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導語:

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國勢力發展日漸強盛,漸漸擺脫了周王室的束縛,成為了春秋舞臺上的主角。晉國自獻公之後國力有了較大發展,晉國稱霸中原近一個半世紀,是春秋時期最活躍的諸侯國之一。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晉國影響著整個春秋時代的歷史進程,在大國爭霸的時代主題下,晉國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壯大本國的勢為,對外展開了充分的外交活動,以爭取與他國爭奪霸權。

鄭國居於中原,正所謂“欲霸中原,必先得鄭”,故而成為了春秋時期諸侯爭霸首要征服對象。而宋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得宋可以致東諸侯”,所以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晉國由此而親近、拉攏宋國。吳國服越國後,成為東南無與匹敵的強國,遂北上中原與諸國爭霸。夫差趁齊景公新死,伐齊,在艾陵打敗齊軍。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率軍沿水路北上,會晉定公於黃池,勉強爭得盟主空號。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下面就其中主要幾個中小諸侯國與晉國的外交活動,進行簡要論述:

一、晉鄭關係的分崩離析

“鄭國西有虎牢之險,扼守著豫西通道的東段出口,可以封鎖兩大經濟區域,華北平原與關中平原的交通往來;北有延津麼固,南據汝、穎之地,其國境涉臨晉、楚出入中原的重要口戶,黃河南津與方城隘,是這兩個大國通商貿易戰的必經之地。”

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晉楚爭霸的近一個世紀內,成為晉楚爭奪的焦點,正所謂欲霸中原,必先得鄭,鄭國的歸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霸主之位的歸屬,故而晉國特別注意與鄭之間的關係。

(1)鄭附晉,晉鄭同盟建立

在晉文公稱霸前,中原諸侯臣服於楚國,鄭國也不例外。城猴之戰時鄭國也屬於楚國陣營,楚國敗亡後,鄭向晉求和,晉文公與鄭文公在鄭國衡雍結成了同盟。此後,鄭國參加了晉國主持的踐土之盟和溫之會,成為晉的盟國。由於鄭新服於晉,“貳於楚”,前630年秦晉出兵伐邦,燭之武退秦師後,晉國無奈只能班師,不過這次圍鄭,卻使出奔晉國的鄭公子蘭得以回國,被立為太子。

兩年後,公子蘭即位,是為鄭穆公,這使得晉邦兩國關係穩固發展,在這一時期鄭國堅定的依附於晉。晉靈公年幼即位“不在諸侯”,楚國趁機又開始圖謀北方,前618年“楚子師於狼淵以伐鄭,囚公子堅、公子龍及樂耳”,晉趙盾率領諸侯聯軍救鄭,但因出師遲緩,造成鄭國不得不向楚國求和的結局,但鄭國仍不忘晉國恩惠,不想與晉決裂,於是,通過魯文公居中調解,在新城之盟時又重回以晉國為首的中原同盟。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2)鄭唯強是從

晉靈公即位後,趙氏專權,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較大的動盪,晉國霸業逐漸衰落。晉靈公九年和晉靈公十一年,晉國分別召集諸侯國伐齊、伐宋,但兩次軍事行動都因為被伐者對晉國行賄無功而返。前608年,鄭便以晉受齊、宋之賂罔顧其他諸侯國得出“晉不足與”的結論,然後背晉從楚,前606年,晉國發兵攻打鄭國,鄭國又與晉議和,從於晉。

從晉靈公十三年(前608年)到晉悼公十一年(前561年)的五十餘年間,鄭國在晉楚之間搖擺不定,六次背晉從楚,又六次叛楚歸晉。晉楚雙方為迫使鄭國臣服,經常付諸武力,所謂“南北有事,鄭先被兵,地勢然也”。

這一時期,晉楚之間發生了兩次大戰:邲之戰與鄢陵之戰都是與鄭有關。鑑於“晉、楚不務德而兵爭”之勢,鄭國確定了“犧牲玉帛,待於二境,以待強者而庇民焉”的外交原則,楚攻則歸楚,晉伐則服晉,唯強是從成為介居大國之間的鄭國的權宜之計,朝晉暮楚成為這一時期鄭國的真實寫照。

