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藝指導方向呼籲影視從業者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在政策號召下,更易結合時代精神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層出不窮。這類現實題材作品的創作融入了現實溫度,傳遞著時代積極的價值觀,與時代精神、時代文化、社會心理之間形成了共鳴共振的關係。
最近,現實題材緝毒劇《獵毒人》正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熱播,它以一個平民緝毒志士呂雲鵬的視角打開了社會“毒瘤”毒品的黑暗世界,被《光明日報》贊為“一部兼具藝術特色和現實價值的力作”。與以往緝毒題材作品不同的是,該劇不以毒品案件推動劇情發展,而是聚焦於“人”,通過“人”的成長,不斷進入黑暗深處,貼地氣而又不失藝術性地揭露出毒品的危害,弘揚了正確的社會價值觀。《獵毒人》兼具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與飽滿的思想內核,反映了禁毒工作的殘酷與艱險,謳歌了緝毒民警孤勇與無畏的精神。《人民日報》點贊該劇“憑藉新穎的藝術表達、精彩的視覺呈現,將情節、情感、情懷落於有血有肉的故事中,致敬奮戰在一線的緝毒英雄,以藝術化的手法,以小見大,詮釋了全民禁毒的英雄故事。”
突破題材窠臼 以“人”為本
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優秀影視作品,往往離不開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獵毒人》深諳此道,致力於通過人物塑造推動劇情。沒有以往緝毒劇的“強劇情”“快節奏”,甫一播出,就營造出驚險刺激的案件氛圍,該劇不落窠臼,以一個平民呂雲鵬的視角展開劇情,通過他的選擇再來影響劇情,人物更飽滿,懸念不斷迭起。《光明日報》表示:“《獵毒人》從一個緝毒民警的‘家庭之變’引出了一場‘紅與黑’之戰。呂雲鵬從局外人變成獵毒人,從無聲哭泣的悲愴者變成滿腔熱血的戰鬥者,以小見大詮釋了國家關於‘堅決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的重要指示。”
當一個本不屬於毒品世界的人因復仇的決心毅然放棄光明投身黑暗,他從此肩負起本不屬於他的沉重,也面臨著本不屬於他的危險。“圈外人”被捲入毒販勢力範圍內,不可預知的危險性極度增大,情節發展更加不可預測。《獵毒人》中,呂雲鵬因為得知兄長被毒販集團殘忍殺害,再看到兄長的妻子兒女都因此受到人身危險後,他隻身打入毒販內部,與毒販周旋鬥爭,在這過程中從一個復仇者成長成緝毒者,樹立了大局意識,完成了人生蛻變。
該劇聚焦於“人”,也深刻地展露了複雜的人性。於和偉飾演的緝毒平民呂雲鵬,吳秀波飾演的因公殉職的緝毒警察呂雲飛、張丹峰飾演的幹練熱忱的緝毒大隊副隊長魏海等代表著無數默默無聞的緝毒警察,他們在工作之外,各自擁有平凡而幸福生活,但為了社會的安寧,他們無畏犧牲,堅決守護在危險領域,令觀眾肅然起敬。《人民日報》表示:“《獵毒人》塑造了以江伊楠、魏海為代表的新一代公安民警群像,他們忠於職責、勇於擔當、不畏犧牲,不屈不撓與罪惡勢力作鬥爭。”而心狠手辣的大毒梟體現出人性中貪婪、險詐的一面,也令人悚然。
摒棄口號謳歌 以“藝”載道
影視作品通過藝術的表現手法傳達出主流價值觀,將人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道理更生動地剖析開來。毒品的危害之大,眾所周知,但它帶來的具體的危害是什麼,普通百姓則很難具象地瞭解。《獵毒人》則去除空洞無趣的口號化處理方式,通過劇情的累積傳達出創作理念,讓觀眾在觀劇的過程中深入瞭解到毒品是如何將一個人摧殘,是如何讓一個幸福的家庭破碎,又是如何影響到社會的安寧,也讓觀眾看到了與自己的生活看似遙不可及的緝毒警察們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中與毒販鬥智鬥勇,讓人們更加珍惜陽光下的幸福生活。
美國知名編劇羅伯特麥基曾說,“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而影視劇則是故事的載體。《獵毒人》雖講述的是普通百姓不會涉及的故事,但也正因如此,它揭露的社會陰暗面及彰顯的人性光輝更加扣人心絃,在觀眾心中印下深刻烙印。在之後的劇情中,隨著呂雲鵬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深入毒販集團內部,正邪雙方智力之戰越發精彩,兩者交鋒下,該劇所蘊含的正確價值觀也將更清晰地傳達給觀眾。
閱讀更多 君和傳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