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取代了後周的統治,改國號為宋,趙匡胤成了宋朝的首任皇帝,是為宋太祖。此刻趙匡胤正在俯視向他匍匐的一眾文武大臣,他在慶幸之餘也有著深深的擔憂。因為他接手的這個帝國正在面臨著內憂外患,宋朝的周圍有數個割據政權,北方還有強大的遼國。更讓趙匡胤擔心的是,過去的53年裡,中原中央政權已經更替了5個,就拿宋朝的上一任王朝後周來說,這個國家不過存在9年而已。這意味著此時的中原政權很不穩定。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如此混亂不堪的局面呢?恐怕這還要從205年前的安史之亂說起。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宋太祖

背景

大唐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邊帥安祿山率蕃、漢15萬精銳進攻唐朝,影響深遠的安史之亂至此爆發。雖然唐朝憑藉著叛軍內部矛盾最終平定了這次叛亂,但是帝國的根基至此動搖,唐朝也無力徹底蕩平河朔地區。唐代宗時,朝廷開始承認“安史餘黨”的節度使地位。終唐一朝,除了憲宗時期短暫的統一全國之外,始終無法擺平河朔地區。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朝廷在內地大量設置節度使。節度使們不但有兵權,還有財權、人事權及司法權,權柄極重。皇帝們開始對領兵大將心生猜忌,慢慢重用宦官。唐德宗時期宦官掌兵成為制度。唐憲宗時期第一任樞密使也由宦官擔任,宦官開始掌握中樞權力。而宦官的掌權使藩鎮們更加囂張跋扈,輕視朝廷,形成了惡性循環。大唐帝國這艘鉅艦也被拖進迷航,不能自拔。

趙匡胤的思緒久久的停留在此刻,他不禁向他的的心腹趙普諮詢治理天下的意見,趙普不失時機的向皇帝陛下陳述道:“國家不安者,其故非他,節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矣,今所治之,無他奇巧也,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趙匡胤對著趙普點了點頭,“愛卿什麼也不用說了,朕都明白了!”君臣二人相視一笑。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趙普

筆者認為,研究每一個封建王朝的運行規律,最重要的是要研究他的各項制度。而每個王朝的制度,都由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所產生。宋朝在立國之初,以唐為鑑,確定了以維護中央的權威為其首要目標。而宋太祖所採用的制度,恰恰是以趙普的“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的策略為中心。

稍奪其權,二府三司制

宋朝的機構和官位大多是繼承唐制,比如唐朝的三省;尚書省、中書省以及門下省,這些在宋朝被保存繼承了下來。看起來,宋朝的制度應該和唐朝一脈相承。但是實際上,唐宋在中央政治制度還是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唐朝時,國家實行三省六部制度,中書省負責出臺文件,門下省負責審核文件,門下省審核批准後的文件才具有法律效力。隨後尚書省負責具體執行,唐朝早期,三省的長官稱為宰相,宰相們議事的地點稱為政事堂。

到了唐玄宗時期,為了提高行政效率,玄宗皇帝常常給予某一宰相大權。比如玄宗時期李林甫任中書令兼尚書左僕射,相當於把控著尚書省及中書省。僅剩的門下省侍中牛仙客還是李林甫的附庸,這樣李林甫與獨相幾乎沒有區別,雖然這種制度可以簡化行政手續,提高行政效率。如果遇到像姚崇宋璟那樣的賢相國家自然可以迅速強大,但如果遇到像李林甫、楊國忠之徒危險係數就會變的相當的高

基於此,宋太祖趙匡胤上臺後決定對相權進行進一步的削弱,首先,宰相的名稱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唐中期以後宰相的稱呼),除了宰相外,宋朝還增加了副宰相——參知政事,參知政事主要的工作就是毗大政,參庶務,設置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分割宰相的行政權力。

