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4000人征服800万,俄国为何宁愿选择投降蒙古而不倒向西欧

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率领蒙古民族的崛起与扩张对人类历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决定了俄罗斯此后几百年的命运。西方有一种说法,面对蒙古的进攻,四分五裂的罗斯选择了带着

“800万居民向4000鞑靼人屈服”

其实蒙古人军事力量固然强大,但想单纯依靠武力征服罗斯并不是是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罗斯的陷落不单是内部的四分五裂的原因,很大一部分程度也是西欧将其拱手让出的。

4000人征服800万,俄国为何宁愿选择投降蒙古而不倒向西欧

​九世纪的基辅罗斯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罗斯国家”。基辅位于瓦良格人与希腊人的商路中间,基辅罗斯的大公们充分利用与拜占庭帝国的关系,政治、文化和经济等领域发展迅速,在十世纪和十一世纪时发展到顶峰。

由于继承制度不完善,十一世纪下半页,基辅罗斯开始陷入混战之中,并使其最终走向衰败和分裂。俄国学者将十一世纪下半叶到十三世纪初的这近200年时间定性为俄国历史上“最混沌和最危急”的时期。

4000人征服800万,俄国为何宁愿选择投降蒙古而不倒向西欧

​十三世纪初,基辅罗斯已经彻底瓦解,封建割据的混乱状态固然使其无力抵抗强敌的入侵,但如果不是还面临着西欧的威胁,罗斯大公们远没有没落到向蒙古铁蹄屈服的程度。

在蒙古入侵之前,基辅罗斯始终遭受着来自“十字军东征”和“瑞典人”的威胁。因为觊觎东方的财富,西欧封建主和教会打出了“解放圣地,拯救东方同胞”的旗号,发动了十字军东征。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彻底摧毁了拜占庭帝国,瓦良格-希腊商路随之没落,使得罗斯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与此同时,由日耳曼商人和教皇支持的圣剑骑士团开始在波罗的海南岸、东岸以武力传播天主教,后来又联合条顿骑士团不断发动扩张,给罗斯西北边境带来巨大冲击。

4000人征服800万,俄国为何宁愿选择投降蒙古而不倒向西欧

​除了日耳曼人外,北欧的瑞典人在十二世纪也逐渐走向强大,为了能够垄断东欧的贸易,瑞典与罗斯爆发了多次战争,最著名的当属“冰湖之战”。1241年,被罗斯人打败的瑞典人联合十字军再次东来,不料被罗斯诺夫哥罗德大公大败。

冰湖之战的胜利让罗斯的国际地位变得重要了起来,当蒙古兵锋直指欧洲时,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和罗马教皇都向罗斯抛来了橄榄枝。教皇英诺森四世以进天堂为由,呼吁罗斯与其他基督教国家团结起来。拔都的劝降信中则承诺,放弃抵抗的城市和人民能给享受和平与保护。

4000人征服800万,俄国为何宁愿选择投降蒙古而不倒向西欧

​罗斯王公犹豫不决时,他们突然发现西欧只是想利用罗斯,让他们当抵抗蒙古铁蹄的炮灰。因为除了宗教上虚无缥缈的许诺外,罗马教廷并未对罗斯给予实质性的援助,反而在暗地里支持日耳曼骑士团和瑞典人入侵罗斯,对罗斯进行经济封锁。

蒙古人虽然以野蛮、凶残著称,罗斯的众多城市也都在蒙古铁蹄的践踏下夷为平地。然而根据蒙古法令,归顺的城市都不会遭到破坏,其他民族的屈服也证明了这一点,俄罗斯诺夫哥德罗大公涅夫斯基最终选择与蒙古人结成联盟,此后俄国的东方属性不断加重,与西欧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