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南明皇帝向教皇寫信求援,八年後才收到回信,此時他已兵敗流亡

滿清入關擊敗李自成後定鼎北京,不久便渡江進攻南明小朝廷,意在混一南北,杜絕宋金對峙的局面重演。對於清軍的攻勢,南明軍隊起初尚能抵擋一二,但不久便潰敗連連,疆土日蹙。到永曆帝之時,危亡的形勢更加嚴峻。在這種情況下,永曆帝在大太監龐天壽的建議下,向素無瓜葛的羅馬教廷遣使求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一切,先要從龐天壽的身份和經歷談起。

南明皇帝向教皇寫信求援,八年後才收到回信,此時他已兵敗流亡

龐天壽曾接受湯若望的洗禮成為天主教徒

龐天壽早年間侍奉崇禎帝,做過御馬太監,在京城的時候,便已接受大傳教士湯若望的洗禮,成為一名天主教徒。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前,龐天壽因為奉使南下才倖免於難。南明小朝廷建立後,龐天壽又先後侍奉弘光、隆武二帝,位至司禮監,備受重用。隆武帝久聞葡萄牙人的武器先進,尤其是紅衣大炮威力無比,為對抗洶湧而至的清兵,便派龐天壽為使,攜意大利傳教士畢方濟赴澳門求援。

然而等到龐天壽求得澳門援軍300人、火炮6門回程覆命時,卻在途中驚聞隆武帝遇難的噩耗,旋又獲悉桂王朱由榔已在肇慶登基的消息,遂改道奔肇慶,投奔永曆帝。龐天壽到達肇慶後,將澳門援軍介紹給永曆帝,令後者大感興趣。1647年2月,清軍李成棟部進攻桂林,守將瞿式耜向朝廷求援,永曆帝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將澳門僱傭軍編入援軍隊伍,趕赴桂林參加防守。

南明皇帝向教皇寫信求援,八年後才收到回信,此時他已兵敗流亡

永曆帝寫信給教皇請求援助

令永曆帝君臣沒想到的是,這支小型僱傭軍,竟然憑藉著洋槍洋炮,殺得清兵丟盔卸甲、大敗虧輸。消息傳來,整個小朝廷興奮至極,由對洋械的迷戀,上升為對洋教的崇拜。正是在這種氛圍下,僱傭軍隨軍教士瞿紗微成為御用神甫,一口氣將馬太后、王皇后、皇子朱慈煊,乃至宦官、宮女全部發展成天主教徒,唯有永曆帝本人因顧及體面,沒有接受洗禮。

其實,永曆朝廷之所以接受天主教,最根本的目的,還是期望獲得洋人更多的支持,利用他們的洋槍洋炮為復興大業出力。但永曆帝深知,僅憑目前這點外援根本不可能達到目標。所以等到清兵主力再次南下時,永曆帝一面爭取澳門總督儘量多的提供援助,一面派陳安德與波蘭傳教士卜彌格,攜帶馬太后的親筆信出使羅馬教廷,向教皇直接求援。永曆五年(1651年),陳安德與卜彌格正式啟程。

南明皇帝向教皇寫信求援,八年後才收到回信,此時他已兵敗流亡

教皇英諾森十世對永曆帝的請求置之不理

然而廣東與羅馬遠隔萬里之遙,所以等到使團乘船到達意大利半島時,已是次年年底。然而此時的教皇英諾森十世對援助南明一事並不感冒,態度消極,讓使團在意大利一等便是三年。1655年12月,英諾森十世病逝,新任教皇亞歷山大七世接見南明使團,但告知他們自己無力提供實際援助,唯一能替南明做的,便是為皇帝及其家人祈禱。

雖然沒有實現出使的目標,但使團還是攜帶著教皇的回信,在葡萄牙國王處獲得願意援助南明的承諾。1656年3月,使團回程覆命,當船隻行駛至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果阿時,獲悉永曆政權已岌岌可危的消息。儘管葡萄牙國王三令五申不得為難使團,但殖民當局還是禁止他們離開果阿赴澳門,迫使使團只能走陸路至暹羅,然後僱船奔赴越南北部,再經中越邊界趕赴雲南。

南明皇帝向教皇寫信求援,八年後才收到回信,此時他已兵敗流亡

陳安德回國後,永曆帝已在流亡途中

1659年初,當陳安德歷經千辛萬苦(此時卜彌格已在越南亡故),將教皇回信送到永曆帝書中的時候,南明危亡的局勢已無法彌補。看著這封遲到的,而且沒有任何價值的教皇回信,永曆帝的心中,只有苦笑而已。

同年,永曆帝在吳三桂的逼迫下,先是撤往中緬邊界,再轉入緬甸境內,成為外國的人質。1661年,緬王莽白髮動“咒水之難”,殺死大批南明官員並囚禁永曆帝,隨後又將其送給吳三桂。

南明皇帝向教皇寫信求援,八年後才收到回信,此時他已兵敗流亡

永曆帝被吳三桂所害,明朝正式覆亡

1662年6月1日,永曆帝父子及眷屬25人在昆明篦子坡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終年40歲。至此,大明王朝正式覆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