唐朝時期大多數宰相還掌握著財權,唐德宗時期的宰相楊炎因開創了兩稅法而聞名,但是宋朝把財權配給了三司使(判度支、鹽鐵、戶部)掌管。宰相的權力又被大大的分割。

不但如此,唐朝時宰相對軍事也有一定話語權。例如唐高宗時期的長孫無忌,唐憲宗時期的裴度、武元衡,唐武宗時期的李德裕。但到了宋朝時期,朝廷設立樞密院分管兵權。樞密院的長官為樞密使,早在唐朝憲宗時期設立此職,唐朝時,樞密使由宦官擔任,職責也與軍事無關,而是負責向傳達皇帝陛下的旨意,權力很重。到了五代前期,樞密使職責不變,唯一的變化是擔任樞密使的官員成為了正常的人而非宦官。樞密使掌兵還是五代中後期開始。宋朝沿襲此制度。進一步分割相權。

三省(主要指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實際權力並不大)和樞密院被稱為“二府”,再加上管理財務的三司,所以我們稱為二府三司制。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三府二司制

需要說明的是,唐朝時的分權與宋朝時的分權本質上是不同的,唐朝是把立法權、審批權及行政權獨立開來。而宋朝則是把行政權、兵權以及財權分割開來。相比而言唐朝更加關注合理、高效性,而宋朝更加關注皇權的安全性。

官、職、差;維護皇權的三重工具

在宋朝,官員們分官、職、差三種,官就是正式的官職(也叫正官、本官、寄祿官等),官員的品階、俸祿、官服都由此評定。而職主要是授予一些大臣象徵尊貴的頭銜,比如學士。這兩種,都沒資格管理具體的事務,那麼由哪種官員負責管理具體的事務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說到的差了。

差,主要指差遣。這種差遣的情況在唐朝時就已經成為皇帝的常規手段,比如唐朝中後期,尚書左右僕射這種高官就並非是宰相,想要稱為宰相必須要加上同中書門下三品(唐代宗以後改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樣做主要的用處就是以小制大,有些功勞大但皇帝並不想重用的官員就被授予這種榮譽銜。而皇帝想要提拔但是官員資歷尚淺的話皇帝就可以任命為同平章事,照樣可以入閣稱相。

唐朝雖然實行了這種差遣制度,但針對的僅僅是少數官員。而宋朝則不同,他把這種情況擴大化了,差遣主要分知、判、權等等。宋朝的官員們,如果得不到這種差遣性職位,那麼將等同於他得到得僅僅是虛銜而已,並沒有實際權力。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宋代官員

這樣做的好處明顯就是加強皇權,皇帝想要提拔誰,就可以差遣此人。如果想要冷落某人,完全可以給予此人高官,但不差遣對方。這樣既保護了對方得尊嚴,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可實際的效果其實並不好。首先,這種做法增加了國家的開銷,官員人浮於事。宋朝的冗官和冗費,實際上就和此項制度有著直接的關係。

其次,這種臨時性的差遣使很多官員有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這樣的官員,自然會使行政效率低下。

制其錢穀,切斷地方財源

唐朝發生安史之亂後,唐朝的財政系統出現極大問題。首先,課稅地區急劇萎縮,唐憲宗初期,主要貢獻賦稅地區為淮南江南等八道。其餘地區要麼象徵性的向皇帝“羨餘”(向皇帝內進貢財務),如西川節度使。要麼有時乾脆就拒絕貢獻賦稅,如河朔三鎮。

具體到了地方州縣,對朝廷也經常陽奉陰違。當時的一個州的賦稅,州長官首先要為本州留出相當一部分財稅,叫做“留州”。除此之外,還要為分管自己的節度使上交相當的賦稅。剩餘的約三分之一的錢糧,才上繳到唐朝中央。這也造成了唐朝中後期每年的賦稅上繳並不多。只有一千萬緡錢上下。更嚴重的是,有錢的地方開始有了與中央抗衡的資本。這是宋朝皇帝們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宋朝對各個地方財稅管理十分嚴格。每個州只留給少數錢糧維持日常消耗,大多數的賦稅經由轉運使上交都宋朝中央

