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共享城市棲息地

——TNC上海生境花園項目首批試點正式立牌

城市,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已成為“人類世界”的代名詞,在這裡,無論是用於綠化的植被,還是被我們呵護的萌寵,大都因人類的需要而存在。事實上,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展,自然不斷地被侵佔,其他生物的棲息地正在逐漸減少,另外對於需要遷徙的鳥類而言,路過龐大城市“歇歇腳”也成為一種必須。那麼,人類應如何與更多生物共享城市,讓城市也成為其他生物的棲息地之一呢?

為了讓城市“活“起來,探索創造城市生物棲息地新途徑, 留給其他生命和諧共生的生存空間。5月17日,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上海生境花園(Garden Habitat)項目正式立牌,在位於上海楊浦區創智農園內進行 “季節性池塘”和“溼生植物塘”的兩個改造試點。TNC希望通過這樣的改造,為城市中的小動物如鳥、青蛙、蝴蝶等提供棲息之所,也能讓居民感受到身邊的自然,重新建立與自然的連接。

共享城市棲息地

改造後的季節性池塘。攝影:© TNC

季節性池塘,顧名思義,就是這種生境元素具有季節性,每年存在的時間比較短暫,但它依然可以在生態環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為兩棲(蛙類)和昆蟲的棲息地,同時為鳥類提供食源和水源。它是溼地的一種,冬季和早春水體聚集,夏季會慢慢乾涸。這樣的生境條件可以吸引昆蟲棲息,而這些昆蟲會吸引兩棲動物來此獵食,併為兩棲動物特別是蛙類提供產卵的場所。而由於池塘不是全年蓄水,這些卵也不需要擔心會被魚吃掉。這種季節性池塘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因為不全年蓄水和乾涸時間早於蚊子類產卵的時間,它也不會成為滋養蚊子的池塘。

共享城市棲息地

生境小品元素枯木,便於鳥兒或昆蟲停歇喝水。攝影:© TNC

共享城市棲息地

季節性池塘施工中,為兩棲建造階梯式通道。攝影:© TNC

溼生植物塘,可以成為昆蟲和鳥類的棲息地,併為他們提供食物。在這裡,人們可以看到在水陸結合的區域常見的溼生植物。溼生植物是指適應潮溼環境的一類植物,它們生長在介於陸地和水體之間的溼地環境中,具有美化環境、淨化水質、保護河岸、涵養水源、提高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功能。溼生植物不僅具有景觀欣賞價值,在自然界中也有著特殊的生態價值,比如,可以藥用和食用等,更寶貴的是很多昆蟲和鳥類也樂於棲息在有溼生植物的生境,從而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樣性。

共享城市棲息地

改造後的溼生植物塘。攝影:© TNC

共享城市棲息地

溼生植物燈心草。攝影:© TNC

“生境花園”是“花園”與“生境”的融合,是“具有生境功能的花園” ,可以為城市生物多樣性提供所需資源(如食物、庇護所、水源)和環境條件(溫度、雨量、捕食及競爭者等),又兼具觀賞、休息和戶外休閒活動的花園。TNC希望通過試點,讓更多的生境花園項目走進上海的各個社區,讓自然來到人們身邊,讓人們感受城市中自然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生物共享城市,這種分享也將讓我們的城市更加健康、更有活力。

共享城市棲息地

中國TNC上海項目官員俞霖琳與施工工人合影。攝影:© TNC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微信平臺:@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分享到:


相關文章: