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导语: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发展日渐强盛,渐渐摆脱了周王室的束缚,成为了春秋舞台上的主角。晋国自献公之后国力有了较大发展,晋国称霸中原近一个半世纪,是春秋时期最活跃的诸侯国之一。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晋国影响着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进程,在大国争霸的时代主题下,晋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壮大本国的势为,对外展开了充分的外交活动,以争取与他国争夺霸权。

郑国居于中原,正所谓“欲霸中原,必先得郑”,故而成为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首要征服对象。而宋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得宋可以致东诸侯”,所以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晋国由此而亲近、拉拢宋国。吴国服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遂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趁齐景公新死,伐齐,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定公于黄池,勉强争得盟主空号。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下面就其中主要几个中小诸侯国与晋国的外交活动,进行简要论述:

一、晋郑关系的分崩离析

“郑国西有虎牢之险,扼守着豫西通道的东段出口,可以封锁两大经济区域,华北平原与关中平原的交通往来;北有延津么固,南据汝、颖之地,其国境涉临晋、楚出入中原的重要口户,黄河南津与方城隘,是这两个大国通商贸易战的必经之地。”

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晋楚争霸的近一个世纪内,成为晋楚争夺的焦点,正所谓欲霸中原,必先得郑,郑国的归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霸主之位的归属,故而晋国特别注意与郑之间的关系。

(1)郑附晋,晋郑同盟建立

在晋文公称霸前,中原诸侯臣服于楚国,郑国也不例外。城猴之战时郑国也属于楚国阵营,楚国败亡后,郑向晋求和,晋文公与郑文公在郑国衡雍结成了同盟。此后,郑国参加了晋国主持的践土之盟和温之会,成为晋的盟国。由于郑新服于晋,“贰于楚”,前630年秦晋出兵伐邦,烛之武退秦师后,晋国无奈只能班师,不过这次围郑,却使出奔晋国的郑公子兰得以回国,被立为太子。

两年后,公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这使得晋邦两国关系稳固发展,在这一时期郑国坚定的依附于晋。晋灵公年幼即位“不在诸侯”,楚国趁机又开始图谋北方,前618年“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囚公子坚、公子龙及乐耳”,晋赵盾率领诸侯联军救郑,但因出师迟缓,造成郑国不得不向楚国求和的结局,但郑国仍不忘晋国恩惠,不想与晋决裂,于是,通过鲁文公居中调解,在新城之盟时又重回以晋国为首的中原同盟。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2)郑唯强是从

晋灵公即位后,赵氏专权,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较大的动荡,晋国霸业逐渐衰落。晋灵公九年和晋灵公十一年,晋国分别召集诸侯国伐齐、伐宋,但两次军事行动都因为被伐者对晋国行贿无功而返。前608年,郑便以晋受齐、宋之赂罔顾其他诸侯国得出“晋不足与”的结论,然后背晋从楚,前606年,晋国发兵攻打郑国,郑国又与晋议和,从于晋。

从晋灵公十三年(前608年)到晋悼公十一年(前561年)的五十余年间,郑国在晋楚之间摇摆不定,六次背晋从楚,又六次叛楚归晋。晋楚双方为迫使郑国臣服,经常付诸武力,所谓“南北有事,郑先被兵,地势然也”。

这一时期,晋楚之间发生了两次大战:邲之战与鄢陵之战都是与郑有关。鉴于“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之势,郑国确定了“牺牲玉帛,待于二境,以待强者而庇民焉”的外交原则,楚攻则归楚,晋伐则服晋,唯强是从成为介居大国之间的郑国的权宜之计,朝晋暮楚成为这一时期郑国的真实写照。

(3)晋郑再立同盟

悼公时期晋国实现复霸,实力强于楚。在经历多年的争夺战后,郑国也疲于应对,考虑到郑距晋近,且晋国强于楚国等因素后,郑国最终决定从晋。前562年,郑以“师怪、师触、师獨、广车、軸车十五乘、兵车百乘、歌钟两肆、女乐二八”赂悼公,与晋为和,晋郑同盟得以再次确立,郑归附晋国,数十年朝聘不断。

前546年,第二次巧兵之会后,晋楚共霸的局面形成,中原地区一度出现和平局面,郑国亦遵循“晋、楚之从交相见”的约定。同时,承认晋楚的霸主之位,两事晋楚,朝楚,则告晋而请,朝晋,则告楚而请,“仆仆于晋、楚之庭”。

自此,晋郑、楚郑、晋楚之间都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而且,这一时期晋郑之间的外交活动明显多于楚郑之间,表明晋郑同盟在第二次屏兵后继续发展维持。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4)晋郑同盟破裂

晋平公即位后,晋国“政出多口”,霸主之位己开始动摇,前551年,郑国曾就晋国征召郑国来朝一事与晋国发生争执,最后,在公孙侨的据理力争下,晋向郑国让步。两年后,又因贡品的数量问题对晋国提出异议,表明了郑国对晋已有不满,不久后巧兵之会的召开,使晋郑关系出现缓和。

