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如果說世界上有哪家公司徹底改變了一個國家的話,那一定會是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簡稱阿美石油公司。

過去的沙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業國,周邊到處是沙漠和不宜居住的荒野。1902年,利雅得(沙特首都)的城市面積僅1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四萬;到了21世紀,它的面積已增長至1300平方公里,人口更是達到600萬。這一歷史鉅變得益於沙特地底下埋藏著的石油,更得益於阿美石油公司對沙特的幫助。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沙特國旗

要說清沙特與阿美石油公司的關係就要回到一個人身上,那就是沙特的開國君主阿卜杜勒·阿齊茲·伊本·沙特。1902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從仇敵手中奪得家族的世襲領地利雅得,之後又經過30的征戰,終於在1932年一統阿拉伯半島。

彼時的沙特的光景卻是不太好,四周不是沙漠就是荒野,作為農業國,還老是缺水。當時這個國家的收入主要依靠兩個方面,一個是從老百姓那收來的賦稅,另一個就是從前往麥加朝聖的信徒身上收取的“買路錢”。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麥加朝聖

但這筆錢收上來後很難留住,一部分用於滿足皇室的需求,一部分要用來分發給國王的臣民,確保那些四處遊牧或定居的部落成員能繼續效忠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所以沙特當時的財政狀況就非常緊張。

而就在1932年,加州標準石油公司(現在的雪佛龍)的子公司巴林石油公司在巴林發現了石油。這一發現讓加州標準石油公司進軍中東石油行業,之後它將目光投向了遼闊的阿拉伯半島。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沙特地圖

為了獲得石油特許權,公司在1933年派代表到沙特與國王和財政部長蘇萊曼接洽。阿卜杜勒·阿齊茲根本不相信自己國家會有什麼石油,但他又急缺現金。最後,雙方達成協議,沙特授予公司特許權;作為回報,沙特拿到5.5萬英鎊和每年5000英鎊的租賃費,如果發現石油,還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分成。於是,加州標準石油公司在沙特成立加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負責該地區的相關事務。

經過5年的勘探,就在加州標準石油公司快要放棄的時候,加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終於在第七號油井發現了石油。這口油井剛開始每天以1585桶的速度產油;三天後,這一數字增加到近4000。在7號油井發現石油後,公司又先後在另外兩處發現了油田。到1940年,加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每天能出產2萬桶石油。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後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公司不得不關閉在沙特的石油生產。等戰爭結束後,加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又希望重新開啟在沙特的石油項目。但關鍵問題是沒有錢。

這時候,公司就找了另外幾家美國公司,希望拉它們入股——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現在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和紐約標準石油(現在也併入了埃克森美孚石油)。有了新夥伴之後,公司的名字也改了,叫做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簡稱阿美石油公司。這個時候的阿美石油公司和沙特沒有任何關係,它是一家百分百的美國企業。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

二戰後,在石油產量猛增之前,沙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自稅收和一年一度麥加與麥地那朝聖者所帶來的收入。但突然之間,1946年這一年,阿美石油公司向沙特王室支付的費用數額就超過了之前歷次朝聖者帶來的收入總和。據估計,沙特每年可以從阿美石油公司的特許權協議中獲取1500萬美元。

1500萬美元雖多,但與阿美每年向美國政府繳納的4000萬美元的稅費相比,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對於沙特來說,地下埋藏的石油就是一個聚寶盆,利用石油帶來的財富進行發展是最有效的捷徑。但在對待外國石油公司方面,沙特不像伊朗那麼激進,直接將外國石油公司進行國有化。沙特不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它非常清楚自己的缺點在哪裡:沒有大規模的人口,人民教育程度低,缺少資本、信貸和本土企業。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沙特王室

沙特只有石油,沒有其他的資源。所以他們沒有辦法自己開採、抽取、提煉、運輸和銷售這些石油。因此,即便沙特對阿美石油公司進行國有化,它也一樣無法掌控這家公司。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沙特一方面興建基礎設施,一方面把本國的優秀人才送到國外接受教育,學習地質學、石油工程、物流和法律。這些人畢業之後,會進入阿美石油公司,然後慢慢做到管理層。等到條件允許的那一天,他們就能建立完整的控制權。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這個過程花了沙特將近50年的時間,沙特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點一點的攫取更多的利益,並一步步的加強對阿美石油公司的控制。1950年,沙特覺得特許權費用太低,希望能重新簽署協議,但這個要求沒有得到阿美石油公司的滿足。

