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10元左右的瓶裝白酒都是“酒精”與“香精”勾兌的嗎?

宜人44


答案是的,10元左右的瓶裝白酒,除了個別的牌子品種,絕大多數都是“酒精”與“香精”、“糖精”和水勾兌的。為了解釋當下流傳的這種酒也是糧食酒的說法,藉此機會說說“糧食酒”與“酒精酒”的區別,以便酒友們明白消費。三點論:



⒈什麼是糧食酒。稍有常識的都知道白酒怎麼釀造。一種以上的糧食蒸煮、加粬、發酵、蒸餾而成。糧食在酒粬作用下,分解成很多的物質存在於酒體內,就像茅臺,有一千多種,現代化學都還沒搞清楚。所以白酒有自己獨特的口味和功能。直觀的表現在於:①喝著順口滑喉;②活血散瘀等功能;③酒後頭不痛,口不幹,不傷身。

⒉什麼是食用酒精。食用酒精初期釀製和白酒一個道理,但有根本的區別:①釀造的目的不是白酒追求的口感和味道,而是更高的酒精量;②不僅僅是糧食,也不需要零食,因為糧食價格相對高;③採用最低廉的材料,含碳水化合物和糖的薯類、秸稈。六噸甘蔗渣都能出一噸食用酒精。所以,成品每噸5000元人民幣左右。

⒊什麼是“勾兌”。嚴格的說,蒸餾白酒分批次,一鍋材料要出來好幾批次的酒,每次的口感和酒精度數不一樣。所以成品出庫上市前,各批次和不同年份的白酒要按著嚴格的標準,進行彼此之間的“相互摻合”,人們習慣把這個“摻合”叫做“勾兌”。專業行話不是這樣叫,準確的概念,是“勾調”。

酒精酒的生產就簡單了,直接的酒精兌水加香精、糖精。這個賬就好算,糧食酒按2斤出酒1斤,直接成本4元每斤,綜合成本超過10元每斤。酒精兌水的白酒,一噸出二噸酒,直接成本不到2元每斤,綜合成本不到5元每斤。



再說香精,我們目前有強大的生產基地,還有了很多著名品牌,包括所有口調的香精,醬香、濃香、清香……應有盡有。起步階段,濃香型最好勾兌,專家都分不出真假,所以市場上最多,業內估計接近100%.如今勾兌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所有香型全部做到以假亂真,包括最難仿製的醬香酒,香精可以勾兌出完全等同飛天茅臺的味道。
其實我國對糧食白酒生產有嚴格的標準,包括不允許兌加香精,不允許薯類參入發酵等。對酒精酒也有嚴格限制,譬如必須在外包裝註明生產工藝,不許出現“陳釀”和“年份”字樣。但是,市場暴利根本無視這些規定。馬克思在資本論裡說過,當資本的利潤高到一定的程度,資本家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所以,當下白酒市場亂象就不難理解。這麼高的利潤,還沒人管,不要白不要。儘管以後會改變。


普濟


毋庸置疑,十多塊錢的瓶裝酒,一定是酒精和香料勾兌而成的,俗稱“勾兌酒”,專業名稱“配置酒”,“液態法白酒”。

液態法白酒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我們廣大消費者喝的低端低價白酒,一直就是所謂的勾兌酒。只不過這種勾兌酒分正規勾兌和非正規勾兌兩種。

正規勾兌是指正規酒廠按嚴格配比,用食用酒精、食用香精和蒸餾水配製而成不同度數的酒液。像劍南春酒廠的綿竹大麴,瀘州老窖酒廠的圓二曲等大型酒廠,已在產品標籤上明確標註了配料表,算是良心企業。

非正規勾兌,是指那些不正規小酒廠和製假的不法分子勾兌的勾兌酒,這類酒也用食用酒精,純淨水香料等勾兌,區別在於用的是純淨水,還有就是降度,缺度,一瓶假冒偽劣的勾兌酒看似標註的酒精度是52°,56°,但精確檢測,一般就是三十多度,有些幾塊錢的瓶裝酒甚至連二十度都達不到。

