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馬關條約》假如李鴻章殺身成仁堅決不籤會如何?

用戶59231814169


《馬關條約》的簽訂,再一次掀起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這對於有著幾千年輝煌歷史的古老帝國來說,這是一場“四千年大夢之喚醒”的悲哀。從此,中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極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晚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讓百姓遭受著苦難,讓中國千百年來的國土被割離出去,這一段屈辱歷史,揭示了清王朝真正面目,讓國家的內憂外患更加嚴重。代表清政府去簽訂這個不平等合約的李鴻章,為此他揹負了終身罵名。

馬關條約

後人至今都在嘆息,如若當時李鴻章沒有簽訂《馬關條約》,而是選擇殺生成仁,馬關條約是否會因此不復存在呢?現在又會是怎樣的歷史局面呢?想要假設這種歷史走向,就需要從這個不平等條約的主要內容說起。

簽訂《馬關條約》後,清政府要給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這可是一筆天文數字,這筆白銀不僅是清政府三年的軍政支出,更是日本等國民4年的收入。將這些白花花的銀子送入日本人口袋以後,他們以此為契機,極大地加強了國力,也開始了對中國接下來長達半個世紀的侵略戰爭。如果當時清政府沒有割地、沒有賠款,或許結局真的能夠改寫。

甲午海戰

事實上,比之武器裝備相差懸殊的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事實上,當時清朝廷的武器,甚至大部分要比日本軍隊的先進。清朝所使用的武器彈藥,很多都是從西方各國採購而來,而日本所使用的武器,相當部分是他們獨立生產所得,也因此,受限於日本孱弱的技術實力,其性能遠不如西方各國。況且,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清朝水師開始瞭解現代戰爭,不再是對現代化戰爭毫不瞭解的“土鱉”。

光從武器優勢上做比較,清政府的軍隊實力就並不比日本人的差。而且,清政府的國土面積是日本島國的40倍,人口更是日本的10倍之多,財政實力雖然大不如從前,可是也要遠超出於日本5倍,有了充沛的人力、物力、財力做後盾,如果清朝廷堅持和日本血戰到底,那麼,最先崩潰的一定是日本。

中日談判

更何況,中國國土廣闊,戰略縱深極深,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時間上,拉開一場規模巨大的持久戰,死扛到底,一定會取得勝利。因為,日本再怎麼說都是一個小國,長時間的持久戰需要經濟作為支撐,他們哪裡有那麼多的資源來和清朝打一場持久戰。

當時在簽訂條約之前,日本在這侵華戰爭中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們的軍隊傷亡人數巨大,物力、財力基本上消耗殆盡,所以,日本一直在強迫清朝廷趕快割地賠款,因為繼續拖下去,最先倒下的一定是日本。

李鴻章

然而,就在這種裝備優良,人力、物力較為充足的情況,統治者的決定卻拖了極大的後腿。在簽訂條約之前,清政府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選擇繼續抗戰,二是選擇割地賠款。比如當時的兩廣總督張之洞等人,就一直提出“遷都、勤王”的主張,光緒帝也是其中的主戰派之一。

不過,眾所周知,清廷真正的決定權掌握在慈禧等人手中,這些人都是“主和派”。慈禧主和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對光緒帝的打壓是慈禧太后的重中之重;其次,慈禧只想好好過她的60大壽,一點都不希望有戰事發生,最後,先天對列強軟骨病的恐懼,使得簽訂這個條約,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這種有實力贏而無法贏的戰爭,其實才最令人心痛。


鳶飛九天2018


李鴻章從在《馬關條約》上簽字的那一刻起,便已經知道自己註定了將會承受無數人的唾罵,或是來自廟堂,或是來自江湖。

果然,當他簽訂條約的消息傳回國內,頓時掀起了一片罵聲,無數人斥之為“賣國賊”。對此,李鴻章無力辯解,慈禧也不敢輕易冒天下之不諱為他開脫,只能罷了他的官職,讓他暫避鋒芒。

實際上,清政府在派李鴻章赴日談判之前,已經派過兩次代表去日本談判。

第一次是德國人德璀琳,但是人家日本人不認,德璀琳又不是清國人,你派來他幹甚?