(3)晉鄭再立同盟

悼公時期晉國實現復霸,實力強於楚。在經歷多年的爭奪戰後,鄭國也疲於應對,考慮到鄭距晉近,且晉國強於楚國等因素後,鄭國最終決定從晉。前562年,鄭以“師怪、師觸、師獨、廣車、軸車十五乘、兵車百乘、歌鐘兩肆、女樂二八”賂悼公,與晉為和,晉鄭同盟得以再次確立,鄭歸附晉國,數十年朝聘不斷。

前546年,第二次巧兵之會後,晉楚共霸的局面形成,中原地區一度出現和平局面,鄭國亦遵循“晉、楚之從交相見”的約定。同時,承認晉楚的霸主之位,兩事晉楚,朝楚,則告晉而請,朝晉,則告楚而請,“僕僕於晉、楚之庭”。

自此,晉鄭、楚鄭、晉楚之間都保持著友好的外交關係,而且,這一時期晉鄭之間的外交活動明顯多於楚鄭之間,表明晉鄭同盟在第二次屏兵後繼續發展維持。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4)晉鄭同盟破裂

晉平公即位後,晉國“政出多口”,霸主之位己開始動搖,前551年,鄭國曾就晉國徵召鄭國來朝一事與晉國發生爭執,最後,在公孫僑的據理力爭下,晉向鄭國讓步。兩年後,又因貢品的數量問題對晉國提出異議,表明了鄭國對晉已有不滿,不久後巧兵之會的召開,使晉鄭關係出現緩和。

到前506年召陵之會時,晉人“假羽旄於鄭,鄭人與之”,第二天,晉國就打著這面旗子去參加盟會,晉鄭之間出現裂痕“晉於是乎失諸侯”。前504年周王室出現王子朝之亂,當時晉國支持周敬王,而鄭國支持王子朝,此事進一步引發兩國矛盾。次年,鄭國便與齊國盟於鹹,鄭國正式叛離晉國。前500年,齊、邦、衛三國會於安甫,形成反晉聯盟,次年,魯國加入此同盟,對此晉國沒有作出任何回應,表明其霸主之位己經名存實亡。

不久,晉國國內六卿爭鬥激烈,引發範氏、中行民之亂,鄭國公開干涉晉國內政,出兵相助範氏、中行氏作亂,至此晉鄭兩國的友好同盟關係正式破裂。晉國的這次叛亂持續了七年,平定叛亂後,韓、趙、魏、知四卿上臺,爭奪晉國最高統治權的鬥爭也更加激烈,此後,卿大夫也無意再去維護晉國霸主之位。

對於晉國而言,要想維護自己的霸主之位,正確的處理與鄭國的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晉鄭關係則由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變得複雜多變。晉國霸業強盛,鄭國則追隨晉國,而當晉國勢力日衰,霸業衰落之時,鄭國則於晉楚之間不斷搖擺。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二、晉宋關係的分崩離析

宋國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屬於控制中原地帶的樞紐區域,“處在幾條交通幹線匯合的十字路口”,顧棟離曾言:“中州為天下之樞,而宋、鄭為大國,地居要害,國又差強。故伯之未興也,宋與鄭常相鬥爭。”因此,經春秋之世,宋國都是諸強爭奪的焦點。

(1)晉宋同盟建立

齊桓公稱霸期間,宋國臣服於齊,“宋桓公的時期適逢齊桓公開始稱霸,宋桓公多次參加齊為首的諸侯會盟和征伐,成為齊桓公霸業的積極夥伴”。齊霸衰落後,宋襄公一度欲雄霸中原,但終不敵楚,在泓之戰中大敗,被迫接受楚盟。