可笑的是這類假酒竟然有相當的市場,一些偽喝酒者竟認可這種酒,說是喝了不醉,綿軟,好嗒口。

所謂的勾兌酒,其實是被妖魔化了的,白酒勾兌是整個白酒釀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工藝。製假分子和劣質酒廠簡單粗暴地踐踏了配製酒的本質和聲譽,讓消費者口伐筆誅所有的配製酒。


慶陽酒說99


10元左右的瓶裝白酒可以說全部都是使用食用酒精加水加香精勾兌成的,充其量最多也就是個固液法白酒,但是其中的糧食酒主要是用來調口感,含量也是非常低的。不同白酒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使用優質食用酒精和劣質食用酒精的區別,而不是使用食用酒精與糧食酒的區別。



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糧食酒生產成本過高,生產週期長。傳統工藝的酒一斤酒糧食成本大約是6元左右,再加上燃料費,人工費,生產成本及時間成本,包裝費,運輸費,酒廠運營成本,酒廠利潤,銷售商利潤等,算起來遠遠不止十幾塊錢。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費用都是需要消費者來買單的,所以說30元以下的酒就不要考慮什麼糧食酒了,即使30元的酒是糧食酒那也是最差的糧食酒。


而使用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勾兌成本低,原料廣泛,週期短,產量高,因此費用成本相對要低很多。首先相對於釀造酒,勾兌酒生產過程會省去很多中間環節。再次買回來的食用酒精直接勾兌,包裝好就可以出售。生產過程中的成本非常低。一瓶500毫升的酒原料成本大約是1.5元左右,加上包裝,運輸費,酒廠運營成本,廠家利潤,銷售商利潤等,價格加起來差不多10元左右。因此食用酒精勾兌的酒被廣泛用在低端白酒類中。這個價如果真的是糧食酒,買10元左右廠家又不是慈善機構,早就關門大吉了。


但是現在酒業大都對食用酒精勾兌酒遮遮隱隱,這背後緊跟的是利益鏈在作怪。個別有良心的酒企會標註白酒是液態法制造法或固液法制造。很多酒企都不會標註,更可惡的是有些酒企明明是液態法,卻非要標註固態法釀造。


我是平哥


俗話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一句話,既概括了酒的來源,又顯示了某些人對酒的喜愛。


有人就想問了,現在那麼多便宜的酒,是不是也都是糧食釀造的呢。如題所說,10塊錢的酒是不是都是勾兌的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實勾兌酒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在建國以後國家就允許生產了,只要是正規廠商,衛生生產,適量飲用沒有問題。比如我以前經常喝的二鍋頭、老白乾之類,不過十元左右一瓶,喝著一個過癮罷了。如果說從價格角度來說,純糧食酒與勾兌酒差別就大了,茅臺、五糧液,都十分昂貴,咱普通老百姓喝不起。如果從健康角度來說,過度飲酒有害健康,適度飲酒無傷大雅,純糧食酒跟勾兌酒的差別就跟土雞蛋和養殖雞蛋的差別差不多吧。

純糧食發酵釀酒,就是純糧固態發酵,比如好的白酒一定要選用上等糯高粱,配以其他糧食,經過天然的化學反應發酵蒸餾生成酒精、各種酯類的混合物,也就是白酒。如果只是消耗糧食倒也罷了,關鍵週期十分長,市場上不是吹捧二十年陳釀,三十年陳釀云云嗎。如果真的需要那麼久,那對於十多億的喝酒人口,那是遠遠不夠的。

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了勾兌酒,勾兌酒就是用食用酒精配合各種香精加水勾兌而成。食用酒精主要是用玉米、薯類等加酵母液態發酵而成,這裡糧食發酵不是為了造酒,而是為了酒精,也就是乙醇,由於目標產物成分單一,效率大大提高,缺點是隻有酒精味道太難喝。這就需要再加香精調和,就有了勾兌白酒一說,也就是液態發酵白酒。

還有一種就是液態發酵以後,覺得味道不行,就加點純糧固態發酵的白酒混一下,再加香精調和,於是就有了固液結合白酒。

有些人就要糊塗了,這麼多酒到底如何區分呢,其實只要是國家正規品牌出來的酒,都會有執行標準的,比如包裝寫著GBT20821,液態發酵白酒;GBT20822,固液結合白酒;都是勾兌酒。GBT10781,固態發酵法白酒,也就是所謂的純糧酒。

純糧食酒由於時間成本和工藝成本遠高於勾兌白酒,所以售價上也要貴很多,不過從化學角度分析,兩者相差不大,從作用上看,也沒多大區別,有錢就可以去喝茅臺五糧液,沒錢隨便喝喝就行。我看頭條上很多人都在說自己釀的是純糧食酒,然後就說勾兌酒如何如何不好,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喝什麼酒賣什麼酒都無所謂,但是有一種人打著純糧酒的名義,以純糧酒的高價賣勾兌酒,那就比較可恥了,所以普通消費者還是要擦亮眼睛,不要做了冤大頭。


一覽眾河小


其實現在很多十元左右500ML的酒都是酒精酒,但是在這裡有一點是必須要重申一下的,題主所說的“酒精”在現在釀酒中所用的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工業酒精,在上世紀8,9十年代,市場上的一些假酒採用工業酒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精一水酒,什麼是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加自來水。

而國家要求的生產標準目前有“固態釀造法”,“液態釀造法”“固液釀造法”所謂固態釀造,就是採用糧食等作物釀造的酒,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糧食酒,固液釀造法就是糧食酒加酒精酒,液態釀造法,就是指食用酒精勾兌的酒,那麼什麼是食用酒精?

食用酒精其實也稱為“發酵型蒸餾酒”它主要以穀物,薯類,糖蜜,等作為原材料進行蒸煮獲得糖份,然後發酵轉化為酒精,然後蒸餾提純而來。說到這裡需要解釋一下:以前我國傳統釀酒基本都以糧食作物,如:小麥,高粱,玉米,大豆,豌豆等作為原料,但是在建國初期,由於當時我國糧食短缺,於是國家參照了蘇聯伏特加的釀造工藝,為了確保人民都有酒喝而產生的,其實伏特加也就是酒精酒,所以說,液態釀造酒並非洪水猛獸。

下來說說為什麼10元左右酒大部分都是酒精酒,可以以倒扣的方式來看:例如商店售價10元的一瓶500毫升的酒,一般零店的銷售毛利最低為30%左右,那麼進價也就是7元左右,當地經銷商需要有利潤支付人員工資,配送費用,倉儲費用,再減去20%,也就是5.5元左右,除去長途運輸費用,除去酒瓶,酒標,瓶蓋費用,除去人工工資,除去場地,機械等費用,這瓶酒還有多少錢?

在說說酒精酒的成本,現在市場行情一噸酒精基本在5000元到6000元左右,98度的酒精加工成50度的白酒也就是一噸酒精加一噸水,算下來就基本2500元左右一噸的酒,也就是說一瓶酒光酒液的成本在2元左右。如果真是糧食酒,賣10元錢估計廠家早就該關門大吉了。

那麼怎麼判斷是不是糧食酒呢?看配料欄,執行標準:

但是現在也就有個別稍有良心的酒企會標註為液態釀造法,也有少數為固液釀造法,很多酒企明明是液態釀造,卻非得標註固態釀造,怎麼去鑑別?關注本號,閱讀本人頭條文章《教你怎樣區分酒精勾兌酒與糧食釀造酒》。