到前506年召陵之会时,晋人“假羽旄于郑,郑人与之”,第二天,晋国就打着这面旗子去参加盟会,晋郑之间出现裂痕“晋于是乎失诸侯”。前504年周王室出现王子朝之乱,当时晋国支持周敬王,而郑国支持王子朝,此事进一步引发两国矛盾。次年,郑国便与齐国盟于咸,郑国正式叛离晋国。前500年,齐、邦、卫三国会于安甫,形成反晋联盟,次年,鲁国加入此同盟,对此晋国没有作出任何回应,表明其霸主之位己经名存实亡。

不久,晋国国内六卿争斗激烈,引发范氏、中行民之乱,郑国公开干涉晋国内政,出兵相助范氏、中行氏作乱,至此晋郑两国的友好同盟关系正式破裂。晋国的这次叛乱持续了七年,平定叛乱后,韩、赵、魏、知四卿上台,争夺晋国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也更加激烈,此后,卿大夫也无意再去维护晋国霸主之位。

对于晋国而言,要想维护自己的霸主之位,正确的处理与郑国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晋郑关系则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复杂多变。晋国霸业强盛,郑国则追随晋国,而当晋国势力日衰,霸业衰落之时,郑国则于晋楚之间不断摇摆。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二、晋宋关系的分崩离析

宋国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属于控制中原地带的枢纽区域,“处在几条交通干线汇合的十字路口”,顾栋离曾言:“中州为天下之枢,而宋、郑为大国,地居要害,国又差强。故伯之未兴也,宋与郑常相斗争。”因此,经春秋之世,宋国都是诸强争夺的焦点。

(1)晋宋同盟建立

齐桓公称霸期间,宋国臣服于齐,“宋桓公的时期适逢齐桓公开始称霸,宋桓公多次参加齐为首的诸侯会盟和征伐,成为齐桓公霸业的积极伙伴”。齐霸衰落后,宋襄公一度欲雄霸中原,但终不敌楚,在泓之战中大败,被迫接受楚盟。

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盛,宋国臣服于楚是武力征服的结果,因此当晋国有实力与楚抗争时,便于前634年“叛楚即晋”,楚国兴师伐宋,次年,联合陈、蔡、郑、许围宋都。宋国作为晋国在中原的第一个可靠盟友,晋文公果断攻曹、伐卫,以解宋之围,并在城濮之战中大胜楚国,自此,宋国便依附于晋,对晋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参与晋国的争霸斗争,成为晋国霸业的积极伙伴。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2)晋宋联盟巩固

晋灵公统治时期晋霸中衰,前607年,“赵盾弑其君"后,晋政下移,政权内部斗争激烈,外部又面临齐、楚、秦的威胁,但,即使在晋国相对衰弱时期,宋国仍坚定的追随晋国。直到前597年邲之战晋国败北后,楚国紧接着围宋,由于晋国未能及时救援,宋被迫附楚。

晋悼公复霸的重要对外政策便是巩固晋宋联盟,前573年,楚趁宋国内乱之际出兵伐宋,攻占了朝郊、城部、幽丘、彭城,并将宋叛臣五人纳于彭城,还派三百乘兵车助其戍守。面对楚国的进攻,宋向晋告急,次年,晋国合八国之师,为宋夺回四邑。前563年,晋国又以诸侯之师灭附楚的小国偪阳,并将此邑给予宋国,巩固了晋宋联盟。

此外,晋联吴制楚策略的实施也多赖宋国之力,据考证晋国与吴国联系的路线,“是由延津渡过黄河,也要经过宋国,越两淮、长江而至太湖流域”,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也曾说到:“宋有彭城,彭城俗劲悍,又当南北之冲,......(晋)悼公之再伯也,用吴以犄楚,先用宋以通吴,实于彭城取道”,可见,晋宋联盟的巩固还保证了晋吴之间的联系。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3)晋宋关系松弛

宋国自城濮之战后对晋一直奉行“一边倒”的政策,悼公复霸时晋宋同盟进一步巩固,但平公即位后,晋国走向衰落,对宋的庇护逐渐减少。特别是宋国促成弭兵之会后,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局面,为宋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所以,宋国不再一味的追随晋国,对晋的依附有所松弛。

这一时期宋、楚两国之间的外交活动逐渐展开,对楚国主持的盟会和发动的战争,宋积极参加,如前538年,宋追随楚国攻打吴国。同时,宋国依然坚持结好晋国的政策,召陵之会后,齐、郑、卫、鲁等国相继叛晋,宋国却依然支持晋国,宋乐祁有“诸侯唯我事晋”之语。

前502年,赵鞅也对晋侯说:“诸侯唯宋事晋”。宋在晋楚两国之间左右逢源,既不得罪于晋楚,也不与两国中任何一国过分亲近,从而保证宋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昔日与晋国“亲密无间”的关系,逐渐走向松弛。

