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城市“老漂族”他鄉如何變故鄉

城市“老漂族”他鄉如何變故鄉

圖/王偉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小平

10月15日上午,鄭州市農業南路商都路附近某小區的小廣場上又和往常一樣熱鬧起來。只要天氣好,小區裡的大爺大媽們就紛紛帶著年幼的孫子孫女到這裡玩耍。記者調查發現,當天出來玩耍的10個孩子中,有6個是家裡的老人在照顧。而這6位老人當中,有3人是所謂的“老漂族”。每天買菜做飯、做家務、帶孩子是他們的主業;一天兩次帶孩子出來進行戶外活動,基本是他們的全部社交。

今年62歲的高阿姨告訴記者,她是在女兒懷孕7個月的時候從封丘趕來的,現在外孫女已經1歲半了。除了農忙的時候,她基本都待在鄭州。這裡沒有親戚朋友,帶孩子出小區也怕不安全,所以高阿姨的活動範圍基本就在小區周圍。“女兒女婿孝順,週末總說帶著我出去轉轉。不過,商場裡也沒我要的東西,跟年輕人也吃不到一塊兒。”高阿姨說。

家住鄭州市中原區的劉阿姨,已經在鄭州“漂”了4年了。4年前,小孫子一出生,63歲的劉阿姨就拋家舍業從洛陽趕來。劉阿姨勤快,把兒子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她性格開朗,也結識了幾位老姐妹。可說起現在的生活,劉阿姨還是用“一言難盡”來形容:老母親快90歲了,一直跟著弟弟生活,自己逢年過節才能回去盡孝;老伴獨自留在洛陽,平時生活沒人照顧;自己身體的毛病越來越多,有個頭疼腦熱的,看病還怕給兒子添麻煩……

像高阿姨、劉阿姨這樣,為支持兒女事業、照顧孫輩而離鄉背井,到子女所在城市開始新生活的“老漂族”不是個例。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60歲及以上的隨遷老人近1800萬,佔全國流動人口總量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當前,解決好“老漂族”的社會融合問題,不僅關係到這一群體的養老,也事關社會有序運行、家庭和諧幸福等重大問題。

省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實習研究員閆慈近年來一直在關注“老漂族”的社會融合問題。在她看來,因為地域間的語言差異,消費理念、休閒方式、飲食習慣等文化差異,隔代教育、老來分居等現實問題,“老漂族”普遍會出現精神孤獨、對身體衰老和疾病產生焦慮等問題。同時,由於戶籍制度的制約、養老金政策地域差異等原因,“老漂族”還面臨著在遷移地無法獲得本地老年人應享有的社會優待福利等融合難題。

閆慈認為,治癒“老漂族”的“水土不服”,政府應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打破戶籍制度下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公共服務等造成的地區差異,還要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逐步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在鄭州市金水區某社區從事社區工作18年的焦麗鋒結識了不少“老漂族”。在他看來,近年來我省針對“老漂族”的政策越來越好,服務也越來越細。“去年,我省已經實現醫保跨省就醫異地實時結算,同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養老金認證審核、社區養老服務等也都將異地生活的老人納入服務範圍。”焦麗鋒說,作為“老漂族”活動的主要陣地,社區應組織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有不同需求的“老漂族”參與其中,並積極倡導內容豐富、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建設。

新鄉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會長楊豔認為,子女應該給予父母更多心理關懷,加強溝通交流;“老漂族”也應主動提高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種社會服務組織要更多關注“老漂族”,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