第二次是張蔭桓和邵友濂,但是都被日本人給趕了回來,原因便在於日本此時正“掐著清朝的脖子”想要攫取更多的利益,所謂“弱國無外交”不外如是。

對於讓李鴻章作為談判代表,說起來也是日本人的主意,他們在驅逐張、劭的時候挑明瞭說讓清政府派恭親王奕訢或者李鴻章來談判,以示清政府談判的誠意,慈禧放心奕訢去嗎?顯然不放心,所以只能是李鴻章。

李鴻章作為清政府代表去日本之時,距離張、劭赴日談判已經過去了兩月,日本人也已經拿到了更多利於談判的籌碼。

所以,清政府和李鴻章自認在聲勢上已經處在了下風,說是和談,還不如說是乞和。

雖然指定了李鴻章作為清政府的“頭等全權代表”去日本談判,可是,對於怎麼談,清政府卻還沒達成一致意見,所以還得好好商量商量。

光緒皇帝說,不管怎樣,不能割地!這是光緒皇帝設定的底線,但是能否實現卻不好說。

所以,帝師翁同龢配合著光緒帝說了句,但是想要不割地很難,所以咱們應當努力用多賠錢來換取不割地的條件。

李鴻章也怕承擔割地的罵名,所以也表示,“割地則不行,議不成則歸耳”,反正不能割地,談不攏的話我便回國!

為了能夠達到不割地的目標,李鴻章還專程去拜訪了英、德、俄等國公使,希望他們能夠介入到這場談判中來,只可惜當時各國各懷鬼胎,誰也不想出手,只想著再觀望觀望局勢,也好趁機撈一撈好處。

當然,有說不能割地的聲音,必然也會有主張割地的聲音,如慶親王奕劻便說了句,想要談判成功,只能用割地。

最後,李鴻章守住了不割地的底線了嗎?顯然沒有。

李鴻章在談判過程中可以說極盡低聲下氣之姿態,說是搖尾乞憐也不為過,但是日本人自恃是戰爭的勝利者,所以始終不肯讓步。

後來,他在結束了第三輪談判之後返回住所的路上被一個叫小山豐太郎的日本人開槍擊中左臉頰,也因此換來了“李鴻章挨一槍為清政府省了一個億”的荒誕說法。

李鴻章帶傷談判時,日本人也沒給他什麼情面,伊藤博文一句“尚未下嚥,飢甚”便嗆得李鴻章啞口無言。

最後,清政府付出的代價是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增開四個通商口岸,當然還少不了承認朝鮮為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不再是清朝的附屬國。

李鴻章簽完條約後,唉聲嘆氣地回了國。

那麼,如果李鴻章在談判時拒絕在條約上簽字,自殺以成仁的話,結果會如何?

李鴻章想不為清政府背鍋,想不為慈禧背鍋,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不簽字,只不過,李鴻章畢竟是慈禧的寵臣,和慈禧已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關係,所以不可能不籤。

但是,如果他不籤的話,會如何呢?

對於李鴻章自己而言,他要是真敢不簽字的話,他的名聲當然不會這麼臭,雖然他下令北洋艦隊避戰的事也會讓他背上一定的罵名,但絕不至於會被罵的這麼慘。

對於請政府而言,李鴻章拒絕簽字的話,則會衍生出兩種可能。

當時的日本不過剛剛崛起二三十年,它作為一個物質資源貧瘠的島國,雖然從明治維新之後各方面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可是經濟體量仍然遠不如清朝,這便註定了日本沒有打消耗戰、持久戰的實力和底氣。

從1894年7月25日開打到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抵日,甲午戰爭已經打了近八個月,日本人究竟還能撐多久?如果繼續打下去的話,日本的結局絕對不好看。

所以,如果李鴻章不簽字的話,對於清政府最好的結果是清政府不再派人去日本談判,而是咬咬牙繼續和日本人打下去的話,日本至少有九成的可能性會被拖垮,然後最終輸給清朝,畢竟清朝能賠得起2億兩白銀,便能買得起軍備繼續往下打,這是第一種可能。

但是,讓人無奈的是清朝從上到下已經被日本人給打怕了,不敢再繼續打了,只想著能夠委曲求全。

所以,即便李鴻章真的沒有簽字,真的在談判過程中鼓起勇氣殺身成仁的話,為了委曲求全,清政府最後還是會派別的人去乞和,也許是孫鴻章,也許是苟鴻章,總之,該賠的錢肯定還是得賠,該割的地還是得割,或許比之李鴻章會更慘,這是第二種可能。

