑼打鼓唱起歌。

莊子告訴他:“她死,我怎會悲傷呢?她雖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還悲哀地隨而哭之,自以為是不通達命運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逍遙遊》背後的生死觀:莊子看淡生死的達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在莊子看來,生老病死就像四時交替,都只是自然現象而已,人不必有什麼憂慮,也不必有什麼痛苦。

人源於自然,再回歸自然。

說到底,不過是正常的生死輪轉。而他依然在天地之間,只要懷著這樣的想法,人又有什麼好痛苦的呢?

就以他對生死的態度來說,便遠在常人之上。

他擺脫鬼神對於人類生死命運的擺佈,把生死視為一種自然的現象,認為生死的過程,不過如四時的運行平常。

3.莊子離世:天地為棺,日月為璧

說完了師長與妻子,最後說說莊子自己。

莊子活了100多,壽命終於也將近。

《逍遙遊》背後的生死觀:莊子看淡生死的達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有的弟子打算厚葬他,莊子卻對他們說:“我把天地作為棺槨,把日月作為一對璧玉,把星辰當做珠璣,萬物都是我的陪葬!我陪葬的物品難道還不夠齊全嗎?”

弟子們面帶難色說:“我們擔心烏鴉老鷹吃了老師的身體。”

莊子嘆了口氣回答:“在上面被烏鴉老鷹吃掉,在下面被螻蛄螞蟻吃掉,奪掉烏鴉老鷹的食物來送給螻蛄螞蟻吃,你們為什麼這莫偏心呢?”

弟子們面面相覷,連說不敢、慚愧。

莊子似乎終於交代完了後事,也為自己超脫的生死觀畫上一個圓滿句點,漸漸沉睡了過去。

不知他能否想到,他的思想將被供後世學習千百年,而他這一生,都是自由生死觀的範本。

弟子們按照莊子的遺願對他進行了安葬,他的屍骨最終被烏鴉老鷹野狗等吃掉。在附近結廬的徒弟知道後紛紛大笑著離去,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的綜影。

一代道家祖師,也就這樣歸於自然深處,消失於天地間。

《逍遙遊》背後的生死觀:莊子看淡生死的達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4.逍遙遊:無所依憑,精神自由

千百年來,《逍遙遊》的理論無形之中深刻影響了後世的處世態度,為我們開闢了一條通往自由的人生之路。

破除自我中心,從固步自封、自我侷限的狹隘心境中擺脫出來,以免在平庸忙碌之中,迷失和異化了自我。

莊子告訴我們,生與死可混化為一,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是開始,死是終結,只是自然規則無限循環過程中的不同階段而已,無需為死而傷心。

而當人們看透生死,就能達到最高境界。

《逍遙遊》背後的生死觀:莊子看淡生死的達觀,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死而不亡,不死不生,肉體雖然不再存在,精神卻具有永恆性。

就像《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們的:只要不被人遺忘,用生塑造永恆的價值,就能達到精神的長生。

我們愛讀莊子,愛他的自由與浪漫,愛他的精神與思想,也愛他的開悟與樂觀。我們愛莊子,更是愛那份我們難以真正內化於心的豁達。

願這份穿越千年仍然至高無上的豁達境界,能夠幫助你我,抵禦這2020年“地獄開局”的一切磨難,也坦然面對接下來的漫漫人生,物來順應,未來不迎。


作者簡介:魚雁,十點讀書籤約作者、洞見、讀者等多平臺作者。用文字讓生活更有力量,歡迎關注魚雁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