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导读:武帝听得入神,大声地感慨说:“唉! 我要是能像黄帝一样成仙登天, 我把撇下妻儿看作同脱掉鞋子一样毫不可惜!”便任命公孙卿为郎官,派他到嵩山迎候神仙。武帝还傻傻滴问公孙卿:“你是不是像少翁、 栾大那样骗我?”

班固《汉书·郊祀志》历来只被认为是一篇记载帝王祭祀活动的文字,而未被认真发掘其思想内容。其实,它除了记载皇朝的祭祀礼仪外,还以明显的批评态度, 叙述帝王受尽方士欺骗的荒唐可笑和淫祀泛滥的贻害百姓。它详细记载了一代大帝汉武帝三番五次被方士忽悠。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李少君


李少君是个年老的方士,善于说乖巧言词,会一套装神弄鬼的招数,又称能使老人变得年轻。他对武帝说:“祀灶可以获得神仙的法术,然后会把丹砂化为黄金,用这种黄金做食器便能长寿,也就有办法见到蓬莱仙人, 并长生不死,黄帝就是这样。我曾在蓬莱海上见到仙人安期生,请我吃像瓜那么大的枣子,他就住在蓬莱海中,逢到高兴时才见人,不高兴就隐去。” 武帝全信这一套, 亲自祀灶,派出方士到蓬莱寻找仙人,又派人把丹砂化炼成黄金

“久之,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而海上燕齐怪迂之士多更来言神事矣。”分明是病死, 却硬说他化去不死,这正是对武帝沉溺于迷信的有力讽刺, 由此而助长更多的方士前来招摇撞骗

少翁是从齐来的方士,他的骗术更加花样翻新。当时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死去,少翁摸透武帝的心思,便导演了一出 “李夫人显灵” 的戏, 让武帝夜里远远地看到帷幕中像是李夫人的模样。于是得到武帝的赏识,拜他为文成将军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李夫人早卒,方士齐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令帝居帐中,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不得就视,帝愈悲感,为做诗: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

偏何姗姗其来迟。


少翁受到鼓励,胆子更壮了,对武帝说:“陛下您想要同神仙交通, 如果不把宫室用物都弄得像神仙所用的, 神仙不会来。” 于是他在宫中到处画起云气车, 说是驾车可避恶鬼。 又在甘泉宫中建了一个台, 画了各种鬼神的样子,说可以迎来天神。 可是

少翁这样折腾了一年 多,招数都用尽, 却不见一点神仙的影子

少翁早已夸下海口无法收回,便来了个自以为得计的办法在帛上写好字,喂进牛肚子里。然后假装发现这头牛肚子里有奇物,让人杀了牛掏出一看, 原来是帛书,上面所写意思又很怪异不料被武帝认出是少翁的 笔迹,一经盘问,少翁在惊慌中只好供认真情。武帝一气之下便将这位“文成将军”杀了,却又不准向外泄露

以后武帝因害病,又到处求神求巫,把所谓神君供到甘泉宫,让巫师来往传递消息。武帝杀了 “文成将军

” 之后, 非但没有觉悟到自己上当, 反而认为文成可能还有方术未用出来而后悔! 这时有人推荐来一个胶东人栾大, 武帝一见, 高兴得不得了。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汉武帝宠信方士栾大,甚至将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他


栾大几句话就说中武帝冀求成仙的心病,他说:“蓬莱那地方我常去,同仙人安期生见面回数多了!不过,安期生认为我是个低贱小臣,胶东王也只是个诸侯,所以仙人不想理会我们。我的老师说:‘唉!黄金有什么难得,黄河决口有什么难塞,不死之药有什么难得, 都好办得很哩, 只要是能遇到仙人!’ 可是自从陛下您杀了我的师兄文成将军,方士们人人闭着嘴不说话了, 还有谁教您求仙的方术呢?!”

武帝栾大这么大的本领,惊喜异常,便赶快表示慰抚 说:“文成哪里是被杀,他是吃马肝中毒死的。 您如果能办成刚才说的这些大事, 我什么东西都可赏赐给你,统统不可惜

!”

栾大一听机会到了,便先给武帝设下圈套, 说:“并不是我的老师有求于人, 而是别人有求于我老师。 陛下若要达到目的, 头一桩要紧的, 是让派来的使者享有尊贵地位, 要成为陛下的亲属, 给他以优厚待遇, 使者还应该带有表示威信的印章, 这样才好为陛下和神仙之间通话。 神仙能否答应您的要求现在还难说, 这厚待使者可是达到目的最关键的第一步!”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是历史上黄河的真实写照


当时汉武帝最忧愁的正是黄河决口难治, 黄金炼不成, 看来栾大都能办到,便给他以最尊贵的待遇,一个多月时间内, 封他为五利将军, 另外还佩 “天士将军” “地士将军” “大通将军”的金印。

瓠子歌

刘彻

瓠子决兮将奈何,

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

鱼弗忧兮柏冬日。

正道驰兮离常流,

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

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

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齿桑浮兮淮泗满,

久不返兮水维缓。


武帝还特地下了一道诏令,说: “从大禹疏通九河以来,治理黄河一向是历代大事。近年黄河决口, 淹坏大片农田, 为修 筑河堤, 百姓又负担起繁重的徭役。我登位已有二十八年, 忧虑 种种事情, 如今天帝好像为我派来能人栾大负责沟通信息。 《易经》上说飞龙在天我想我是该交上腾飞万里的好运了

。 现在封地士将军栾大为乐通侯, 食邑二千户。” 又赐给栾大列侯一级的华美第宅, 奴仆千人, 车马帷帐器具用物无数。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卫长公主,武帝和卫子夫的长女