認同本答案請點贊關注,喜歡酒的網友請關注本號閱讀本人頭條文章以及更多專業答題,瞭解更多酒類知識。


榮耀陝西


中國人到底是多有錢了


這個問題很好的反應了何不食肉糜的形而上的風氣

96°特級玉米酒精,7元1斤,兌成40°的頂級伏特加,3元1斤,加玻璃瓶3元,10元一瓶還賺4元。

2元一斤高粱,出一斤xx白,賣10元賺6元。

固態發酵高粱酒,散裝賣8元1斤,還能賺。

可怕的是有些人利用渠道優勢,把普通食用酒精、香精、乳酸、甜味劑、脫苦劑兌的垃圾賣給顧客。而真正的好東西到不了消費者手中。


建議你在周圍問問隨便一個菜市場,工地,工廠,保安,修電梯,擦玻璃的人們,據我所知,瓶裝白酒對底層人民已經是不錯的享受,更多的是2塊錢一斤的散酒,還有塑料袋裝的白酒(恐怕你從來沒有聽說過)。


釀酒不是高科技,是相當於做豆腐的難度。假設有一萬個釀酒師,開一萬個釀酒作坊,高粱酒定價3~8元。賺個苦力錢。水平高的,雜味少一點,入口順一點,喝了不頭疼。出名了,產能有限,賣到20元。然後想擴大規模,結果引起了食藥監的注意。

鹽鐵菸酒幣,不是高科技。但你水平再高,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你精選頂級菸草捲菸,口感完爆哈瓦那雪茄,對不起,假煙。你做的人民幣比真的還真,對不起,假幣。至於白酒,是受限制的行業,一般人辦不出許可證。

酒精酵母發酵中,主要產生乙醇,還產生甲醛、乙醛等醛類、甲醇、各種高級醇、有機酸、各種酯類。蒸餾時,這些成分會跟乙醇一起被蒸餾冷凝出來。所幸醛類沸點低,大部分會先蒸發冷凝出來,叫“酒頭”,一般佔1%,倒掉就可以了。高級醇沸點高,大部分會在最後蒸餾出來,叫“酒尾”。而甲醇,蒸發係數和乙醇一樣,不會在初次蒸餾分離。只能控制原料來減少到安全標準。或者用精餾設備,從95°酒中蒸發出來。

發酵溫度越高(30~43攝氏度),各種乙醇外的成分越多。蒸餾設備和技術越原始,蒸餾出的雜質越多。喝到發苦的白酒,小作坊水平無疑。高溫快速發酵,夏天不控溫發酵,會產生出一種苦到噁心的雜醇油。而簡易蒸餾設備又不能去除,這就是低端酒。但能補救,用活性炭吸附雜醇油、加蛋白糖去除苦味。所以5塊錢一斤的散酒,處理好了變成50一瓶的,喝不出來。

沒有複雜設備的,就低溫(9~23攝氏度)長時間(1~4個月)發酵,出酒品質高。有高端設備的,就高溫(25~43攝氏度)短時間(3~7天)發酵,可以分餾出各種雜質,獲得酒的各種純淨成分,再用純淨水調到一定度數。也能得到純淨的產品。

所以,粗烈的高度酒,非洲土著都能蒸,用汽油桶和水管。要得到純淨的好酒,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設備。

酒精其實也是酒,食用酒精大多數也是用糧食生產出來的,而勾兌過程也無非就是讓其變得好喝點兒,所以,只要是正規酒廠生產的正規白酒,適量飲用也沒啥事兒

重點:此種方法為市場絕大部分低端酒的生產工藝。成本低,產能高。你想想,一年有多少的糧食用來釀酒,真正通過發酵蒸餾需要嚴格溫度和微生物控制,且週期長,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國內每年需要消耗上千萬噸酒,按百分之60的出酒率(很多時候其實都達不到50),需要多少糧食?所以這種方法被業內和國家所支持。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方法可以人為控制酸、醛、酯的指標,安全係數比釀造的好控制。主要載體又是食用酒精和水。

