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了后周的统治,改国号为宋,赵匡胤成了宋朝的首任皇帝,是为宋太祖。此刻赵匡胤正在俯视向他匍匐的一众文武大臣,他在庆幸之余也有着深深的担忧。因为他接手的这个帝国正在面临着内忧外患,宋朝的周围有数个割据政权,北方还有强大的辽国。更让赵匡胤担心的是,过去的53年里,中原中央政权已经更替了5个,就拿宋朝的上一任王朝后周来说,这个国家不过存在9年而已。这意味着此时的中原政权很不稳定。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如此混乱不堪的局面呢?恐怕这还要从205年前的安史之乱说起。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宋太祖

背景

大唐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边帅安禄山率蕃、汉15万精锐进攻唐朝,影响深远的安史之乱至此爆发。虽然唐朝凭借着叛军内部矛盾最终平定了这次叛乱,但是帝国的根基至此动摇,唐朝也无力彻底荡平河朔地区。唐代宗时,朝廷开始承认“安史余党”的节度使地位。终唐一朝,除了宪宗时期短暂的统一全国之外,始终无法摆平河朔地区。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朝廷在内地大量设置节度使。节度使们不但有兵权,还有财权、人事权及司法权,权柄极重。皇帝们开始对领兵大将心生猜忌,慢慢重用宦官。唐德宗时期宦官掌兵成为制度。唐宪宗时期第一任枢密使也由宦官担任,宦官开始掌握中枢权力。而宦官的掌权使藩镇们更加嚣张跋扈,轻视朝廷,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唐帝国这艘巨舰也被拖进迷航,不能自拔。

赵匡胤的思绪久久的停留在此刻,他不禁向他的的心腹赵普咨询治理天下的意见,赵普不失时机的向皇帝陛下陈述道:“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赵匡胤对着赵普点了点头,“爱卿什么也不用说了,朕都明白了!”君臣二人相视一笑。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赵普

笔者认为,研究每一个封建王朝的运行规律,最重要的是要研究他的各项制度。而每个王朝的制度,都由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产生。宋朝在立国之初,以唐为鉴,确定了以维护中央的权威为其首要目标。而宋太祖所采用的制度,恰恰是以赵普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策略为中心。

稍夺其权,二府三司制

宋朝的机构和官位大多是继承唐制,比如唐朝的三省;尚书省、中书省以及门下省,这些在宋朝被保存继承了下来。看起来,宋朝的制度应该和唐朝一脉相承。但是实际上,唐宋在中央政治制度还是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唐朝时,国家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中书省负责出台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核文件,门下省审核批准后的文件才具有法律效力。随后尚书省负责具体执行,唐朝早期,三省的长官称为宰相,宰相们议事的地点称为政事堂。

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玄宗皇帝常常给予某一宰相大权。比如玄宗时期李林甫任中书令兼尚书左仆射,相当于把控着尚书省及中书省。仅剩的门下省侍中牛仙客还是李林甫的附庸,这样李林甫与独相几乎没有区别,虽然这种制度可以简化行政手续,提高行政效率。如果遇到像姚崇宋璟那样的贤相国家自然可以迅速强大,但如果遇到像李林甫、杨国忠之徒危险系数就会变的相当的高

基于此,宋太祖赵匡胤上台后决定对相权进行进一步的削弱,首先,宰相的名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中期以后宰相的称呼),除了宰相外,宋朝还增加了副宰相——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主要的工作就是毗大政,参庶务,设置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力。

唐朝时期大多数宰相还掌握着财权,唐德宗时期的宰相杨炎因开创了两税法而闻名,但是宋朝把财权配给了三司使(判度支、盐铁、户部)掌管。宰相的权力又被大大的分割。

不但如此,唐朝时宰相对军事也有一定话语权。例如唐高宗时期的长孙无忌,唐宪宗时期的裴度、武元衡,唐武宗时期的李德裕。但到了宋朝时期,朝廷设立枢密院分管兵权。枢密院的长官为枢密使,早在唐朝宪宗时期设立此职,唐朝时,枢密使由宦官担任,职责也与军事无关,而是负责向传达皇帝陛下的旨意,权力很重。到了五代前期,枢密使职责不变,唯一的变化是担任枢密使的官员成为了正常的人而非宦官。枢密使掌兵还是五代中后期开始。宋朝沿袭此制度。进一步分割相权。

三省(主要指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实际权力并不大)和枢密院被称为“二府”,再加上管理财务的三司,所以我们称为二府三司制。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三府二司制

需要说明的是,唐朝时的分权与宋朝时的分权本质上是不同的,唐朝是把立法权、审批权及行政权独立开来。而宋朝则是把行政权、兵权以及财权分割开来。相比而言唐朝更加关注合理、高效性,而宋朝更加关注皇权的安全性。

官、职、差;维护皇权的三重工具

在宋朝,官员们分官、职、差三种,官就是正式的官职(也叫正官、本官、寄禄官等),官员的品阶、俸禄、官服都由此评定。而职主要是授予一些大臣象征尊贵的头衔,比如学士。这两种,都没资格管理具体的事务,那么由哪种官员负责管理具体的事务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说到的差了。