對於清政府而言,第一種可能發生的幾率顯然無限趨近於零。


寧糊塗


逸美軒居士曰:如果李鴻章寧願自殺也不籤《馬關條約》,結局只有二個。

其一,在李鴻章死後清廷另派大員,與日本簽約,這種可能性比較大。

其二,清廷放棄與日本簽約,日本人與漢族地方政權合作,提前推翻滿清朝廷。

事實上,在把太平天國邪教起義鎮壓下去以後,滿清中央已經失去了對漢族大員掌控的地方政權的掌控。

好在當時掌控地方政權的漢族大員,多是悲天憫人的文人儒將,都在極力避免使老百姓陷入到新的戰亂中去。

李鴻章奉滿清朝廷之命到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不簽約的話戰爭一定會漫延到全國。而當時革命黨均在日本,而且聯合生活在日本的炎黃子孫,在“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旗號下,打擊滿清政權易如反掌,但滿清垮臺後,由誰來主持中國,則足以引發另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所以,李鴻章被迫代表清廷籤暑馬關條約,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最有利於清廷的選擇。

聲明:根據廣大網友提議,本人不歡迎噴子、毛粉、蛾粉、黑粉,發現直接拉黑,對不專業的評論恕不回覆。



逸美軒居士




關於李鴻章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有爭議的一個人物,前好些年是公認的賣國者,最近的這些年,又有不少人為他翻案,認為他是一個勇於任事的人,實際上是在為清政府背黑鍋。

具體到《馬關條約》簽訂之前的中日兩國的大背景,我們可以放一下馬後炮。1895年前後的日本跟30多年後的日本相比,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反過來我們看中國,應該說1895年的中國和抗戰初期的中國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但抗戰時期的中國依然能夠浴血奮戰14年,最後迎來了勝利的一天。儘管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但是也換來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可,也讓中國成為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

也就是說在1895年前後,如果清政府堅決和日本打到底,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清政府,這個結論是毫無疑問的。那為什麼清政府一定要簽訂買過的投降條約呢?這是有當時的多種因素決定的,既可笑也可悲。



對於簽訂《馬關條約》,清政府肯定是不情願的,並且態度也不積極。態度最積極的是日本天皇,因為再不把這個條約簽訂下來,可能天皇就要下臺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日本經濟並不發達,甚至可以說是相當落後。日本人為了準備對清政府的戰爭,付出了很大的犧牲,全國上下都在為海軍賺錢,日本天皇也節衣縮食。


正是在日本國內上下一心的情況下,才換來了甲午戰爭的勝利。但是清政府是一個疆域非常遼闊的國家,想擊敗清政府就要在陸地上決戰,當時的日本陸軍並不是特別強大,雖然也把李鴻章的淮軍打的七零八散。

首先打不下去的是日本人,戰爭已經進行了一年多。國土面積狹小的日本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國內出現了餓死人的情況,甚至還爆發了農民起義。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政府需要迫切的儘快接觸戰爭,從清政府這邊拿到賠款,趕緊去挽救奄奄一息的日本經濟和社會。表面上日軍發起了強烈的攻勢,實際上不過是強弩之末,逼迫清政府早日達成協議。

當李鴻章在日本遭到槍擊的時候,日本天皇自殺的心都有了。李鴻章已受傷,中日雙方的談判就要延期,從清政府這邊拿到大量賠款的時間也只能向後順延。

日本天皇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擔心在日本政府拿到賠款之前,日本在農民起義的衝擊下就已經崩潰了。所以日本政府就給李鴻章提供了最好的醫療條件,甚至逼迫他儘快達成協議。

也就是說,李鴻章只要耍耍賴皮,在日本再耗上個一年半載。甚至李鴻章可以躺在病床上,說自己頭暈,什麼也做不了,估計日本政府很快就垮臺了。



寫到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白了,只要李鴻章不簽訂《馬關條約》,說不定清政府利用日本內亂的機會發起一個大反攻,就能把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

但可悲的是,當時的清政府是一個非常落後腐朽的組織。對外的情報工作非常滯後,在甲午戰爭前對日本的戰略意圖一無所知,導致全面被動。在甲午戰爭後,對於日本國內的形勢,依然是一無所知,所以才會稀裡糊塗的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如果李鴻章知道這一切,根本就不用殺身成仁。只要利用談判的規則把時間拖延下去,日本國內就會打亂,經濟上大破產,農民起義的怒火就會把日本摧垮。