深化:這種酒其實就是為了打開市場的,提高市場佔有率,酒廠真正掙錢靠的是中、高檔酒的,這種十多塊錢的酒保本少掙點就行,走的是量,有的甚至只能賠錢提高市場佔有率。國內酒市場早已被巨型公司(茅臺、五糧液、汾酒等)瓜分差不多了,小酒廠生存空間真的可憐。而且,白酒行業的相關標準也是有這些公司牽頭起草的。

購買建議:不過想喝著舒服一點的話,建議購買150一瓶以上的酒,真的比幾十塊錢喝著舒服。而且度數高不是喝著不舒服的主要原因,42度往上的酒才是各類芳香物質的良好載體,40度往下香氣基本很淡。所以只要是正規酒廠,十幾塊和幾百塊都可以安全飲用。

敬告:過量飲酒有害健康

我是永澤,酒類問題的優秀回答者。


永澤說酒


大家應該聽過這樣一句話:三斤糧食一斤酒。糧食再便宜也要一兩塊錢吧。一斤酒糧食成本5元吧,發酵、蒸餾、包裝、人工、運輸、稅不要錢麼。十元錢估計就買瓶好些的水吧。

你想想嘛,蒸餾的純淨水都賣兩塊錢一瓶給你,人家酒精也是蒸餾的還要搭個玻璃瓶給你。


所有的酒都會要勾兌

就算是飛天53度的茅臺,也不是一蒸餾出來就可以賣的。就算不給香精這些東西,也會加水稀釋,也會把各種原酒進行勾兌來保持產品的穩定和統一的口感。

至於10元錢的瓶裝白酒是不是酒精與香精勾兌的,老司機說是的。

但這個勾兌與勾兌之間也有個區別。

很多人在談純糧食酒才是好酒,我列個去,10塊錢的也是純糧食好不好。不用穀物薯類這類糧食來釀造的酒,難道用工業酒精來勾兌麼。

這裡面有兩種工藝:簡單說,便宜的酒,它只追求酒精產量。固態酒麴發酵出酒在70%以內,而且好的酒還要掐頭去尾,只要酒心。而純酒精發酵的可以達到90%多。這樣省錢多了

但就算是固態酒麴發酵也有不太好的,需要進行添加來修飾。


結論:酒精是食用酒精,也是糧食酒精

這個十塊錢的酒,只要合規合法,它就也是糧食酒的。喝是沒有問題的,是合格產品。

正常飲用絕對也是口感不錯,不會把人喝出問題來的,因為裡面沒有毒嘛。也是按國家標準做的,只是工藝不同而已。其實伏特加就是這種純酒精發酵蒸餾出來的。


下面給你一些參考,知道你的酒是什麼工藝做的:

好的酒是用純糧食用酒麴進行糖化和發酵一步完成的固態發酵法。這樣的酒出來會有更多的微量元素讓酒更香口感更好。它還會會用到多種穀物搭配出豐富有層次的口感。

而更多一些酒廠為了更快,更多的出產,就是先糖化,再用糖來發酵,這樣能生產更多酒精,便只會出來酒精,極少有其他微量元素讓酒更香口感更好。再來人工添加。這就是液態發酵。而且這種酒精原料基本就只有一種穀物或者薯類。口感單一。

我知道不論固態,還是液態,配料表上都是糧食。這個可以看酒的標籤上的國標:

  • 執行GB/T10781.1、GB/T10781.2、GB/T10781.3等GB/T1是固態法白酒。

  • 執行GB/T20822、GB/T20821是執行固液結合法或者液態法白酒。

  • 執行GB/T2757標準的,這類酒都固液結合法或者液態法白酒。


老司機觀點:

先說,酒精與香精

  • 不論是大家眼中的“糧食”酒,還是“勾兌”酒,都是糧和食的澱粉產生的酒精。

  • 只是糧食酒,是用穀物在固體形態下堆積發酵。其發酵原理是利用酒麴中進行澱粉糖化和酒精發酵一次性完成。這種方式叫做固態發酵法,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出酒率很低,但出來的酒,不只是酒精,還有其他多種微量元素、酯類,芳香物質等。茅臺整個流程是一年。

