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黑龙江省第一条马拉铁路

黑龙江省第一条马拉铁路

黑龙江省第一条马拉铁路

马拉铁路,是在1903年东清铁路通车后形成的一种用马拉着轨道车辆,在铁轨上行驶的客货列车,这种车辆出现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黑龙江省。 《嫩江县志》23页记载着:“1907年8月,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投资20万吊,始建甘河煤矿至博尔气码头马拉轻便铁路,以外运甘河之煤。”这是黑龙江省目前有记载的,时间最早的第一条马拉铁路。

黑龙江省第一条马拉铁路

图1为1907年试运营的马拉铁路

1904年春,嫩江县大杨树一猎户到山上打猎,在“九峰山”附近,发现了“黑石”觉得新奇,经乡绅拿到城里确定为煤。后由当地衙门逐级奏请朝廷,1906年清

政府奏准开采,委派东布特哈总管金纯德负责开采事宜。开采用土办法挖煤,矿工只有四五十人,规模小、效率低、产量少,全年产额约五六百万斤。当时,为了提高产煤、运煤量,经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奏请朝廷批准,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投资20万吊,开始修建甘河煤矿至博尔气码头的马拉轻便铁路。

马拉铁路起点为甘河煤矿(大杨树附近),跨越甘河,经巴彦街、萨玛街、终点博尔气码头(嫩江右岸,与县内临江乡博尔气村相对),全长60公里,每隔10公里设一个站,共设5个车站,每站都修有20米长站台,12间站房,备有马厩、马匹、饲料、水井等,还配有负责车辆维修和装卸人员。

马拉铁路路基宽4米,采用30公斤/米型钢轨,轨距为米轨,由专业养护工人维修,整修高低方向,清理轮缘槽、马粪等工作。用12匹马牵引4节车辆,每节车厢载煤400公斤,时速为15公里,运至博尔气码头后装船,沿嫩江下航运至省城齐齐哈尔等地,每年运出煤炭约七千二百吨。

马拉铁路,有货运和客运两种车厢,两轴车,每节前后各安装2个铸铁车轮。货运车厢高70公厘敞篷车,长5米,宽2米。内为平板车,因车身低,装卸货物极为便利。轻便货车远远超过马车运载,不但载重量大,而且运费也不贵。每列车由4节车厢组成,由4人跟车作业,前后各两人。

黑龙江省第一条马拉铁路

图2民国时期的马拉铁路

客运车型与东清铁路火车的客车厢相似,客车木制车厢长4米,宽2米,高2米,总高2.7米。前后开门,两侧各有两扇小通风窗,车厢两侧可坐三十人左右。每列驶行4节车厢,每节车前后装有手闸,车与车之间相互贯通。每节车厢内都有乘务人员,负责报喊站名、照顾旅客上下车安全,黄昏时分点亮马灯或蜡烛,冬季还负责烧火炉为旅客取暖。马拉客车和货车,马匹都可套在车首、尾两端。从始点出发到终点后,将马匹卸下重新更换马匹牵至另一端上套,后车遂变成了前车,区间可根据马匹状况更换。车把式大鞭一甩:“驾——!” 12匹马奋蹄向前,时而发出嘶鸣声,奔跑时带起飞扬的尘土,其景象也十分壮观。

1917年,因轻便铁路甘河浮桥被冰排冲毁,无款修复暂行停止营运。1937年,由日本侵略者控制的嫩江国际运输公司将此路拆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