差,主要指差遣。这种差遣的情况在唐朝时就已经成为皇帝的常规手段,比如唐朝中后期,尚书左右仆射这种高官就并非是宰相,想要称为宰相必须要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代宗以后改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做主要的用处就是以小制大,有些功劳大但皇帝并不想重用的官员就被授予这种荣誉衔。而皇帝想要提拔但是官员资历尚浅的话皇帝就可以任命为同平章事,照样可以入阁称相。

唐朝虽然实行了这种差遣制度,但针对的仅仅是少数官员。而宋朝则不同,他把这种情况扩大化了,差遣主要分知、判、权等等。宋朝的官员们,如果得不到这种差遣性职位,那么将等同于他得到得仅仅是虚衔而已,并没有实际权力。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宋代官员

这样做的好处明显就是加强皇权,皇帝想要提拔谁,就可以差遣此人。如果想要冷落某人,完全可以给予此人高官,但不差遣对方。这样既保护了对方得尊严,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可实际的效果其实并不好。首先,这种做法增加了国家的开销,官员人浮于事。宋朝的冗官和冗费,实际上就和此项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其次,这种临时性的差遣使很多官员有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这样的官员,自然会使行政效率低下。

制其钱谷,切断地方财源

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财政系统出现极大问题。首先,课税地区急剧萎缩,唐宪宗初期,主要贡献赋税地区为淮南江南等八道。其余地区要么象征性的向皇帝“羡余”(向皇帝内进贡财务),如西川节度使。要么有时干脆就拒绝贡献赋税,如河朔三镇。

具体到了地方州县,对朝廷也经常阳奉阴违。当时的一个州的赋税,州长官首先要为本州留出相当一部分财税,叫做“留州”。除此之外,还要为分管自己的节度使上交相当的赋税。剩余的约三分之一的钱粮,才上缴到唐朝中央。这也造成了唐朝中后期每年的赋税上缴并不多。只有一千万缗钱上下。更严重的是,有钱的地方开始有了与中央抗衡的资本。这是宋朝皇帝们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宋朝对各个地方财税管理十分严格。每个州只留给少数钱粮维持日常消耗,大多数的赋税经由转运使上交都宋朝中央

。至此,地方在财政上再也无法与中央抗衡。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北宋行政划分

收其精兵,天子才是最终赢家

唐朝中后期,在军事上,皇帝们常常面临着两个尴尬的难题。首先,唐朝中央与藩镇的问题,河朔三镇,除唐宪宗时短暂的统一外长期割据。并不是朝廷不想收复此地,而是实在没有能力收复。就连中原的淮西地区,唐朝也是用了数年时间才由名将李愬奇袭最终攻克蔡州宣告结束。如果没有李愬的奇袭,想要攻克蔡州恐怕也并不容易。那么,为何区区淮西可以抵抗唐朝派出的数路大军?其实这里的主要原因有二。

1唐中央的禁军的实力不能起到主导作用2各路藩镇人马各怀鬼胎,各自为战,有的甚至养寇自重

针对此问题,宋朝主要采取了增强禁军实力的方式。宋太祖规定,各地把最精壮的士兵选拔为禁军送入京城。为了解释“精壮”的标准,宋太祖甚至挑选强壮的士卒为“兵样”以供选拔。并且驻扎京城的禁军相当于驻扎在地方士兵的总和。至此,地方上再也没有与宋朝中央抗衡的资本。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宋朝军人

其次,唐朝后期时皇帝们对中央的禁军神策军管理也出现了问题。唐德宗时,因为不相信武将,便把禁军军权交给宦官,宦官掌兵至此成为制度。宦官掌兵危害无穷,从唐穆宗开始,除了唐敬宗以外,其余皇帝的上台,都是依靠着宦官的力量。而宦官依靠的,恰恰是禁军(神策军)。到了五代时期,中央的禁军叛乱已经成为了最危险因素,宋太祖赵匡胤正是由殿前都点检一步成为天子的。

针对唐朝及五代之乱象,宋太祖做了如下安排。管理天下军队的,分为三个机构,分别是: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统称三衙。三衙互相节制,管理军队。但三衙只有统兵权却没有调兵全权,拥有调兵权的是枢密院。而北宋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这样兵权一分为二,且掌兵权与调兵权各自独立。即使这样,宋朝皇帝们还是不放心,三衙派出军队到前线,带领士兵作战的是边将。这样就造成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现象。皇权的安全是保证了,但这样的方案明显急剧拉低了战斗力,毕竟要求士兵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将领冲锋陷阵并不容易,这也是宋朝外战外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除此之外,宋朝的皇帝们耍了一个心眼,文武官员,大多很难相处融洽。而文官拥有调兵权,武将拥有统兵权,使得皇帝可以居中调配,从而达到了皇权的安全性。宋朝仁宗朝有一员猛将名叫狄青,因为战功被任命为枢密使,但是在位置上一直饱受排挤,最终造贬,抱憾而死,实际上这就是制度的问题,因为他打破了这种平衡。