。至此,地方在財政上再也無法與中央抗衡。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北宋行政劃分

收其精兵,天子才是最終贏家

唐朝中後期,在軍事上,皇帝們常常面臨著兩個尷尬的難題。首先,唐朝中央與藩鎮的問題,河朔三鎮,除唐憲宗時短暫的統一外長期割據。並不是朝廷不想收復此地,而是實在沒有能力收復。就連中原的淮西地區,唐朝也是用了數年時間才由名將李愬奇襲最終攻克蔡州宣告結束。如果沒有李愬的奇襲,想要攻克蔡州恐怕也並不容易。那麼,為何區區淮西可以抵抗唐朝派出的數路大軍?其實這裡的主要原因有二。

1唐中央的禁軍的實力不能起到主導作用2各路藩鎮人馬各懷鬼胎,各自為戰,有的甚至養寇自重

針對此問題,宋朝主要採取了增強禁軍實力的方式。宋太祖規定,各地把最精壯的士兵選拔為禁軍送入京城。為了解釋“精壯”的標準,宋太祖甚至挑選強壯的士卒為“兵樣”以供選拔。並且駐紮京城的禁軍相當於駐紮在地方士兵的總和。至此,地方上再也沒有與宋朝中央抗衡的資本。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宋朝軍人

其次,唐朝後期時皇帝們對中央的禁軍神策軍管理也出現了問題。唐德宗時,因為不相信武將,便把禁軍軍權交給宦官,宦官掌兵至此成為制度。宦官掌兵危害無窮,從唐穆宗開始,除了唐敬宗以外,其餘皇帝的上臺,都是依靠著宦官的力量。而宦官依靠的,恰恰是禁軍(神策軍)。到了五代時期,中央的禁軍叛亂已經成為了最危險因素,宋太祖趙匡胤正是由殿前都點檢一步成為天子的。

針對唐朝及五代之亂象,宋太祖做了如下安排。管理天下軍隊的,分為三個機構,分別是: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統稱三衙。三衙互相節制,管理軍隊。但三衙只有統兵權卻沒有調兵全權,擁有調兵權的是樞密院。而北宋樞密院長官樞密使一般由文官擔任。這樣兵權一分為二,且掌兵權與調兵權各自獨立。即使這樣,宋朝皇帝們還是不放心,三衙派出軍隊到前線,帶領士兵作戰的是邊將。這樣就造成了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現象。皇權的安全是保證了,但這樣的方案明顯急劇拉低了戰鬥力,畢竟要求士兵為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將領衝鋒陷陣並不容易,這也是宋朝外戰外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除此之外,宋朝的皇帝們耍了一個心眼,文武官員,大多很難相處融洽。而文官擁有調兵權,武將擁有統兵權,使得皇帝可以居中調配,從而達到了皇權的安全性。宋朝仁宗朝有一員猛將名叫狄青,因為戰功被任命為樞密使,但是在位置上一直飽受排擠,最終造貶,抱憾而死,實際上這就是制度的問題,因為他打破了這種平衡。

漸漸虛化的節度使

宋朝時,由於一系列制度改革,節度使們失去了兵權、財權,毫無與宋中央對抗的實力,就連司法權,也交給了縣尉管理。此後,曾經在唐朝叱吒風雲的節度使漸漸成為虛銜。地方上的事務交給知州管理。朝廷為了防止知州做大,設置通判一職,起到監察作用。

(節度使)宋初無所掌,其事務悉歸本州知州、通判兼總之,亦無定員...又遵唐制,以節度使兼中書令、或侍中、或中書門下平章事,皆謂之使相,以待勳賢故老及宰相久次罷政者——《宋史》

監察制度,官員彼此間的折磨

和藩鎮的權力削弱了,該分權的也分權了,接下來就該消停了吧?宋朝的皇帝們的答案是堅決的:“不!”。相權及藩鎮是削弱了,但是也要給大臣們一定的壓力。唐代,監察機構分為御史臺和諫垣。御史臺主要負責向監察大臣的過失,御史臺的官員也被成為“臺官”。而諫垣的官員主要負責向皇帝進諫,其官員被稱為垣官。到了宋朝,臺官垣官乾脆合體,全部用來監察大臣,並且規定在一定時間如果沒有進諫官員的過失,臺官及垣官會受到相應的罰款甚至革職的懲罰。

