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目前,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270萬,每年癌症死亡人數760萬,56%的晚期患者經歷至少一個月以上的中、重度癌痛折磨。面對難以忍受的疼痛,患者和家屬存在不少困惑和認識誤區。所以,對待這些疼痛患者,就需要疼痛科專業的指導及幫助。下面對臨床上常見的一些問題提供解答。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1.癌痛患者強忍疼痛好嗎?

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也是影響癌症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然而大部分癌痛患者對癌痛治療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服用阿片類鎮痛藥會成癮,或者認為"反正治不好,就忍一忍吧"。也有一些患者認為,使用鎮痛藥會對抗腫瘤治療有影響。

其實,癌痛,特別是中晚期癌痛,因其持續時間長,疼痛嚴重,常常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巨大的肉體折磨和心理恐慌,嚴重干擾患者情緒,影響患者食慾、活動狀況等,不但導致生活質量急劇下降,而且這種負面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影響患者放、化療的正常進行。

隨著阿片類藥物的廣泛應用,儘早控制癌痛早已成為國內外醫學界的共識,控緩釋阿片類藥物只要用法得當一般是不會成癮的,不會造成精神依賴。所以,癌痛患者一定要打消顧慮.積極控制癌痛.以提高生存質量。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2.引起癌痛的原因有哪些?

有統計顯示,約四分之一新診斷惡性腫瘤的患者、三分之一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以及四分之三晚期腫瘤患者,都會合並疼痛。引起癌痛的原因有腫瘤直接因素,如癌腫壓迫,浸潤,轉移至骨或其他臟器,侵犯神經;也有癌症伴發的病理因素,如感染、抑鬱、焦慮等;還有腫瘤治療引起的疼痛,如放療相關性黏膜炎、化療相關性周圍神經疼痛以及手術後切口痛。這些原因均可引起疼痛。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3.放療為什麼會引起疼痛?

放療導致的局部組織炎症、軟組織水腫、纖維化、壞死以及放射部位新生物形成,加上神經叢如臂叢神經纖維化、脊髓損傷(見於放射治療脊髓受壓、食管癌、淋巴瘤等),都是引起患者放療後出現疼痛的主要原因。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4.化療藥物為什麼會引起疼痛?

常用化療藥紫杉類、鈾類等都會引起神經病變。如感覺神經受損,最常見的表現為疼痛、麻木、針刺感、灼燒感、擠壓感或感覺缺失;運動神經損傷表現為肌力減弱或癱瘓;自主神經受損常出現頭暈、便秘、排尿困難、陽痿、視覺改變、聽覺喪失等反應。如果出現以上表現,患者應及時尋求醫生,調整用藥劑量,必要時停藥。另外,應用葉酸、B族維生素和神經節糖苷,甲鈷胺,腦苷肌肽等營養神經的藥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輕副作用。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5.手術會增加新的疼痛嗎?

可能會。除了手術後傷口急性痛,還會出現與手術損傷有關的慢性疼痛。如開胸手術,乳腺癌根治術後肋間神經切斷引起的受損神經分佈區域的神經痛,疼痛常為燒灼樣、針刺樣,周圍皮膚痛覺過敏,活動和靜止時都可能出現疼痛。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6.腫瘤侵犯哪些器官會引起疼痛?

腫瘤侵犯神經可產生神經支配區的疼痛,這種疼痛與機械壓迫或神經根炎性水腫有關。腫瘤轉移至骨骼,因骨膜受刺激或骨髓內壓力升高會產生疼痛;轉移至腦或脊膜,早期會出現瀰漫性頭痛;轉移至實質性臟器如肝、脾、胰、腎,會引起脹痛或劇痛;轉移至空腔臟器如胃腸道、膽管、輸尿管、膀胱,會引起痙攣性或缺血性疼痛,且定位不太準確;轉移至淋巴管或血管,會引起迴流障礙而出現疼痛伴水腫。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7.骨轉移癌痛的特點是什麼?