  • 而用糧食(玉米和薯類)進行糖化成為液體,再發酵成酒精。這種叫做,液態發酵法。這種時間短出酒精率高,十天半月就搞定了。但是它出來的只是酒精。幾乎沒有其他好的微量元素,本身出來的酒的口感也不好。所以,需要加一些其他的芳香物質(大家說的香精了)。


十元錢能買的就是液態發酵

理論上100公斤澱粉糧食可以產生96度的酒約60公斤。拋去多種實際損耗,50公斤吧。

也就是100斤糧食,50斤96度的酒精了。加水兌成40多度的就又回來100斤了。如果30度的就是150斤,也就是糧食可以轉化成2-3倍的白酒。

做食用酒精的糧食都是比較廉價的糧食。玉米的價格也就在1.5元-2元之間。所以10元的酒肯定是有的。但不會是高度的,因為現在就是拼的酒精量的多少了。


老三說酒


作為一名傳統工藝釀酒人下面我簡單的說說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10元左右的瓶裝白酒都是“酒精”與“香精”勾兌的嗎?

這個問題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有外及內,從配料表到酒本身來看這個問題,10元1瓶的酒到底是不是三精一水勾兌酒,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下。

根據問題前置條件,我在某寶和某仙網上搜索了下25元以內的瓶裝白酒,有濃香的、清香、米香的種類繁多,醬香較少。仔細觀察了下各類品牌瓶裝酒的配料表,有明確標註液態法白酒的,也有標註傳統工藝(裡面酒的到底是傳統工藝白酒,還是傳統白酒和食用酒精串香的白酒,用目前網絡上流行的純糧白酒檢查法比如加水法、燒鹼法無法檢測出來,有個各種白酒對比檢測實驗的鏈接我分享給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說的比較全面,我這裡也不過多贅述,請點擊這裡http://www.360doc7.net/wxarticlenew/749450362.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下面列舉幾個10元到幾十元左右的瓶裝白酒以供大家參考!

1、濃香型白酒

知名度最高的當屬川企的某窖的二麴酒,價格25元1瓶,明確標註三精一水勾兌而成,厚道企業,至少消費者不會吃啞巴虧!

2、清香型

清香型的白酒,知名度高,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攜帶方便;厚道的企業,明確標準液態法白酒,100ml 6元,摺合30元1斤,看30元一斤的也不是純糧白酒。

3、醬香型白酒

小編四川人,醬香型白酒貌似在四川不太流行,對醬酒不瞭解,但翻看了某寶10元一瓶的醬香白酒還真沒有,只有商家推出的特價10元試飲裝,3年窖藏,看評價反饋還不錯均為酒後不口乾舌燥腦袋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看看購買試飲下,10元不貴還包郵。

10元一瓶的白酒到底是不是純糧食白酒,這裡可以肯定回答,10元一瓶很難喝0添加的純糧食白酒。

從釀造成本上看

傳統工藝糧食酒生產成本看,醬香工藝白酒成本>濃香工藝白酒>清香工藝白酒。 就清香白酒型釀造成本看,自釀白酒無其他費用總體來說55度左右的白酒10-15元左右(因不涉及釀酒工人工資、社保,白酒的稅收,釀酒的用水一般是居民用水價格、成品酒運輸成本、廣告推廣、瓶子包裝費等,其中人工和稅費是個大頭);有證企業正常情況下1斤55度左右傳統白酒價格在15到25元左右。醬香、濃香白酒的工藝更為複雜,白酒成本高於清香白酒,具體成本應該到30到50之間,具體多少小編不是局內人不知(不會釀造濃香,醬香酒),頭條裡的大咖們可以算算。

最後,小編認為10元一瓶的白酒十有八九都是三精一水的勾兌酒,但存在便是合理,有需求才有市場,只要自己身體能接受,香型也喜歡,口感也合適,但喝無妨,畢竟食用酒精也是糧食釀造的嘛,符合國家要求!