但可悲的是清政府是一個非常落後腐朽的組織,對當時的國際形勢一無所知,就像是一個聾子瞎子。我們現在經常說:傻子太多騙子不夠用了。當時的清政府就是那個大傻子,只會被西方列強當做一個玩偶踢來踢去。


新知傳習閣


《馬關條約》籤不籤決定權不在李鴻章,而是在於慈禧和光緒,李鴻章不籤換個人籤就是。

其實在晚清歷史上,很多人都過高估計了李鴻章的權力,把他想象成了一個權臣。但是實際上慈禧自藉著中法戰爭之機,把恭親王奕訢免職,排斥出全力中樞以後,就牢牢的把所有的權力握在手中。

慈禧一方面通過扶持李鴻章和他的淮軍,以此做種中央政府直屬武力壓制地方督撫。但是另一方面,慈禧又以地方督撫和朝中的清流來制約李鴻章。所以李鴻章最多隻能算重臣,卻不是權臣,權力沒有那麼大。雖然李鴻章簽了很多不平等條約,但是他談判過程和是否簽字,都是經過請示才進行的,僅僅是作為一個執行者簽字而已。

以《馬關條約》為例,在1895年4月1日李鴻章拿到日方的和約底稿以後,就立即將和約底稿中的條款全部電告總理衙門,並認為賠款太多,割讓遼東半島危害極大,不宜同意。總理衙門在接到電報以後,就上奏光緒。光緒召見眾臣商議。

在商議時大家都認為李鴻章意見正確,不過由於前線屢戰屢敗,禮親王世鐸、慶親王奕劻、恭親王奕訢、孫毓汶等人都認為無法再戰,主張放棄臺灣盡力保住奉天,翁同龢則認為臺灣也不能放棄。而慈禧則高調錶示“兩地皆不可棄”,甚至認為不惜再戰。

然而無論是翁同龢還是慈禧,對於如何再戰都沒有任何實質性建議,所以最後商議結果只能給李鴻章一個含糊其辭的回答,要求他和日本再議。

這種含糊其辭的回答自然沒什麼用,既然清政府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反擊措施,日本在4月10日的談判中明確告訴李鴻章,除了同意把賠款從3億降到2億外,其他條件不變,並且拒絕再議,只有“允”和“不允”兩個選擇。李鴻章只能請求將最後答覆日期延遲到4月14日,並立即把會談結果告知國內。

此時日本已經開始在旅順集結部隊,準備對北京發起直接攻擊,在這種情況下,面對日本強硬態度的清廷無計可施,最後只有致電李鴻章,同意按照日方要求籤字。

所以到此時清廷已經決定答應日本所有條件,李鴻章是否願意簽字已經毫無意義,不願意一個電報就能把他免職,讓使團裡其他人簽字即可。


不沉的經遠


那李鴻章就是後人傳頌的志士!


用戶9610265037192


1894年的時候,大清的電報密碼本為日方所破譯,首食惡果的就是英國商務船和船上的2000名大清官兵,在清政府與日方談判時,李鴻章與國內的一切溝通也盡在日方掌握,這就是日本人獅子大張口外加死活不還價的原因,後來日方迫於在國際輿論上的壓力以及列強想要插手條約簽訂的行動,也就是說因為外力原因,日方才免除一部分,這與李鴻章臉上是否中槍沒有多大關係,日本人的貪婪本性造成它不會具備如此“愛心”。

清廷無論在戰爭還是在談判上都呈絕對的劣勢,自己的底牌永遠被日本人所掌握,從電報中日本人已經充分解讀了其中的關鍵信息,同時也看到了清政府的無能與懦弱。《馬關條約》的簽訂,令中國的領土主權進一步遭到破壞,賠款方面,給中國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經濟遭受打擊,列強對中國大規模傾銷謀取暴利,而中國礦產資源被瘋狂掠奪,成為再次侵略中國的戰爭資源。

面對這段屈辱史,很多朋友不禁要問,如果《馬關條約》不被簽訂,或者說李鴻章堅決不簽訂此條約,那麼歷史的走向將會是怎樣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是有先決條件的,那就是當時的清政府是否能夠態度堅決的繼續戰鬥,如果打,雖然暫時處於劣勢,但是看日本當時國內糟糕的國力和民生情況,日本很難撐過2年,西安又不是沒去過,接著打唄,那時候的日本陸軍比海軍差得遠,日本完全沒有能力進行常年連續作戰。