晉文公即位後,晉國實力日盛,宋國臣服於楚是武力征服的結果,因此當晉國有實力與楚抗爭時,便於前634年“叛楚即晉”,楚國興師伐宋,次年,聯合陳、蔡、鄭、許圍宋都。宋國作為晉國在中原的第一個可靠盟友,晉文公果斷攻曹、伐衛,以解宋之圍,並在城濮之戰中大勝楚國,自此,宋國便依附於晉,對晉國實行“一邊倒”的政策,參與晉國的爭霸鬥爭,成為晉國霸業的積極夥伴。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2)晉宋聯盟鞏固

晉靈公統治時期晉霸中衰,前607年,“趙盾弒其君"後,晉政下移,政權內部鬥爭激烈,外部又面臨齊、楚、秦的威脅,但,即使在晉國相對衰弱時期,宋國仍堅定的追隨晉國。直到前597年邲之戰晉國敗北後,楚國緊接著圍宋,由於晉國未能及時救援,宋被迫附楚。

晉悼公復霸的重要對外政策便是鞏固晉宋聯盟,前573年,楚趁宋國內亂之際出兵伐宋,攻佔了朝郊、城部、幽丘、彭城,並將宋叛臣五人納於彭城,還派三百乘兵車助其戍守。面對楚國的進攻,宋向晉告急,次年,晉國合八國之師,為宋奪回四邑。前563年,晉國又以諸侯之師滅附楚的小國偪陽,並將此邑給予宋國,鞏固了晉宋聯盟。

此外,晉聯吳制楚策略的實施也多賴宋國之力,據考證晉國與吳國聯繫的路線,“是由延津渡過黃河,也要經過宋國,越兩淮、長江而至太湖流域”,顧棟高在《春秋大事表》中,也曾說到:“宋有彭城,彭城俗勁悍,又當南北之衝,......(晉)悼公之再伯也,用吳以犄楚,先用宋以通吳,實於彭城取道”,可見,晉宋聯盟的鞏固還保證了晉吳之間的聯繫。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3)晉宋關係鬆弛

宋國自城濮之戰後對晉一直奉行“一邊倒”的政策,悼公復霸時晉宋同盟進一步鞏固,但平公即位後,晉國走向衰落,對宋的庇護逐漸減少。特別是宋國促成弭兵之會後,有了一個相對安定的局面,為宋國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所以,宋國不再一味的追隨晉國,對晉的依附有所鬆弛。

這一時期宋、楚兩國之間的外交活動逐漸展開,對楚國主持的盟會和發動的戰爭,宋積極參加,如前538年,宋追隨楚國攻打吳國。同時,宋國依然堅持結好晉國的政策,召陵之會後,齊、鄭、衛、魯等國相繼叛晉,宋國卻依然支持晉國,宋樂祁有“諸侯唯我事晉”之語。

前502年,趙鞅也對晉侯說:“諸侯唯宋事晉”。宋在晉楚兩國之間左右逢源,既不得罪於晉楚,也不與兩國中任何一國過分親近,從而保證宋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昔日與晉國“親密無間”的關係,逐漸走向鬆弛。

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的是,晉國與宋國的關係尤為密切,是因宋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得宋可以致東諸侯”,宋國由於有了鄭、楚這樣的“宿敵”而歸附晉國。宋國曾追隨晉國多次參與戰爭、會盟等。總之,兩國各取所需,交往甚密。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三、晉吳關係的分崩離析

“吳自分封以來,數百年入春秋,常服屬於楚”,在吳王壽夢統治前吳國一直臣服於楚,壽夢即位後,吳國實力逐漸上升,不甘心繼續做楚的屬國,晉吳兩國便在抗楚的共同目標下展開外交。

(1)聯吳抗楚

前584年,逃亡於晉的楚臣申公巫臣因族人被殺,“乃請使吳”,晉景公許之。巫臣使吳是晉、吳兩國之間的第一次正式接觸。巫臣使吳時,還帶去戰車一隊,教吳人射法、御法和戰車陣法,“教之戰陣,教之叛楚”,晉國幫助吳國發展軍事,使其有能力與楚國抗衡,此後,吳國“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通吳於上國”。