家有老酒坊


勾兌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勾兌也有黑心和紅心之分。

小編自己開的有酒廠,所以自信對於白酒還是懂一些的,如果您喜歡本篇回覆,歡迎您關注本頭條號。



其實純糧酒的成本並不高,如果不追求口感什麼的,用玉米燒酒,快速發酵,再加上自己的作坊式生產,不需要僱人的話,那麼每斤酒的成本也就三塊錢左右。

但是,這類酒除了是名義上的糧食酒之外,跟傳統工藝的白酒是沒辦法比的。而且還存在著鉛、汞等重金屬超標的問題,所以不建議大家購買和飲用。

真正的好酒必須要用泥池發酵,而且最好是有幾十年窖齡的泥池(很多作坊和小廠都是水泥池,更有甚者拿塑料布襯底下,這可是有毒的呦)。



發酵期也跟酒的品質息息相關,一般來說過夏的酒才是好酒,沒有經過夏天發酵的出不了真正的好酒。而過夏的酒最少需要六個月以上的時間。

當然了,快速發酵的也很多,比如說酒精勾兌酒,人家也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的也是糧食酒。其實人家也沒說錯,現在的酒精用玉米做的比較多,確實也算糧食酒。只不過呢,這只是他們在偷換概念而已。玉米燒出來的酒寡淡無味,外加苦澀,如果做酒精則可以達到95度,那麼用高粱等做原料燒的酒最高也就70多度,區別還是很大的。

回到樓主的提問上來,別說十塊錢,就是三五十的酒也一般都是純酒精勾兌酒,裡面別說沒有點純糧酒,即使有,也就跟你在家做飯時候放點味精香油那麼多。

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掏高價不一定能買到好酒,但是不掏高價是一定買不到好酒的!

您別不信,仔細算筆賬就清楚了。

傳統工藝釀酒,一般都是三斤糧食加一斤酒麴才能出來一斤酒,大概需要六塊錢左右,燃料現在不讓燒煤了,用油或者氣每斤酒要加上2-3塊錢。從糧食進庫到破碎、蒸煮、翻晾、入池、中間幾個月的照料、出池、燒酒、出糟等等工序,那可是都要錢的,這一塊沒有三四塊錢也不夠。再加上後來的陳放、過濾、罐裝、入庫、裝車等等,即使不算資金佔壓的時間,那麼單純的物料和人工成本也要十幾塊錢了。



包裝這部分很費錢的,君不見超市裡擺的琳琅滿目花裡胡哨的包裝,每瓶酒動輒就是好幾塊甚至是幾十上百塊,這筆賬當然要算在消費者頭上。


所以呀,花幾十塊錢就想喝到純糧好酒,還是醒醒或者實在不想醒了就洗洗睡吧。


白酒有黑幕


除了農家小作坊糧食自釀的有十塊錢左右的糧食酒,市面上的10元左右的瓶裝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酒。為了節約成本農家小作坊都不罐裝成瓶,都是大罈子存放,需要了打酒給你罐裝。

做酒那麼久了,經常跟同行交流,10元的貴州茅臺鎮酒,不論是醬香型還是濃香酒千萬不要喝。那都是垃圾酒,軟件電話推銷,廉價而且包郵貨到付款,總有貪小便宜的人以為天上掉餡餅,對茅臺鎮懷著崇拜之心認為賣茅臺鎮的酒這個價值得,佔了大便宜安慰自己好幾件地賣。這種方式的銷售常見於偏遠地區沒喝過茅臺對茅臺鎮也一無所知的地方。這種垃圾酒簽收率達到八成他就賺了。還有就是某寶上也有這種酒,圖便宜嘛,很多人躍躍欲試。

看到這的朋友我不希望你花著冤枉錢賣茅臺鎮的10元左右的瓶裝劣質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