武帝特意把亲生女儿卫长公主嫁给栾大, 满足他要成为天子亲属的愿望, 以十万斤金作为聘礼。 武帝亲自到栾大的住宅看望, 朝廷派出探问和携物赏赐的使者在道路上前后相望, 络绎不绝。 从武帝姑母将相公卿都争着在家中设盛宴款待栾大, 于是栾大成为最尊贵的人物。

武帝觉得已有的封赐都不够, 还必须对他表示超出一般君臣关系的礼遇。 于是又专门刻了一枚 “天道将军” 的玉印, 安排了象征对待仙间来使的特殊仪式, 由身着鸟毛服装的使臣, 站在白茅之上, 把玉印授给同样

身着鸟毛服装和站在白茅上的栾大。 这个仪式表示栾大的身份不同于一般臣子, “天道” 的称号更指明要把皇帝引导通向天神

栾大知道武帝日夜等待他沟通神仙的消息装模作样夜间在家中祀拜天神, 却始终求不到, 便又收拾行李回山东, 说是到海边求他的老师。栾大来到海边徘徊,他又何能找到仙人踪影? 眼看牛皮吹破,原形毕露, 便又心生一计,编造借口再次搪塞,说是蓬莱仙境本来不远,可是连连几次却到不了, 原因是望不见云气。于是武帝又派能望气的方士前去帮忙。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传说中的蓬莱仙山


这时从齐涌向京师的方士中, 又有人耍出新的花招, 此人叫公孙卿, 他借这一年夏天在汾阴发现古代宝鼎, 写了一个札子呈交

武帝, 说: “今年得宝鼎, 同黄帝当年得宝鼎时间相应, 黄帝得宝鼎后三百八十年,黄帝就成仙登天了。” 公孙卿找了武帝的近臣所忠代奏, 所忠一看内容荒唐无稽,说:“胡诌这一套有谁 相信!”拒绝了。

公孙卿自信他能打动武帝的心,又找了武帝身 边使唤的人递上去,武帝一看果然大喜, 连忙找来公孙卿问话,公孙卿更加编得天花乱坠, 说: “我是从申公学来的, 申公与仙人安期生有来往, 他得到黄帝的传话。 黄帝是得宝鼎之后成仙的, 他采铜铸鼎, 鼎铸成, 神仙派龙来迎他上天, 黄帝骑龙, 群臣后宫跟随上天的七十多人, 龙乃上天而去。”

武帝听得入神,大声地感慨说: “唉! 我要是能像黄帝一样成仙登天, 我把撇下妻儿看作同脱掉鞋子一样毫不可惜

!”便任命公孙卿为郎官,派 他到太室 (即中岳嵩山) 迎候神仙。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黄帝乘龙升天


这时, 武帝对栾大已有怀疑, 于是

派人尾随他观察究竟, 却根本见不到他有半点能通神仙的影子。 栾大又谎称见到他老师, 却拿不出任何凭信。 他的各种伎俩已经使尽, 现出骗子原形, 武帝便把这位 “五利将军” 杀了

公孙卿在河南候神, 说他在缑氏 (今河南登封西北) 见到神仙的影子, 像是雉鸡一样在城墙上走来走去。 武帝闻说也亲自前往缑氏观看, 问公孙卿说: “你是不是像少翁、 栾大那样骗我?

公孙卿故意说得虚缈遥远长久行骗, 对武帝说: “神仙对皇帝无所求, 是皇帝对神仙有所求。 迎神仙不可着急, 非长时间等待, 神仙是不来的。 讲神仙的事, 听起来似乎荒诞难信, 必须诚心地年积一年去求, 才能达到目的。”

分明是另一番骗术, 武帝却仍信以为真。 他命令各郡国整修道路, 修缮宫观和名山神祠, 等待仙人的降临。

此后武帝连续东行到各名山封禅求仙, 又来到渤海边上祀神八处。 武帝此行对于方士行骗又是一大鼓励, 于是齐地上书讲能献上奇方能见神怪的数以万计, 武帝命令当地提供大量船只, 派那些见过海中神山的人, 到蓬莱求仙, 人数达数千人。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泰山封禅台


武帝到泰山封禅, 遇到好天气, 方士便又怂恿说: “这么好的天气, 蓬莱的神仙没准能见到哩!” 于是武帝又欣欣然希望能侥幸遇到, 便折回海边向蓬莱巴望着

第二年春天, 公孙卿报告说: “我在东莱山见到了神仙, 他口里好像说:‘欲见天子。’”于是武帝再次东行, 先到缑氏上次公孙卿讲见到像有神仙影子的地方停留, 还晋升公孙卿为中大夫。 “遂至东莱, 宿留之数日, 毋所见, 见大人迹云。” 不见神仙的踪影, 只见到据说是神仙的脚迹。 又派遣方士入海求仙和采不死之药数千人。 这一年大旱, 武帝东行毫无所得, 出巡无名,便说是来祷拜海上的万里沙。

元封六年 (前 105), 武帝又到泰山封禅。 “东至海上, 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 莫验, 然益遣, 冀遇之。” 武帝为求神仙费时数十年, 耗费财物无数, 一次次上方士的当, 已经明知任何一 个方士的伎俩都毫无应验, 却又并不死心, 反而派出去更多人, 以图侥幸

直到征和四年 (前 89), 已到衰老之年, 还东行到泰山封禅, 然后到海边, “而方士之候神入海求蓬莱者终无验, 公孙卿犹以大人之迹为解。 天子犹羁縻不绝, 幾遇其真。”


一代大帝三番五次被骗子忽悠,把自己女儿搭进去了还不思悔改


作者受教于陈寅恪弟子刘节、师从史学大家白寿彝先生。

八旬长者士人风范薪火相传,三十余年治学菁华今朝问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