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周慧霞:最美社工 群眾的貼心人

周慧霞:最美社工 群眾的貼心人

周慧霞,女,1972年1月出生,大專文化,社會工作師,2000年4月從事社區工作,2004年1月任秦皇島市燕山一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2008年6月至今任天洋新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16年來,她立足本職、無私奉獻,始終堅持從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被黨員群眾譽為“黨員的主心骨,群眾的貼心人”。先後獲得第二屆全國模範小巷總理、2012年度中國最美社工、河北省首屆最美社工、秦皇島市十佳社區工作者、秦皇島市志願服務先進工作者、海港區創先爭優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三八”紅旗手等多項榮譽。

積極作為,推進社區規範化建設

2008年6月,天洋新城社區成立,周慧霞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面對社區外來人口多、居民結構複雜、居民對社區認知程度較低的狀況和打造示範社區的目標要求,她勇挑重任,憑藉多年來在社區管理工作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帶領社區全體工作人員白手起家,積極作為,使社區成為獲得國家、省、市、區級榮譽30餘項的先進社區。一是在社區管理中實施“望聞問切”工作法。結合網格化管理工作,社區幹部每天堅持走入分包單元網格,走進低保戶、殘疾人、空巢老人家中,聽取居民意見和建議,瞭解居民生活狀況,根據居民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社區服務計劃,使社區服務工作做到“聽民聲而謀、聞民情而動”。二是在社區服務中實施“菜單式服務”工作法。依託雲科普服務平臺建立了社區網絡公共服務平臺,製作了社區電子名片,將社區黨建、代辦服務、志願服務、社區活動等內容在平臺進行展示,居民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網絡服務平臺,足不出戶瞭解社區工作動態和各項事務辦理的流程和所需材料,選擇所需服務內容。這種“社區備菜、居民點菜、志願者上菜”的服務方式,受到社區居民一致歡迎。三是在議事協調中實施“五方聯席”工作法。每月由社區黨支部牽頭召開一次會議,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轄區派出所共同參加,共同討論社區管理與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共商改進措施。例如:針對居民提出的小區門前商販侵街佔道、私家車亂停亂放影響居民出行的難題,經協調安裝了隔離護欄,實行人車分行,確保了居民出行暢通。四是在維穩工作中實施“前期介入、全程參與”工作法。在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處理中,她堅持提前介入、加強引導、全程參與,有效解決了達潤地產開發項目影響居民採光、紅星小區軍屬找房補等一批群體事件。

創新思路,不斷完善社區服務功能

在多年來的社區工作中,周慧霞始終心繫群眾,不畏困難,主動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為群眾謀利益,受到了居民的高度評價。一是實行錯時上班,創新方法便民。周慧霞帶領工作人員在海港區率先實行“錯時、延時工作制”,社區工作人員採取輪值制度,中午、雙休日、節假日不休息,實現了無假日辦公,方便雙職工家庭辦理各項事務。此項制度在河北電視臺、秦皇島電視臺、秦皇島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並在全區得到了推廣。二是創立“愛心聯盟”,整合力量助民。在海港區率先成立“社區愛心聯盟”,動員7家轄區單位、私營企業和社區愛心人士加入愛心奉獻行列。開展共建單位一對一結對幫扶弱勢群體活動,組織轄區共建單位黨團員志願者開展“親民服務周”志願服務活動。針對轄區內下崗失業人多的情況,主動聯繫防盜井蓋廠,達成手工編制協議,組織社區下崗失業人員成立社區手工編制作坊,實現了社區靈活就業。三是利用多種資源,改善環境利民。她利用燕山大街和建國路修路的機會,把不用的舊磚運到小區,鋪成近600平方米的活動場地,得到居民們的稱讚。經過積極爭取,2012年區裡投資110萬元為小區中心廣場升級改造,居民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四是協調各方關係,維護穩定安民。2013年,天洋新城三期業主由於對物業服務不滿意,拒交物業費,導致物業撤出,小區處於無序狀態,群眾情緒十分不穩。她多次主動入戶做居民思想工作,通過召開業主座談會、入戶走訪、推選居民代表等方式,利用了兩個月時間組織業主按照法定程序成立業委會。同時多方協調物業公司,最終物業與業委會簽訂了服務合同,廣大居民對新的物業管理工作十分滿意。

多年來,她克服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照顧的困難,經常加班加點,在工作任務繁重的時期,每天工作都在9個小時左右,每年延時服務達460小時以上,相當於每年義務奉獻近60天。她用一點一滴的小事詮釋著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的奉獻、服務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