之後,沙特財政部長蘇萊曼下令海關檢查員“開啟並檢查寄給阿美石油公司的所有包裹”。幾天後,沙特政府命令阿美石油公司“停止使用無線電通信設施”,並頒佈新關稅政策向其施壓。最終,阿美石油公司同意與沙特政府談判。談判結果是,重新簽署石油特許權協議,利潤平分。

從此以後,沙特國庫裡的錢就開始大幅增加。據估計,阿美石油公司1950年向沙特付款的總額是1.1億美元。到了1951年,阿美石油公司將產量從每日10萬桶增加到每日85萬桶。可以想象,1951年沙特從阿美石油公司獲取的利潤將有多可觀。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這份協議能夠簽署,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當時的大環境背景。沙特石油是“冷戰”中的必需品。雖然當時美國的汽車使用的還是本地和南美地區出產的石油,但沙特石油是西歐國家“二戰”後經濟重建的主要資源,也為自由市場同盟提供保障。

特別是在朝鮮戰爭中,沙特石油為美軍及其盟軍提供了燃料,並且是全世界部署的美軍燃料的最主要的來源。因此,在美國公司利益和美國國家利益選擇上,美國政府選了後者。在加上伊朗國內爆發的石油國有化運動,讓阿美石油公司深感恐懼。

但沙特要的不僅僅是錢,拿到更多的錢以後,沙特又提出了新的條件。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1968年,財政部長亞馬尼向阿美石油公司公開喊話,希望擁有阿美石油公司50%的股份。

見阿美石油公司不肯就範,費薩爾國王親自上陣,威脅稱“無論通過何種方式,他都要實現這一目標”。最後,阿美石油公司再次妥協。允許沙特購買20%的股份,並同意沙特在1981年之前可以買下最多不超過51%的公司股份。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然而,不用等到1981年,在1976年3月11號的時候,阿美石油公司就發佈聲明表示,沙特阿拉伯將會買下公司剩餘的所有股份,並最終讓阿美石油公司完全成為一家沙特公司。從此以後,沙特對阿美石油公司進行緩慢的收購,到1980年終於徹底掌控了這家公司。

沙特在控制阿美石油公司之後,為了使公司收入最大化,不再滿足於僅僅充當一個石油生產者的角色。沙特之前只擁有上游業務,也就是勘探和開採。但對中游和下游業務卻很少涉及,比如對原油、天然氣和天然氣液的最初處理及運輸和煉油廠、石化廠、營銷渠道和產品分銷。

為了實現的自己多元化發展,阿美石油公司開始向亞洲擴展。

1991年,公司購買韓國石油冶煉公司35%的股份

1994年,公司與菲律賓最大的冶煉公司佩特龍合作,成立合資企業

2004年,公司購買在日本各地擁有多個加工廠的日本冶煉公司昭和殼牌15%的股份

2006年,公司在阿卜杜拉國王的牽線搭橋下,與中國商討一個價值35億美元的項目。三年後,阿美石油公司與福建石化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家叫福建煉油化工公司的合資企業

2010年,公司與日本政府達成協議,有公司為日本提供戰略原油儲備設施。

2018年,美國《石油情報週刊》對全球50大石油公司進行了一次排名,排名指標包括石油儲量、天然氣儲量、石油產量、天然氣產量、煉油能力和油品銷量。在這份榜單中,阿美石油公司以綜合成績最高排名榜首。而其利潤更是高達1110億美元,比埃克森美孚、雪佛龍、BP、殼牌和道達爾的利潤總和還高36%。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沙特依靠石油,輕輕鬆鬆就賺取了大把的美元。2018年,阿美石油公司的石油收入佔沙特政府收入的68%,高於2017年的63%。躺著賺錢雖然舒服,但是沙特經濟也因此高度依賴石油,造成經濟結構單一的問題。

沙特的命脈——阿美石油公司

在新能源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若沙特還是這樣不思進取,那麼昔日給他們帶來財富的石油,就會變成慢性毒藥,一點一點的蠶食這個國家的生命。沙特政府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2016年提出《願景2030》計劃。這項計劃的目標就是要建立多元經濟,幫助沙特在2030年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作為該願景的一部分,阿美石油公司的5%的股份將會上市出售,沙特方面為上市部分估值為1000億美元,籌措來的資本將用來進行經濟轉型。沙特因阿美開採出的石油成為中東地區強國,這一次能否轉型成功擺脫“資源詛咒”,一定程度上也要依賴阿美石油公司能否成功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