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中化能源赴港上市!“第四桶油”引號可以丟了!

近日,中化能源遞交港股上市申請,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即將登陸港股。摩根士丹利、中信里昂、中銀國際三位大佬為其聯席保薦人。

中化能源赴港上市!“第四桶油”引號可以丟了!

全面轉型為科學技術驅動的創新平臺公司!

這是當初中化掌舵人寧高寧於2016年提出的理念。

中化能源此次赴港上市承載著寧高寧的期望。在此前中化業務快速增長時,石油貿易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去年,中化集團全年營收突破 5200 億元,利潤 135 億元。而中化能源的石油貿易業務營收有 3396.36 億元,佔整個集團營收之比超過 65% ,2016年的數據則是 58% 。

目前,據其上市申請文件,中化能源股份定位為石油石化產業運營商及綜合服務商,業務分為 5 大板塊,包括石油貿易、煉油化工、倉儲物流、石油批發零售以及科技,這5大板塊2017年總營收約 3921 億人民幣。

從披露的業績來看,中化能源近年來的數據令人羨煞不已。2016年到2018年3月份,公司營收分別為2613.48億元、3921.09億元和1200.4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2.12億元、52.32億元和12.09億元。

2017年中化集團殺入全球財富500強,位列98位,上升45位。

坐實第四桶油

Centralpec

原油貿易為公司最核心的根基業務。據披露,2017年,公司原油貿易規模 1.2 億噸,堪與嘉能可、維多、托克等國際大宗商品貿易巨頭比肩,近十年來,公司旗下實體資產不斷髮展,擁有 1200萬噸/年 中化泉州煉廠,以及超過 800 家自有或聯營油站網絡。按加油站數量計算,中化能源擁有中國第四大品牌的加油站網絡。

而業內一般將中化集團稱為“第四桶油”,其煉油能力達到千萬噸級別,下游擁有成品油分銷零售網絡,並且擁有原油進口貿易資質和成品油出口配額。此次中化集團煉化板塊上市,中化能源或許可以得到更快發展,讓“第四桶油”的稱號實至名歸。

中化能源赴港上市!“第四桶油”引號可以丟了!

國際石油中的“搬運工”

Centralpec

中化能源股份的母公司中化集團前身為中國進口公司,創立於1950年,堪稱中國石油和化工貿易的先鋒,也是中國僅有的5家擁有國營原油進口貿易資質和5家擁有成品油出口配額的國營石油貿易企業之一。中化能源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買賣原油、成品油和石化產品。

在原油和成品油兩個領域,中化能源主要是利用各種貿易政策,從市場波動中獲利。

原油方面,中化能源從海外市場的國際石油公司、國家石油公司和貿易公司購買,供應商主要位於中東、西非和南美。在成品油貿易方面,中化能源從國內外煉油廠以及貿易公司購買成品油產品,並將成品油產品銷售海外客戶。

雖然在國際石油市場中賺差價,公司賺取了許多利潤。但這與中化集團掌舵人寧高寧提出的“科學至上”理念仍有差距。

邁向科技領域

Centralpec

今年4月份,寧高寧發表萬字長文,提出“科學至上”概念。6月份,寧高寧在一個論壇上還提到,“將集中精力轉向三大技術:石油化工技術、清潔化工技術新材料和生物化工技術。

當前石油市場貿易比重過大,從而忽略了技術含量。

中化能源瞅準未來科技創新的大趨勢,依託中國領跑國際的互聯網行業優勢,結合數十年石油領域的深刻理解,拓展石油行業的深度整合和大數據平臺。

中化能源赴港上市!“第四桶油”引號可以丟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化能源石油煉化板塊要做大做強,資金和運作平臺是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寧高寧在華潤集團和中糧集團期間均主導了一系列資本運作。“巧婦”此次赴港上市也可以為其石化產業發展提供更多融資和運作空間。從資產負債率來看,從2015年到2018年3月份,中化能源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70.5%、133.9%、96.7%和76.3%。此外,截至今年3月,中化能源一年內未償還短期債務為 147.04 億元,一年期以上長期債務為81.07 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