晉國“聯吳制楚”戰略的實施,為晉楚爭霸開闢了第二戰場,楚國既要與晉對抗,北爭中原,又要應對吳國的進攻,面臨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敗績屢屢,晉楚爭霸的博弈朝著有利於晉國的局面發展。晉國為鞏固所獲的戰略利益,必然要緊緊地拉住吳國,為此,晉國主持盟會,邀請吳國參加,同時,讓集團內的諸國會吳。

前576年,晉士燮會同齊、魯、宋、衛、鄭、邾等國大夫會吳於鍾離,這是中原諸侯第一次與吳會盟。前568年,吳王主動遣使聘晉,與諸侯結好,之後,諸侯國與吳會於戚,吳國參與夏盟,成為中原聯盟的成員。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2)弭兵之會後晉吳關係

前546年,,弭兵之會後,晉楚爭霸結束,晉楚外交關係逐漸趨於正常化,但是,當時吳國並沒有參加弭兵,而且,在約定屬國時並沒有提及吳國,所以,弭兵約定對吳沒有限制,吳國依舊不遺餘力對楚國的進攻。前519年,吳攻州來,楚以頓、胡、沈、蔡、陳、許七國聯軍御之,吳師於雞父大敗楚聯軍。次年,楚聯越伐吳,反被吳師滅巢及鍾離等邑。

吳王闔閭即位後,採納自楚奔吳的伍子胥提出的疲楚戰略,楚“於是乎始病”,自楚昭王即位,無歲不有吳師,面對吳師不斷侵擾,楚國只能消極防禦。前506年,吳師大敗楚師於柏舉,並借勢攻入楚都郢。此時,南方的越國已興起,並趁吳師破郢之時伐吳。

前494年,吳王夫差征服越國,進而北上伐齊、魯,並前482年,邀晉於黃池會盟,此時,越國趁吳國國內空虛攻入吳都,吳王在黃池會盟中,勉強與晉爭得盟主的空號,便回師救國,此後,吳國便陷入了與越國的連年苦戰,前473年,越滅吳以後,越國取代吳國,北上經營,“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3)考古所見晉吳兩國交往

除傳世文獻中所記載的晉吳兩國外交活動外,考古發現也充分證明了春秋時期,晉吳兩國之間關係密切,在山西境內屢屢出土春秋時期吳國的銅器,這些銅器說明了當時晉吳兩國外交往來密切。

清同治年間,山西代州蒙王村出土吳王夫差鑑1件,腹內銘“攻吳王夫差擇厥吉金自乍(作)御鑑”;1961年,山西萬榮廟前村出土的錯金鳥篆書的王子於戈2件,正面銘“王子於之用戈;1964年,在山西原平峙峪村出土吳王光劍1把,通長50.7釐米,近內處銘有"攻王光自乍(作)用劍”;1985年榆社縣城東北三角坪出土的“吳王胎髮之子劍”1把。

這些吳國青銅器在晉國故地的山西出土,說明春秋時期晉吳兩國之間外交往來密切。

吳國在西破楚、北敗徐、齊、魯之後成為東南一霸,之後,遂向西北進軍,定公於黃池會晉,勉強與晉爭得盟主空號,此後,便被越國滅亡。

從晉與鄭、宋、吳的外交關係,讀春秋時期的分崩離析

結語:

春秋時期,晉與鄭、宋、吳三國之間都有過密切的往來。期間,從鄭附晉,晉鄭同盟建立,到鄭唯強是從,朝晉暮楚,以及晉鄭兩國再立同盟,直到最後,兩國的關係徹底破裂。而晉國在與宋國同盟建立之後,鞏固了兩國關係之後,也變得鬆弛。且與吳國的關係,是從聯手抗楚,再到後來的弭兵之會以後,兩國關係也走向下坡路。

春秋時期,諸侯國為爭奪霸權,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展開了充分的外交活動,晉國也不例外。按照外交對象探討,晉國與鄭、宋、吳等這些諸侯國的外交關係,在從結盟,到分崩的演變過程中沒落。

在春秋時期,沒有兩個國家會一直交好,各國與各國之間都是為了利益同盟,如果,在沒有利益可取之後,就會隨之破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