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傳統文化浸潤服刑人員心靈

傳統文化浸潤服刑人員心靈

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創辦的內部文化刊物。 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是一所關押女性服刑人員的重刑犯監獄,這裡的法治文化教育柔和、溫暖但有力量

□ 法制日報通訊員 王存

走進位於昆明滇池南岸的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走在“學法路”上,伴著迎面飄來的梔子花香,聽見廣播裡播放的《弟子規》,欣賞文化牆、文化走廊、宣傳欄裡的監獄各類文化活動成果展示,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在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倪麗宏看來,女監文化建設是強大的“軟實力”,是踐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把大牆內的人改造好,讓大牆外的人生活好”理念載體;是除了高牆電網、科技信息等現代化物防、技防手段外,另一個支撐安全的“支柱”。

自2015年以來,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全面實行“依法治監+以德治監”工程,引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教育改造,以法律規範行為,以文化教化人心,全力推進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監獄文化建設,營造出良好的教育改造氛圍。

文化教育有溫度

針對在押服刑人員文盲多、學歷低的實際,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依託新岸藝術團和各監區興趣小組,把《贈汪倫》《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以歌劇、話劇、舞臺劇的形式展現在服刑人員面前;針對在押服刑人員少數民族多、會講漢語少的情況,監獄啟動“雙語教學”,把文化與民俗相結合進行少數民族語言教學;針對女性服刑人員的特點,進一步強化女德教育,突出強調女性作為母親、妻子、女兒的職責和義務,並把文化教育觸角延伸至家庭教育。

這些帶有溫度的舉措,很容易溫暖服刑人員的心。

對此,二監區服刑人員王莉深有感觸。王莉出生在偏遠的彝族山寨,從小爸媽在外打工,自己一直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由於家庭貧困,王莉從未邁進學堂一步。

爺爺奶奶過世後,她被帶到外婆家生活,但是沒想到舅舅是一名癮君子。

“我親眼看到了舅舅因注射過量的毒品海洛因而死。”王莉回憶:自此開始憎恨毒品,但是在外出打工時,認識了一些“朋友”,在他們引誘下,徹底淪陷在用吸毒構建的虛無世界裡,一次次用菜刀逼迫睡夢中的媽媽給錢,直至被抓入獄。

王莉說,這裡不但可以學習文化知識,還可以學習傳統文化。“入監初期管教民警主動用彝族話和我溝通,生活上關心我,改造中幫助我,讓我逐漸放下了防備之心。”

四監區教導員李玉萍說,很多服刑人員在學習傳統文化中找回了真善美,找到了自我和自尊。而且,在教育服刑人員的同時,民警們自身也會很受影響,教育改造服刑人員的能力得到提升,會不自覺地改變和修正自己教育改造服刑人員的方法方式。

文化幫教有深度

“文化改造”既是潛移默化的,也是影響巨大的。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採取誦讀經典、文化大講堂、巡迴法律講堂等方式,促進服刑人員從行為到思想的轉變;採取演繹經典、朗讀會和親情幫教等方式,促進服刑人員從外到內的轉變;採取寫心得體會、小組討論和文化巡講等方式,促進服刑人員從分享到影響的轉變。服刑人員每月500餘篇關於學習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佔50%以上,一經《新岸燈塔》《新岸苑》和新岸電視臺等採用,按規定給予考核加分。

教育中心二樓服刑人員教育改造成果展示室,有一幅有水、有船、有樹的風景畫。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教育改造科科長莫娟說,這是八監區服刑人員張燕創作的作品。

張燕的家鄉在江南水鄉,那裡小橋流水、詩情畫意,她很想出監後馬上回家,向父母盡孝、常伴左右。曾經的張燕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份令人羨慕的工作,但是她不知道滿足,產生了攀比心理,被慾望衝昏了頭腦,開始利用職權之便貪汙,一發不可收拾,一步步滑入了罪惡的深淵。一直糾結於誰出賣了她,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於管理口服心不服。據她後來吐露心聲,她覺得自己的社會地位高,文化程度高,憑什麼被教育。在一次以“孝文化”為主題的親情幫教活動中,監獄特意邀請了她80歲的老母親到獄參加幫教。當張燕看見老母親滿頭白髮、步履蹣跚,她抱著母親哭的顫抖。在為母親洗腳的環節,張燕第一次仔細看媽媽的腳,第一次為她脫襪、洗腳,整個過程她一直在輕聲低吟:媽媽,我錯了……自此之後,她整個人都變了,不僅自己積極學習傳統文化,而且以自身為例鼓勵其他服刑人員一起學習。

文化建設有廣度

倪麗宏向記者分享了一個令她感觸至深的故事。

四監區的服刑人員李娟入監前總是片面覺得孝敬父母就是為他們提供物質生活,對妹妹為照顧父母和子女,抱著未滿3個月的嬰兒陪伴在父親病床前,甚至帶著母親和女兒一起睡等行為難以理解。但是學習孝文化後,她幡然醒悟,最大的孝順是陪伴,最終,她的改變感動了父母和妹妹。妹妹還鼓勵她,好好學習傳統文化,出監後教育子女。

“我真的很感動,她們沒有嫌棄我,沒有怨恨我,更沒有放棄我,是文化的力量,改變了我和家人之間的關係,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讓我每天都充滿了改造動力和新生希望。”李娟說。

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政委安治弘介紹說,監獄堅持“以點帶面、分步實施”的原則,以四監區為試點,在全獄範圍內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改造服刑人員工作,取得了服刑人員規範行為養成、違規違紀率下降、記功獎勵人數增加等成效。

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把課堂內容、課本劇等編製成書、錄製成碟,同時還編訂了《三字規》等,以監獄“開放日”、送文化進校園、警察家屬進監和警示教育等活動為契機,搭建監獄與社會的“文化連接”,切實讓服刑人員受益。監獄堅持“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理念,在幹警中弘揚傳統文化,將文化育人與制度管理相結合,形成良好的閉合循環,進一步促進幹警愛崗敬業、忠誠務實、誠信有愛,對個人提升、家庭和諧、監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切實讓幹警受益。近年來,監獄共開展200餘場的警示教育,受教育人數高達10000多人次;開展50餘場社會幫教和親情幫教,拓展了監獄文化的寬度和廣度。

(文中服刑人員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