日本人也要靠壓榨國民才能湊齊軍費,在殘酷的壓榨下,當時的日本不少地方都爆發了農民暴動,社會動盪不安,八個月的戰爭,日軍多方用兵,早已精疲力竭、財政拮据,海軍、陸軍軍備空虛,已經到了無錢採買的程度(所以才要求清廷留下戰略物資),如果不惜一戰,日本即便不戰敗,其國內的嚴峻形勢也會迅速將其拖入深淵。

就戰力而言,看臺灣的反抗鬥爭就知道了,“非專業”級別的抵抗力量也能給日本陸軍3.5萬人的傷亡,還死了一個親王。當然,推測永遠是推測,即便打贏了,清廷也還是要面對一個打一群的局面,利益將會進一步被瓜分,清廷統治階層的失策和短視造成積弱百年,這種態勢是無法以一兩場戰鬥的勝利來扭轉的,但這絕不能作為不戰而降的藉口。劉坤一、董福祥等人所轄部隊有實力與日軍一戰,絕不至於一觸即潰,還沒打便已慫這是找不出任何藉口的。

最終還是要面對相同的局面就不打?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想想左宗棠,如果沒有左宗棠誓死一戰的決心和令列強心驚的魄力,曾紀澤如何直著腰桿和俄國談判。左宗棠的赫赫戰功和大無畏的精神是曾紀澤的有力後盾,同時也是談判的有力武器,而打都不打或者一觸即潰不敢再戰,將會進一步刺激列強的貪慾使他們更加肆無忌憚。被打斷脊樑的清廷才是真正落後捱打、屈辱百年的真正根源。

我們假設三種結果,戰勝、戰敗、持續戰爭狀態,而無論戰事和結果如何發展,最終的局面恐怕都是列強們為了自身在華利益而參與進來進行調停。

清廷戰勝。不會割讓土地,省下的賠款雖然不知道會被慈禧揮霍多少,但是總比養肥日本人,讓他們繼續侵略的好,要知道,正是這筆戰爭賠款讓日本民眾群情沸騰,不斷侵略中國的小日本才會有當時如此良好的民眾支持基礎。

為了更好的攥取在華利益,列強們需要一個穩定的權利中樞來進行有效控制,這群強盜當然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崛起,所以如果日本戰敗,他們會參與進來進行拉偏手式的和談,然後看準機會,再次下手瓜分更多利益,一對多的局面不會扭轉,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也絕不會善罷甘休,他會繼續積蓄力量進行報復和侵略。

清廷戰敗。又一次西狩的開始,列強同樣會參與進來,為了維護自己的在華利益,他們不會讓清廷統治徹底崩盤,所以日本雖然戰勝,但是也不過是獲得幾乎相同的利益,因為再多的利益,清廷也決計拿不出來了。

即便清廷願意拿,列強們出於眼紅和對過度瓜分,竭澤而漁的擔憂,也會讓日本人的要求有所節制,這在《馬關條約》簽訂過程中就有所體現,日本也是看出苗頭擔心壞事才答應讓步。

還有一點,日本後來歸還遼東半島也是因為俄、法、德三國干涉,這充分說明,如果日本人所切的“蛋糕”過大,會招致列強的不滿和忌憚。至於慈禧,當初列強們為了自身利益,放棄了懲戒“首惡”慈禧,日本人想動也是動不了的。

清廷和日方如果進行常年持續戰爭,列強們同樣無法接受,列強還是會參與進來,至於理由無非就是他們所謂的“擔憂”,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列強自己的利益,他們既不樂見中華崛起,也不樂意某一方勢力過度攥取利益竭澤而漁,當時的清廷就是列強面前的蛋糕俄而已。

如果李鴻章拒不簽訂《馬關條約》那麼戰爭還會持續,也就會出現如上的三種可能,但是這種假設實在太假,一是李鴻章並不具備殺身成仁的勇氣,二是他不簽約自有其他人簽訂。

而清政府的腰,著實夠軟,全權代表李鴻章在日本遭受槍擊,清政府連個抗議聲明都不敢發,實在是慫的可怕,《馬關條約》是李鴻章簽訂的?其實就是清政府軟弱無能和毫無下限的忍讓,才造成了條約的簽訂,即便李鴻章不籤,奕訢也會簽訂,毫無意外。