渐渐虚化的节度使

宋朝时,由于一系列制度改革,节度使们失去了兵权、财权,毫无与宋中央对抗的实力,就连司法权,也交给了县尉管理。此后,曾经在唐朝叱咤风云的节度使渐渐成为虚衔。地方上的事务交给知州管理。朝廷为了防止知州做大,设置通判一职,起到监察作用。

(节度使)宋初无所掌,其事务悉归本州知州、通判兼总之,亦无定员...又遵唐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相久次罢政者——《宋史》

监察制度,官员彼此间的折磨

和藩镇的权力削弱了,该分权的也分权了,接下来就该消停了吧?宋朝的皇帝们的答案是坚决的:“不!”。相权及藩镇是削弱了,但是也要给大臣们一定的压力。唐代,监察机构分为御史台和谏垣。御史台主要负责向监察大臣的过失,御史台的官员也被成为“台官”。而谏垣的官员主要负责向皇帝进谏,其官员被称为垣官。到了宋朝,台官垣官干脆合体,全部用来监察大臣,并且规定在一定时间如果没有进谏官员的过失,台官及垣官会受到相应的罚款甚至革职的惩罚。

文人荣耀

生活在宋朝的文人可以说幸福指数那是相当的高。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宋朝特别尊重文官,不但给予文官很好的待遇,甚至文官们可以代替武将统兵,如寇准对抗辽国,范仲淹、韩琦抵御西夏等。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臣范仲淹

此外,宋朝的大臣收到统治者的家法保护,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会身死族灭。最后,宋朝取士极多。在唐朝时,每届进士科不过取士不过三四十人。而到了宋朝太宗时,曾创下一届考试录取五百余人的壮举。甚至有一百八十余人没有没有考取进士的人也被授予了进士及第。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这些人考试次数多。具体说来这些人最低都考了十次科举,有的甚至考了十五次科举也没考取进士,太宗皇帝特此开恩,赐进士及第。

(宋太宗)命李昉、扈蒙第其优劣为三等,得吕蒙正以下一百九人。越二日,覆试诸科,得二百人。并赐及第。又阅贡藉,得十举以上至十五举进士、诸科一百八十余人,并赐出身——《宋史》

宋太宗所做的这些并非仅仅是怜悯这些长期考不中的士子,更重要的目的是向天下证明,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宋朝是对文人相当尊敬的,以便吸收更多的人读书。宋真宗甚至御制励学篇,以鞭策士子。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宋真宗

这已经表达的很直白了,在宋朝,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那么,有些人可能要问了,为什么宋朝对文人这么好?实际上,宋朝是被唐朝搞怕了。终唐一朝,专权的女皇、跋扈的藩镇武将、嚣张的宦官都曾盛极一时,搅的李家天子坐卧不宁。这其中,武将又是最为可怕,因为后权和宦官无非是寄生在皇权上的附属品,而武将则完全可以颠覆皇权。唐朝灭亡后,五代的开国皇帝们几乎都是军人出身,武将的破坏能力太强了。这点,赵宋天子们洞若观火。那么最好克制武将的办法就是推崇文人,给予文人极大的实惠。由此可见,宋朝对武将的防范可以说已经是深入骨髓。我们把这点制度搞清后,就不能理解狄青以及后来南宋时岳飞的下场了。

总结

就强化皇权来看,宋朝无疑是成功的,终宋一朝,始终没有出现像唐朝那样的后妃干政、宦官乱政、武将跋扈的局面。但我们可以说宋朝是成功的吗?恐怕未必,宋朝在武功方面实在是差强人意,武人地位如此之低,甚至有些士兵因为自己的职业而抬不起头,很难想象这样的部队可以打胜仗。其结果就是宋朝外战外行,只能花钱买和平。军事上如此,财政上更是问题多多,宋朝的三冗:冗官、冗费、冗兵,几乎拖垮宋朝。

宋朝神宗时期,国家收入五千多万贯钱,相当于中晚唐时期国家赋税的五倍。结果呢,分管财务的三司使曾向皇帝报告,百年之积,惟存空簿。简直是触目惊心。再来说说宋朝皇帝的分权,三司花的钱财不必知会中书省,这样就会导致宋朝国家的政策出现偏颇。更夸张的是,宋时有一位叫做杨士元官员,曾同时接到中书省和枢密院的两份不同的委任状,可见中书省和枢密院这二府,各行其是。如此分权,不如不分。

从制度上分析,北宋一直生活在唐朝的“阴影”之下

宋神宗

我们要肯定宋朝制度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对于加强皇权却是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另一面,那就是制度是否合理、高效。在这一方面,宋朝可以说做的还很不到位。宋朝的皇帝们充分吸收唐朝的教训,最忌讳武将做大,可惜却矫枉过正;北宋被金国消灭,南宋被蒙古消灭。可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