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的是,晋国与宋国的关系尤为密切,是因宋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得宋可以致东诸侯”,宋国由于有了郑、楚这样的“宿敌”而归附晋国。宋国曾追随晋国多次参与战争、会盟等。总之,两国各取所需,交往甚密。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三、晋吴关系的分崩离析

“吴自分封以来,数百年入春秋,常服属于楚”,在吴王寿梦统治前吴国一直臣服于楚,寿梦即位后,吴国实力逐渐上升,不甘心继续做楚的属国,晋吴两国便在抗楚的共同目标下展开外交。

(1)联吴抗楚

前584年,逃亡于晋的楚臣申公巫臣因族人被杀,“乃请使吴”,晋景公许之。巫臣使吴是晋、吴两国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巫臣使吴时,还带去战车一队,教吴人射法、御法和战车阵法,“教之战阵,教之叛楚”,晋国帮助吴国发展军事,使其有能力与楚国抗衡,此后,吴国“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

晋国“联吴制楚”战略的实施,为晋楚争霸开辟了第二战场,楚国既要与晋对抗,北争中原,又要应对吴国的进攻,面临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败绩屡屡,晋楚争霸的博弈朝着有利于晋国的局面发展。晋国为巩固所获的战略利益,必然要紧紧地拉住吴国,为此,晋国主持盟会,邀请吴国参加,同时,让集团内的诸国会吴。

前576年,晋士燮会同齐、鲁、宋、卫、郑、邾等国大夫会吴于钟离,这是中原诸侯第一次与吴会盟。前568年,吴王主动遣使聘晋,与诸侯结好,之后,诸侯国与吴会于戚,吴国参与夏盟,成为中原联盟的成员。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2)弭兵之会后晋吴关系

前546年,,弭兵之会后,晋楚争霸结束,晋楚外交关系逐渐趋于正常化,但是,当时吴国并没有参加弭兵,而且,在约定属国时并没有提及吴国,所以,弭兵约定对吴没有限制,吴国依旧不遗余力对楚国的进攻。前519年,吴攻州来,楚以顿、胡、沈、蔡、陈、许七国联军御之,吴师于鸡父大败楚联军。次年,楚联越伐吴,反被吴师灭巢及钟离等邑。

吴王阖闾即位后,采纳自楚奔吴的伍子胥提出的疲楚战略,楚“于是乎始病”,自楚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面对吴师不断侵扰,楚国只能消极防御。前506年,吴师大败楚师于柏举,并借势攻入楚都郢。此时,南方的越国已兴起,并趁吴师破郢之时伐吴。

前494年,吴王夫差征服越国,进而北上伐齐、鲁,并前482年,邀晋于黄池会盟,此时,越国趁吴国国内空虚攻入吴都,吴王在黄池会盟中,勉强与晋争得盟主的空号,便回师救国,此后,吴国便陷入了与越国的连年苦战,前473年,越灭吴以后,越国取代吴国,北上经营,“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3)考古所见晋吴两国交往

除传世文献中所记载的晋吴两国外交活动外,考古发现也充分证明了春秋时期,晋吴两国之间关系密切,在山西境内屡屡出土春秋时期吴国的铜器,这些铜器说明了当时晋吴两国外交往来密切。

清同治年间,山西代州蒙王村出土吴王夫差鉴1件,腹内铭“攻吴王夫差择厥吉金自乍(作)御鉴”;1961年,山西万荣庙前村出土的错金鸟篆书的王子于戈2件,正面铭“王子于之用戈;1964年,在山西原平峙峪村出土吴王光剑1把,通长50.7厘米,近内处铭有"攻王光自乍(作)用剑”;1985年榆社县城东北三角坪出土的“吴王胎发之子剑”1把。

这些吴国青铜器在晋国故地的山西出土,说明春秋时期晋吴两国之间外交往来密切。

吴国在西破楚、北败徐、齐、鲁之后成为东南一霸,之后,遂向西北进军,定公于黄池会晋,勉强与晋争得盟主空号,此后,便被越国灭亡。

从晋与郑、宋、吴的外交关系,读春秋时期的分崩离析

结语:

春秋时期,晋与郑、宋、吴三国之间都有过密切的往来。期间,从郑附晋,晋郑同盟建立,到郑唯强是从,朝晋暮楚,以及晋郑两国再立同盟,直到最后,两国的关系彻底破裂。而晋国在与宋国同盟建立之后,巩固了两国关系之后,也变得松弛。且与吴国的关系,是从联手抗楚,再到后来的弭兵之会以后,两国关系也走向下坡路。

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展开了充分的外交活动,晋国也不例外。按照外交对象探讨,晋国与郑、宋、吴等这些诸侯国的外交关系,在从结盟,到分崩的演变过程中没落。

在春秋时期,没有两个国家会一直交好,各国与各国之间都是为了利益同盟,如果,在没有利益可取之后,就会随之破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