但李鴻章真的是冤枉的替罪羊麼?至少不全是如此。在換約之前,因為形勢上的變化,清廷還是具有討價還價條件的,但為李鴻章所阻,還沒與日方溝通,就私自以日方為藉口抵制後續商定。

李鴻章還有什麼藉口呢?他說臺灣和遼南之地“原非我之所有”,啥原因呢,他覺得遼南是朝鮮的,抗擊荷蘭侵略者的鄭成功有日本血統。

俄、法、德這些侵略者尚且在為遼東半島努力,清廷哪能沒人就此事溝通呢,光緒在巨大的內部壓力下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李鴻章,而李鴻章以“無可商,無可改”為由,拒絕進一步溝通,於是就上演了諷刺的一幕,外國強盜們在為清廷“爭取利益”,而李鴻章卻拒絕再次溝通,連嘗試都不肯嘗試一次就直接回絕皇帝。

既然能那麼果斷的回絕再商定計劃,為何就不能果斷拒絕《馬關條約》的簽訂呢?證明條約的簽訂不是沒有李鴻章責任的,只不過他所應承擔的責任是不應該比清廷更大的。

臺灣省人民奮力抗擊日本侵略者,並給日軍帶來極大的傷亡數字,清廷知道麼?光緒帝知道麼?全都知道,所以著令李鴻章就臺灣問題再次與日本商議“挽回萬一之法”,李鴻章則根本不與日方聯繫,直接告訴皇帝“為大局計,不敢孟浪”,意思是說,我可不敢草率行事,其實所謂的“孟浪”是指光緒帝,事後又千方百計不耐其煩的反覆催促清廷換約,所以光緒帝才會被引發暴怒,而此時的李鴻章在幹什麼呢?他密令伍廷芳“速電東京,促我換約”,這不是吃裡扒外又是什麼呢?


古今通史


甲午戰敗水師覆滅馬關條約是城下之盟非鑑不可,光緒帝本意想令吏部尚書帝師翁同龢去鑑,但這條老泥丘百般拒往,慈禧太后萬般無奈只有令李鴻章前往,中堂深知鑑約之困局必成身後罵名。乃忍辱負重背黑鍋的前往,僅一個多月的據理據爭,使伊騰博文被迫改約少賠了一億多兩白銀,代價是傷了右眼,難不成須光緒帝鑑嗎?中堂若不鑑約🇯🇵日本帝國主義會繼續北上攻打京機,所以必鑑無後路。如此忠君體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代奇相,僅被後世汙為賣國賊豈不悲呼?








94310417小云


老佛爺不點頭誰敢籤?就算李鴻章殺身成仁自殺,新上位的也會遵旨籤合同。有關國家大事大臣們做不了做,必要彙報給太后決定,太后不點頭下聖旨誰敢籤,下了聖旨誰又敢不籤,就是死了也改變不了慈禧太后的決定。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馬關條約》說白了,是以俄帝國主義為首的斡旋下,日本侵略者給予清政府的一個臺階下。

這個臺階,日方國內民眾其實並不認同。他們的目標是擊垮清政府,乃至佔領整個東三省。這自然不是小日本的白日夢。

事實上,日本侵略者僅僅只用了五小時,在黃海戰役,擊潰丁汝昌,擊沉北洋艦隊四艘主力艦,而日方僅僅只損失了一艘戰艦。

就在黃海戰役結束四個月後,日本侵略者的艦隊出現在威海衛,所餘的北洋戰艦不是被擊沉,就是被俘獲,海軍提督丁汝昌等幾位重要將領紛紛以自裁來維護軍人尊嚴。由此北洋艦隊便成為歷史的代名詞。

要知道清軍與日軍的人數之比為二比一,約6萬對2.5萬。但人多並沒有成為優勢。就在李鴻章與日方簽訂《馬關條約》時,暗中日本人還準備了一手。

萬一情況有變,倭寇們打算從南滿和山東半島對北京進行鉗形進攻,雖說清軍已集結15-20萬兵力守在直隸北部。

也就說,如果李鴻章自私來個殺身成仁,不錯,他自己倒是成了英雄,但可伶的是整個清政府子民。

日方自然巴不得你不籤,給臺階你不下,那我繼續侵略,擴大侵略利益,國際上我也有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