文人榮耀

生活在宋朝的文人可以說幸福指數那是相當的高。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宋朝特別尊重文官,不但給予文官很好的待遇,甚至文官們可以代替武將統兵,如寇準對抗遼國,范仲淹、韓琦抵禦西夏等。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名臣范仲淹

此外,宋朝的大臣收到統治者的家法保護,一般的情況下都不會身死族滅。最後,宋朝取士極多。在唐朝時,每屆進士科不過取士不過三四十人。而到了宋朝太宗時,曾創下一屆考試錄取五百餘人的壯舉。甚至有一百八十餘人沒有沒有考取進士的人也被授予了進士及第。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這些人考試次數多。具體說來這些人最低都考了十次科舉,有的甚至考了十五次科舉也沒考取進士,太宗皇帝特此開恩,賜進士及第。

(宋太宗)命李昉、扈蒙第其優劣為三等,得呂蒙正以下一百九人。越二日,覆試諸科,得二百人。並賜及第。又閱貢藉,得十舉以上至十五舉進士、諸科一百八十餘人,並賜出身——《宋史》

宋太宗所做的這些並非僅僅是憐憫這些長期考不中的士子,更重要的目的是向天下證明,態度決定一切,我們宋朝是對文人相當尊敬的,以便吸收更多的人讀書。宋真宗甚至御製勵學篇,以鞭策士子。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宋真宗

這已經表達的很直白了,在宋朝,只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那麼,有些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宋朝對文人這麼好?實際上,宋朝是被唐朝搞怕了。終唐一朝,專權的女皇、跋扈的藩鎮武將、囂張的宦官都曾盛極一時,攪的李家天子坐臥不寧。這其中,武將又是最為可怕,因為後權和宦官無非是寄生在皇權上的附屬品,而武將則完全可以顛覆皇權。唐朝滅亡後,五代的開國皇帝們幾乎都是軍人出身,武將的破壞能力太強了。這點,趙宋天子們洞若觀火。那麼最好剋制武將的辦法就是推崇文人,給予文人極大的實惠。由此可見,宋朝對武將的防範可以說已經是深入骨髓。我們把這點制度搞清後,就不能理解狄青以及後來南宋時岳飛的下場了。

總結

就強化皇權來看,宋朝無疑是成功的,終宋一朝,始終沒有出現像唐朝那樣的后妃干政、宦官亂政、武將跋扈的局面。但我們可以說宋朝是成功的嗎?恐怕未必,宋朝在武功方面實在是差強人意,武人地位如此之低,甚至有些士兵因為自己的職業而抬不起頭,很難想象這樣的部隊可以打勝仗。其結果就是宋朝外戰外行,只能花錢買和平。軍事上如此,財政上更是問題多多,宋朝的三冗:冗官、冗費、冗兵,幾乎拖垮宋朝。

宋朝神宗時期,國家收入五千多萬貫錢,相當於中晚唐時期國家賦稅的五倍。結果呢,分管財務的三司使曾向皇帝報告,百年之積,惟存空簿。簡直是觸目驚心。再來說說宋朝皇帝的分權,三司花的錢財不必知會中書省,這樣就會導致宋朝國家的政策出現偏頗。更誇張的是,宋時有一位叫做楊士元官員,曾同時接到中書省和樞密院的兩份不同的委任狀,可見中書省和樞密院這二府,各行其是。如此分權,不如不分。

從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陰影”之下

宋神宗

我們要肯定宋朝制度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對於加強皇權卻是起到了積極的意義。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另一面,那就是制度是否合理、高效。在這一方面,宋朝可以說做的還很不到位。宋朝的皇帝們充分吸收唐朝的教訓,最忌諱武將做大,可惜卻矯枉過正;北宋被金國消滅,南宋被蒙古消滅。可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