骨轉移癌痛是腫瘤轉移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大多數骨轉移癌在一定時期內並不引起疼痛,隨著病情的進展才逐漸出現疼痛。骨轉移癌痛可以發生在全身各部位,80%的骨轉移發生在脊椎骨。骨轉移癌痛一般很嚴重,呈間歇性疼痛或持續性疼痛,日漸加重,在活動和負重時常常加重。

8.如何確診骨轉移癌痛?

骨骼ECT又稱全身骨掃描,能較早發現骨轉移灶,對於轉移性骨腫瘤有很高的靈敏度。有報道顯示,骨骼ECT對骨轉移檢出率達94.3%,X線檢查僅為60.0%。因為X線檢查至少在骨質發生50.0%的脫鈣後才能發現病灶,而骨骼ECT檢查只要骨組織中代謝發生改變即可發現病灶。另外,X線檢查受攝片範圍的限制,難免會遺漏拍攝範圍以外的病灶,而骨骼ECT對全身骨骼一次性掃描,可顯示一處或多處骨骼轉移灶,能更準確地顯示骨轉移的真實情況,避免發生遺漏,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9.內臟神經受累後有哪些表現?

當癌瘤浸潤到內臟神經如腹腔神經叢.腸繫膜神經叢、骨氐神經叢時,疼痛部位常常不明確,疼痛呈持續性鈍痛或脹痛。

10.消化系統腫瘤引起疼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癌細胞浸潤或侵犯鄰近血管、神經、淋巴管、軟組織、內臟和骨組織,對其壓迫或刺激;腫瘤本身所產生的一些化學致痛物質、壞死組織分解產物、腫瘤的代謝產物等,刺激痛覺感受器產生疼痛;腫瘤破裂引起消化道出血及穿孔,消化道梗阻,腫瘤本身的破潰感染並引起周圍組織壞死。這些原因均可引起疼痛。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11.肺癌常見疼痛原因和疼痛部位有哪些?

肺癌可直接刺激氣管、支氣管,首先引起咳嗽;侵犯縱隔或胸膜可引起胸痛;副瘤綜合徵導致軀體四肢周圍神經痛;轉移侵犯肋骨、脊柱和肌肉,引起胸背痛、腰腿痛;轉移至顱腦引起頭痛;轉移至內臟引起腹痛。肺癌很容易引起胸水,胸水引起最常見的症狀是胸痛、氣急和咳嗽。隱匿發病者因肺擴張受限、肺容量減少,發生反覆感染和肺不張。

12.癌症患者為什麼容易伴髮帶狀皰疹神經痛?

帶狀皰疹系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背根神經節神經元胞體中。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發燒、生氣上火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炎症。放療、化療均會使癌症患者免疫力低下,特別是兩者聯合應用;或晚期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均易伴髮帶狀皰疹而引起疼痛。

一篇很有深度的關於癌症疼痛的科普,讓腫瘤患者少些迷惘和恐懼

13.癌痛會伴發神經病理性疼痛嗎?

神經病理性疼痛是指由於損傷或疾病累及軀體感覺神經系統導致的疼痛。當癌症侵犯、累及軀體感覺神經時,往往容易出現神經病理性疼痛,表現為灼痛、刀割樣痛或電擊樣疼痛,常沿體表感覺神經分佈範圍放散,比如沿臂叢神經向上肢放射。癌症患者一旦併發神經病理性疼痛,其癌痛則難以控制。

14. 什麼是癌性爆發痛?

癌性爆發痛是在使用阿片類藥物鎮痛基礎上,突然出現的短暫而劇烈的疼痛。比如骨轉移癌痛,活動後因骨應力發生改變可引起爆發痛。研究表明,全球腫瘤患者中爆發痛的總髮生率約為65%。爆發痛通常與背景痛的部位相同。92%的患者短暫發作的爆發痛其強度多屬於重度以上,大多數患者的疼痛不可預測(59%),與慢性疼痛無必然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